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700000011

第11章 十、一代奸相严嵩

个人档案

姓名:严嵩

字:惟中

一字:介溪

生卒:1480―1567

享年:88岁

著作:《钤山堂集》

名言: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严嵩像

严嵩,明嘉靖朝首辅,官至大学士,把持朝政20年。为官期间,他贪污纳贿,陷害忠良,培植私党,祸国殃民,使得嘉靖时期政治异常黑暗,国家的经济、边防也遭到极大的破坏。后罪行败露,明世宗勒令其辞官,其子严世蕃伏诛。晚年他靠寄食墓舍,凄冷地度过了余生。

少年才智自风流磨剑十年待封侯

明成化十六年(1480),严嵩出生在江西分宜的一个寒士之家。父亲严准是一个穷秀才,靠在乡里教授幼童养家口。

严准醉心于功名但又久试不第,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对严嵩悉心栽培,苦心教养。严嵩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凭借父亲的教诲再加上自己聪明的天资,他八岁时就书史成诵,写得一笔佳文,吟诗作对也屡出奇语。县令曹忠很喜欢他,就让严嵩跟自己的小儿子一起吃住,一同读书学习。

一天,曹县令看见严嵩手拿一把扇子,扇面上画着一群金鱼在戏水,突然想到个对子的上联。他对严嵩道:“我这儿有个上句,你来对个下句――画扇画鱼鱼跃浪,扇动鱼游。”这个上联,把扇面上静止的金鱼说“动”了,想象奇特,很有趣味。同时,这还是个复字联,“画”、“扇”重复两次,“鱼”重复三次。

严嵩听了,就从“静中有动”上动脑子,工夫不大,他对曹县令道:“大人,我对出来了――绣鞋绣凤凤穿衣,鞋行凤舞。”小严嵩确实才思敏捷,想象丰富,这个下联不仅对得工整,而且把绣鞋上绣的凤凰也说“活”了:人一走动,鞋面上的凤凰好像在上下“飞舞”。“好,对得好极了!”曹忠把小严嵩好好夸奖了一番。

另据《严氏族谱》记载,严嵩在读私塾的时候,曾经和他的老师以及叔父对过几副佳联。如,“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云梯步步高”;“一湾秀水足陶情,流珠溅玉;四顾好山皆入望,削碧攒青”;“七岁儿童未老先称阁老,三旬叔父无才却作秀才”。一时之间,山村乡野之人都惊叹他为“神童”。

弘治十八年(1505),26岁的严嵩考中了进士,一举成名。他先被选为庶吉士,不久又被授以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之职。就在他踌躇满志,渴望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始料不及的恶疾却令他卧床不起。无奈之下,他只得向朝廷乞假,归乡养病。江西新余仙女湖的严嵩洞,严嵩曾在此读书可是,连严嵩自己也没想到,他这病假一休,就是十几年。因为这期间,朝中出现了专权的宦官刘瑾。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而明武宗朱厚照却整日沉溺享乐,不问政事。朝中忠良难敌奸佞,大臣受辱于宦官,大小官员毫无作为,徒伴虎狼而已。如此险恶的局势,远在江西的严嵩不能不有所顾忌。权衡利弊之后,严嵩认为,此时出山,非但难以出人头地,甚至还可能性命不保,于是他就继续在家赋闲养病,过着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

正德一朝,严嵩只是空顶个七品职衔,在家乡的钤山堂中刻苦读书。此时,严嵩已经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并以一手漂亮的诗词文章而享誉天下了。但严嵩磨剑十年,并不是为了善属诗文之誉。他一直密切注意着时局的变化,耐心等待时机,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正德五年(1510)八月,在满朝文武的同仇敌忾下,武宗终于下令,将刘瑾“凌迟三日,?尸枭首”。但严嵩仍在悉心观望,直到正德十一年(1516),他才北上进京,还朝复官。严嵩初还朝时,被派往旧都应天。他先在翰林院任侍讲,后任国子监祭酒。两职均为学官,品秩不高,前者正六品、后者从四品。此时,严嵩虽然没担任过什么重要的官职,但宦海中的恶风险浪磨炼了他,他对权力的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同时,他也学会了厚颜无耻、口蜜腹剑、欺下媚上这一套官场恶习,开始四处钻营,相机而动,一心想找个靠山,寻个门路。

