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4700000015

第15章 又见雁塔(七律)

作者简介:

1996年毕业于楚雄师专中文系20班。现任楚雄师院附中团委书记、政教副主任。为楚雄州团州委委员、州青联委员,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先后被评为楚雄州“优秀少儿工作者”、“优秀大队辅导员”和“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又见雁塔(七律)

(一)

雁峰披翠风铃响,

鸟舞红霞唱晓窗。

沾露樱花簇簇秀,

绕蝶兰草缕缕香。

往昔旧迹依稀梦,

今日新颜烂漫妆。

携雏迎风画里走,

陶公共我笑春光。

(二)

宝塔新新换盛装,

似若特意饯书郎。

别离母校十年整,

踏过风尘万里长。

时念恩师多聚梦,

常惜校友少同窗。

学宫往事最堪忆,

诗未成行天已光。

西江月·忆老师

三寸粉笔渐短,

一头黑发终灰。

雁山日影紧相随,

伴月听虫入睡。

落叶入泥草长,

春风化雨莺飞。

彝州千里秀成堆,

笑看李桃欣慰。

巍巍雁塔山浓浓母校情 张彪

作者简介:1982年毕业于楚雄师专数学系。曾获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现任元谋县第一中学办公室主任。1980年7月高中毕业,我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由于信息相对闭塞,高考成绩一直到8月底也未知晓。更谈不上报志愿。当年9月,怀着忧伤回中学进行高中复读。复读将近一个月,班主任告诉我高考成绩,同时问我是否愿意到楚雄师专数学系读书,听到这一消息我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也没有与父母商量,就果断地说:“我愿意”。由于楚雄师专已开学,学校派车将我送到楚雄师专报到,1980年10月我正式成为楚雄师专数学系数专四班一分子,开始了大学生活。

同学们都住在瓦平房,床是木架床,墙是泥巴墙。地板是三合土,条件简陋,但同学之间都能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在生活上学校每月补助30多元的饭菜票,已基本能保证一个月的生活需要,生活水平比高中时代好多了,也使我们更加安心地学习。

在学习上班主任对我们严格要求,除要求认真学好课本(有些课本还是用当时的手摇印刷机印刷的)知识外,还要求我们刻苦钻研,博览群书,学校的图书馆便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赵世成先生的介绍,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苏联编的《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不久就迷上了这本书。课余时间,大多都花在这本书上,到大二上学期,我已做了书上的大部分习题,下学期由于忙于毕业实习准备,也就没有坚持做。

我们小组在楚一中进行教育实习,正式上课前要经过多次的试讲,听众是指导老师和小组成员,试讲通过后才能上讲台,由于是第一次上讲台,开始时我非常紧张,讲课几分钟后教态也就自然了,我们小组成员每人上了一周的课,最艰苦莫过于无数次的试讲和教案的修改,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品德,使我一生受益。我今天的成绩验证了一个真理:严师出高徒。

雁塔下,是同学们展开讨论和辩论的场所,当年的时光令我终生难忘,我常感慨,没有雁塔山就没有我的今天。

1988年楚雄师范专科学校建校10周年,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十年庆典,我虽然仅毕业6年的时间,但母校已发生了巨大改变,雄伟气派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一幢一幢学生宿舍已非从前,学校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使我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自豪。1992年11月我参加楚雄州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讲课比赛荣获二等奖,母校邀请我为当时的学弟学妹们讲成功经历,时隔十年,当我再次踏进母校时,母校的变化给了我更多的惊喜,以至于从那时起每年我都要到雁塔山去走走看看,寻找学生时的感觉和足迹。母校的变化是我和身边的校友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2006年是我从母校毕业的第24个年头,狗年春节,我与妻儿一道又回到母校,到老校区和新校区走走看看,边走边与妻儿讲讲母校的发展变迁以及母校师生对我的关怀和培养,后来虽然我又到云南师范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但楚雄师专永远是我心中的母校,在此我真诚的感谢在求学道路上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亲人和老师。

现在,母校的规模扩大了很多,不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进,办学水平大大提高了,母校已基本具备一流大学的办学条件,我衷心祝愿母校的未来更加兴旺、旺、旺。

恩师颂歌 者贵荣

作者简介:1986年7月毕业于楚雄民族师范学校,曾任教于南华第二中学,现任南华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

(一)

