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900000015

第15章 以“和”为最高的治家境界

在“齐家”方面,曾国藩以“和”为总体原则。中国人讲求家和万事兴,曾国藩作为士大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者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大家庭真要做到“和”的境界并不容易,需要一种气度、一种责任心和无私心的信念。

(1)“和”出了一家风云人物

曾国藩共有兄弟姊妹9人,1姊、3妹、4弟。曾国藩在兄弟5人中排行居长。二弟,曾国潢,字澄侯,比曾国藩小9岁,虽然一直潜心钻研《四书》、《五经》,但没有太大的成就。后来以监生候选县丞,这也是曾国藩出钱替他捐的。曾国藩在京为官10年,后又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剿”捻等,一直很难回家,对家庭的关心常常体现在家书上。父亲曾麟书在世时,曾家大事由其决断,父亲去世以后,家里的事情主要由曾国潢操持。或许是仰仗曾国藩的权势,在曾国藩治军期间他在家乡办团练,常常借势杀人,为患乡里。县官对他也毫无办法。曾国藩回去后,知其所为,遂用锥刺其股。曾国潢大声唤痛。曾国藩回敬道:“你杀人就不痛吗?”这次的教训,他铭记在心,在其后未见有滥杀无辜的记载。三弟,曾国华,字温甫,比曾国藩小11岁,从小过继给其叔父曾骥云。曾国藩一直认为三弟资质较聪,但读书期间并未有过人的表现。曾国藩为其“纳贡入监”,乡试也未中。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坐困江西,随时有被石达开生擒的可能。曾国华与其父曾麟书赶至武昌,向胡林翼讨救兵。胡林翼拨5000人由其带领,前往营救。此后,曾国华跟随李续宾转战于皖北,三河镇一战,与李续宾同时殉难。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字沅甫,小曾国藩13岁。他16岁就跟随曾国藩在京读书。曾国藩对其极为疼爱,对其管教极严。因此,曾国荃一直敬惮之。由于在族中兄弟中排行第九,所以曾国藩称其为九弟,军中多称其为九帅。18岁曾国荃回湖南家乡,兄弟二人依依惜别。曾国藩一直将其送过卢沟桥,并赋诗一首,以示鼓励。曾国荃虽天资很高,但无恒劲,在长沙岳麓书院肄业两年,跟随罗泽南攻文,但一直没有长进。曾国藩时常在家书中,告诫其“有恒”的道理。但无论其兄对曾国荃期望有多高,他在科举上却一直不甚得意。24岁入县学、25岁补廪、29岁选为优贡。曾国荃虽然科举不甚得志,但在军旅上却颇有建树,自随曾国藩治军以后,便不负期望,围攻安庆,荣获首功,一时间名声大噪。随后又顺江东下,驻军雨花台,包围天京,两年中披肝沥胆,终于独获首功。又以酝酿造反未成,军队被裁,乃负气不辞返家,不问世事。曾国藩先以兄弟功名太盛,极力压抑曾国荃,保升诸将;后以曾国荃受谤返家,又极力劝导曾国荃持盈保泰。曾国藩一片苦心,卒能化干戈为玉帛。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荷,字季洪,后改名贞干,字事恒,比曾国藩小17岁,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幼年就有些超人的见解,23岁入县学后,即不肯做举子业。最初随曾国藩练湘军,识僚佐杨载福、彭玉麟,以为非常器,己愿下之,后杨、彭果成名将。他避居紫田山,谢绝人事。及曾国华战殁,才出来带兵,投效胡林翼,与曾国荃会师安庆、南京,以功晋知府。后为疫病所染,病死于军中。曾国藩说他“智足以安危乱,而名誉不并于时贤”。这一群如狼如虎的昆仲,际会风云,驰骋战场,名满天下,不仅改换了曾家几百年的门楣,而且左右中国的大局,为近代风云人物。

