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700000026

第26章 艺概

刘熙载

艺者,道之形也。(1)学者兼通六艺,尚矣!(2)次则文章名类,各举一端,(3)莫不为艺,即莫不当根极于道。(4)顾或谓艺之条绪其繁,言艺者非至详不足以备道。(5)虽然,欲极其详,详有极乎(6)?若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7)亦何必殚竭无余,始足以明指要乎!(8)是故余平昔言艺,好言其概(9)……得其大意,则小缺为无伤,(10)且触类引伸,安知显缺者非即隐备者哉!

《六经》,文之范围也。圣人之旨,于经观其大备,乃《文心雕龙》所谓“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有道理之家,有义理之家,有事理之家,有情理之家;四家说见刘劭《人物志》。文之本领,只此四者尽之。文之道,时为大。《春秋》不同于《尚书》,无论矣。即以《左传》、《史记》言之,强《左》为《史》,则噍杀;强《史》为《左》,则口单缓。惟与时为消息,故不同正所以同也。

“注释”

(1)艺者,道之形也,文艺是文道的形式。

(2)学者兼通六艺,学习的人能够通达儒家的六种经典;尚,高尚。

(3)次,其次;名类,名称类别;各举一端,各阐述一方面的道理。

(4)莫不为艺,都属于艺术;即莫不当,即都应该;根极于道,以道为根源,极尽于道。

(5)顾,但是;或谓,有人说;艺之条绪其繁,艺术的头绪纷繁;言艺者,言说艺术的人;非至详不足以备道,不详尽叙述就不足以完备文道。

(6)欲极其详,想要极尽详细;详有极乎,详尽有极点吗。

(7)若,如果;举,拿出;概,概括。

(8)殚竭,极尽,竭尽;始,才能;指要,要旨,要意。

(9)是故,所以;余,我;平昔,往昔,往常;言艺,论述艺术;好言其概,喜欢说其大概。

(10)得其大意,得到它的大概意思;小缺,小的缺点;无伤,不妨。

且,而且;触类引伸,接触不同的类别,并引导伸展;安知显缺者非即隐备者哉,谁能知道明显缺少实际正是暗藏着的完备。

文之范围也,文章的疆域;圣人之旨,圣人的意旨;于经观其大备,在经典中能看出大概。

乃,就是;百家腾跃,百家欢腾活跃;终入环内,最终都进入范围之内。《文心雕龙·宗经》:“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道理,有关实践之理;义理,有关价值之理;事理,有关事实之理;情理,有关感情之理。

刘劭,魏晋人,作《人物志》。四家说见《人物志·材理》,刘劭写道:“天地气化,盈虚损益,道之理也;法制正事,事之理也;礼教宜适,义之理也;人情枢机,情之理也。”文之本领,作文章的本领;只此四者尽之,只有从这四方面才能极尽。

文之道,文章方面的道理;时为大,以时代为大。

《春秋》不同于《尚书》,《春秋》与《尚书》不同;无论矣,不说了。

即以《左传》、《史记》言之,就用《左传》和《史记》这两部作品来说。

强《左》为《史》,勉强以写《左传》的方法写《史记》;则噍杀,于是声音急迫,不舒缓;强《史》为《左》,勉强以写《史记》的方法写《左传》;口单缓,柔和舒缓。

惟与时为消息,只有与时代一起发展变化;故不同正所以同也,所以在不同之中正好有相同的因素。

“译文”

文艺是文道的形式。学习的人如果能够通达儒家的六种经典,那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写文章有不同的名称和类别,各阐述一方面的道理,都属于艺术作品,都应该以道为根源,并且极尽于道。但是,有人说,艺术的头绪纷繁,言说艺术的人不详尽地叙述就不足以完备文道。我却要问:人们想要极尽详细,而详尽有极点吗?如果使用概括的方法,以此来笼括彼,以少来提携多,人们又何必竭尽无余地探讨,认为这样才能明确其要旨。所以,我往昔论述艺术,喜欢说其大概……得到它的大概意思,小的缺点便没有什么妨碍。而且,接触不同的类别,并引导伸展,说不定明显缺少实际上正是暗藏着的完备呢?