吾由逶迤哀牢山,求学首选雁塔旁。

师徒形影伴三载,恩师由来任岁寒。

雁山名师勿间断,传道有方授业广。

循循善诱启方寸,校友论辩皆进长。

楚师日新月异样,桃李争妍遍四方。

(二)

教台生涯吾师求,三尺讲台献春秋。

春蚕吐丝丝不断,愿操辛勤甘为牛。

红墨点点育蓓蕾,粉笔灰灰慢悠悠。

两鬓银霜染白头,书山浸汗育新秀。

莫道寒窗花笔墨,满园春色不胜收。

行到雁岭依旧梦 杨荣昌

作者简介:2005

年毕业于楚雄师院中文系。现任楚雄东兴中学教师。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雁岭书香溢楚天,才俊跃马尽驰骋。如孤标独立的南山雁塔傲然巍耸于鹿城的南郊,直指苍穹的气势不但为所在之地的楚雄师范学院平添了几许幽远的神韵,增添文人墨客发思古之情的渊薮,更象征着这所被海内外学者赞誉为“彝州明珠”的高校在滇中地区的文化标高。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学人以对教育的忠诚,对学术承传的责任感,在这块深情的红土高原上发扬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以其艰苦卓绝的努力,将彝州大学的辐射力渗透到了滇中高原的各个角落,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楚雄州乃至云南省教育与文化发展的示范窗口,牵引着越来越多有志青年渴望成才的梦想。

我对雁塔山的朝觐之心可谓坚韧而恒久。早在中学时代,那些曾经给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以灯塔般指引的老师大多毕业于此。他们博学而疏放,细腻又不乏旷达的风采将我深深地吸引,让我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最初的知识养分。五年前的夏天,我从遥远的勐果河畔负笈求学于兹,进入洋溢着浓郁人文气息的中文系就读,成为学院首届本科生,从而迈出我人生中迄今最为重要的一步。雁岭求学的日子是悠闲而舒畅的,那呈塔状的图书馆几乎耗去了我近一半的大学时光,在如山一般层层铺陈的藏书面前,我为世界的广博而感喟,亦为自己的渺小与浅薄而羞愧,于是经常一个猛子扎进书籍的海洋里泡到闭馆才依依不舍的出来。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孜孜苦读的情状无异于苦行僧式的生活,没丝毫乐趣可言。殊不知,在经典名着中沉潜涵咏,与一流的智者进行惬意的心灵磨合,能引发内心深处最幸福的惊悸与震颤。文科学生大都多情而善感,四年中,我的脚步徜徉得最多的校园景观是金良文史馆和夏扬先生墓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品鉴技艺精湛的雕刻艺术同时也是在咀嚼文化的汁味,以此不断丰富人生情怀。仰视着金良文史馆洁白的浮雕,我的耳畔仿佛回荡着已故张毓吉校长“人品、才华、功底,道德、学问、文章”的师训;伫立在夏扬先生墓前,解读着文采斐然的碑铭,我深为先生“小草恋山,野人怀土”的文化韧劲而感动得久久无语,唯有再三鞠躬以衔哀致诚。依山造势的校园处处曲径通幽,散发着钟灵毓秀之气,走进其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气场,在潜移默化中使身心得到陶冶,情怀得到滋润,品格得到提升。

