“遥看近却无”草色。
巨人的命运似也如此:因为其身影也往往得隔一个时代才显崇高;在同时代人眼中,他可能连俗子还不如呢。
是的,以世俗眼光看,康德近乎怪物,这不仅因为他每天只吃一顿饭或散步时谢绝结伴或谈话,而且,其日常作息竟机械得像标准钟,以致镇上人皆以他出门闲逛的时刻来对表。但以历史眼光看,上述细节便忽略不计,重要的是康德对西方哲学有划时代贡献。
世俗眼光因放大巨人的人格疵点而低估其精神价值;历史眼光因删净巨人的细微末节而使其如日中天,须仰视才见。
巨人也是人,普普通通的人。
他也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食五谷,年迈体衰也不免一死。
他不是神,他也有弱点,缺点乃至污点。他往往在他所驰骋的天地才显伟大,若挪个位置,反倒见绌。创造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列宁不会煮牛奶。立志拯救人类的托尔斯泰到头来不仅拯救不了自己,反而白发苍苍地挥泪出走,最后倒在雪国的无名小站。
巨人无权自我感觉良好,他命定将忍受尼采所说的“超人的痛苦”。因为他进退两难:假如不是远远地高于时代,他无所谓伟大;假如高出时代过远,公众又无法认同其伟大。往往要等历史掀到新的一页,公众才像珍视出土文物似的珍视其学说。届时,他可能已见上帝或虽在尘世,却再也听不见信徒的欢呼,因为他疯了,如尼采。
诚然,也有真正看破红尘、富有远见的如司汤达。当雨果责怪其小说没法读时,他仰首回答:他是为下世纪读者而写的。果然,今天司汤达爱好者的人数不在雨果之下。这才叫巨人的大风度,真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