儒家的《六经》,实际上确定了文章的疆域。圣人的意旨,在经典中都能看出个大概。这就是《文心雕龙·宗经》篇所说的“百家欢腾活跃,最终都跳不出儒家经典范围之外”那句话。有立足于道理的实践家,有立足于义理的价值家,有立足于事实的考据家,有立足于感情的文学家。魏晋人刘劭在《人物志·材理》篇对此有论述。作文章的本领,只有从这四方面才能极尽它。文章方面的道理,以时代为大。《春秋》这部书与《尚书》不同,可以不说了。就用《左传》和《史记》这两部作品来说,勉强以写《左传》的方法写《史记》,则声调急迫,不舒缓;勉强以写《史记》的方法写《左传》,则又过分柔和舒缓,跟不上趟。写文章只有与时代一起发展变化,所以在不同之中必然会出现相同的因素。

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1)。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2)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3)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4)……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5)杜少陵、元次山、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阎,(6)目击其事,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7)颂其诗,顾可不知其人可乎?(8)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9)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10)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迭出者,吐无不畅,畅无或竭。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赋取穷物之变。如山川草木,虽各具本等意态,而随时异观,则存乎阴阳晦明风雨也……赋以象物,按实肖象易,凭虚构象难。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矣。

“注释”

(1)杜诗,杜甫的诗;高,崇高;大,伟大;深,深刻;俱不可及,都不能企及。

(2)吐弃,唾弃,抛弃;到,到达;为高,为崇高。

(3)涵茹,涵泳,滋润;为大,为伟大。

(4)曲折,委屈婉转;为深,为深刻。

(5)代,代替;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指普通百姓;语,说话;最难,最困难;虽告人人且不知,虽然告知别人,别人未必能知道;物我无间,人我之间没有间隙。

(6)杜少陵,杜甫;元次山,元结;白香山,白居易;如身入,像自身进入;闾阎,本指里巷内外的门,这里借指民间、平民。

(7)目击其事,亲眼看见他们的生活;直,简直,竟然;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与疾病就像在他们自己身上没有什么两样。

(8)顾,而;颂其诗,顾可不知其人可乎?意谓歌颂诗歌,而不知道作诗歌的人行吗?

(9)常语易,作平常语言容易;奇语难,作奇特的语言困难;此诗之初关,这是作诗最初的要求。

(10)重关,重深的关键,悟道的难关。

香山用常得奇,白居易能够用平常的语言写出奇特的意境;此境良非易到,这种意境的确不是容易到达。

赋,辞赋;起于,产生于;情事杂沓,事情纷乱。

驭,驾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所以用辞赋来铺陈叙述。

斯于,这对于;千态万状,事物的各种状态;层见迭出者,层出不穷的现象;吐无不畅,畅无或竭,此二句意谓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倾诉。

赋别于诗者,赋区别于诗歌;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诗的言辞之情少而言声之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赋的言声之情少而言辞之情多。

赋取穷物之变,赋所取的是要穷尽事物的变化。

如山川草木,就像山川草木一样;虽各具本等意态,虽然各自具有根本不同的意态情致。

而随时异观,而在不同的时间就会具有不同的观览;则存乎阴阳晦明风雨也,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昏暗、阴阳和风雨的变化。

赋以象物,赋用来象征客观的事物;按实肖象易,按照实际事物描画肖像容易;凭虚构象难,凭借着虚空来构造形象比较困难。

能构象,能构造形象;象乃生生不穷,形象不断地产生,是没有穷尽的。

“译文”

杜甫的诗崇高、伟大、深刻,后人难以企及。写诗要吐弃,吐弃达到不能再吐弃的高度,这样的诗就是崇高。写诗要涵泳,涵泳达到不能再涵泳的高度,这样的诗就是伟大。写诗要曲折,曲折达到不能再曲折的高度,这样的诗就成为深刻。代替平民男女说话最为困难,饱受饥饿、寒冷、劳苦、困难折磨的人,虽然告知别人,别人未必能深刻体会。能够深刻体会的人,除非他们和我之间没有一点间隙。在杜甫、元结和白居易所写的作品中,就像他们自身曾经进入到里巷内外,亲眼看见了平民的生活一样。作品中所描写的病痛,简直就像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一样。所以歌颂诗歌,必须要了解写作诗歌的人。写作平常的语言容易,写作奇特的语言困难,这是作诗最初的要求。写作奇特的语言容易,写作平常的语言困难,这是诗歌写到重深时的要求。白居易能够用平常的语言写出奇特的意境,这种意境的确不是容易到达。

辞赋产生于事情纷乱,诗歌已经不能驾驭,所以人们才用辞赋来铺陈和叙述。辞赋对于事物的各种状态和层出不穷的现象,能够畅所欲言,尽情倾诉。辞赋区别于诗歌之处在于:后者的言辞之情少而言声之情多,而前者的言声之情少而言辞之情多。辞赋所取的是要穷尽事物的变化。例如,山川上的草木,各自具有根本不同的意态,随时观看,都会看到不同的情致,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昏暗、阴阳和风雨的变化,而辞赋就是要表现这种变化。辞赋是用来象征客观事物的,按照实际事物描画肖像容易,凭借着虚空来构造形象比较困难。能构造形象,形象便会不断地、没有穷尽地产生。