(2)互谅互助的好兄弟

既然是兄弟,就会各有各的长处,也会各有各的短处。每个人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弟不必贤于兄,兄也不必敏于弟。兄弟之间产生一点矛盾,一点隔阂也是难免的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有一次,曾国荃与曾国藩谈心,其中大有不平之气。曾国荃一下子给哥哥提了很多意见。最大的意见是说哥哥在兄弟骨肉之间,不能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曾国藩虽然稍稍劝止,但还是让曾国荃把话说完了,一直说到夜至二更。在此期间,曾国荃还给哥哥提了许多别的意见,这些意见大都切中事理,曾国藩在一边倾耳而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是人,就会有缺点,有错误,曾国藩也不例外。曾国藩最大的毛病或许还不是曾国荃说的那一条,而是喜欢教训人,就是好为人师。这一点是曾国藩自己也承认的。曾国藩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人,对兄弟子女也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一严,就难免提意见的时候多,表扬的时候少。曾国藩还是一个责任心和道德感十分强的人,凡是看不惯的,有违家法的,他都会直言不讳地给予批评。曾国荃给他提的意见实际上是说哥哥太严肃了。曾国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理论,也不辩解,而是让弟弟把话说完。既然人家有意见,你能堵住他的嘴,但堵不住他的心。有意见你就让他把话说出来,说出来了心中就没有了不平之气;如果你把他的话卡回去,这只能使他的不平之气更添一分,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更何况曾国荃也说得在理呢?曾国藩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并不因为自己是兄长,是大官,就以势压人,老虎屁股摸不得。只要他人说得入情入理,就没有不能接受之道理。曾国藩这样做,无损于他做兄长的尊严,反而使曾国荃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在尊严和亲切之外,更有一种大度与大气。正是因为曾国藩有这样的胸怀与气度,所以曾氏家族才能老有所尊,幼有所爱,兄弟和睦,邻里相亲。曾国藩做人有一条原则:兄弟之间应该互谦互让,互帮互助,彼此发展,共同进步。他认为:作为人子,如果使父母觉得自己好,其他的兄弟都比不上自己,这便是不孝;如果使亲戚称赞自己好,其他的兄弟都不如自己,这便是不悌。四弟曾来信责备曾国藩,曾国藩读信后心中大震,不禁为之惊出一身冷汗。曾国藩以为,兄弟之间都应德才兼备,不应彼高此低,就像陈氏的“难兄难弟”一样。东汉时期,河南许昌有一个叫陈是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陈元方,一个叫陈季方,兄弟两人都很有德才。一天,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在一起争论谁的父亲功德更高,相持不下,便去请爷爷评判。陈是对自己两个儿子都很满意,听了孙子的问话后,笑着答道:“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此后这对兄弟的故事被人传为佳话。曾国藩表示,从今以后,愿我们兄弟5人,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彼此相互谅解。哥哥以弟弟得坏名声为忧,弟弟以哥哥得好名声为快。哥哥不能使弟弟得好名声,这便是哥哥的罪过;弟弟不能使哥哥得好名声,这便是弟弟的罪过。

(3)兄弟之间要共渡难关

兄弟之间应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有的兄弟,只能有福同享,不能有难同当。还不说有难,只要有一点点麻烦,就想方设法避开,生怕自己卷入其中。这样的兄弟不是真正的兄弟。有一年,曾国藩所部军饷极少,这是很多年都没有的现象,加之流言外侮纷至沓来,曾国藩恐惧异常,似乎大祸即将临头。在这紧急关头,曾国藩对弟弟说:即使兄弟同心协力,抵御外侮,尚且还担心众推墙倒,哪里敢在心里生一点点芥蒂?哪里敢因弟弟语气稍直而心怀不满?我能承受他人的千万指责,难道不能容忍胞弟的一句过头话吗?我难道还忍心挑剔吗?此时的兄弟实在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只能互相鼓励、互相劝诫、互相维护。曾国藩就是这样和弟弟一起共渡难关的。曾国藩曾说,在兄弟之间,即使有一句欺诈的话,最终也不会隐瞒多久。这话似乎有些绝对,有些话是可以隐瞒很久的,甚至可以隐瞒一辈子;但不能保证每一句假话都可以隐瞒。