大学生活中,除去阅读所带来的快感外,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听先生们讲课。母校虽是现代化的本科大学,但偶尔还寻觅得到古典的聚徒讲学的模样,依稀能见传统书院教授的影子。课堂上听先生们慷慨激昂,解读经典奥义,探究艺术规律,品评教化得失,课后意犹未尽,找来他们的相关着作仔细研读。求学的四年,我有幸与雁塔山上几位在学识与人品方面均为世贤所仰慕的先生们有过诗文酬唱,文陋心诚,立此存照,以彰显这段珍贵的师生情缘。与曹晓宏教授的交往首先源于拜读其诗集《砚池诗笺》,其时我并未收藏有此书,因喜爱异常,便从头至尾手抄一遍于笔记本上,并诌诗一首抒发感慨:洗砚池中奇葩放,卓立清姿傲暑寒。问墨哪得清如许,一代诗书百代传。后来曹教授听说此事,便题签“荣腾应作等闲看,学尽天人定其昌”惠赠于我,以激励后学。大二时,正当在校园文学园地里痴情笔耕的我有感于云南文艺批评的滞后与低迷,便不知天高地厚的萌发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念头,而马旷源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以文学评论集《新文学味羹录》饮誉云南文坛,正是这机缘,我走进了他的文学世界。旷源先生是我重要的文学引路人,与他的交往,是读人与读书同步进行的。他的严厉,让我常常在他面前诚惶诚恐,一改口无遮拦的坏毛病,但是在严厉斥责的背后,掩藏着的是他一颗火热的心和浓酽的爱意,是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激奋。现在回想起来,被恩师批评未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呢!关于他,我先后写过《走马雁岭天地旷清源活水三迤传——解读马旷源先生》和《匠心独运功愈深——评马旷源先生〈松风书话〉》两篇评论分别发表于《楚雄日报》和《云南政协报》上。郑德开先生亦是我文学的引路人之一,与他的诗文唱和更显其真性情。他曾有诗赠我:紫薇一览临绝顶,盘旋环空展大鹰。掣电劲翮断虹霓,翻然击碎霹雳声。苍茫万里任翱翔,天生形单只孤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紫顶寺观鹰——题赠中文系杨荣昌》)我于他四十三岁生日之际写有《题呈郑德开老师》以助酒兴:杏坛廿载铸诗魂,学高身正英睿逞。口吐珠玑惊四座,书生禀赋仰笔耕。对酒当歌歌正气,性情矜张张人文。才溢雁山扬威楚,丹心一片染昆仑。后来他回赠我《酬中文2001级杨荣昌同学〈题呈郑德开老师〉见赠》:新陈代谢催叶新,种桃植李二十春。杏坛言顺寻常事,书生本分毋庸论。天扶日月风云气,放翁原本性情人。彩云之南佳山水,浩歌正当铸诗魂。三首诗均刊于当时由我任社长并主编的雁塔文学社社刊《雁岭文苑》上,一时传为校园文坛的佳话。回忆大学生活,总避不开这些令人敬重的先生们,他们的人格品质和丰澹学识已深深地濡染了我,每走一步路,都能清晰地听到他们对我感召的声音。四年中,对我有过深刻影响和无私帮助的老师还有很多,如周品生教授、陈兰香副教授、王锡林教授等,此恩情,学生感戴莫名,将永铭于心!

我的文学之梦在雁塔山得到了恣意的绽放。坐在5幢209破旧的男生宿舍里,望着窗外如火般熊熊燃烧的樱花,静听雨打棕叶的沙沙声,或极目楚天,看烟云氤氲下的楚雄城,心却早已意游万仞、思接千载了。情涌笔端,于是一篇篇散文在这里写成,一篇篇论文从这里飞向省内外的报刊,并有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获省级奖两项,一篇论文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颇具规模的年度论文比赛中获三等奖,且是云南省唯一的获奖者,填补了云南文艺批评界在该项比赛中的空白。毕业之际,望着数十篇发表于各类刊物的作品和一堆印制精美的奖状,心中感慨万千,我并非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才华横溢者,但我以自己的勤奋与执着,实践着青春的誓言,回报着母校对我的培育。雁塔山的确是块培养文化人才的福地,从这儿飞出去的雁群,散落在了彝州的各个角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这条源远流长、巍然成风的文脉之所以能呈现出云蒸霞蔚的气候,我想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学院领导的鼎力支持,每年如火如荼举办的“五四青年文化月”和“青年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便是明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提供源源不竭的创作素材;有一批在学术、文艺方面卓有影响的前辈指点,前述的我的恩师便是例子。

蓦然回首中,岁月匆匆流逝,大学毕业已一年了,但母校仍时时闯入我的梦境,让我情不自禁地回到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年华,那是一段风华正茂、粪土王侯而又自认为懂得了惆怅的岁月。拂去时间的尘埃,我倍加感受到母校的温馨,对她的爱,不是几句话语,一篇文章所能够表达的。今年4月,当我得知我获全国奖的消息写进院长工作报告时,那一刻,内心情感如狂涛般奔涌,忍不住潸然泪下,我只是母校培养出的无数人才中极不起眼的一名学子,此份荣誉,受之愧怍。