乐歌,古以诗,近代以词。(1)……“词眼”二字,见陆辅之《词旨》。(2)其实辅之所谓眼者,仍不过某字工,某句警耳。(3)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4),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5)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6),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7)……曲之名古矣。(8)近世所谓曲者,乃金元之北曲,(9)及后复溢为南曲者也。(10)未有曲时,词即是曲;既有曲时,曲可悟词。苟曲理未明,词亦恐难独善矣……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

“注释”

(1)乐歌,音乐歌咏;古以诗,古代所使用的是诗;近代以词,近代所使用的是词;“词眼”,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陆辅之,元代人,作有《词旨》。

(3)仍不过某字工,仍然不过是某字精工;某句警,某句精辟。

(4)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我认为眼聚会了精神的光芒;故有通体之眼,所以有通篇文章所汇聚成的神光。

(5)数句之眼,几句话所汇聚成的神光;待眼光照映,依待眼神的光芒照射。

(6)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如果舍弃文章的作法而专门追求字句;纵争奇竞巧,纵然文字在技巧方面胜出一筹。

(7)岂能,难道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此二句意谓文章的做法能使作品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文字起不到这种作用。

(8)曲之名古矣,曲的名称由来已久。

(9)近世所谓曲者,近世以来所说的曲;北曲,金元时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乃金元之北曲,指的是金元社会以来传下来的北曲。

(10)及后,及其以后;复溢为,又演化增加成为;南曲,南宋以来流行于南方各地的南戏所用的音乐。

未有曲时,没有曲的时候;词即是曲,词就是曲。

既有曲时,已经有了曲的时候;曲可悟词,用曲可以来领悟词。

苟,若果;曲理未明,曲中所含的道理不明确;恐难独善,恐怕很难独自成善。

词曲本不相离,词曲本来不能相互分离;惟,只是;词以文言,词从文字方面来说;曲以声言,曲从声音方面来说。

学书通于学仙,学习书法与学习神仙相通;炼神最上,以锻炼精神为最高标准。

炼气次之,以锻炼气质为次要标准;炼形又次之,以锻炼形体为最低标准。

书贵入神,书法作品以入神为最高境界;我神,本于主体自我的精神;他神,本于古代他人的精神。

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此二句意谓主体自我的精神应该化入古代他人的精神。

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此二句意谓古代他人的精神应该化入主体自我的精神。

“译文”

音乐歌曲,古代所使用的是诗,近代所使用的是词。“词眼”这两个字,是元代陆辅之在《词旨》中提出来的。陆辅之所谓“眼”,仍然不过是某字精工,某句精辟方面的意思。我认为“眼”不能这样理解,“眼”是聚会了精神的光芒之所在。有聚会着通体神光的词眼,有集中了数句神光之词眼,在文章中前前后后都依待眼神的光芒照射。如果舍弃文章的作法而专门追求字句,纵然文字在技巧方面会胜出一筹,但是要达到开合变化、一动万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用,这显然就很难。曲的名称由来已久,近代社会以来所说的曲,指的是金元社会以来所传下来的北曲,到了后来,又演化增加了南曲。没有曲的时候,词就是曲。已经有了曲的时候,用曲可以来领悟词。若果曲中所含的道理不明确,词恐怕也很难独自成善。词和曲本来不能相互分离,只是词从文字方面来说,而曲从声音方面来说。

学习书法与学习神仙相通,以锻炼精神为最高标准,以锻炼气质为次要标准,以锻炼形体为最低标准。书法作品以入神为最高境界,但是神分为本于主体自我的精神和本于古代他人的精神。进入他神的作品,要将主体自我的精神化入古代他人的精神;进入我神的作品,要将他人的精神化入主体自我的精神。

“作者、作品简介”

《艺概》是清代刘熙载的诗文论著。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标点本。刘熙载(1813~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艺概》是作者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共六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曲、书法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刘熙载自谓谈艺“好言其概”(《自叙》),故以“概”名书。“概”的含义是,得其大意,言其概要,以简驭繁,“举少以概乎多”,使人明其指要,触类旁通。这是刘熙载谈艺的宗旨和方法,也是《艺概》一书的特色。

“内容讲解”

《艺概》一书谈艺论文的特征是:1.《艺概》谈艺论文时既注重文学本身的特点、艺术规律,同时又强调作品与人品的联系。他认为文学是“心学”,是作家情志之“我”的表现,“诗品出于人品”。2.重视艺术的辩证法,突出我、情、义的有机整体性,并标举深浅、重轻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艺术范畴。《艺概》论文不“着于一偏”,不强分轩轾。他认为艺术中既有“词眼”、“诗眼”,又有“全篇之眼”、“通体之眼”。3.注重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文学“与时为消息”。他重视反映现实、作用于现实的所谓“有关系”的作品,认为文学是“我”与“物”相摩相荡的产物。

“参考资料”

1.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77~395.