青云直上风借力上楼抽梯窃国权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归西,由于身后无子,便由武宗的叔伯弟弟,兴献王的独子朱厚?继承帝位,是为明世宗,次年,改国号“嘉靖”。

世宗有两个特点,一是迷信鬼神,幻想长生。即位后不久,世宗就在宦官崔文等人的引诱下,整日打醮设斋。尽管大臣们一再劝谏,他也不听。搞斋醮这类仪式需要“青词”(词是写给“天神”的奏章表文,要求写成骈文的形式,并誊写在一种特制的青藤纸上,因此称为“青词”)。由于世宗每天热心斋醮,所以许多大臣都因擅长撰写“青词”而得宠。世宗的另一个特点是刚愎自用,专横暴虐。他刚刚即位时还开点言路,但两三年后就听不进任何意见了。史书说他“厌恶言官,废黜相继”,中年“益恶言者”,使得朝廷内外,“相戒无敢触忌讳”。

善于见风使舵的严嵩,摸准了世宗的嗜好与个性特点,对其曲意逢迎,并进献“青词”,逐渐取得了这位昏君的宠信。他曾写过一篇让世宗大加赞赏的“青词”: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就是这样一篇荒唐可笑的阿谀奉承之作,却让世宗对严嵩另眼相看。

嘉靖五年(1528)七月,时任礼部右侍郎的严嵩,奉命到湖广安陆祭祀世宗生父兴献王。知道自己升迁的机会终于来了,严嵩欣喜若狂。于是他处心积虑,想出了一个讨好皇上的好办法。

在极其认真、虔诚地完成祭祀礼仪之后,严嵩马上给世宗写了一份言词恳切的上书,详细汇报了祭祀的全过程:“臣下完全按照陛下的意思祭祀恭穆献皇帝,其时,天气非常的合乎人意,该雨即雨,须晴则晴。并且在祭祀前后,‘石产枣阳,群鹳集绕;碑入汉江,河流骤涨’。请求陛下令大学士们撰写文章记载这些瑞兆,然后刊之于石,以示天下。”这一番胡言乱语,直说得世宗心花怒放。世宗当即下令升严嵩为应天吏部尚书、秩阶正二品。这是严嵩得宠的开端。

虽然已是二品大员,可是远离世宗,对升迁仍极为不利。故而严嵩决定要设法调至京城。嘉靖十五年(1536),严嵩以给皇上拜寿为由抵达京师。这一次,他寻机留了下来。过了些日子,果然等来了机会:当时朝廷正想集中人力重修《宋史》,而严嵩工于古诗文的名声早已享誉京师,所以大学士们请求皇上留下严嵩协助办理此事。不久,礼部尚书夏言入内阁,礼部尚书空缺,严嵩得以就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正式留任北京。

嘉靖十七年(1538),世宗准备将生父兴献王神主移入太庙,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开始,严嵩也追随众议。但后来,他看到世宗很不高兴,就马上改变主张,并精心策划了兴献王神主入太庙的仪礼。世宗对此感到很是满意,后来特意赐严嵩金币作为奖赏。

严嵩题“弘佑天民”牌坊匾额次年,皇城上空出现祥云,严嵩便借此大做文章,请世宗入朝,接受群臣朝贺,又特意作《祥云赋》及《大礼告成赋》,其中极尽谄媚之能事。其后不久,严嵩与夏言随世宗去安陆,谒兴献王陵墓。谒陵完毕,夏言请求回京,世宗很不愿意。严嵩则请世宗接受群臣贺拜的表章,好大喜功的世宗欣然同意,道:“礼乐自天子出,可。”于是在那里又行了一番群臣贺拜的仪礼。之后,世宗更加宠幸严嵩。

