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900000014

第14章 以“八字”光大门庭

一个人混迹社会,他走到哪里,家始终是他立足的基础。曾国藩是个做大事、善决断的人,而在他的“大事”和“决断”中,家的份量很重,他念念不忘光大曾氏门庭,并为此总结了八字家规,作为曾氏持家和教育子孙的规范。

(1)曾国藩治家有绝招

曾国藩将其家规编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后人常戏称八字家规为治家的八宝饭。一个家庭有了这个八宝饭,真是吃不完用不完的聚宝盆,可以传之世世子孙以至无穷也。曾国藩家训说: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僧巫五项人,进门便恼;即亲友远客,久住亦恼。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书:就是读书。我国的家庭,必有一个祀奉祖宗的神龛,设于堂屋的正中。神龛两侧,必然张贴一副对联:祀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每个青年子弟,总要读三年五年的书,即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两年的书,俗称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因为我国历代讲究读书,所以中国文化,在过去历史上,总是站在领导的地位。蔬:就是蔬菜。曾星冈常言:“凡是自己亲手种的亲手采的蔬菜,味道也特别甜。”这不仅是心理作用,而且也是一个事实。市面卖的菜,多于先晚择好,洗净灌水,次晨出卖。至于家园菜蔬,当时择洗,当时炒煮,正如吃活鲜鲜的鱼虾,总比已死的鱼虾好吃,就是同一道理。一个耕读之家,田有谷米,园有蔬菜,关于食的方面,除盐以外,可以说无所多求于他人了。鱼: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天机活泼,正是一种兴旺气象。曾国藩常说:“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菜,都不可疏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足见养鱼,不仅供应口福,而且可以增加生气,生气勃勃,则家道兴矣。湖南素称鱼米之乡,洞庭湖产鱼,湘资沅沣产鱼,还有千千万万的池塘,无不产鱼,因此鱼的生产量至大,在湖南的出产中,与米并驾齐驱。曾国藩提倡养鱼,自有道理。猪:湖南农业的副产品,猪实占着一个极重要的地位。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有的是米,湖南的猪,是吃米糠长大的,因为池塘多,水沟多,猪吃饱了米糠,又加上一些水边植物,每只猪都是长得肥肥胖胖的,味道之佳,实各省所不及。因此湖南猪、猪肉、猪鬃,以及腊肉,销行至远。曾国藩提倡养猪,自有道理。早:就是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下的农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几乎与太阳同起同落。

因为起得早,必然睡得早,因为睡得早,也必然起得早,二者是有相互关系的。一个农业家庭,除疾病或特殊情形外,事实上没有一个不早起的人。提倡早起,就是奖励勤劳,增加生气,最合卫生。因为农民早起,商人也不得不早起,工人士子,也不得不早起。许多外省人,初到湖南,吃不惯三餐干饭,后来早起惯了,才知道非吃三餐干饭不可。扫:就是扫除,包括洒洗。这一工作,大多由妇女为之。妇女早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工作。庭阶秽物,桌几灰尘,要洒扫干净,虽至贫至苦人家,也不会例外,年终的时候,屋前屋后,还要来一次大扫除。我国自古即重视女子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将洒扫之事与应对进退之礼并为一谈,谁说中国人不讲究卫生呢?考:就是祭祀。就是为人子孙者,不要忘记祖考祭祀。曾国藩家训:从前我祖父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清洁;第三修诚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素极重视,因为追念远祖,自然不敢为非作歹,民德自然归于纯厚,这与孝顺父母是一样的道理。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曾星冈说:“人待人,无价之宝。”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也不能独善其家。你一家虽好,必须亲族邻里大家都好。人与人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牡丹虽好,绿叶扶持。假若与亲族邻里不能好好相处,这一家庭,便成怨府,迟早是要毁败的。曾星冈一面操持家庭,一面善待亲戚邻里,这是一个居家的至宝,曾星冈知之,曾国藩亦知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以八本堂的八句话为经,以八宝饭的八字为纬,经纬连贯,脉络相通,便形成一套治家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国谈家庭教育者,未能出其范畴。因此,曾国藩的家书家训,流行民间,至为广泛,等于一部家庭教科书。

(2)细致入微的曾氏家规

除八字家规外,还有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这也是曾星冈的垂教,曾星冈对于医药、僧巫、地仙,一见即恼,斥之惟恐不远,因此曾国藩也一生不爱和这些人往来。在过去乡村中,医药不发达,不信医药,也是一种自然的趋势。至于僧巫、地仙,民间信之者众,而曾家独不相信,大概曾星冈受了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的影响极深,而曾国藩又笃信其祖父曾星冈所致。至于勤俭孝友四字,曾国藩于家书中,亦常提及:“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则反是。”又云:“孝友为家庭之详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灵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书蔬鱼猪,是一家生产力的表现;勤俭孝友,是一家精神力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相感相召,则家道立。为了做到俭而不奢,曾国藩对子弟作了许多具体规定,例如: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至嘱。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后辈子侄,总宜教之以礼。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舆马,长其骄惰之气。一次姑息,二次、三次姑息,以后骄惯则难改,不可不慎。四轿(指四人抬的轿子)一事,家中坐者太多,闻纪泽亦坐四轿,此断不可……即弟亦只可偶一坐之,常坐则不可。蔑结轿而远行,四抬则不可。呢轿而四抬则不可入县城、衡城,省城则尤不可。可珍之物固应爱惜,即寻常器件亦当汇集品分,有条有理。竹头木屑,皆为有用,则随处皆取携不穷也。“俭”字功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如此等等,不尽列举。

