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5800000019

第19章 荣获诺贝尔奖(1)

1903年,巨大荣誉向他们两人扑来。11月5日,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居里夫妇戴维奖章。这项奖励创设于1877年,每年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发,授予在化学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的科学家,获奖者可在获得铜质奖章的同时得到200英镑的奖金。在这之前,他们在1903年还获得过伯特洛奖章、巴黎市荣誉奖章。而这年最大的荣誉是他们将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奖。1903年11月14日,瑞典科学院院士、常务秘书欧利维理乌斯写了一封信给居里夫妇:

居里先生暨夫人:

……瑞典科学院在11月12日的会议中,决定以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一半授予你们,表示尊重你们在贝克勒尔射线的研究上共同卓越的成就。这一决议,要在12月10日才正式公布,此前将严守秘密,奖金和金奖章也将在同时颁发……

评审委员会还希望居里夫妇在授奖那一天,能到瑞典斯德哥尔摩来接受奖状、奖章和奖金,并在会上做“诺贝尔演讲”。

11月19日,皮埃回信说,他非常感谢瑞典科学院将诺贝尔奖授给他们夫妇两人,但因为工作太忙和居里夫人一直生病,无法在冬天出门到严寒的北欧去。他希望在1904年6月天气暖和了再去做“诺贝尔演讲”。

12月10日,一直秘而不宣的获奖消息正式宣布。这一消息立即在巴黎和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到1903年,诺贝尔奖是第三次颁奖。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902年是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和德国物理学家塞曼,他们两位因为在“研究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而共享该年度诺贝尔奖。如果说头两年诺贝尔奖的颁发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对此奖并不十分重视,那么到1903年,在瑞典以外的各国报刊上,支持与赞美诺贝尔奖的文字逐渐增加。1901年保守的英国没有参加角逐,到1902年英国人才醒悟过来,开始为自己的国家取得候选人而展开竞争。正是在这种声望日隆的情况下,1903年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公布了,因此它引起的反响大大超过了前两年。在法国更是非同一般,法国从1901年开始就以最积极的角色参与角逐诺贝尔奖,1901年他们有两人获奖(文学奖、和平奖),1902年轮空,到1903年又有3位法国科学家获奖,这怎能不让法国人欣喜若狂呢?

而且这一次又非同寻常,获奖者竟是一位弱不禁风的金发年轻女性,这是第一位获奖的女性,而且在素来是男性工作领域的物理学中获奖!并且是夫妻双双获奖!这一切真是太吸引人了,太能挑起广大民众和记者的好奇心了。

新闻记者像轰炸机群似的向居里夫妇进行轮番采访,原来门可罗雀的实验棚屋,如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熙来攘往,成了闹市。这令最喜欢安静的居里夫妇叫苦不迭,他们根本抵挡不住这种毕生没经历过的采访、照相、好奇……感觉自己简直像动物园中的珍奇动物一样,无可奈何地任各种各样的人摆布。他们惊恐、愤怒,他们感觉受到了凌辱,感到窒息。无论他们走到哪儿,总有人在窥伺和跟踪,总有人试图接近他们以求“深挖”新鲜的新闻材料,以便在报上又轰动一番。记者们甚至在伊伦娜或她喜爱的猫身上大做文章。后来连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米尔·卢贝的好奇心也被煽动起来了,亲自到那神奇的棚屋去参观。美国人也来凑热闹,有人来信邀请他们到美国去,“给你们举行祝贺宴会”,“一切费用即刻寄去”,而且在信中笃实地叮嘱,“无论如何一定要来”。

皮埃和玛丽不胜其烦,玛丽可怜兮兮地写信给哥哥约瑟夫说:

我做梦也没想到获得诺贝尔奖会招来如此嘈杂不堪的结果。我们已不能再过像以前那种安静的研究生活了,皮埃和我都认为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我们多想早日回到过去那种没人打扰的安静生活中去,对如今的我们来说,“沉思”才是最重要的。

1904年1月22日,皮埃写信给乔治·古依说:

请您原谅我,我早就想给您写信而不能写,因为我此刻过的是一种愚蠢的生活。您看见这种突然发作的“镭狂”了,这种狂热把声望的“好处”都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追随着我们,甚至于记录我的女儿和她的保姆的谈话,并且大肆描写我家里的那只黑色小猫。我们收到许多函件,还要没完没了地接见许多古怪的人和还没有出名的发明家。还有人向我们请求大笔款项。末了,收藏亲笔签名的人,赶时髦的人,上流社会的人,有时候还有科学界的人,都……来看我们。这些事使实验室一刻也不得安静,而且每晚还必须写许多无聊的信。过这样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蠢了……

居里夫妇实在厌恶透了这种不断的“骚扰”,包括与上流社会的应酬。这其中有一件最著名的轶事是有一天晚上,“著名的居里夫妇”被邀请赴卢贝总统的晚宴。在大厅休息时,有一位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殷勤地问道:

“您愿意由我引您晋见希腊国王吗?”