我的大学生活依然留下了些许的遗憾。当初年轻气盛而又出名心切,忍不住蜗角虚名与蝇头微利的诱惑,很难坚守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寂寞,主要表现在对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我没能深入地在某块领地里执着地开垦下去,比如我为之倾注了大量心力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而是不停地改变研究的重点,将精力与时间花费在一些层次不高和意义不大的课题上,从而限制了我整体发展的气象。虽然比起我的“同榜生员”们在阅读量与研究面上可能略胜一筹,然而推广到更宽的领域,我至今也没在某块学术空间里有占优势的东西,可见青年时期的文化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最终可能腾飞的高度。我很羡慕那些仍在这里攀越文化高峰的学生,他们选择了楚雄师范学院,就是选择了成长与成材的坦途,我更羡慕那些扎根雁岭、挥洒情致的老师们,因为他们为自己才华的张扬找到了最广阔的天地。

魂牵梦萦的雁塔山啊,我何时才能再回你温暖的怀抱!

雁山记忆 李忠先

作者简介:1987年7月毕业于楚雄师专数学专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华一中教务主任。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南华县优秀教师”、“楚雄州招生考试工作先进个人”。

每次到楚雄,我都要到雁山去看看,或在雁塔下坐一会儿,或到夏扬先生的墓前伫立片刻,因为很多人和很多事,我总难于忘却,也不愿忘却。

我坐在雁塔下,听着阵阵风铃声,二十年前的旧事,全都浮上心头。我是1984年考入大学的,算起来是师专数学系第一届。那时学校创建不久,硬件并不好,然而学校里的老师的确让我们敬佩不已。上我们班课的老师,大多是外地人,年纪大多是四五十岁,年富力强,如日中天,功底雄厚。他们上课很用心,待人也很随和,原本十分枯燥的数学课常常因为他们精彩的演绎和讲述变得富有诗意;他们教学各具风格,教法灵活、实用、成熟;他们教会了我们学习数学的方法,让我们热爱数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教数学,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会数学;他们让我们体会了教无定法,教有方法之精髓,使我们在工作后的教学中既遵循规律,又能大胆尝试,受益匪浅。我们为他们的热情感染,于是便努力地学。校舍是简陋的,然而湮灭不了老师的激情;而生活的清贫也没能消磨掉我们的求知欲,真可谓“学不厌,教不倦”。在那“闪亮的日子”里,老师们的人格及风格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李显祖、赵世成、高云彩等诸先生的音容笑貌还深印在脑海里。

鲁迅先生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说:“……所以直到现在,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面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不记得了。”这句话说的真好,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东西,那些具体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忘却,但成功的老师往往能通过自己的人品、道德和思想去影响学生。李显祖、赵世成、高云彩等诸先生抱定研究学问之宗旨,诲人不倦,奋斗不止。其用心之良苦,理想之高远,启人深思,他们对我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先生们的为人和为学,可为典范,而其精神,值得大书特书!

大学毕业,我告别了师友,回到了南华,带着大学给我的信念教书育人。不管是在沙桥中学还是在南华一中,不论是作为普通的任课教师还是繁忙的教务主任,我都本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事”的原则,为教书育人这普通而不平凡的事业默默努力。我也曾遇到种种困难,有时觉得荆天棘地而不知路在何方,但我在无援的时候总会想起雁山上教过我的老师,他们专业、专注、专一和奉献的精神,总能使我从挫折中振作起来,继续走我的路……

我常和几位同事——我的学生、校友——谈起我在雁山求学的经历,我和他们之间总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因为我们同是雁山人!

雁山青青,雁塔巍巍,一代又一代的雁山人,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二十多年来为彝州、为云南乃至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栋梁和国民表率,雁山灌注给他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雁山的“二次创业”,硕果累累,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提笔为文,思绪或如漫天飞絮,或如钱塘潮涌,无奈文笔拙劣,难言昔日雁山往事,难状此时激动之心情!

曾经的土坯房,木架床,而今安在?雁山已是旧貌换新颜;旧时同学,如今遍布千里彝山、云岭大地,教书育人,励育英才,大多成了基础教育之中坚……

昔日,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环境和谐。教师敬业,功底深厚,教法精湛,充分体现教书育人,教师都想把每一个学子培养成未来的育人栋梁。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望强烈,大家都把自己当做未来“人类灵魂工程师”来塑造。看今朝,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教师队伍壮大,学科更加全面,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显着。目睹母校之巨变,我为之而激动、为之而自豪。深深地祝福她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时间的流逝冲不走我的大学记忆,岁月的轮回改变不了我对母校的眷恋,不论身在何方,我的记忆的湖里有美丽的雁山、雁塔和无悔的青春!

