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500000014

第14章 三、东市冤狱

吴楚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未央宫中,景帝形色仓皇,赶紧召集群臣商议。有一人当即出班献策,请景帝御驾亲征。景帝很诧异,问道:“寡人亲征,都中由何人居守?”这人侃侃而谈:“臣当留守都中。陛下但出兵荥阳,堵住叛兵。徐潼一带,也不妨放弃,令叛兵得地生骄,自减锐气。方可以逸待劳,一鼓平乱。”这人是谁?就是削藩的首倡者晁错。

晁错首倡削藩,确实有他的见识。但是,他处事操之过急,过急则生变。变乱已生,他不是挺身而出,而是请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都中,把景帝作为赌注,更为失策。景帝听后,半晌无语,显然已是动疑,已经给他埋下祸根。

景帝对晁错所奏,置之不理。而用周亚夫为将,督兵讨逆。又想着前次被太后除去门籍的窦婴,一向为人忠诚,可付大任。就派使臣持节,召窦婴入朝,自己进谒太后,陈述意见。待窦婴进见,即命他为将,领兵救齐。窦婴却拜辞不就,景帝知道他尚计前嫌,免不了加以劝慰。窦婴却又再三固辞,景帝便作色道:“天下方危,君谊关国戚,难道可袖手旁观么?”窦婴见景帝情辞恳切,太后也带三分愧色,就不再坚持。景帝就命他为大将军,赐金千斤。经他保荐,景帝又命栾布、郦寄为将,分统兵马,救齐击赵,都归窦婴节制。《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婴拜命而出,在长安暂设军辕,将所领千金陈诸廊下。又招集将士分委军务,所需军费,就廊下自取。不到数日千金已尽,无一入私。因此部下感激,都乐于为他所用。窦婴部署已定,正要发兵荥阳,前任吴相袁盎乘夜来访。两人谈及时事,袁盎说到七国叛乱,显由吴王唆使,而吴王图谋不轨,全由晁错激成,只要景帝听他的话,自有平乱妙计。窦婴前次为削藩事与晁错争论,已生嫌隙,现在听了袁盎所言,正好针芥相投,就让袁盎住在军营,自己代为奏达。袁盎心中暗喜,道:“晁错,晁错,看你今日还能逞威么!”

也是事出有因。从来刑名家做事,往往不惜将事做绝,不给别人留后路,自己也就没有了后路。司马迁就感叹商鞅为“天资刻薄人”,以致“作法自毙”,吴起也“以刻暴少恩亡其躯”,就是典型案例。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他与袁盎同为朝臣,却素来不睦,几乎不同坐,更未尝同堂语。晁错任御史大夫创议削吴时,袁盎已辞去吴相,回长安复命。晁错揭发袁盎私受吴王财物,应该坐罪。结果将袁盎免官,赦为庶人。吴、楚乱起,晁错又让丞史重提前案,说袁盎与吴有预谋,企图将他处死。还是丞史觉得有些过分,认为袁盎与吴不应有谋,况且吴已起兵,穷治袁盎毫无益处,晁错才稍从缓议。袁盎从他人处得知此情,不由恨得咬牙切齿。这次,就想靠着窦婴的势力,以报前仇。偏偏窦婴与晁错有隙,两人一拍即合。