嘉靖二十年(1541),有人以3000两黄金贿赂严嵩及有关官员,被东厂发现,其他受贿的官员均被充军边疆,惟严嵩安然无恙。不久,永寿王庶子与嫡孙争位,该庶子以黄金3000两厚赠严嵩,严嵩表态支持其即位。永寿王妃知晓此事,派人进京击鼓奏诉。御史叶经参劾严嵩有贪污罪。世宗一心偏袒,道:“即位之事,交有关部门处理,严嵩仍然安心任职,勿以介意。”严嵩受宠若惊,此后更是有恃无恐。

礼部尚书夏言极受世宗器重。他和严嵩是同乡,严嵩便把他认作一棵好乘凉的大树,百般巴结,曲意逢迎。其实,按科分算来,夏言是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中的进士,比严嵩整整晚了四科十二年,属于晚辈后生;但夏言的职务现在比严嵩高,权力比严嵩大,又是皇上眼前的红人,严嵩便顾不了许多,千方百计要打通这条门路。

借着老乡的机缘,严嵩时常找机会讨好夏言。有一次,严嵩在家里摆好了酒宴,派人去请夏言,不想却遭到了拒绝。情急之下,严嵩决定亲自出马,他手持请柬前往夏府。夏言虽然为人方正,办事认真,却又恃才自傲,刚愎自用。严嵩深知夏言的秉性,便打定主意以柔克刚。严嵩将请柬交给门子,惴惴不安地等在门外。这次,夏言干脆给他一个闭门羹,就是不见。严嵩于是撩起衣袍,跪倒在夏府门前,双手展开请柬,和声朗诵。他的语调诚挚动人,声音又委婉动听,夏府的仆人都为之感动了。夏言见严嵩长跪在自己府前,态度如此谦卑、恭敬,不由得也心生感动。他连忙出来将严嵩扶起,连连抱歉说:“不敢当!不敢当!”尔后随严嵩一同赴宴。严嵩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巴结夏言的机会。

酒宴上,严嵩倾尽平生看家本领,竭力讨好奉承夏言。他一边频频劝酒布菜,一边大灌迷魂汤,千言万语,句句都说在夏言的心坎儿上,逗得夏言十分开心。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夏言才兴尽而归。此后,夏言把严嵩视为知己,与他无话不谈,还多方为其引荐。这样,严嵩巧使苦肉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后来,当严嵩终于谋至高位,认为自己已经势力强大、羽翼丰满之时,便把矛头指向夏言,开始了陷害他的阴谋活动。严嵩发现,夏言有两件事令世宗很不满意:一是世宗明令阁臣们入宫时可以以马代步,这本来是一种特殊待遇,但夏言不善骑马,总是坐着轿子进进出出;二是世宗不喜欢旧式帽子,就命匠人制作了几顶香叶道冠,不仅自己戴在头上,还赏给那些善写青词的大臣们,但夏言觉得,身为人臣,头戴这种稀奇古怪的帽子有些不合礼仪,所以不戴。这两件事情世宗嘴上虽未说,但严嵩早已猜到世宗心里去了。一次,严嵩得了香叶道冠,他立刻就戴上去见皇上,还在上面又罩了一层薄纱以示爱惜。世宗见后非常高兴,认为遇到了“知己”,特意将严嵩留下闲聊。言谈之间,严嵩忽然垂下泪,随后忍不住抽泣起来。世宗大惊,细问之下,严嵩便痛哭流涕地编造了夏言对自己的种种凌辱。世宗闻言暴怒,马上下令革去夏言官职,并将他赶出了朝廷。

嘉靖二十一年(1542)八月,严嵩被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并兼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值文渊阁。这时的严嵩已60多岁,但他装出精力过人,十分勤勉的样子,朝夕在西苑板房值班,连洗沐都不回去,以骗取世宗的好感。

入阁以后,严嵩的地位仍在另一阁臣翟銮之下。夏言去职之后,阁臣按资序应以翟銮为首辅。严嵩便把翟銮视为他窃权的重要障碍,必欲去之。嘉靖二十三年(1544),翟銮的两个儿子翟汝俭、翟汝孝同举进士。严嵩诬其有弊,唆使给事中王交、王尧连日上疏参劾翟銮。世宗听信了谗言,将翟銮罢去首辅,削职为民。这样,严嵩便顺理成章地取代翟銮,坐上了首辅的交椅。