一旦你的某句假话被人识破,那你的真话也会被人一次次怀疑。所以曾国藩说,索性有话直说,一语道破,虽然眼下嫌太直,难以承受,但将来肯定能被谅解,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下面是曾国藩的一席话:“在几个弟弟中,国藩我对待温弟(曾国华)似乎过于严厉,但扪心自问,觉得还没有对不起兄弟的地方。我不是信口开河,大凡做大官的人,往往对妻子儿女特别照顾,对兄弟则失之刻薄;往往私肥自家,对亲戚同族则失之刻薄。国藩我从三十岁以来,就一直把升官发财当做一件可耻的事情,把官囊积金留给子孙享用看做可羞或可恨的事情。所以我暗中发誓决不靠做官发财,决不把做官得来的钱财留给后人。苍天在上,神明鉴临,我决不食言。而今国藩我侍奉高堂父母,每年仅寄回为数不多的银两,以供双亲大人吃喝零用。对同族中贫穷的亲戚,我每年也酌情分送少许,以表达我区区心意。因为即使我多给家里寄钱,父母所衣所食也不能因此更为丰厚;与其独肥一家,使同族亲戚因此而怨恨我以及我的父母,哪里比得上分给一些亲戚,使他们对我父母感恩戴德,并且更加钦佩和尊敬呢?如果将来在地方上做官,俸禄会比较丰厚,国藩我发誓:除了俸禄以外,一分钱也不多拿。如果俸禄越来越多,就周济更多的穷寒亲戚,决不为子女的衣食积蓄贪求。”曾国藩如此坦诚,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作为兄长的一种责任,更是为人的第一要务。

(4)对兄弟们爱深责切

曾国藩以自己多年的体悟,时时劝勉兄弟们立德在先,在修身上多下工夫,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他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诸弟书说:六弟埋怨自己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太小而心中的忧虑太大。君子的立志,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完全的人。所以他所忧虑的,是因为自己不如舜皇帝,不如周公而忧虑,以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作为兄长,曾国藩对兄弟的爱是多方面的,爱之以德,对德的苛求,这是曾国藩的突出之处。他自知出身贫贱,得志之时切不可忘乎所以,更应在品德修养上齐头并进。宦海生涯,曾国藩看透了无德之人为人诟骂的本质,他更看重的是一个人无愧天地,无愧于心的崇高境界。曾国荃攻下天京后,起居奢华,言语傲慢,行为放纵。曾国藩写书直言相告,劝其顿去恃功享乐之心,重修德业反省之课。他的严辞责备是不加掩饰的,甚至是尖刻的。他始终认为: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剩一文钱。只有德和业都增进,那才算真正的成功,而成功亦不足悖……曾国藩在兄弟们的眼里是令人敬畏的。他代父教弟,不苟言笑,不怒自威,更以德行服人。一次,曾国藩和友人小珊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虽过在小珊,曾国藩事后仍内疚不已。兄弟几人劝曾国藩勿以为怀,曾国藩却道:一朝之愤,不近人情。我德有缺损,可想可见。他不顾兄弟们劝阻,坚欲登门谢罪……在曾国藩遗世的家书中,他写给诸弟的教诫充斥其间,俯拾皆是。在信中,曾国藩反复叮嘱的亲近良友、莫负朋友、周济贫民、爱惜物力、勤俭为主、戒骄去奢等等,无不是一个“德”字。这是曾国藩兄弟的福分,以“德”育人从来是圣贤所推崇的最高育人之道,又何况曾国藩本身即为世之难得一觅的“圣贤”,更何况这些书信有的竟写自两军对阵的战场上!兄弟亲情,爱到极处,往往是口不择言,令人难以接受。曾国藩的兄弟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受。由于曾国藩的名望所在,兄弟们很少向他表达这种真实想法。曾国藩对此有很深的忧虑,他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十日给诸弟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讲道:“骨肉之情越真挚,盼望的心情就越殷切,责备的言词就越尖锐……所以不能不发出怨言骂你们,感情达到极点了。然而,为兄长的虽说‘糊涂’,也不能不责备你们,不是责备你们的情感,是责备你们的不检点,这有什么耿耿于怀呢?”虽说如此,曾国藩仍是不停地反省自己:孟子说:“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仁爱是否有不到的地方;我以礼待别人,别人却不理睬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礼仪是不是不周到。”……我的声望越来越高,就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从何说起,只恐怕名望超过了实际……这全部责任在于做哥哥的提倡、做表率……

