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1)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2)。怊怅述情,必始乎风(3);沈吟铺辞,莫先于骨(4)。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5);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6)。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7);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8)。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9),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10)。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注释”
(1)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冠其首,风列于首位。
(2)斯,此;化感,教育感化;本源,根本起源;符,古代作为凭信的东西;契,契约;符契,关键。
(3)怊怅,本意悲恨,这里指感情激动;始,开始。
(4)沉吟,低声吟哦思考;铺辞,铺叙文辞;莫先于骨,骨是最重要的;骨,指文辞的力量。
(5)辞之待骨,文辞对于骨来说;树,树立;骸,颈骨,这里泛指人的骨骼。
(6)情,感情;含,包含;形,形体;包,包容。
(7)结言,结构言辞;端直,端庄正直。
(8)意气,意志和气概;骏爽,高昂爽朗;清,清明。
(9)此二句意谓只有辞藻,而没有风骨。丰藻,丰美的辞藻;克,能;赡,富足。
(10)鲜,鲜明;声,作品的声调、音节。
是以,所以;缀,连结;缀虑,构思;裁篇,剪裁篇章;务,务必;盈,充盈。
刚健,文辞的骨气;实,充实;辉光,光辉。
征,长征,远行;使翼,使用翅膀。
练,锻炼;析辞,分析文辞;精,精到。
深乎,体验的深刻;述情,叙述感情;显,明显。
捶,锻炼;捶字,锤炼文字;坚,坚强;移,移动。
结响,连结音律;凝,凝练;不滞,不僵化;此风骨之力,这是得力于风骨的力量。
瘠,贫瘠;义,意义;肥辞,过多的言词;失统,失去了主统、条理。
征,征验;环,围绕;周,全面,周密。
莫,同寞;索寞,沮丧,寂寥;乏气,缺乏气力。
“译文”
《诗》具有风、雅、颂、赋、比、兴六种意义,其中风是首要的一种,这是教育感化人的本原,情志和气势所寓托的关键。所以内心情感激动需要抒发时,必然开始于风俗之推动,而在斟酌文辞表达时,则伴随着赋予文章一种骨气和力量。文辞有待于文骨而成,就像人的身体必须有骨架一样。情感包含着风俗,就像形体包含着气血一样。文辞和语言如果结缀得庄重正直,文章的骨力就算形成了。作品如果写出了昂扬爽朗的意志和气概,文章的风格必然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只有丰富繁杂的辞藻,而这种辞藻中没有勇于进取的风化的力量,那么文章便缺少了主心骨,辞采和声律也就会变得没有力量。所以构思文章,剪裁篇什,必须让气势充盈其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写出刚健爽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必然会出现一种光辉的形式。这种情况,就像勇猛的征鸟长途跋涉时必须依靠翅膀一样。所以锤炼文章筋骨者,其文辞的分析抉择必然精深;深入钻研风化文情者,所叙述的情感内容必然鲜明。锤炼出来的字句坚强有力,落地生根,难以转移,独创性的声律凝练而且流畅,这些都是文章的风骨所赋予的力量。如果文章的意义单薄,言辞肥大,繁杂纷乱,没有主统,这是创作中没有骨力的表现;如果思想不周密,主题不鲜明,内容枯燥乏味,文章缺少气势,这完全是风力不足的表现。
“内容讲解”
《风骨》是《文心雕龙》的28篇,主要论述与创作风格密切相关的风骨。本书所节选的《风骨》篇的第一部分主要说明风骨的必要性。刘勰所谓风,指“情之含风”的风情;所谓骨,指“辞之待骨”的骨辞。结合起来说,有风骨的文辞具有骨力,其思想内容具有风力。创作上的风骨关联着思想情感之内涵,它在形式上表现为“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只有形式上的“丰藻克赡”,而没有内容上的风情骨骸,其文章也必然“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文学风骨和《体性》篇所谈的风格既有联系,亦有区别。《体性》篇的风格所强调的是“情性所铄,陶染所凝”,而文学风骨所强调的是“情与气偕,辞共体并”。风格指不同作家的个性在创作中所形成的不同特色,而风骨则是对所有作品提出的共同要求。
“思考题”
1.什么是风骨?
2.刘勰对文采和风骨的关系持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