雁山,愿你美丽依旧;母校,祝你再创辉煌!

同类推荐
  •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反奉战争起后,S市华界的居民,大半因着前次战争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细微的家具,都感觉绝大的危险,稍拥资产的都纷纷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义弄第二十号的房子也在这时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间的两个寒酸学生没搬走。
  • 是谁在唱歌

    是谁在唱歌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汇集老中青三代著名作家,涵盖传统名家、畅销书作家、80后偶像作家、当红网络作家、著名诗人、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教授等各个文学领域的顶尖人士,一起探讨文学,将他们对文学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读者揭开这些名家及其优秀作品的身世之谜。
  • 风中站立:诗歌卷

    风中站立:诗歌卷

    本卷收入了当代众多著名诗人的名篇和代表作品200多篇,均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品,有较高的欣赏和珍藏价值。
  • 亲子共读唐诗300首

    亲子共读唐诗300首

    本书用晨诵、午读、暮省的编排方式,对唐诗进行新的解读,点明唐诗对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使孩子会背唐诗,更会用唐诗。
热门推荐
  • 幻雪的清风

    幻雪的清风

    “某天,听到了世界崩坏的声音。行走在布满荆棘的未来之路上,我跌倒了无数次。但是都站了起来。只要有你在,不管多少次都能够站起来。只要有你在,我就能毫无畏惧的前进,直到世界毁灭的那一天...”
  • Within the Law

    Within the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媚缘灭秋心凉

    白媚缘灭秋心凉

    她是一只行善的九尾狐,他是天山仙派首徒,他们在一次偶然相遇了,随之一同游历人间,他说愿做她身边最后一人,不管刀山火海都陪着她,却不知而后,他为救她而死。她不惜三界大乱只为救他,之后却被白须道人锁入封妖塔,整整二十年,白须道人带着这个秘密仙逝后,他却全然不知。之前的誓言全都消失了,被这二十年的时光磨灭了。他们再相遇,此时的她已经变了,充满仇恨,她说:“我愿为你生,我愿为你死,但是你若离开我,背弃我,我将毁掉你所珍视的一切!”历经多次绝望的她,已不在有任何留恋,只想毁掉美好的事物,而此时的他,只能狠心送她轮回。她发誓,此世不能,来生我定灭世。两人前世今生,注定纠缠不断。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设计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设计

    本书从变压器运行中热量的产生和温升的限值规定出发,综述了变压器冷却方式:自冷、风冷、强油风冷、强油水冷等传热计算、设计选择及优化设计。全文共13章,分别介绍冷却系统组成部分中,油箱和片管式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冷却器本体,冷却器翅片管传热计算;吹风装置,风冷却用的变压器风扇结构原理,强油循环动力源的变压器油泵,监制油泵正反转、蝶阀是否闭开的油流继电器,变压器用蝶阀,以及控制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分控箱,冷却器常用设计方法和冷却器容量选择,冷却器优化设计理论,国外冷却器优化设计的编程实例等。
  • 来自深渊的法师

    来自深渊的法师

    “我在深渊之中,仰望光明。”“终有一天,我会走出这深渊,踏上那充满阳光的位面。”带着神秘的法师系统,于恶魔之海中重生,成为了一头恶魔的罗澜在心底发出了呐喊。----------点击,推荐,收藏对于每一本书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新书,听风厚颜以求。
  •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颖倾城

    华颖倾城

    他们结婚了,她决定不在影视界工作了,她决定要当一个好妻子。但是一年后他却因为绯闻,而后产生种种误会而她提出了离婚,而在她离开他的那一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她还是毅然离开了他。随后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本部小说根据赵丽颖和霍建华等明星改编而来,又甜又虐。支持华颖的快来看哦!虽然霍林已经结婚,但是华颖cp还在心中,这不是黑他们
  • 浑沌天经

    浑沌天经

    有,名万物之母;才者,天之良质也。名为有才者,在天元世界的逍遥游。......
  • 天弃为魔

    天弃为魔

    一爱美女,二爱权势蚩尤传承,杀尽所有想杀死我的人。看主人公收集上古十大神器,傲立在三界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