曾国藩治家有方,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尊老扶幼,子孝妻贤,世世代代广为流传。曾国藩说:家和则福自生。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哥哥所说的话弟弟没有不听从的,弟弟所求的事哥哥没有不应承的,一家人融洽相处,和气蒸蒸,像这样的家庭不兴旺发达,从没有过。相反,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婆媳之间彼此扯皮,夫妻之间两相计较,像这样的家庭不衰败,也从没有过。亲人之间应当和气,怎样和气?并不是你好我好的“和气”,而应当在坦诚、忍让,在互相关怀帮助,相互砥砺的基础上的和气,尤其是能够真诚善良地指出对方的过错、不足。被指出错误的人则是闻过则喜,不吝改过。这样才能使大家不断完美,相互协调,家业兴旺。

同类推荐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生命的终极实体是永恒的实体吗?心灵光子源于超越时空永恒隐序的“王国”,人类智能的起源与宇宙的文明是什么?生命的终极实体与基因伦理学的关系又是什么?科学的终极真理与真空的理论:蛋白质生命-非蛋白质生命“生态物理学生命”,宇宙学的生命观-宇宙的智能生命;;寂光智能生命,人类与宇宙最新的对话。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热门推荐
  • Bug男友太有问题

    Bug男友太有问题

    女配逆袭?没骗我吧?夏岚一脸无爱地看着简北玺,这家伙怎么我到哪都能看到他呀!系统君呀,快来收了这妖孽吧!
  • TFBOYS:我会一直陪伴你

    TFBOYS:我会一直陪伴你

    【TFBOYS同人小说】【这时昔昔的第二部小说,女主分别为夏痕、沐停、落尘,男主,你们都知道,不说了。】【这个可能会更的比较慢一点,毕竟还有第一部小说《TFBOYS:三部曲》,希望大家都支持支持!】
  • 恶魔的萌妻:丫头,你太拽

    恶魔的萌妻:丫头,你太拽

    心痛,不想在伪装了.她一次次的帮他演戏,一次又一次伤自己的心,她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这次回来,她不会在装了,她一定让他心甘情愿的娶她,和她订婚.他一次次遗忘她,一次又一次将她利用,他的心就会痛一次.此次她回来,他终于知道自己一直等待着的人是她,他一定会让她心甘情愿的嫁入他家,一定会再次把她重新握在手里.
  • 腹黑少爷:丫头,你别跑!

    腹黑少爷:丫头,你别跑!

    欢迎各位亲点进来阅读都进来看看吧包你满意嘿嘿不满意小编继续努力“臭丫头,叫你对别的男的那么好。”“喂你很无理取闹也。”“嗯~我就这样”。“唉O__O"…”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只想好好和你在一起

    只想好好和你在一起

    嗨,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啊,为什么见到你有种生生世世爱的感觉呢?可能我演戏演多了吧,总觉得故事里的女主角是我,而你是那个宠着我,疼着我的男主角。可是……现实告诉我的,都是,再怎么美的生命都是带着残缺。我啊,好像是悲剧的特约演员,我好像配不上你了,怎么办?“如果你觉得配不上我了,那让我来配上你,丫头,这样让人心疼的你,我又怎么能忍心放下。”如果你还爱我,我们就一起,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 少女啊少女快点穿

    少女啊少女快点穿

    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是书中游哪有不穿越,恭喜,你被自己的少女心带着去旅游了。
  • 武极剑尊

    武极剑尊

    一个大学生,从现代穿越到异界。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穿越代表什么?天命之子?穿越后又发生什么异变?附身一个废材少爷,此次一步步的崛起,一柄剑攀向武至极致成就一片天地的主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废材逆天:纨绔大小姐

    废材逆天:纨绔大小姐

    一场意外,让夏之雪不慎落入海里,再次睁眼,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穿到了一个也叫夏之雪的女孩身上狂妄不羁,纨绔至极?那又怎样,本小姐有这个资本。修炼废材??不好意思,本小姐只是比较喜欢低调而已片段:院子的墙上,男子饶有兴趣的看着夏之雪,也不知道是不是夏之雪觉得背后有人,下意识的转过身,艾玛,这把她吓一跳,这,这,这…“你不是那天在山涧那里遇到的怪男么?”怪男?男子皱了皱眉。“啊呸。”夏之雪立马改口,“美男!”咦,又不对了,说美男怎么感觉自己好像是花痴呐?夏之雪凌乱了…(意外穿越,真的是意外咩??还是命运早已注定……)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欢迎入坑[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