奸相持政满廿载朝野黑暗二十年

掌握内阁大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严嵩极力排斥异己,对敢于揭露自己罪行的大臣,更是不择手段地予以打击。不少仗义执言的官员纷纷遭到迫害。

严嵩的独子名叫严世蕃,严嵩对之万分溺爱。严世蕃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却凭借父亲的关系,一路扶摇直上,从尚宝少卿迁为太常少卿,又升迁为太常卿,最后竟当上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他生活散漫、放荡不羁,成日拥娼抱妾,与狐朋狗友们在家中纵酒玩乐。有时,身居要职的官员或父辈官员有事前来,他也不讲礼节,拉住他们,直至把官员们灌醉了才罢手;心烦之时,他还会在同事的脸上画上五颜六色以取乐。他每日纵情享乐,公然叫嚣:“朝廷哪有我快乐!”严世蕃的仆人爪牙们也个个如狼似虎,时常在主子的怂恿下打家劫舍,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这些恶行引起了许多正直大臣的不满,时常有人上书控告严世蕃。但在严嵩的庇护下,严世蕃安然无恙,反倒是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最后都被严氏父子以各种手段陷害。

嘉靖二十七年(1548),给事中厉汝进因参劾严嵩父子恣行奸恶,被贬为典史,不久又被削籍为民。次年,给事中沈束上疏请求朝廷给屡建兵功、积劳成疾而去世的大同总兵以恩恤,同时指斥严嵩误国。严嵩大怒,将沈束廷杖后下狱。

嘉靖三十年(1551)正月,锦衣卫经历沈练针对蒙古族俺答部的骚扰,上疏世宗请以万骑护陵寝和通州军粮库,并联合各路勤王的部队攻击俺答疲惫之师。该疏先至严嵩手中,他压下不报。沈练知道后,无比气愤,再次上疏,指斥严嵩父子奸行,揭露严嵩纳贿、擅权、陷害言官、嫉贤妒能等十大罪,要求世宗“去此蠹国害民之贼”。但是一向拒谏护短的世宗接疏后大怒,下诏将沈练廷杖后贬谪保安。沈练至保安后,当地老百姓知道他因参劾严嵩而获罪,对他十分敬重,很多人都派出自己的子弟向他问学。沈练教他们以忠义大节,师生经常在一起咒骂严嵩,并扎了李林甫(唐朝奸相)、秦桧(南宋奸相)、严嵩三个草人作靶子练习射箭。严嵩知道后十分恼恨,不久就指使党羽捏造罪名将沈练杀害了。

同年三月,朝廷对京官进行考查,严嵩授意吏部将反对他的大批官员削职。后来,世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觉得严嵩处理得实在过分,令吏部保留他们的原职,这些人才得以幸免。

原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对严嵩奸行早已痛恨多时,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升任兵部武选司一个月后,出于为国除奸的一片忠心,他愤然参劾严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方今在外之贼为俺答,在内之贼为严嵩。必先除内贼然后外贼可除。”杨继盛在上疏中数列了严嵩的十大罪与五大奸。十大罪主要是:明朝自太祖起即废除了丞相制,而严嵩一直以宰相自居,坏祖宗成法;将皇上所行善政尽归于己,掩主上之治功;纵子窃权;子孙未涉行伍,却冒领军功;纳贿营私,任用奸人;阻止抗击俺答,贻误国家军机;中伤、陷害言官;严嵩柄政以来,朝野上下贪污贿赂成风,以至失天下人心,坏天下风俗等等。五大奸主要是:厚赂皇帝身边的太监,使之成为严嵩的耳目;控制了负责向皇帝呈送奏章的通政司,使之成为严嵩玩弄阴谋的机构;勾结、拉拢厂卫官员,使之成为严嵩的心腹;笼络言官,使之成为严嵩的走狗;网罗官员,结成私党。

