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4700000014

第14章 母校情结

作者简介:任亚林,男,汉族,1995年7月毕业于楚雄师专中文系19班,在校期间曾任学生会主席职务。毕业后曾任姚安县龙岗中学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现任姚安县大龙口中心学校副校长兼大龙口中学校长。

我爱我的母校,因为母校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

1992年高考过后,我被楚雄师专录取了。9月入学时我拒绝父亲送我上学,因为怕别人笑话,本来家离楚雄仅只80多公里,但父亲执意要送我,母亲也不放心,最后从未单独出过远门的我终因心虚还是同意了。路并不遥远,车很快到站了,刚进站门,醒目的一幅标语映入眼帘:“楚雄师专新生接待处”,一下车,就有几个跟我差不多的年轻人热情地迎上来:“是师专新生吗?”“欢迎你!”接着七手八脚地帮我抬行李,随后我和父亲同其他新生一起被一辆大卡车运送到了楚雄师专。后来我才知道车站接我们的都是些学生干部,我的师哥师姐们。大卡车一到校,同样有一群师哥师姐接我们下车,并热情地招呼我们,带领我们去办理相关手续。学校不收学费,仅交了一点住宿费,免费发给了第一个月的饭菜票,乡巴佬的父亲和我都纳闷了,从未听说还有这么好的学校。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处处溢满热情,面对张张笑脸,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那是我一生中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幕。

打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为母校增光。

还清晰地记得第一节班会课上,还未点名,年轻漂亮的班主任邓老师就一一与我们打招呼,就像老朋友、老熟人,她几乎叫出了大多数同学的名字,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一句句关切的话语,很快就让我们喜欢上了,她说现在大家彼此还不熟悉,由她临时指定几个班委。我被指定担任生活委员。我想,邓老师真神,我读高中时就担任过生活委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个职务非我莫属,我暗自佩服邓老师的眼力。当然,我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认真、热忱地为同学们服务,同学们都称我为“老黄牛”,我很喜欢这个称谓。后来邓老师告诉我,她在我们报到之前就认真查看过我们的档案,而且报到时就在报到处一一“认识”了我们,我恍然大悟。

师专三年的学习生活,忙碌而充实。

我们的专业课大都安排在上午,下午几乎没有课,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我辅修了美术,于是下午除了去绘画室就是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老师第一次带我们参观图书馆时,我就瞠目结舌,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这么多的书。傍晚时分几乎是在球场度过,虽然球技不高,但是全身心的放松,最惬意的是运动后一盆盆凉水冲在身上的那种舒服感。周末的时候,我们有时邀约去郊游,有时去参加学生会、各班级组织的舞会或文艺晚会,或是看电影、录像之类,总之,学校里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们都积极参与。那时我们的课余生活还是很丰富的。

我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积极工作。“校园之声”招聘通讯员,我去参加;学生会生活部洗衣小组招聘干事我也去应聘。由于我做事认真,热心为同学服务,在学生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学委会委员,先后依次担任过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并被竞选为学生会主席,还在校团代会上当选为校团委秘书长。担任学生干部这一经历对我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各种能力。当初性格极其内向,说话声音很小,见了女同学就脸红的我,毕业时已敢在大会上振振有词地演讲,而且能有条不紊地做事。

母校的老师给了我们无尽的关怀和悉心的教导。

学校领导张毓吉校长、政治处主任李云峰老师,团委书记王锡林老师,学生科科长李泽盛老师经常到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查看,对我们问寒问暖,甚至深夜还要去学生宿舍一间间查看。记得有一年闹地震,学校领导和老师轮流到学生宿舍值班,几乎整夜不合眼,学生科的杨占平老师几乎天天和我们住在一起。

第一学期有一天上午最后两节课,团委书记王锡林老师在阶梯教室里给我们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那堂课,我们听得很认真,很专注,王老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与其说上课,不如说是在聆听一场精彩的思想道德修养专题报告。王老师不但课堂上课讲得好,他言行如一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

