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管理中,质量就是项目内在的优劣程度。项目的目标决定了项目要有较好的质量。项目质量将直接影响项目团队的名声和以后继续工作的可能性。
(一)项目质量的三项内容
第一,目标质量,就是根据项目目标要求提出的现在、将来或某一阶段所期望达到的质量水平。这是项目管理要追求的最高质量。
第二,标准质量,就是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经验、用户的要求及项目的预算情况确定的能够实现的质量水平。这是项目建设要达到的基本质量水平。
第三,检验判断标准,质量检查部门在分期检验和项目完成验收时所采用的质量标准。
(二)项目质量的保证程序
为了项目工作有较高的质量,通常采用一定的程序来进行。
质量保证过程的内容由项目是内部开发项目还是客户使用项目决定。每一个项目的质量保证都必须制定其过程步骤。过程通常有两个级别:一是与项目特殊阶段相关的过程,一是固定的周期过程。下面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优先考虑内部开发项目。
这个步骤通常是每年一次,如果有重要的因素出现,必须对结果进行审查。其目的就是要优先考虑项目,避免出现随意开始项目的现象。首先制定出自己的资源情况,知道开发目标可以使用什么。通过考虑和保持资源的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是增加对项目的投入,还是减少。这步工作通常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年初完成。
步骤二:制定项目目标。
制定项目目标必须一开始就进行。如果项目实施中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考虑项目目标,甚至是回过头来重做。一个完整的、经常性的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保证项目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步骤三:将项目目标分成分目标。
这一过程在项目工作一开始就进行,目的是为制定项目计划提供基础。它可以保证计划不会分成过多的部分,以便于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各个分目标(阶段项目或子项目)必须明确表示出大概需要的资源和资金。
步骤四:制定里程碑计划和责任制图表。
制定里程碑计划和责任制图表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团队成员对项目目标和项目进展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准备投入到项目中去。另外,应该让所有团体成员认识到哪些里程碑计划对项目特别重要,这样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这些里程碑没有按照计划完成或没有达到质量要求,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步骤五:对每个项目部分进行评价。
每个项目部分完成之后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价,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总结。掌握这类经验将有利项目的控制,并且保证以后的质量。
步骤六:评价整个项目。
评价总结工作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其目的就是系统地分析项目工作的成果是否达到了项目目标的要求。
在进行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每月举行一次项目会议。项目会议应该每月举行一次。团队所有成员共同讨论下一个里程碑计划,如分期项目计划、项目进度以及质量要求等。每个成员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对项目付出自己的努力。项目经理还必须对工作表现出色的成员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2)让企业上层知道项目的进度和实施情况。项目会议后,要把项目各方面的情况及时上报给企业上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企业上层认定项目会议上已同意了的有关项目进度和项目的执行情况,以为进一步决策之用。
(三)项目质量控制的四个关键环节
1.提高质量意识。
要提高所有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主要工作环节负责人的质量意识,认识到项目质量是项目组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所在,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2.落实质量体系的各项要求。
明确质量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项目质量体系的各项要求,切实实施项目质量计划。项目经理、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所有团队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保证项目质量工作中的责任。
3.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
这是提高项目质量的基本条件。项目的管理者和一线成员都直接决定着项目的质量。必须努力提高参加项目的员工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这项工作在选拔项目经理和组建项目团队时就要注意到。
4.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主要有质量教育、标准化、计量和质量信息工作。
(1)质量教育。要对全体团队成员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使全体团队成员明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进行质量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标准化。对项目来说,从项目设计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完成,都要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化体系。技术标准是根据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准则。在项目管理中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工艺标准,作为指导操作和质量要求的依据。管理标准是对各项管理工作的制定,如各项工作的办事守则、职责条例、规章制度等。
(3)计量。计量工作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做好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的统一。
(4)质量信息。质量信息反映项目质量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数据和情况。在项目实施中,要及时了解工作环节、实施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信息,认真做好记录,便于项目经理及时采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