这本奏章将严嵩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忠愤之情,溢于言表。怎奈世宗一意宠信严嵩,他接疏后大怒,加之疏中有劝世宗“或召问二王,或询问阁臣”等语,便认为杨继盛有意挑拨自己与诸王的关系。于是下令锦衣卫将杨继盛逮捕,廷杖一百下狱。因受廷杖重刑,杨继盛入狱时伤势很重,经常夜半痛醒。疼痛难忍之时,他敲碎瓷碗,用瓷片割去腐肉。腐肉割尽,再割腐烂的筋膜。狱卒见此情景,拿灯的手都直打颤。杨继盛每次出庭受审,内臣、士民都夹道围观,异口同声称其为义士。有人指着他戴的枷具道:“为什么不将它戴在严贼的头上?”

杨继盛被在狱中关了三年。世宗本来无意杀他,但严嵩认为,如果让杨继盛活下去,无异养虎为患。在后来的另一个重要的案件中,严嵩无中生有地把杨继盛扯了进去,终于将其杀害。杨继盛的妻子张氏得知丈夫被判死刑的消息时,曾上书世宗,涕泣陈词,并请以己命代死,但这封信也遭到了严嵩扣压。

杨继盛壮烈死节的事迹使士民感叹不已。文坛巨将王世贞曾向杨继盛问学,对杨继盛的学问与品德均十分景仰。杨继盛被捕后,他曾多方设法营救;杨继盛遇难后,他参与料理了杨的后事。这些被严嵩知道后,《宋史》书影他立刻授意御史捏造罪名将王逮捕,随即将其杀害。

在陷害忠良的同时,严嵩又大树私党,在重要部门遍插亲信。其子严世蕃任工部右侍郎,因严嵩年老,大事均委他办理。严嵩义子赵文华任工部尚书,并把持负责向皇帝呈送奏章的通政司,凡官员呈给世宗的奏章,必先由赵文华交副本给严嵩过目,经他批准的方能上奏。吏部文选郎与兵部职方郎也分别由严嵩的亲信担任。前者负责官吏的升迁,后者负责有关军制的具体事宜,二人被称为严嵩的文武管家。此外,如尚书吴鹏、欧阳必进、高耀、许炝等也都是严嵩的死党。由于有严嵩做后台,这些人一个个都气焰冲天。俺答入侵时,司业赵贞吉请兵抗敌,为赵文华所阻,赵贞吉气愤不过,骂了他一句“权门犬”。赵文华便告到严嵩那里,结果赵贞吉遭廷杖后被贬谪岭南。

严嵩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纳贿,卖官鬻爵,牟取私利。早在他刚刚迁至京师任礼部尚书时,就开始利用手中之权大肆搜刮钱财。当时,他主理重修《宋史》事宜,此项工作需选译字诸生,入选者荣光无比,说不定又可得一官半职,所以应选之人很多。选择权由严嵩一人掌管,而严嵩之意又全在于钱。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前往严府送礼行贿,严嵩便大捞横财。

随着地位的提高,严嵩索贿的对象和数额自然也有了变化,甚至一些宗藩乞封之时,也要向他纳贿。入阁之后,他索贿的借口越来越多,不仅升官要向他交钱,犯了错误也要交钱。明廷国难当头,严嵩不固边防敌,索贿的本领却很高,范围竟扩至北部边疆。当时北边有“臊子在门前,宰相还要钱”之谣;赵文华则在南方为他出面大肆搜刮――他回朝时带给干爹的礼物是珍宝数万。

严嵩乡探亲时,竟然有“辎车数十乘、耕车四十乘、楼船十余艘”,都满载着家资。他不仅在北京购置院落三四个、人工湖数十亩的豪华府第,在江南的扬州等风景如画的名城也各有“别墅”。他的家中到处是金银财宝,女孩子们都穿着龙凤绣衣,满身珠宝金玉,甚至连仆人严年都拥有家资数十万!严世蕃一次喝醉后口吐狂言,曾道“朝廷无我富”。后来严嵩事败后,人们才知此言并非虚诳,因为官府从其家抄出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零五万五千两,珍宝珠玩更是数不胜数!