曹晓宏老师把枯燥的现代汉语课上得津津有味、生动活泼,特别是他幽默风趣、严肃冷峻的生活态度更令我们叹服,听他讲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张校长给我们毕业生作的题为《志在山乡》的报告,我深受感动,也铭记在心。至今我还珍藏着他亲笔书写的毕业赠言:“敬业、乐群、开拓、进取”。还有李老师、徐老师、陈老师、姜老师、周老师……他们的音容笑貌,一句句关切的话语,一个个期望的眼神,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是我记忆宝库中最珍贵的宝物,当我懒惰时,他们催促我;当我气馁时,他们鼓励我;当我骄傲时,他们告诫我。他们时刻鞭策着我,使我不断奋进。

我真诚地感谢老师,是老师培养了我。

我衷心地感谢母校,是母校哺育了我。

我的大学我的梦 黄灿

作者简介:黄灿,男,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2002级2班学生,2006年以较好成绩考取中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在楚雄师院期间曾经担任过学习委员、班长、系学生会学习部长、院学生会学习部长等职;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获院专业一等奖学金。

曾经在记忆中有过很多次关于大学毕业时的想象。时至今日,当想象成为现实,毕业似乎来得更平静、更自然!我主动去接受它,因为我们不能永远被动地接受校园的荫护。我们昔日学习生活四年的楚雄师范学院也就随着毕业的脚步被我们唤为母校!她将接受更多的新鲜血液去继续创造辉煌,继续用她的双目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或许我们一帆风顺,或许我们一路坎坷!但只要做事做人问心无愧,母校的大门一定会永远为我们敞开。

尽管我们曾经生活在同样一个校园,也怀着共同的求学梦想,但就像我们迈着不同的脚步走出母校的大门一样,我们在大学校园留下了不同的轨迹。对我来说,我用“转折点”三个字来概括在母校学习生活四年对我个人的意义。尽管以后的路还有很多未知数,但我真的感谢人杰地灵的雁塔山让曾经一度低迷的我重新扬帆起航去追寻少时的梦想。同时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坦然面对现实的同时又能主动地去把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我在母校生活四年所获得的这些巨大财富,必将在我以后的人生继续升值。我认为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楚雄师院学子人生必修课的一部分。

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环境往往是需要优先考虑的!我就有很强烈的感受。作为一名来自外省的学生,在异乡求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亲切!在刚进入大学时,我也感到孤寂,而且对于这所刚刚升本的新生院校我的信心还不足,而且当时我还依然固守着自己中学时代对大学的定义,用想象代替了现实的感觉与思考。即是高楼云集,地大人多乃大学之大!所以当初就有怨天尤人的情绪,等到后来我明白大学之大应该是大胸怀,大眼界,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来自不同地域、民族的学生然后以大眼界去看待去塑造自己的学生。站在这真正的“大”之前我才发现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固执和错误。因为我们的母校作为一所土生土长的地方院校并没有一般院校的夜郎自大,而是处处显示着对学生的关怀,特别是对省外的学生,上至学院领导,下至班主任、科任教师,都是处处传送着这样的一种关怀!我的班主任文美琼就是一个对学生十分关心的老师。当初经常让省内的学生多关心和帮助我们外省学生,还经常到宿舍来嘘寒问暖,而我们省内的同学也是那么淳朴善良,当时真的让我很感动!传说中大学校园的冷漠被冲刷得荡然无存。这些关怀所衍生的和谐外部环境让我顺利地度过了初入大学的迷惘期并从容地开始了正常的大学生活和学习。

从初入大学到成功地考上研究生,四年的学习和磨炼,从师长身上学到的治学做人的道理让我获益匪浅。在这里我得提到我的恩师胡小安老师,因为我很早就有继续深造的想法,但努力的方向和行动并不是那么明确,就是在遇到胡老师我才真正为我的梦想而准备。胡老师是我们大一时的无机化学老师。研究生出身的他深知深造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清楚地记得他第一堂课就让我们学好专业知识,并有广阔的视野,鼓励我们以后报考研究生。他向我们强调了两点:一方面考研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般艰难,同时又告诫我们如果有此打算就要好好利用大学的时光并在备考阶段舍弃一些东西。其实现在回头想想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人的起点低一点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或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都将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许多在读的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摒弃和破除这种意识。对于我来说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在备考的最后一个多月里,我发现外语的复习总是停滞不前,我当时感觉有点绝望,信心不足,感觉自己很难跟发达地区的学生竞争。我当时就找了胡老师,我跟他交流了很多,他更多地是向我讲述他的考研经历和读研期间充实的生活。我从他那里感受到因为读书所带来的快乐和激情。我把自己也置身那种有意义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我又一次找回了刚开始备考的信心和状态。我清楚自己刚刚经历的是破茧成蝶的阵痛。当我最终跨入考场面对考题感觉一切来的都是那么自然和从容。因为我曾经努力过,还有关心帮助我的老师,这些全是成功的厚重砝码。

