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从主要问题入手的习惯,即从关键处下手,避开细枝末节,这样能事半功倍。成大事者的习惯就是这样。
罗杰有个朋友是企管顾问,几年前他要搬新家,决定请一个女性朋友帮他做庭院设计。这个设计师是园艺学博士,学问好又聪明。
这个主人自己有很多构想,因为他很忙,又经常远行,所以一再向女设计师强调,庭园的设计一定要让他不用经常维护,自动混水装置等省力的设计更是非常关键。总之,他一直设法减少需要花在维护庭园上的时间。
最后女设计师忍不住对他说:“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个道理你应该事先明白,没有园丁,就不可能有花园。”
其实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如果花园(甚至生活)能有自动维护设备,不必去理会,而结果却繁花似锦,仿佛经年累月有人在细心照应一般,那该有多好。
可惜人生不是如此。我们不能撒几颗种子,什么都不管就走开去做别的事,却期待着回来时能看到花团锦簇,然后悠闲地去采一篮子的花生、玉米、马铃薯、萝卜。唯有平常不断地灌溉、栽培、除草,才可能享受丰收的快乐。
当然,无为而治是可以生活,花园中也会长出点什么。不同的是辛勤的园丁会有美丽的园圃,散漫放任的结果必然是荒草蔓生。
在这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办事情要抓关键,就是要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花草,全力去栽培。而且播种、灌溉、除草,每个关节都不能忽略,也就是将人生的圆满建立在“重要性”的观念架构上。每周只需花费30分钟,你就能得到数倍的效果。而且不管你目前的生活品质如何,运用以下方法就能立竿见影。制订人生关键的实现计划,发挥潜能以追求符合自然原则的圆满人生。
我们的建议另有一层裨益,是让你将实现办事情要抓关键的计划融入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你将更信守承诺,也更能以均衡、合乎自然原则的方法把最重要的事列为当务之急。
我们建议你仔细看看下面提到的几点,最好用笔记下来。投入的心力愈多,效果愈明显。
你不妨利用计划表来安排下周的生活。
我们的计划表与一般表不同的地方是以周为单位,而非以天为单位。以周为单位,我们会有更宽广的视野。拉远了镜头,我们才能“见山不是山”,也才能以相对重要而关键的观点来评论每日的生活。
当你开始为下周生活做安排时,第一步应探讨你整个生命中最需要办的关键的事情是什么?你的人生意义何在?要想得到答案,你必须先对下面问题有明确的期许:
第一,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第二,你的人生意义何在?
第三,你希望成为什么或完成什么?
很多人会把答案写下来,作为个人的信念或使命。其中包含的不只是你对生命的期望,也透露出这期望背后的原则。你对上述问题一定要有清楚的答案,因为你的目标、每一次抉择、观念架构、时间安排,一切一切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明确的个人信念,不妨通过下面的方法获知究竟什么事情对你是最关键的:
(1)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四件事。
(2)想想你有什么长期目标?
(3)想想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
(4)想想看,你最希望有什么贡献?
(5)重新思索你最希望得到的感受是什么,是和平、信心,快乐,还是有所贡献?
(6)假设你只有六个月的寿命,想想看,这个星期你要做些什么?
好好思索下面问题,你就能了解办事情要抓关键的重要性:
(1)假如你对自己的原则、价值观、终极目标有清楚的认识,这对你如何安排时间有什么影响?
(2)如果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对生命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3)如果你把人生的意义写下来,对你有什么价值?这会影响你如何安排时间与精力的运用吗?
(4)如果你每天检讨一遍这样的书面信念,是否会影响你在这一天中所做的事?
如果你已经有这样一篇书面信念,在你还没有计划未来一天怎么过以前,现在就拿出来检讨,反省你内心觉得最重要的事。如果现在还没有把你的信念写下来,请花一点时间查看内在的“软盘”,想想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有了这样一个清单后,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你就可以掌握什么事是你必须去做的,什么事是会浪费的你的精力的。在解答了上面清单中的问题后,你就会明白,生活其实就是各种角色的串联,这里所说的角色当然不是虚假或演戏的意思,而是指我们选择去担当什么。我们可能在工作、家庭、社区等各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角色代表的是我们在处理责任、人际关系以及贡献心力时能否站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人生有很多痛苦,常是因为我们自知虽然成大事能扮演某一角色,却牺牲了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角色。比如你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副总裁,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或好丈夫。你可能善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却常无法满足个人发展与成长的需求。
如果你对各个角色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生活自然能维持秩序与均衡。而清楚的信念可自然衍生各个角色的定位。要在不同角色间取得均衡,并不是指花在每个角色的时间要均等,而是指要从这些不同的角色中抓住最关键的、最需要你下决心去完成的事情去做,只要掌握了办事情要抓关键这一原则,你的人生肯定会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