严嵩富可敌国的家产看似刮自百官,但说到底是来自民间。百姓不堪其苦,愤而作谣:

介溪介溪,好不知几。

福祸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日落西山善恶报凄凉晚景儆后人

嘉靖四十年(1561),严嵩已经年过80了。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入阁以来,他在朝野中叱咤了20年,如今已经是风烛残年,精力不济了。但严嵩没有见好就收的念头,依旧把持着朝政。

其实早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世宗就对严嵩的专横产生了不满。那年三月的一天,刑部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董传策同时上书参劾严嵩。他们分别揭露了严嵩柄政以来的种种罪行,请求世宗“除恶务本”,“亟去严嵩父子”以谢天下。吴时来是朝中阁老徐阶的学生,董传策为徐阶的同乡。严嵩怀疑徐阶是幕后主使,他密奏世宗:“三人同日构陷,必有人主使。”世宗于是下诏将二人下狱拷问,但他们都不承认有幕后主使,只说是“太祖神灵教臣等为此言”。迷信神灵的世宗开始对严嵩产生了反感。

根据明代制度,凡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首辅先拟好,写于票签之上,然后送呈皇帝批准,这称为“票拟”。严嵩年老体衰,已不能胜任这一工作,往往要儿子严世蕃入内阁值房,但此时严世番却常常同诸妾在一起淫乐。严嵩没有办法,只得硬起头皮自己来写。但他已老眼昏花,反应迟钝,所拟之文往往词不达意。有时送上去了,他又派人追回修改。这样,世宗对严嵩的不满日趋加深。

嘉靖二十一年(1542),宫中发生了“壬寅宫变”,十几个宫女想要勒死世宗,终因过于紧张而没能成功,但世宗从此却再也不敢回大内居住,一直住在万寿宫中。到了嘉靖四十年(1561)正月,万寿宫因失火被付之一炬,世宗仍不想回大内,只得住在另一处很小的宫殿玉熙宫中,他心中很不满意,于是征询严嵩的意见。

严嵩心里只想着皇上不愿回住大内,就奏请世宗移居南宫,但他疏忽了一个细节:正统年间,蒙古军队大举进犯,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挟持下亲征,被蒙古掳去,他的弟弟监国?王朱祁钰被主战派大臣拥立为帝。次年,英宗南归,但朱祁钰拒不让位。为防英宗与大臣合谋复辟,他就将英宗监禁在南宫。尽管英宗后来复辟成功,但是南宫总归给人一种不祥之感。

世宗不满意严嵩的建议,就转而询问徐阶。徐阶于是奏请世宗立即重修万寿宫。世宗听后非常高兴,马上准奏。徐阶也马上行动,次年三月,万寿宫重新建成。之后,徐阶被加官为少师;而给严嵩只是多发了100石俸禄而已。两人在世宗心里的位置,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此时,严嵩也觉察到世宗对他已大不如从前了。念及自己当权20年中所作恶事太多,严嵩怕日后终会身败,便也想笼络徐阶,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一日,严嵩在家中置宴,请徐阶前往。酒酣之时,他将家人全都喊出来,同他们一起向徐阶匍匐下拜,然后喟然长叹道:“我说死就要死了。我的这些家人,还要仰仗先生照顾。”徐阶表面上对严嵩大加劝慰,并指天发誓,道:“没有严大人的提拔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若是忘恩负义与严氏作对,天打五雷轰!”但徐阶心中明白,除奸的时机已经到了。

一次世宗问道士兰道行:“方今天下为何不太平?”兰道行知道世宗已对严嵩不满,便假借占卜列举严嵩父子的罪行。世宗道:“如果这样,上仙为什么不除掉他们?”兰道行又用扶乩之口道:“上仙要待皇帝亲自除掉他们!”

