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700000024

第24章 随园诗话

袁枚

杨诚斋曰:(1)“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2)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为性灵,非天才不辨。”(3)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4)《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5)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6)况皋、禹之歌,(7)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有一定哉?(8)许浑云:(9)“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10)(卷一)

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余续司空表圣《诗品》,第三首便曰博习,言诗之必根于学,所谓“不从糟粕,安得精英”是也。近见作诗者,全仗糟粕,琐碎零星,如剃僧发,如拆袜线,句句加注,是将诗当考据作矣。虑吾说之害之也,故《续元遗山论诗》末一首云:“天涯有客号令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卷五)

“注释”

(1)杨诚斋,即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南宋名将张浚曾勉励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以“诚斋”自名其书室,世称“诚斋先生”。

(2)天分,天才;低拙,低下笨拙;好,喜好;不解,不理解。

(3)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此二句意谓格调偏于形式,容易用口来说明;风趣专为性灵,非天才不辨,此二句意谓性灵偏于内容,只有天赋强的人才能分辨。

(4)余深爱其言,我深深地喜欢他的这句话;格律不在性情外,格律在性情之中,而不在性情之外。

(5)半,有一半;劳人,劳苦之人;思妇,思念的妇人;率意,直率的思想;言情,言说感情。

(6)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谁为他们制定格律;能出其范围否,能超出它的范围吗?

(7)况,况且;皋,指皋陶,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

(8)格岂有一定哉,格律难道有一定的准则吗?

(9)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

(10)好似,好像;莫,不要;浪,轻易,随便;诗在骨不在格,在于风骨不在于格调。

满腔书卷,满肚子的书卷气;张皇,显示,铺张;当为考据之学,应当作考据方面的学问。

骈体文,以偶体对仗写成的文体;尽可铺排,可以尽量铺张排比;借诗为卖弄,借用诗歌来卖弄学问。

凡诗之传者,凡是流传下来的诗歌;性灵,性情和灵魂;堆垛,堆积,堆砌。

李义山,即李商隐;才情,才能和情感;不专砌填,不是专门堆砌和填塞。

司空表圣,即司空图,唐末五代诗人,作有《诗品》;余续司空表圣《诗品》,袁枚作有《续诗品》。

第三首便曰博习,《续诗品》的第三首题曰“博习”;根于学,根源于学;不从糟粕,安得精英,此二句意谓只有在广泛的学习中不断涉猎,才能去其糟粕,得其精华。

近见,近来看见;全仗,全部依赖;琐碎零星,指不成系统。

如剃僧发,就像给僧人剃头发;如拆袜线,像拆袜子上的线;将诗当考据作矣,把写诗当成考据了。

虑吾说之害之也,我考虑到这种作法的危害;故,所以;《续元遗山论诗》为袁枚自己的诗。

“天涯有客号令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此二句抨击学人之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此二句提倡抒写性灵。

“译文”

杨万里说过这样的话:“天分低下笨拙的人,从来都喜好谈论格调而不理解风趣,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格调不过是个空架子,人们可以用鼻子下面的嘴进行描述,而风趣则不是这样,它是专门用来抒发性灵的,没有天分的人很难对它进行分辨。”我深深地喜欢他的这句话。作者必须清楚,有性情才会有格律,格律在性情之中,而不在性情之外。《诗经》中的大半作品都出自劳作的丈夫和妇女,是他们脱口而出的情感流露,没有那个人预先为他们制定了什么格律,而今天谈论格调的人,能够写出他们这样的作品吗?况且时代在发展,所以《诗经》里的作品与皋陶、大禹时代的歌谣不可能一致;而《三百篇》里的雅颂也不可能和国风的格调一致。诗歌不可能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格调。许浑说:“吟诵诗歌就像要成就仙骨一样,仙骨里没有诗歌就不要随意吟诵。”诗歌在于风骨不在于格调。

肚子里面有满腔书卷的人,没地方铺排,完全可以去作考据方面的学问,也能自成一家之言。要么去写作骈体文章,也可尽情张扬,不一定非要用诗歌来卖弄不可。从《三百篇》的产生一直到今天,凡是流传下来的诗歌,都是抒写性灵的,跟堆垛铺排没有关系,只是李商隐的诗运用的典故较多,但是他的诗也主要是用才情写出来的,不是专门使用堆砌和填塞的方法。我在续写司空图的《诗品》时,第三首的标题是“博习”,这主要强调学习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我认为,作者只有在广泛的学习中不断涉猎,才能去其糟粕,得其精华。但是近来作诗的人,却全部依赖糟粕,琐碎零散,不成体系,就像给僧人剃头发,又像拆臭袜子上的线,一言一句都加注释,真的把写诗当成考据了。我考虑到这种作法的危害,所以在《续元遗山论诗》的最后一首中,抨击那些把抄书当作诗的人,提倡抒写性灵,其中的四句是:“天涯有客号令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