景帝听说袁盎有平乱妙计,赶紧召见。袁盎拜谒已毕,只见晁错也站在旁边,正是冤家路窄,便格外留心。只听得景帝问道:“吴、楚造反,君意如何处置?”袁盎随口答道:“陛下尽管放心,不必介怀。”景帝听他说得如此轻松,不解地问道:“吴王倚山铸钱,煮海为盐,诱惑天下豪杰,白头起事,蓄谋已久,怎得说是不必忧虑呢?”袁盎回应道:“吴王只有铜盐,并无豪杰。他这次不过是聚集无赖子弟,亡命奸人,一哄而起罢了,所以说不必忧虑。”晁错正与景帝商议调饷事宜,急切间不能趋避,只好呆立一旁,才听得袁盎数语,就觉得生厌,便从旁插话道:“袁盎所言甚是,陛下只准备兵食便了。”景帝偏要追根究底,详问计策。袁盎答道:“臣有一计,定能平乱,但事关重大,不便使人与闻。”景帝便命左右退去,唯晁错不肯趋避,仍然站立一旁。于是,袁盎又向景帝面请道:“臣今所言,除陛下外,无论何人,都不得与闻。”景帝就使晁错回避,袁盎见四下无人,才低声说道:“臣闻吴、楚连谋,彼此书信往还,无非说高帝子孙,各有分土,偏出了个贼臣晁错,擅削诸侯,欲危刘氏。这次连兵西来,并非造反,而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求复故土。陛下诚能将晁错处斩,赦免吴、楚各国,归还故地,他们必然罢兵谢罪,还要遣什么兵将,调什么军饷呢?”

景帝早就怀疑晁错提议让他亲征、自己留守之议的用心,现在听了袁盎之言,更觉得晁错可恨。作为人臣,惹出麻烦,不是为君分忧,而是让君亲冒矢石,自己却留在都中,究竟想干什么?于是,他对袁盎说道:“如果可以罢兵,我又何惜一人?”袁盎暗暗高兴,却不动声色地说道:“愚见如此,唯陛下熟思后行。”景帝面授袁盎为太常,使他秘密治装,赴吴议和,袁盎受命而去。

对袁盎与景帝的密谋,晁错当然不可能知道。等到袁盎退出,他到景帝前继续陈述军事,见景帝形容依旧,倒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又不便问及袁盎所言内容,说完本意,只好怅然退归。约莫过了一旬,也不见有什么动静,他还以为袁盎并没有说什么坏话,或者说了坏话,景帝并没有采纳,心下也便慢慢落到实处。谁知景帝已经密嘱丞相陶青和廷尉张欧,劾奏他的罪行,说他议论乖谬,大逆不道,应该腰斩,家属弃市。景帝又亲加手批,准如所奏,不过一时未曾发落,只是授予中尉密诏,叫他秘密施行。

中尉领了密旨,乘车直入御史府中,传旨晁错立即入朝。晁错惊问究有何事,中尉诡称不知,只催他赶快上车。他只好连忙穿好朝衣冠带,随中尉同车出门。车夫按中尉所嘱,一手挽车,一手扬鞭,风驰电掣,向前赶去。他从车窗向外看去,发现车路所经,并非入宫要道,尽是都市大街,正要开口询问,车已停住,车旁已有兵役等着,中尉一跃下车,大呼:“晁御史下车听诏!”晁错见停车处,乃是东市,向来是杀人之地,叫我此处听旨,莫非要杀我不成?他一面想,一面下车,两脚刚刚落地,两旁兵役便反剪住他的双手,牵至法场,令他长跪听旨。中尉从袖中取出诏书,刚宣读到“应该腰斩”,晁错的人头,已经滚落到了地上,身上的朝服,也未曾脱去。中尉回朝复命,景帝命将晁错之罪宣告中外,并逮捕晁错全家,一体坐罪。几天后,颍川郡报称晁错的老父已于半月前服毒自尽,其母妻子侄,悉数拿解入京。景帝闻报,诏称已死勿问,其余一律处斩。

可怜晁错,号称“智囊”,却身诛族夷,后世多为呼冤。应该说,他善谋人而不善谋己。首倡削藩,使汉王朝君尊庙固,自己却死于非命,从这一点来讲,晁错确实冤乎枉哉!但是,他处事不会审时度势,而操之过急。他辅佐景帝削夺诸侯,对手位高权重,关键是要始终取得景帝的信任,却出言不慎,惹得景帝动疑,已经大为被动;在政治权力斗争中,又树敌过多,却不设防,只想着置对方于死地,而没有想到对方也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置他于死地。这里的教训,值得后人记取。