我收获到了属于我也属于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更属于我身后屹然站立的学院的成果。我以高分考取了研究生,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我首先想到的是感谢雁塔山的热土和老师孕育了我这小小的成功!而我明白成功背后最大的秘诀是我相信自己到现在我很理直气壮地庆幸来到这里。相信学校更相信我的老师。所以即便在我所考取的中南民族大学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所有考生中我的成绩也名列前茅。事实证明我们楚雄师范学院的学生素质是毫不逊色其他远强于我们的院校的。一言以蔽之,当我们跨入楚雄师范学院我们便是楚师人,一劳永逸是愚蠢,妄自菲薄更是糊涂!大凡名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校或母校的这种责任感,他们知道怎样努力去与学校一起前进。有那么一天我们也有那样成熟的底蕴去面对这一切,我们的学校人才辈出,冲破地域的限制获得自己应有的名气。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努力的方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不再风雨不再忧”,我已经跨出了母校的大门,我将秉承母校厚德载物,学高为师的优良校风,以更加充足的信心和斗志继续前行。让母校时时记住有一位她曾经培养的学生在默默续写属于我们共同的辉煌。我也不会忘记在美丽的鹿城,在厚重的雁塔山上有我可敬的老师和崇高的母校!你们一路走好!我会常回来看看。

难忘的回忆 尹海川

作者简介:

1987年毕业于楚雄师专化学系。1988年考入云南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0年分配到云南省教育厅从事化学教学研究工作。2002年考取昆明理工大学博士,从事固体无机化学研究并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化学教学研究和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工作。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年前,我被楚雄师专化学系录取,在母校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回想当年,母校的一草一木清晰的呈现在眼前。从图书馆到教室、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实验室、报告厅等等,母校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欢乐和笑声。忘不了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他们的敬业和一丝不苟造就了我良好的专业基础;忘不了当时图书馆的管理员,他们打破常规,让我去翻阅许多感兴趣的书籍,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忘不了我的同班同学、我的舍友和我的同级的同学,我们一起在美丽的雁塔山上,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原则。

20年过去了,母校已为本科院校,取得了许多成绩。时值母校建院五周年,愿母校事业在继承和发扬过去的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再铸辉煌。

师恩难忘 王加柱

作者简介:1989年毕业于楚雄民族师范学校110班。现任花同中心校教导主任,曾获楚雄州优秀教师称号。

回首思忆母校,一个培养我成长的港湾——楚雄民族师范学校。我无须用高昂的语句和动听的乐章对她进行高歌,因为一切语句和乐章都显得微不足道,只有感谢母校是发自我内心平实的感情,感谢母校的师恩;感谢母校的同学;感谢在母校里生活的每一天;感谢母校里的每一寸花草树木;感谢母校一切的一切。

1986年9月,当我作为一名普师班的学子,怀着美好的憧憬,背着简单的行囊,背起父母沉重的愿望踏上母校这片热土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了前来迎接新生的学生会干部的第一个笑容。这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笑容,这雁塔学子的笑容,足以令我感悟,令我自信和奋进。

母校的校园内幽静而清爽,我经常站在高处,凝望着母校,凝望着坐落在这彝人古镇西南角的文化明珠,凝望着这人才辈出,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家”,让深沉的思考提升着我的灵魂。又曾几何时,背着心爱的画板漫步于母校的绿茵中,坐在月色相映的水塘边,陶醉在母校的美景中,任由那微风带着每位恩师的博爱轻拂我的脸,任由那无私的甘露滋润着我的青春。