近日有巨公教人作诗,必须穷经读注疏,然后落笔,诗乃可传。(1)余闻之笑曰:且勿论建安、大历、开府、参军,其经学何如,(2)只问“关关雎鸠”、“采采卷耳”,是穷何经何注疏,得此不朽之作?(3)陶诗独绝千古,而读书不求甚解,何不读注疏以解之。(4)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云:“夫六典三礼所施有地,所用有宜,(5)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6),迟迟春日,反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7)此数言震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故为此语以晓之。(8)(补遗卷一)孔子论诗,但云兴观群怨,又云“温柔敦厚”,足矣。(9)孟子论诗,但云“以意逆志”,又云“言近而指远”,足矣(10)。不料今之诗流有三病焉:其一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其一全无蕴藉,矢口而道,自夸真率;近又讲声调而圈平点仄以为谱者,戒蜂腰、鹤膝、迭韵、双声以为严者,栩栩然矜独得之秘。不知少陵所谓“老去渐于诗律细”,其何以谓之律,何以谓之细,少陵不言。元微之云:“欲得人人服,须教面面全。”其作何全法,微之亦不言。盖诗境甚宽,诗情甚活,总在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以不失孔、孟论诗之旨而已。必欲繁其例,狭其径,苛其条规,桎梏其性灵,使无生人之乐,不已莐乎!唐齐己有《风骚旨格》,宋范温有《诗眼》,皆非大家真知诗者。(补遗卷三)

“注释”

(1)巨公,大师,大人物;穷经,尽量读经典;读注疏,阅读注疏经典的作品;诗乃可传,所写的诗歌于是可以流传下去。

(2)勿论,不论;建安(196~219年),汉献帝刘协年号。其时有建安七子等作家。大历(766~779年),唐代宗李豫年号。其时有大历十才子等作家。开府,古代指职务高、有权开府的官员,南北朝时作家庾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参军,官名。东汉末始有“参某某军事”的名义,谓参谋军事,晋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延至隋唐,兼为郡官。南朝文学家鲍照曾作过参军官员。杜甫《春日忆李白》:“俊逸鲍参军”。何如,怎样。

(3)只问,只要问一问;“关关雎鸠”,《诗经·周南·关雎》中的诗句;关关,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雎鸠,捕鱼的水鸟;“采采卷耳”,《诗经·周南·卷耳》中的诗句;采采,形容繁盛,犹萋萋;卷耳,一种植物;得此不朽之作,得以成为不朽之作。

(4)陶诗,陶渊明的诗;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称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何不读注疏以解之,为什么不去读经典注疏来理解。

(5)梁简文帝,名萧纲,在位550~551年;六典,指《周礼》中的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所施,所用;有地,有地域差别;宜,适宜。

(6)反拟,反而模拟;《内则》,《礼记》中的篇名;摹,模拟;《酒诰》,《尚书·周书》中的篇名。

(7)迟迟,形容温暖;春日,春天的太阳。《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归藏》,古易名,相传为黄帝作;湛江水,形容江水很深的样子。《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大诰》,《尚书》中的篇名。

(8)必有迂儒曲士,必然有迂腐的俗儒和学究;以经学谈诗者,以经学要求于诗;故为此语以晓之,所以写下这样的话而明确自己的意思。

(9)但云,只说;兴观群怨,诗的四种作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温柔敦厚,温和宽厚。儒家认为这是《诗经》的基本精神和教育意义之所在。《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10)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诗作的意图。《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言近而指远,语言平易近人,含义深远。《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不料,没有想到;今之诗流有三病焉,今天的诗坛流行有三种弊病;填书塞典,填塞书籍和典故;自矜,自夸;淹博,渊博。

全无蕴藉,没有一点含蓄;矢口而道,直接说出;真率,自然。

讲声调,讲究声调;圈平点仄以为谱,圈点平仄而成为诗谱;戒,避免;

蜂腰、鹤膝,诗律八病中的两种;迭韵,指两个字和几个字的韵母相同;双声,指两个字或几个字的声母相同;严,严格;

栩栩然,欢喜自得的样子;矜,夸耀;独得之秘,独自获得的秘密。

少陵,指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杜甫自谓“年老时所写的格律诗更加细致”;不言,没有说。

元微之,即元稹;“欲得人人服,须教面面全”,元稹此二句意谓要想让人们佩服,必须方方面面的才能都具备。

诗境甚宽,诗歌的境界很宽;诗情甚活,诗歌的情感很灵活;心知其意,心里能领会其中的含义;旨,意旨。

繁其例,繁复其条例;狭其径,狭窄其门径;苛其条规,以苛刻的条规要求诗歌;桎梏其性灵,束缚人们的心灵。

生人之乐,活生生的人情乐趣;莐,同“颠”;不已莐,不是已经颠倒了吗?