御史邹应龙也认为除奸的机会已到。他上疏世宗,数列严嵩父子及严氏家族的种种罪恶,指出他们一家如此作恶,“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竭,天人灾警安得不迭至”。疏上,世宗心动。他虽有意庇护严嵩,但对严世蕃的种种劣迹早已不满,便降旨将严世蕃充军雷州,命严嵩退出内阁,但每年仍给他发禄米百石。

严嵩去后不久,世宗心中郁郁不乐,传谕徐阶,要退居西内,专祈长生。徐阶力陈不可。世宗道:“卿等不要我传位,须奉君命,一同辅佐修炼才行。严嵩既退,其子严世蕃已服刑,敢再劝说于严氏父子不利的,和邹应龙一起斩杀。”

严嵩知道世宗还眷念自己,便想奋力一搏。他贿赂世宗左右,揭发兰道行的隐私,将其押往刑部,诱使他牵连徐阶。但兰道行拒不承认有罪,后得以释放。

严嵩回到南昌时正逢万寿节,他让道士蓝田玉建醮铁柱宫。蓝田玉善于招鹤,严嵩取了他的符瑞和自己的祈鹤文进呈世宗,世宗优诏褒奖。严嵩进而又道:“臣年八十有四,只有一子世蕃及孙鹄,都远戍边陲,乞陛下将他们转移到近地就养,终臣余年。”但世宗没有准许。思来想去,严嵩想到一个可以为他说情的人,那就是他的孙女婿――孔子第64代嫡孙、世袭衍圣公孔尚贤。他想,孔子是圣人,把他的后人搬出来,世宗不会不给个面子。想到这里,严嵩也不顾年老,风尘仆仆地来到孔府。

孔府门人见一个老头来到门前,低着头就要往里进,马上将他拦住:“此乃何地,岂容你随意乱闯?”严嵩还在摆他的官架子:“老夫乃孔夫人祖父严嵩严惟中,你个小小孔府,老夫有何进不得?”门人冷笑一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自称‘祖父’,又有何凭证?”严嵩执政20年,除了皇上,谁见到他都得赶着奉承,哪里受过这种冷眼?他立时怒火中烧,大声道:“你叫孔尚贤出来见我,看我严嵩是真是假!”

声音惊动了孔府的启事厅长官。他出来见一个老头正指手画脚地大骂,隧道:“吵什么!此乃圣人府邸,何人如此放肆?”严嵩一看,不过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就又摆出官架:“老夫乃严嵩是也。……”话没说完,便被启事官打断了,“严大人吗?此处是孔府,不是你的内阁,况且你已归老乡野,还是循章为事的好。”说罢,转过头去,不再理他。

严嵩这才尝到失势的滋味。他忙换了一副笑脸,好说歹说,方让这个一脸冰霜的启事官答应去禀报孔尚贤夫妇。启事官指着孔府大堂后面与二堂相连的走廊间的两条高脚长椅道:“严大人先在这里歇息,一会再请您进去喝茶。”严嵩无奈,只得忍气吞声,老老实实地坐在了板凳上。

孔尚贤夫妇闻报后,心知严嵩来意,颇感为难:要见吧,这位祖父在位之时飞扬跋扈,横行一时,可谓作恶多端,怎好在皇上面前为其求情?搞不好还会遭万民唾骂;不见吧,他又是自己的长辈,既已来到府上,拒之不见,又不近情理。

权衡了一番之后,孔尚贤道:“三纲五常君为上。祖父如此,我们晚辈也无可奈何,由他去吧。”遂决定不见严嵩,但又不好直接驳了他的面子,便告诉启事官,不要理睬严嵩。

等了好久,严嵩也不见来人将他请入,而下人们又个个对他冷眼相待,连杯水都没有。来来往往的孔府家人,知道他就是当朝奸相,更是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眼见西山日落,一天水米未进的严嵩实在坚持不住了。他终于明白,孔尚贤是不肯见自己。一声长叹之后,严嵩灰溜溜地离开了孔府。“坐冷板凳”一说,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世蕃在充军雷州的路上逃跑回乡。严嵩大惊失色,连呼“儿误我多矣”!严嵩的这句话没说错。同年,南京御史林润上奏:“严世蕃遣戍后,逃回家乡,与人天天诽谤时政。为建造宅第役使四千人,据传还私通倭寇,恐发生不测之变。”世宗闻之大怒,马上下诏再度缉捕严世蕃。严世蕃再入牢笼后仍旧气焰嚣张,振臂高呼:“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他仍愚蠢地将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但是这一次,他低估了徐阶的能力。此时的徐阶已是今非昔比,他下定决心要将严世蕃置于死地。仔细筹划后,徐阶最终利用皇上痛恨倭寇的心理,诬奏严世蕃通倭谋反并企图逃往日本。世宗终于下诏杀掉严世蕃。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严世蕃被斩首于西市。是日,朝野弹冠相庆,举国人心大快。同年同月,严嵩被削籍、抄家。