雁塔学子是团结、奋进、博学、友善的写照。每一名雁塔学子经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平等、广阔的发展平台,指明了方向,是母校使我每天都充实、上进、好学。每次面对母校的各级领导、恩师哪怕有时的谈话,我都铭记着他们慈祥的面容,亲切的眼神;聆听恩师们的每节课堂教学,我都铭记在心;而充满竞争和友谊的各种活动则令我为之自豪,令我进步、成熟;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那无私的互助、联谊合作,更令我无处不感受到和谐、友善的气氛。

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非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的母校,是我的母校、我的恩师培养了我,教会了我演奏和谱写人生的乐章。有心有遗憾,因为我实在无法用合适的乐章为母校高歌,但内心深处有一片深深的谢意。时光匆匆,在毕业的十几年里,母校的面容时刻浮现在眼前,恩师的教诲、叮嘱不断回响在耳边,恩师难忘,在十七年的岁月中,同学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或耕耘播种,或商海弄潮搏浪,追求当年心中的远大理想,实践毕业前夕许下的庄重诺言,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奋发工作,闯出属于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但我深知:对恩师最大的感恩就是自己不断的服务于教育事业,培养一批批优秀学生,使自己在母校恩师的教诲中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延伸、实践。回顾我们前进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都与母校、恩师三年辛勤培育密不可分;是母校为我们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使我们在工作中能得心应手,有所作为。

母校恩、老师情、同学谊,在经过岁月洗涤后依然纯洁如往昔。游子依恋故土,学子难忘师恩。在母校建院五周年之际,我激动,我兴奋,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我们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师,是他们引导我踏上知识的沃土,教我生活和做人,在我心灵扉页上镌刻了许多人生真谛。一位哲人说得深刻:“人对母校、恩师的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身为雁塔学子,我深深的感谢母校恩师的辛勤培养和教育,是母校为我人生成长的关键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母校恩师给我精神品格、能力和学识,让我在社会的风浪中勇敢前行。

面对母校,我想说:“你是雁塔学子永远的家。”

面对恩师,我想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面对同窗,我想说:“一朝同窗,一世朋友。”

师魂 李祥

作者简介:1992年毕业于楚雄师专数学15班。曾获楚雄州“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历任元谋县团山中学副校长、校长、书记,现任元谋一中教师。

经过1989春夏风暴的洗礼,大学校园更加纯净。我有幸于1989年丹桂飘香的9月进入风光旖旎的雁塔山。当年新生入学典礼上,校长张毓吉教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告诫还在耳边萦绕,再次听到此语,已是三年后的金秋。猛然回首,该是告别母校、展现自我的时候了。虽已过去多年,然校长教诲始终伴随着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天听到张校长因病逝世,我默然落泪。张校长的高风亮节,满腹经纶,将影响着一代代雁山人。教育腾飞,师魂永存。

岁月如梭,恩师们的额头已布满睿智的梯田,眼角已泛起知识的鱼纹。曾记否:符兴安、陈雪东老师那俊美流利的板书,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山玉林、郎开禄、王锡林老师博学多艺,让人敬佩;起永江、吕天甫老师那豪放的性格让人乐与相处;陈萍、张洁、舒康云、肖薇等几位女老师更显女性的睿智,让人钦佩。恩师们的教诲,鞭策着我,陶冶着我。每当工作不顺心时,想想恩师的教导,顿感信心百倍,激情猛增,忘却一切疲劳和苦楚。虽然我们也终将会老去,但正是这种师魂的传递与延续,教育事业才得以蒸蒸日上,经济才得以长足发展。

曾记否:数十五班的三十一位学子,七女二十四男,一别十余载,不知学友们身在何方?风华正茂的年华,请不要辜负好韶光。同窗三年,龙江公园赏花荡舟,西山公园松林踏青,灵秀水库野炊畅游,桃园湖畔伴柳漫行;春游情人谷,东游钟石坝,历历在目。雁山求学,教室刻苦攻读,图书馆饱览群书,运动场早练竞技,犹如昨天。正是一代代雁山人刻苦钻研,乐于奉献,延续传递着一种精神,才迎来我们更灿烂辉煌的教育事业。

雁山血脉,雁山魂魄,与我缘结终身:1988年9月我再次进入师院接受长达半年的校长岗位培训;1999年至2002年进入“数本一班”进修学习。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母校的温馨、繁荣,受到知识的陶冶,畅饮知识的琼浆,磨砺腾飞的翅膀。

喜闻母校“二次创业”,扩大了校园,创建了新区,能让更多的学子领略校园风采,让知识开阔视野,让情操陶冶。在母校将迎来建院五周年华诞,我把对母校的眷恋,对恩师的感激,对学友们的思念,化作只字片语:愿师魂永存,再铸新的辉煌!