齐己(约864~942年),唐代诗僧,作有《风骚旨格》。

范温,宋代诗话作者,成都华阳人;《诗眼》,即范温的《潜溪诗眼》;皆非,都不是;大家,大师,大作家;真知诗者,真正懂得诗歌的人。

“译文”

近来有大师教授写作诗歌,要求人们首先研究经典,阅读注疏,其次才落纸动笔,认为这样所写的诗歌才可以流传后世。我听到后笑着说:先不要说建安七子、大历十才子、庾信和鲍照这些人到底经学怎么样,就任意从《诗经》里拿出几句诗,譬如“关关雎鸠”、“采采卷耳”这两句,难道它们是因为作者钻研了经典、阅读了注疏才得以流传不朽吗?陶渊明的诗歌公认为是千古绝唱,但他本人却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既然不求甚解,为啥不去阅读注疏来帮助理解。梁代简文帝萧纲在《与湘东王书》中写道:“经书里面的六典和三礼被使用的环境不同,其适宜性有差别,从来没有听说吟咏性情的诗歌,反而要模拟《礼记》中的《内则》之篇;提笔抒发情志,一定要参照《尚书·周书》中的《酒诰》之格。写作春日迟迟,采繁祁祁这样的诗句,难道还要模仿《归藏》篇的框架吗?创作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这样的诗句,难道还要模仿《大诰》的格调吗?”这几句话真是震聋发聩之言,可能在当时就有一些迂腐的文人和墨客以这种观点谈论诗歌,所以他写了这几句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孔子在论述诗歌时,充其量只说了兴观群怨和温柔敦厚一些话;孟子在论述诗歌时,充其量也只是强调“以意逆志”和“言近指远”。不料发展到今天,诗坛上逐渐滋生出三种弊病:第一,在诗歌中填塞书籍和典故,自以为知识渊博,实际则死气沉沉;第二,所写的作品直接说出,没有一点含蓄,还自以为是真率自然;第三,近来又讲什么声调,圈点平仄而成为诗谱,以为避免了蜂腰、鹤膝,分清了迭韵和双声,就能写出严格的诗篇。看他们自得和夸耀的神态,仿佛独自获得了什么秘密。情况并不是这样,杜甫曾经说自己“老去渐于诗律细”,他所谓的“律”是什么意思?“细”是什么意思?杜甫没有说明。元稹曾经写道:“欲得人人服,须教面面全”。到底什么是元稹所谓“全”,他也没有说明。诗歌的境界很宽,诗歌的情感很灵活,都在于作者好学深思,心里面要把握其内涵,这样才不会失去孔子和孟子当初论述诗歌的本意。一定要教条式的用一个门径,或者用一些苛刻、繁琐的条例和规矩来束缚人的性灵,把人们所具有的活生生的情感和快乐变成没有生气的东西,这不是搞颠倒了吗?唐代齐己的《风骚旨格》、宋代范温的《潜溪诗眼》,都不是大师级的作品,他们也不是真正懂得诗歌的人。

“作者、作品简介”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诗论作品。袁枚,字子才,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著名的诗人、诗论家。袁枚思想洒脱,对儒家经典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袁枚诗学思想的核心是提倡“性灵”,《随园诗话》中关于抒写性灵之论处处可见。“性灵”一词早在六朝时已被使用,明代公安派更是强调抒发性灵。袁枚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性灵说。

“内容讲解”

《随园诗话》中“性灵”说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张“师古”和“师心”的结合。性灵理论在公安三袁那里,只强调“师心”,反对“师古”。袁枚的性灵论主张在“师心”时也要向古人学习。第二,《随园诗话》中主张诗歌创作应以自然为主要基础,但也要有人工修饰,如此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美。第三,关于诗人的修养,《随园诗话》主张先天禀赋与后天学习之结合,认为天分和学力二者不能偏废。

“参考资料”

1.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355~358.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64~369.

“思考题”

1.简述从“性灵”到“性灵说”之发展。

2.袁枚“性灵说”的主要特点有那些?

