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确立,是建立在阶级分析方法上的。从意识形态的阶级起源,到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思想实质,再到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利益维护功能,都深刻体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特征,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也是对意识形态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本原则。但基本不等于全部。如果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仅仅局限于对观点、思想、理论体系进行阶级分析,不但会在理论上无法贯通人类文化承接而步入封闭,而且会在实践中极力拒斥世界文明成果而陷于保守。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形态的演进时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对抗是阶级的对抗。但传统的意识形态观由此引申出了意识形态对抗论,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彼此对立斗争,最终有的消亡有的胜利。实际上,这种对抗论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误解。其一,尽管一定社会中具有“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但意识形态只有一个主体,即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并不存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对抗;其二,国家意识形态与历史遗留、外部传入、自我生成的各种社会意识、思想观念之间既有相互对立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吸纳融合的一面,而不是仅仅表现为对抗;其三,国家意识形态以外的各种社会意识、思想观念是客观存在,对其消除不能仅靠纯粹思想领域的斗争,根本上还是要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消除其产生的土壤,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同样遵循这个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初期,意识形态对抗论使我们受到了惨痛教训,走了许多弯路。因此,我们要从各种社会思想意识长期并存的现实出发,转变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以开放性的姿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主导,把人民群众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考验,更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意识形态主导论的重要意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经济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强化了思想意识多样化的趋向;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以此为重要标准来评判和选择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依靠科技经济实力,更加直接大量地进行思想文化乃至整个意识形态的渗透;改革带来利益的重新调整,由此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及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或缺乏有说服力的回答,造成部分群众心态失衡,消极情绪大量滋长,进一步加重了信仰、信任、信念危机。对此,我们必须一方面清醒认识到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另一方面要正视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现实状况;既不做消除社会各种思想意识的“空想”,也不能使其放任自流;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社会文化,不断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想观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