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残酷无情的。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出来的,而必须深入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去,摸透行情,找到缺口。否则,不经过充分的调查就创新产品,其结果往往是品尝自酿的苦果。美国有一名叫艾迪的人,脑子里常有“感觉”涌出。1977年夏天,他在南美洲的树林里发现了一种杀人蜂。杀人蜂极好战,如果蜇人,可置人于死地,但是它“生产”的蜂蜜特别甜。艾迪品尝了杀人蜂的蜂蜜后,喜出望外,突发奇想,他要建立杀人蜂蜂蜜公司。为了生产和推销杀人蜂蜂蜜,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制成几千瓶杀人蜂蜂蜜。他向顾客推销涂有这种蜂蜜的饼干,满以为人们会抢购这种神奇之物,但却大出所料,人们对他的产品简直不屑一顾。艾迪的事业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艾迪失败的原因很明显,他的创新单纯靠感觉,而没有做任何的市场需求调查,他认为自己感到新奇的东西,别人也会感到新奇,其实未必,因为人们的兴趣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在创新中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一样喜欢,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美国一家公司,为了试制一种适宜于老鼠生活习性的捕鼠器,组织力量花了若干天时间研究了老鼠活动和休息等各方面的特性,终于制造出捕鼠率极高的新型捕鼠器。新型捕鼠器外观大方,造型优美,使用方便,可终日置于室内,不必夜间投器。新型捕鼠器刚投放市场时还不错,但好景不长,市场迅速萎缩了。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前景会如此不妙呢?后来发现其致命伤还是想当然。原来购买新型捕鼠器的买主一般是男士,每天就寝前安装好,但因急于上班,清理捕鼠器的任务就留给了夫人。主妇们见到死老鼠就害怕、恶心,又担心捕鼠器不安全,会伤到人。许多主妇只好将死老鼠连同捕鼠器一起丢弃,消费者感到代价太大,因此主妇们不再让她们的丈夫买这种捕鼠器。另外,这种捕鼠器造型美观,价格自然高,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后可重复使用,因此重复购买减少,销售自然下降。高收入的家庭虽然可多买几个,但清理很伤脑筋。这些原因都是发明公司所始料不及的。
当电冰箱、洗衣机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市场饱和后,制造商又推出自动洗碗机。制造商的想法是,洗碗机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负担,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肯定会大受欢迎。然而,当通用电器公司率先将自动洗碗机投向市场时,却“门前冷落车马稀”。尔后尽管使出浑身解数,用广告媒体实施心理上的轮番“轰炸”,可是“高招”用尽,市场仍然是涛声依旧。其实,自动洗碗机的设计构思和生产质量都无可挑剔。但是人们认为,洗碗机的用处不大。十几岁的孩子都能洗碗,何况使用洗碗机也不见得比手工洗得好。大多数家庭有三四口人,一顿饭不过洗七八个碗、盘而已,没必要花上千元买台耗电数百瓦的洗碗机而节省那点举手之劳。此外,自动洗碗机功能单一,耗电量大,价格高,窄小的厨房难以有它的容身之所,这也是它不能市场化的原因。中国私营公司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依靠模仿别人的产品过日子,产品的风格和质量严重同质化。盲目跟进的原因在于缺乏创新精神,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模仿。在私营公司创业初期,由于公司自身素质不高,加上外部条件的限制和市场不规范,私营公司的跟风战略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以及公司自身条件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公司就应该走向创新,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塑造自己的品牌,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世界规律看,依靠别人的设计,代别人加工,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这样的公司是长不大的。某地一生产电器的私营公司,最初专为一家无线电厂生产收录机配件,后来看生产整机获利大,老板决定自己单独生产收录机,但技术不过关,牌子也不响,销售不出去。老板在市场转了两天,发现电饭煲和电风扇卖得较好,就又跟风生产电饭煲和电风扇,最后的效果还是不理想。就这样,这老板在办厂的五年时间里跟了五年风,先后掉头四次,结果由于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差,不但未获分文利润,反而把原有的几十万家当折腾一空,追悔莫及。每个企业都希望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创新途中也有误区,一旦步入误区,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降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原有的地位。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就是一个误区。以主观想像代替现实需求,往往使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夭折。市场需求是新产品开发能够成功的试金石。任何产品,“新”的实质只有一个,即满足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与人们的需求不对路的产品,无论多么好,无论采取什么类型,都不会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