同类推荐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热门推荐
  • 狂野总裁的女人

    狂野总裁的女人

    幸福不过是假象,父母的离婚,丈夫的出轨让唐小蜜不堪负重。出于对丈夫的报复心里,唐小蜜一气之下也出去爬墙,先是假装去酒吧买醉,再是猎一个目标。唐小蜜近乎疯狂地将人家强了,那一晚,她狂野而又彪悍,只是没想到衰运继续光顾,她竟然爬到一个已婚的!什么?还要她负责……
  •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作者徐迅是一位有着浓厚故土情结和深沉悲悯感的现实主义作家。《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的小说背景基本取自作者的故乡——皖西南丘陵区的一个小县镇。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上发生的若干人事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特别是对身处社会底层的乡亲和小知识分子命运深切关注和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有厚重的生活质地,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以一种散文化的舒如笔法展现发生在故土上的种种世俗百相。这其间有乡村少男怅惘的青春躁动,有采莲少女艰难的爱情厮守,有饱经风霜的老农人不尽的生存艰辛,有良知未泯的小职员无奈的官场诉求……
  • 古蒂魔法学院之黑色水晶

    古蒂魔法学院之黑色水晶

    谁能想到颜色也是种宝贵的赐予?神秘的黑色萨坦星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本该毫无接轨关系的魔法世界为什么与现代文明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她的到来,是否会造成魔法世界的消失或毁灭?该怎样摆脱,生死·封印·血脉的绞绊?该怎么留住,那些也许本不该拥有的东西?%李妙佳来自古老的村落,那里无不洋溢着神秘的气息,可有些村民们更加崇尚现代文明,于是带领一些人连同幼小的她去发达城市生活,很少回村寨。后来她将要成年,想要回去举行成人礼仪式,却见到了传说中的黑洞……%
  • 失落的封神

    失落的封神

    一部奇妙的无字天书,一座传承三千年的古宅,一段困守千年的诅咒,揭开一场天命之旅。年轻的张重黎自小受到父亲的教导,从小便知道张家世代受到诅咒,凡是出生在张家的子弟,世代不得离开张家古宅,否则必遭奇祸、殃及家人,而想要解开这个诅咒,唯有让家族的天命现世。然而三千年来,张家的天命从未出现,唯一不变的是那段永恒的诅咒;直到张重黎在机缘牵引下沟通天地精灵,成为远古祭祀,天命终于开启。从此掌握神秘精灵的远古祭祀张重黎终于走出山村,来到现代的大都会。在这个文明世界世界里,远古祭祀的神秘力量将会和现代科学发生怎样的碰撞,尽请期待远古祭祀。
  • 血鹰神杀

    血鹰神杀

    泛滥的重生题材,不一样的重生感觉。一个不会谈恋爱的钻石王老五,一觉醒来也穿越了,不过这次穿越他并没有获得逆天的技能或者强大的法宝,而是变成了一个古武家族的弃子,好在现在的他资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不能修炼的家传功法也可以修炼。且看古武疯狂,都市惊魂,血鹰一出,屠魔杀神。
  • 天荒剑尊

    天荒剑尊

    上古天地,妖魔肆虐,百族共存。然人族积弱,为百族奴役,妖魔猎食。先贤以血泪之心、自强之气,创逆天修炼之道。自此凡是修炼之人都需要历三苦、受三厄、渡三劫,方能九难归真,得证大道。这一年……一少年自神州苦寒之地走出,以枭魔般的姿态,用手中三尺青锋,踩着世间天才之身,蛮横的征服了整个天下。
  • 证天成神

    证天成神

    九大神器的现世,三十种太古圣体血脉临世的万界之乱。炼丹师、炼器师、灵厨师、道纹师、神阵师的大联盟,天命者、天逆者、天幸者、天顺者的风云际会。本书讲的是千万年来万界最强男子天团组合的发展史。励志做天下第一强盗的齐然开口了:“打人不可打脸,屁股才是最佳选择,不过用手还是用脚,就要看对方是男是女了。”冷血还是一副万古不变的死人脸:“我之一生,只敬三人。”齐然厚着脸皮:“师傅赐我法号‘无情’,老二,咱们俩有缘。”无戒小和尚正色开口:“师傅赐你的法号明明是‘无耻’。”齐然满头黑线,叫嚷道:“老四,你能不能别总吃生的东西?”剽悍肌肉男挠挠头:“你总是在炖的东西里下春……咳咳,下药,我受不了……”
  • 韩娱之过爱

    韩娱之过爱

    “郑秀晶,当你发现一个美好事物的反面让你无法接受时。你是前进,还是后退?”“走开,我已经拒绝你了!”“我承受着整个世界的不认同来追求你,一句话不够。”“你……”
  • TFBOYS闲岁

    TFBOYS闲岁

    谁说偶像是遥不可及的?谁说偶像必须是高高在上的?今天的我你们看不起,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
  • 美人为局

    美人为局

    原书名,一半黑暗一半光明..七年前,她追着他满世界的跑;七年后,她说,离婚吧。之后的一年里,她每每得到他的消息时,眼睛里都有泪……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感情到底是大我还是私我,爱情呢,它是纯粹的吗?她不知道,有生之年,她只想陪他走完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