景帝处死了晁错,便把退吴楚之兵的希望,寄托在袁盎的三寸之舌上。他又遣吴王刘濞的从子刘通,与袁盎同行。那袁盎受命整装,也知道赴吴议和,未必有效,但朝廷已经处死晁错,为他报了宿仇,不得不冒险一行。既至吴军,袁盎先遣刘通入报吴王。吴王得知晁错已诛,自然高兴,却不肯罢兵,索性将刘通留住军中,另派一名都尉,率兵五百,围住袁盎营舍,断绝往来。袁盎屡次求见,都被拒绝。吴王使人招降,当使他为将。袁盎始终不为所动,宁死不降。

夜深人静之时,袁盎昏昏欲睡,突有一人摇着他的身子,叫道:“快起!快走!”袁盎猛地被惊醒,从灯光下打量来人,似曾相识,只是一下叫不出名字。那人又催促道:“吴王要在明早杀你,你此时不走,还待何时?”袁盎惊异道:“君究系何人,乃来救我?”来人道:“我曾为君从史,与君侍儿私通,幸蒙宽宥,感恩不忘,特来救君。”袁盎仔细打量,果然不错,便称谢道:“难得你不忘旧情,肯来相救!但帐外士兵甚多,叫我如何出走?”那人答道:“我为军中司马,奉命带兵围君,已将士兵灌醉,君可速行!”袁盎知道他家有双亲,唯恐连累了他,那人却表示自有与亲偕亡的办法。于是,袁盎向他下拜,那人答礼后,就引着袁盎走到帐后,用刀割开帐篷,跨过帐外的醉卒,寻路疾走。帐篷外,春雨泥泞,那人递过双屐,给袁盎穿上,又送了数百步,指明去路,才转身回去。

袁盎趁着夜色疾走不休,想起从前任吴相时,从史与侍儿私通,幸亏自己度量大,不但不追究,还将侍儿送给从史,因此得他搭救,这说明凡事不可做绝,得饶人处且饶人。由于距敌未远,他便将身所带的旄节,解下包好,藏在怀中,免得露出马脚。春寒路滑,袁盎穿着木屐走路,只觉得两腿沉重,但逃命要紧,也顾不得步履艰难,一口气跑出六七十里,天色渐明,远远望见梁都,才长出一口气来。心一松,他顿觉双腿麻木,再难迈动一步,索性坐在地上。正好走过来一班梁兵马队,便从怀中取出旄节持示。梁军见是朝使,不敢怠慢,扶他骑在马上,到梁营中一转,便匆匆就道,回长安销差了。

景帝还以为袁盎等赴吴议和,定能息兵,便遣人到周亚夫军营,饬令缓进。哪知道一连数日,都不见袁盎回报。周亚夫差遣校尉邓公,入报军情。景帝疑问道:“你从军中前来,可知晁错已死,吴、楚愿意罢兵么?”邓公道:“吴王蓄谋造反,已有好几十年。托名请诛晁错,不过是借端发兵,哪里只是为了一个晁错呢?陛下竟然将晁错诛死,臣恐天下士人,从此将钳口结舌,不敢再言国事了!”景帝听罢愕然,急问其中缘故。邓公道:“晁错力主削藩,是恐怕诸侯强大难制,故借削藩以强本弱末,为万世计。今计划正在推行,反受大戮,内使忠臣短气,外为列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景帝不禁叹息道:“君言甚是,我亦悔之无及了!”

已而袁盎逃还,果言吴王不肯罢兵。景帝不免埋怨袁盎,但袁盎有言在先,要景帝熟思后行,诛死晁错,实由景帝做主,所以他无从推诿。再说袁盎在吴营,拼死不降,忠诚可嘉。景帝遂不复加罪,让他照常供职。又授邓公为城阳中尉,使他回报周亚夫,相机进兵。

周亚夫督兵围剿,七国之乱相继平定。当弓高侯韩颓当率兵包围了胶西王都时,胶西王见大势已去,肉袒匍匐,叩头请罪。颓当手执金鼓,问他为何事发兵。胶西王膝行而前,道:“近因晁错用事,变更高皇帝命令,侵削诸侯,我等以为不义,恐他败乱天下,七国发兵,即为请诛晁错。今闻晁错已经受诛,所以罢兵回国,自愿请罪!”韩颓当正色道:“你等若单为晁错一人,何不上表奏闻天子?况你未曾奉诏,擅击齐国。齐国本守义奉法,与晁错毫不相关,你又何故进攻?由此看来,你等造反,哪里是为了晁错?”