居里夫人诚恳而温和地回答:

“我看不出来有这个必要……”

忽然她惊呆了,跟她说话的竟是总统夫人。她连忙不好意思地改口说:

“但是,如果是您要我做的事,我当然一定遵命……”

后来,他们实在受不了,就悄悄地躲到偏野小村子去。在乡间小店住宿时,他们只敢用化名登记。他们像一对农村夫妇,推着自行车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乡间小路上漫步,心情舒畅地呼吸着有干草香味的田野空气,欢悦地聆听树林中海风的低鸣。这真是令他们开心极了。

他们走累了,就随意在一块石头上坐下,玛丽会乘此机会脱下鞋,把里面的沙子倒出来。有一次,当她正在石头上磕倒鞋中的沙子时,她心里突然一惊:糟了,怎么会被一个记者盯上了梢呢?

这位记者大约是偶然邂逅,也惊了一下,但他立即认出这就是报纸上登过无数次的“著名的居里夫人”,他立即掏出记事本坐到她身边。皮埃无可奈何地轻轻叹了一口气。

记者想用这意外的好运气挖出一点不平常的消息,但居里夫人只说了一句话:

“请您转告大家,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事,而不是人。”

后来在1923年应美国麦隆内·马丁夫人的邀请写的《居里夫人自传》中,居里夫人还提到这些可怕的骚扰。她写道:

以前我们在不能令人满意的条件下工作,因过分专注而使身体过分劳累,影响了健康。后来又因为宣传得不适度,受到众多人的骚扰,使我们更加劳累了。我素来珍爱的隔绝、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它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更加令人不堪设想。我们需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研究工作,这就必须完全排除外界的骚扰才行,但我们却得不到这种安静……那些骚扰我们的人,当然存心是善良的,只是他们不明白对于科学家来说什么更重要。

居里夫妇对名声、财富视若浮云。他们不仅把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有关镭的知识,无代价地告诉给所有求教于他们的人,还把自己付出如此艰辛的劳动代价取得的镭盐,无偿地送给了许多医院。1905年2月,他们把再次提炼的一点镭盐送给了维也纳医院,以感谢奥地利政府廉价供给他们的沥青铀矿渣。

1904年夏季来了,居里夫妇本应去瑞典做诺贝尔演讲,但皮埃因为风湿病发作,全身疼痛难忍,没能到瑞典去。

居里夫妇荣获诺贝尔奖以后,法国政府再不对居里夫妇表示关注,似乎真有些说不过去了。1904年10月,皮埃被索尔本大学校长任命为理学院新设物理学讲座正教授;11月,居里夫人也被任命为理学院物理实验室主任。

皮埃·居里直到获得诺贝尔奖近一年之后才有资格被任命为教授,这件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讽刺性。而且被任命后,他们两人仍然没有与之俱来的实验室,居里夫人曾辛酸地写道:

1904年……因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这时巴黎大学新开一个讲座,我的丈夫被任命为该讲座教授;同时又由他开创一个实验室,任命我为该室主任。实际上,当时并没有另建一个实验室,只不过是腾出了几间暂时没有用的空房间供我们使用而已。

法国当局如此对待为法兰西共和国争得巨大荣誉的科学家,的确让人寒心。

皮埃因为当上教授后仍无实验设备,心中十分郁闷,玛丽本可放弃赛福尔高等女师的教学工作,她却因为舍不得离开那群朝气蓬勃的女大学生们,没有辞去这项教学工作。但在1904年下半年,她向赛福尔学校请了假,因为她怀孕了。到了快分娩的时候,她的妊娠反应非常严重,心理状态也十分令人忧心:她几乎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厌倦,不爱生活,不爱科学研究工作,连将要生下的小孩都感到厌恶。她不断地对皮埃说:

“我干什么又要送一个生命到这个艰难而乏味的世界上来?我们根本不应该让一个无辜的生灵,到这世上来无端地受这些折磨。”

12月6日,孩子生下来了,又是一个女孩。他们给她取名为艾芙。

这时,布罗妮娅来到了玛丽身边,她那温柔、镇静的言语和行动,很快驱散了玛丽心中的郁闷,再加之可爱的婴儿使她的母爱之心复苏,她很快摆脱了分娩前可怕的心理失常。她又觉得每一件事物都让她感到由衷的高兴了。

1905年3月23日,也就是分娩后4个半月,她写信给哥哥约瑟夫:

我们这里一切如故,孩子们都好……现在春天到了,我们已经开始享受花园的好处。今天天气好极了,因为整个冬天过于潮湿,很不舒服,现在的天气使我们很高兴。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诡计多端的列那狐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巧妙地化险为夷。他躺在路上装死骗过鱼贩子,从容地饱餐美味的鳗鱼;他让老狼叶森格仑把尾巴伸进冰洞里钓鱼,结果变成了秃尾巴狼;他一次次捉弄狮王派来的使者,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所有的敌对者……他既聪明伶俐,又狡诈残忍,让人又爱又恨。列那狐的故事引人入胜,精彩隽永。
  •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

    本教材涵盖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共计12章,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我国的武装力量及我军优良传统、军兵种知识、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局部战争等。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本教材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指导篇、第二部分为职业生涯指导篇、第三部分为就业指导篇。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校草别跑!

    女扮男装:校草别跑!

    知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鸟见鸟呆,车见车爆胎这句话形容的是谁么?没错,就是本“少爷”——凌偲影!其实吧,我原本是一位(晨:暴力的女汉子......影:哎呦,表乱说啦!人家只是一位柔弱的萌妹子!你说是吧,晨?晨:哎?影你看,天上怎么有那么多牛呀?影:.........)但是由于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往事不堪回首啊......
  • 云阙

    云阙

    乱世民国中的爱情,相遇中,离别时,是缘还是劫,如何分的清楚!本文分为上卷云之霖下卷朝之翎剧情慢热,整体偏虐,但保证圆满!
  • 反叛的神之子

    反叛的神之子

    注【本书所有形象都源自希腊神话,但人物之间的关系什么的都会有些改编~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埃及神话或罗马神话的形象】大陆上最强的国度萨门,上百年的荒诞暴政,在迎来新王上位后,定下了国内众民必须以彼此相同为尊,一切的不同皆为反叛。萨门建国千年以来,在一位神的诅咒之下,所有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都有着相同的能力,情感和性格,3位孤儿的降临,打破了神的诅咒,被萨门视作邪恶的反叛者,将被当众扔进神罚坑的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另一个新世界,一些惊天的秘密和危险正等着他们...
  • 阴灵境

    阴灵境

    中国国教道教创立于东汉时期,经过近数千年的发展到了现代,由最早的大家所熟知的五斗米、正一、全真、茅山等等逐渐演化成为道门72宗派!在这个科技昌明的现代,道家72宗混元宗的传人、一个27岁的小伙子高瑞带着一身绝技和各路妖魔鬼怪决战于都市,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修道伙伴加入了高瑞的团体,大家同心协力破获了一起起令人胆寒心惊的恐怖案件后,一个回归本源的问题产生了,既修道,何谓道...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初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初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创意多: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帮助你理解、开阔思路,提升作文立意,让你下笔如有神!
  • 易烊千玺开在青春的花

    易烊千玺开在青春的花

    她说:“你是我青春年少时,义无反顾地爱过的一个人。”他说:“这一生,有太多人都说喜欢我,而我爱过的人,却只有你一个。”“我试着想爱别人,可是发现,他们都不及你!”“虽然我是艺人,但我也有我的爱情。”“我想,我们是盛开在彼此青春里最美的花!”
  • 末世超级NPC

    末世超级NPC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猥琐的宅男刘枫要发布任务啦。美女优先,男的靠边。传说只要你够漂亮,够性感,身材一级棒。都能接到特殊任务哦!虽然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有些复杂。但是任务奖励是非常不错的哟!
  • 终极毁灭纪

    终极毁灭纪

    继汪大东以后20年,金时空突然遭遇位面强敌的入侵,其以一己之力逆转了时空异能,强行开启了数十万人的异能指数,同时也击碎了时空之间的阻隔,x轴线上的四个时空合并为一个时空。汪大东,灸舞,关羽,熊亚等人全力出手,强行将汪大东提升到了圣人层次,在与入侵者的战斗中,几人同归于尽。而最后时刻,入侵者动用自身能力,将灵魂封印,等待复活。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就会结束,四空间合一,所有异能行者同居一个位面,时空即将因承受不住而崩溃,解决这种情况的办法只有两个,那就是……亲情,爱情,友情杀戮,憎恨,阴谋时空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 古世界

    古世界

    远古生活在深林里的一悲惨少年,在接触到那些飘渺至极的修行之道后,天命所归,竟死于天灾。然,天之怒却留有一丝变数,天灾来临之际,电闪雷鸣之间,少年竟魂魄破空而去,也不知碎开多少空间宇宙,来到了现在,附身在一盗墓贼身上,故事由此展开,远古修行一路和科技的交融。
  • 最后的千杀者

    最后的千杀者

    死亡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全部,所有,一切,通通化为虚寂。也许是上天的玩笑,或者命运的眷顾。总之,他,活下来了。也许带来另一场灾难,但也许,是另一场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