被抄家后的严嵩一无所有,他住到墓地,靠吃别人祭祀先人的供品艰难度日。两年之后,即隆庆元年(1567),恶贯满盈的严嵩终因老病而死,终年88岁。

严嵩把持朝政的20年。是明朝国力迅速衰退的20年,他没有什么治国的雄才伟略,只懂得一心寻宠,窃权侵利,同其子及义子广结党羽,操纵国事。令士大夫侧目屏息,不仁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令朝内紊乱,边防迭险,举国黑暗,人民疾苦。这个老贼的晚年,也终应了那句古语:“善恶到头终有报。”

同类推荐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 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本书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里、家族并非平静的学生时代,及留美归国文革时代古稀之年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历程。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隐士传说

    隐士传说

    隐士的守护者,为了人类暗中降妖除魔守护凡间。不老不死的殷天行曾经参与到历史中,如今却混迹于市井,应对着断绝神魔的世界。老的对手、新的妖魔、轮回几世的爱人、触及禁忌的科学......作为守护者,殷天行继续着自己的战斗!无论是华夏还是西方,众多的神秘在本书中一一展现,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
  • 魔神的传说

    魔神的传说

    从小开始,龙星辰就只会做同一个梦:在一片浩瀚的星空之中,一只龙对他说:“我将赐予你无上的荣耀和地位,和我签订契约吧。”他再梦里总是回答说:“不。”但十六岁生日那天,他说:“好。”“断刃重铸之日,战神归来之时。”——龙星辰
  • 我会等你一辈子

    我会等你一辈子

    十年前她五岁亲眼看着她最亲最爱的人死在她的面前她却无能为力,于是她决定变强报仇,原本的她纯洁天真恍若百合花,如今的她已经成为人人惧怕的古杀之主,当她报完仇准备下去陪她的最亲最爱的人时,她发现其实她最亲最爱的人一直在她的身边啊。
  • 腹黑邪王废材大小姐

    腹黑邪王废材大小姐

    爆笑穿越,一朝佣兵之王搞笑来袭!!好死不死压到一美男!!内心泪奔!他说:给本尊起来!她盯着他,才蹦出几个字:起,不来!她内心狂流冷汗:艾玛,太危险了,不能深交!(这不是重点,保命啊!啊!)美男危险的眯缝着眼:你确定……?
  • 称帝

    称帝

    一个天婴,自苍穹而落。凭进妖的血脉天赋,走上称帝之路。
  • 进化神光

    进化神光

    异能出世,群雄并起……内家高手,连刀成芒……诡谲灵异,光怪陆离……异族来客,恶意觊觎……或许,这个世上曾有许多人,经历意外的穿越,而去到了另外的世界,或许,这个世上也有许多人,经历意外的穿越,而莫名的来到了地球。或许,他,就在你身边。或许,他很平凡。或许,他高高在上。然而,这样的人,确实存在。(封面不要吐槽了,,,书名换了封面懒得重做...)
  • 洛克王国之极端

    洛克王国之极端

    光愈强,影愈强。毁灭与希望本就在一线之间,正如两人站立在天平的两段,身后交织着的便是光与影。而所有事情的源头,只为一人而已。
  • 命天之者

    命天之者

    此界,名为玄元。玄元界公共分五州,上至中州,下至东州。故事,就从东州开始
  • 周游列国志

    周游列国志

    穿越到了从未听说过的皇朝,周衍表示很无奈,穿越成了闲散王爷的四公子,周衍表示很期待,每天打打麻将,溜溜小狗,逗逗小妞,这样的米虫生活不是自己一直所向往的吗?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