看来,对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及与晁错的关系,当时君臣上下已经有了共识。大乱平定后,景帝就命造反诸王,自行裁决。

景帝一生最大的政治功业,除了传承文帝的清静无为,造成文景之治,就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此举出谋于晁错,得力于周亚夫。尽管两人都以悲剧收场,但他们的功绩,历史已有定评。

晁错地下有知,也当含笑瞑目了!

同类推荐
  • 征服世界的轮回王

    征服世界的轮回王

    “哎呀!真是的不小心玩坏了,真可惜啊”大概是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回荡在虚空中,“喂喂喂别玩了,快点改造好就赶快开始”,好了准备开始这只手握着光球猛地投了出去,“去吧皮卡丘!”“什么秦国要与我国分赵?”“乃个我真叫伯颜啊!”“吾乃少昊之后,哪个渣渣干动?!”“报幕府将军,维京人又来了!!”
  • 回到秦末当土匪

    回到秦末当土匪

    重回秦末,成为乱世土匪。乱世土匪盛世王,天下谁人可称王?且看苏亢收美人,纳良将,聚谋士,与刘邦,项羽争夺天下霸权.........
  • 青眸巫女

    青眸巫女

    凰星现,乾坤定,因果循环,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暴雨来临之前必是风平浪静一般,是天命所致?还是天命所归?身为巫族后人,我理应肩负重任,虽然我怀有巫族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单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成为救世之主实现太平盛世?异世空间,显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尽管这样那也不应该把这么大的舆论强加给一个女子身上,难道就因为这个女子天生一双青色眼眸能知晓未来吗?青眸巫女,我巫神乐倒要看看我这个天生富有一双青眸又能预晓未来的巫女本事该有多大?
  • 缘:清冷国师

    缘:清冷国师

    君陌殇本是西楚的皇子,为皇后所出,身份尊贵,出生之时天地异象。他拥有超于常人的能力,却注定此生无心无情,倘若动情则后果不堪设想。自小被送出皇宫,再次归来却是作为东秦的国师。轩暻表面是东秦最不受宠的皇子,实际上却是他父皇最想保护的人。一次有目的的施恩,换来了君陌殇的真心以待,从此,逐步统一整片大陆。君陌殇为了报恩,成了东秦的国师,一步一步助轩暻登上皇位,运筹帷幄替他征战天下。不曾想,自己的真心换来了三尺白陵、一杯鹤顶红。既然是他的心愿,自己便替他实现,只要是他所想。
  • 智慧三国

    智慧三国

    如果有幸穿越到三国,你会做些什么?争霸?美女?权势?开疆拓土?李绩想要的是为他心中所爱的人,为这世界的平民百姓,做点事情。那是建立一个新王朝?后世三权分立的制度?美国联邦制?中国的社会主义?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智慧,是对于世间所有事物的客观理解,也就是黄老之说中的“道”。唯有智慧才能给这世间的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热门推荐
  • 安徒生童话全集(四)

    安徒生童话全集(四)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有着独特而又无穷的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想穿新衣服而又因此上当受骗的皇帝等,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阅读这些故事,小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
  • 梦回仙剑系统

    梦回仙剑系统

    当仙剑六已问世,LOL横行的时候,和仙一主角同名的大学学生,回顾经典,准备再玩一次仙一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个新的选项。“咦?怎么多了一个选项。”李逍遥看着那个多出来的进入梦回仙剑系统选项,满头的问号。“难道是后来又添加的。”李逍遥有点发愣,“也是,现在仙剑六都出来了,也许新仙剑也添加了一点东西,管他呢,点开看看再说。”说着,李逍遥用键盘选择了进入梦回仙剑系统,按下了空格。是否确定进入是否“是!”李逍遥点了一下回车。
  • 鬼差修仙传