俭朴同勤劳是分不开的。只知道俭朴还不行,还要勤劳,勤劳才能致富。曾国藩不但在理论上启发子弟,而且在具体实践上教导子弟。他的家书写道:戒惰莫如早起。学射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无作欠伸懒慢样子。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疏。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对于内眷、女儿、儿媳等,曾国藩也从不姑息,同样严饬勤劳。他规定:“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织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要者也。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之要者也。”同治七年(1868年)在金陵节署,他的女儿等早已是贵不可言的“千金小姐”了,但曾国藩却给她们制订了每天习劳的繁重功课单,并写了四句话:家勤则兴,人勤则俭。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亲笔书写的功课单如下: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细工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训数年,总未做出一定规矩。自后每日立定功课,吾亲自验功。食事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细工则五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不验。上验功课单,谕儿妇、侄妇、满女知之。甥妇到(金陵)日,亦照此遵行。

从以上可以看出曾国藩对齐家的重视程度,其重要性在于齐家是修齐治平中不可缺少之一环,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大后方。他这样对家人讲:“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道理,则我钦佩之至。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谓我孝子贤孙,殊不知此非贤孝也。如以为贤孝,则李林甫、卢怀慎辈,何尝不位极人臣,讵得谓之贤孝哉?予自问学浅识薄,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时虽在宦海之中,却时做上岸之计。要令罢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服劳,可以对祖父兄弟,可以对宗族乡党,如是而已。”曾氏齐家有其本,有其理,有其实,可见其齐家之道自成体系,本末兼具。

同类推荐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热门推荐
  • 箐陌如年

    箐陌如年

    我爱你,却如陌生人青春三年,葬送你的指尖
  • 三国之问情

    三国之问情

    三国时代,烽火狼烟,波澜壮阔。一个现代的青年无意间闯入了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且看他如何在乱世中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 赫尔之门

    赫尔之门

    世界正在改变,从大地的阴影里,从大海的波涛中,从苍穹的浓云间,是的,我预见到。《红树书—希葛历1666年》
  • Seven Discourses on Art

    Seven Discourses on 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妃倾城,鬼王宠妻无度

    妖妃倾城,鬼王宠妻无度

    二十一世纪的最强枪王凤漓锦被枪打中了心脏怎么没有死?这是上天给她枪王的特权吗?不过没死就算了,给她这么个狗血的穿越又是啥玩意?!最重要的是,明明她只是想要安安静静的洗个澡,却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一个男人,趁她沐浴的时候劫色?好吧,原谅她父不亲,娘不爱。姐妹日夜算计不停,竟然还让她嫁给那臭名昭著的安王!好啊,既然你们一个个都背信弃义,拿我当羊肉开涮,那我凤漓锦也没必要和你们客气了!送低胸紧腰的喜服给我?那我偏还要穿上在你们面前秀上一圈!当着我面口出恶言侮辱我?那我就来个诈尸吓死你们这帮狗男女!在马车上使诈?宴会上攻击?安排刺客,拖我下水?不好意思,那就让你们试试我最新研制出来的子母蛊毒吧!
  • 我是我还是我是她

    我是我还是我是她

    一觉睡醒,变成了6年后的自己,身边多了一个让自己感到神秘的丈夫,父母,朋友,一切似乎都已经回不到原点...
  • 我愿伴你到老

    我愿伴你到老

    “就算我们相差六岁又怎么样?就算我们差了十六岁,二十六岁我还是会喜欢你。”这句话是唐佳溪对陈胤之说过无数的情话,而陈胤之的回答却只是,“对不起。”一个是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中生,一个是刚刚师范毕业的老师。他们之间的爱情会是什么样的?是痛苦,是煎熬,是历练。对于陈胤之来说,唐佳溪只是一位天真善良的女孩,他的心里已经住着一个人,他怎么能向她再次打开心扉。可是越是抵触,越是被吸引。“陈胤之,如果你不愿接受我,那么恳请你允许我伴你到老。”“傻瓜。”
  • 我大学的修真生活

    我大学的修真生活

    别人的大学都是混日子,泡妹子。我要打妖怪别人的房东都是单身漂亮的大姐姐。我的房东是妖怪别人的专业过四级就能毕业我要打四级妖怪别人的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我的女朋友…
  • 穿越时空之倾城绝恋

    穿越时空之倾城绝恋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一个17岁的美容专业女生,背了袋化妆品莫明奇妙到了一个历史没有记载的时空,她拥有倾城的美貌、她还是天生的经商奇才。到了古代,一下便成有钱人咯!感觉比中彩票还要美好!只是为何老是遇到这个人?从此,他便被一吻定情,在她面前由如被训服的小羊般温顺无比,另人怜爱。“我宁可死,也不愿他们动你一根手指头!”他大声呐喊着。“我爱你,请记得我爱你!”“感觉到幸福了吗?”、、、
  • 一个美丽的意外

    一个美丽的意外

    我们的相遇,只能说是在错的时间遇见了不一定对的人。可是已经动了的心,要怎样才能收回?这真的是一场美丽的意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