同类推荐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以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熟悉和了解散文的内涵,吸收其中的精髓,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中国863

    中国863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我国当代高科技领域发展历程的纪实作品,作者采访了863计划的各个领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战略眼光的新型科学家。
热门推荐
  • 人小鬼大.2

    人小鬼大.2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想问你个问题

    想问你个问题

    这些年有些和尚确实让人倒胃口,比如说他们总是干些赚大钱的事,开着卡迪拉克,拿着苹果手机,搂着漂亮姑娘到处瞎逛。这些事真的让人很不爽。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和尚,不过我要真当了和尚,我妈估计要哭死,她就我这么一个儿子,还指望我传宗接代…说到底,我还是当不了和尚。我想,起码我也可以找几个和尚当朋友,下雨天不开挖掘机的时候就跟他们学学念经打坐,学他们说那些充满智慧的模棱两可的话。要是你问我最羡慕和尚哪一点,我告诉你,那就是小和尚不用整天拍老和尚的马屁。
  • 奈何桥日记

    奈何桥日记

    在这些小世界里,时间是一个圆环,杀戮之后还是杀戮,死亡之后还是死亡,循环永无止境。每只鬼魂都有心愿未了。
  • 清湖在天

    清湖在天

    我是一只狐狸,清湖是我出生的地方,在我幻化成人形的时候却遇到全族被灭,你是天上的神,而我是妖,本以为会死在你的手上,却没想到与你爱恨情仇,我要报复,你却要维护,我们之间终究隔了太多太多…
  • 巽异录

    巽异录

    黄口小儿要争霸,神佛变脸如翻书;美人一死英雄怒,鸿业说与野鬼知。老僧誓要人间成净土,少年偏爱天下为棋局。最后谁得到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山中有野鬼,白发将军泪。昨日上阳花,今日无还土。
  • 我的薰衣草小姐

    我的薰衣草小姐

    总有些东西脆弱而坚韧,譬如初恋;总有些东西柔软而麻木,譬如人心;总有些东西注定会失去,总有些东西终究会到来。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还会留有一扇窗。这是一个举目无亲的城市,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旅程,这是一颗勇敢无畏的心和一群爱憎分明的人。
  • 孢子先生

    孢子先生

    :“我见过最高尚善良的兽人,也见过最卑劣阴险的人类。我有至命凶残的宿敌,也有真诚可靠的朋友。我曾是渺小轻微的存在,也将是伟大至高的圣人。我踏上从未停止的轮回之旅,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将踏碎这命运的长河!”——孢子先生
  • 无敌狱卒

    无敌狱卒

    苏乐是谁?那可是南大第一霸!——卧草,哪个不要命的敢在这里直呼苏大名讳?!方圆十里内众学霸学渣齐齐一抖,莫不闻风丧胆。苏乐,谐音输了,一生致力于成为人生赢家,财色名利,她全赢来了,然后,挂了。再睁眼,她成了悲催的冒牌小狱卒。没关系,她有无敌实力,风生水起soeasy!就算是狱卒,也要当个风华绝代的狱卒!于是,她又赢了。(真屌!)只是这一次美男恩泛滥——“苏大驾到!”“启禀狱卒大人,1314号高档囚室新进特殊犯人一名,需要您亲驾管理,要求陪吃陪玩陪聊。”“......”苏乐黑沉着一张脸气势汹汹,一脚踢开1314的牢门里面一妖精楚楚可怜,“求吃!”“陛下”苏咬牙。
  • 天生猎鬼人

    天生猎鬼人

    老来得子,孩子却是个与众不同之人,天生的猎鬼人!长大后为了一个女孩,怀着报仇之心,踏上了猎鬼的道路
  • 玉梨魂

    玉梨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