2.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16~320.

“思考题”

1.《艺概》的“概”是什么意思?

2.《艺概》谈艺论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贴着大地行走

    贴着大地行走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湖南作家戴希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吐鲁番的境界》《依旧是太阳》等小小说和散文数十篇。作者书写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的变化。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忧伤的情欲

    忧伤的情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剖析两性心理的理性+诗性的经典作品。分别从人与社会、生活感悟、情感体验、心灵境界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当今社会、现实人生中成功与智慧、生活与情感、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内涵与关联。他的语言体现着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热门推荐
  • 帝后同心

    帝后同心

    这一世,谁许我江湖逍遥,苍海一笑,滚滚红尘与子偕老;这一世,谁许我打马古道,长风呼啸,天涯海角情义双挑;这一世,谁许我一轮月皓,誓约柳桥,不远万里横舟渡滔;这一世,谁许我花繁叶茂,关河笑傲,灯笼高挂满城桃夭;
  • 弓斗天下

    弓斗天下

    不懂魔法,不通斗技,只会射箭,但他却是独步天下的巅峰王者,令各国皇帝头疼的终极死神!你的命,只在我一念之间!是男人就要射的更远一点!今天,你射了没有?
  • 冷血新娘之妖孽盛宠

    冷血新娘之妖孽盛宠

    前世,她是人见人怕,鬼见鬼躲如嗜血魔鬼般的杀手。任花开花落,任潮起潮落,都唤不起她眉宇间的愁思。一次意外进入古墓,无端穿越。她是相府不被看重的废材庶女,猪见猪跑,人见人逃的丑女。被嫡女设计,含冤而死。当她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她不再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那一缕冤魂活着。他,残废的五皇子。相传他娶了十个新娘,却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相传他懦弱无能,是其他皇子的嘲笑对象。当这样的他遇上那样的她,会擦出什么样炽热迷人的花火?月下,对酒当歌,他们是否能够携手天下,共渡花前月下的人生?
  • 流年九歌

    流年九歌

    诛仙台上,一身大红嫁衣的她迎风站立。阿爹,娘亲都已经离开了她。遍寻四周,却独独不见他的身影,大红的喜衣上面沾了片片血迹,将那红衬托的更加好看。一身长喝:抽仙骨!脊背传来一阵刺痛,她还是紧紧咬紧牙关。在跳下诛仙台的瞬间,她大声呼喊他的名字,不为别的,只为从此跟他是陌路。再世回来,她什么也不记得,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原来她是世间至高无上的神,前世的一切不公都要一一讨回来。
  • 凌乱江湖

    凌乱江湖

    凌乱江湖的霞光剑影,痛快淋漓的武侠生活。
  • 梦里寻找你的身影

    梦里寻找你的身影

    三天前,因为一场“车祸”,让他们两个失去了联系三年。三年后的见面,她改变了原来她那青春懵懂寒的模样,成为了一个妙龄少女。他成为了刘氏集团的董事长。在她还没有与他见面时,他厌恶女人,不愿与女人靠近,但遇见了她以后,就只靠近她。三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她被他压倒。三年后的第二次见面她被他强吻。三年后的第三次见面她差点被他上。“******,是谁告诉老娘,这货,不喜欢女人的!”n次激情后,某女喊道。“怎么?还有力气?那……我们再来一次!”某男说到。
  • 诡夫好难缠

    诡夫好难缠

    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包裹,里面是一个穿寿衣的人偶。一气之下把人偶扔进了垃圾桶,第二天它居然又回来了……诡异人偶日夜纠缠,以调戏我为乐,还要娶我为妻,惊悚事件接踵而至,我战战兢兢,只想逃离。那夜,我终于崩溃,一只冰冷的手从身后捂住了我的嘴,“林悦,除非我允许,否则你哪儿也别想去!”
  • 逆天之谁敢争锋

    逆天之谁敢争锋

    修行世界,强者无数!但,能够有实力行走在无尽岁月中的人,却不多……林进,本是一名研究历史的学者,无意中在一本家传的古书上,发现了一个秘密。那是一本家族中的禁书,漆黑的封皮包裹着厚厚的纸卷,书面上用红色的颜料写下了一行小字:吾辈后人,不可打开;其内,封有妖!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复仇公主遇到他

    复仇公主遇到他

    她,因为妹妹陷害而被逐出家门。她,被姐姐推下大海,不见了。她,走丢了,却被姐姐说她死了。他,白手起家,成了七大家族的第二。他,黑道传奇,却不及她。他,花心,可之后唯独对她好。敬请期待(?˙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