    鬼差修仙传

    地府鬼差张昊生前本是一介书生,遭逢地府大变后冒险逃回阳界,复生在落阳宗杂役弟子身上。凭着地府多年的揩油经历,各种神功宝藏信手拈来。北冥宗的镇宗功法《吞天决》,药王殿的不传秘典《万物经》,西海龙宫的遗失神器番海印,...且看小小鬼差如何大闹三界,掌夺自己的命运。
  • 傀儡娃娃的血色复仇计划

    傀儡娃娃的血色复仇计划

    【四叶草加QQ群,450807012】她,冷漠的让人窒息;她性感的疯让人狂;她可爱的让人酥化。她们有着绝美的容颜,有着令人羡慕的身份,但是她们的内心都有一处伤痕。一次偶遇,她们遇见了他们。他,冷酷;他,花心;他,温柔。他们到的地方都会引起女生的尖叫。当公主遇见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TA们的结局会像童话一样幸福美好吗?
  • 怎么去爱你天使

    怎么去爱你天使

    她一只手慢慢抚在胸上,一点点地把脖子里挂着的墨绿玉石握在手里,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说:一直说要感谢,一直说要报答,从上到井叔叔车上的那一瞬,从井叔叔拿出衣服给她,说可以帮她,也帮他照顾他儿子修然的时候,她就觉得,冥冥中牵引的方向,就是他,要决定了!就是他——要决定吗?另一个声音轻轻地颤抖。嗯……如果有一天后悔呢?我现在不后悔……以后呢?以后后悔了呢?不知道……你就准备这样迷惘地决定吗?不,不是迷惘,是很想要,很想要这样做…………那个声音消失了,没有再说话,她却笑开了,嘴角笑着笑着,就凝固了,把脸从玻璃上拿开,跪在那儿,握着墨玉的手伸到眼前,手心里,就有了墨玉凉凉的感觉。她,把墨玉从脖子上拿下来了……谢谢
  • 从细枝末节,到心头欲孽

    从细枝末节,到心头欲孽

    陆骥薪年少时冷漠刻薄,对顾长乐从最初的各种不屑到最后的呵护溺宠,对她而言,只要能依赖他就什么都可以;陆弦优柔寡断,从来都是她看不透的,曾几何时的各种试探都无疾而终。他说:“长乐,如果看不见方向,看不见光明,那就看着我。”她说:“我想幸福,想有个家,想有你陪着,这样难道都不行吗?”他照顾她陪伴她,甚至疼她到心尖上,可是面对着她的靠近,他却做不到任何的回应,无法给予,也无法将她推离,这也许是他此生最可悲的事。一个神秘莫测的百年家族,一场疯狂滋长的绝望爱情,一段封入阴暗的前程往事,这场尘埃爱恋,注定你进我退,誓死爱恨反目成仇,都将注入命运前途未卜。注:【此文半虐小甜,女主性格迥异,男主前坏后宠】
  • 快穿:执念不再

    快穿:执念不再

    其实素九星一直不相信,自己一个沉睡了千万年的星使,会被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系统给契约了,然而事实很可怕。但是她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慢慢的也体验到了一个星使体验不到的东西,每一个人死后还存留着的心愿和执念。好吧,你们的执念,我来完成。
  • Five Children and It

    Five Children and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界源主

    破界源主

    全能屌丝拿着万能之匙,废物与天才只在一念间。
  • 染指红颜心

    染指红颜心

    帝王家终究是不归路,正如:一入宫门深似海,虽说一代红颜陨落,但;此生得你如此挚爱~也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这一世,我带着记忆回到往昔;一切从头来过,你是否还会记得我??这一世,我定要挣脱命运的枷锁,与你生生世世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