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
在中国经济持续20年的高速增长中,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进入这个层次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将会发生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工成本的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大大降低,而技术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正因如此,“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自主创新的方针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于2006年2月9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虽然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提高到1.5%以上,但从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2367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我国自主创新战略任重道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选题是符合我国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我国目前企业竞争力不强,无不与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薄弱密切相关。只有重视研发活动,关注研发费用投入的绩效,并恰当地选择绩效评价方法,才能更好地评价研发活动的效果,正确地引导企业的研发活动。由于企业研发活动固有的特点,人们难以准确地评价研发活动的效率,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相信研发费用投入是一种有效的投入,一定都能带来产出效益。如此,研发活动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浪费人力和财力的活动。因而,企业如何有效地对研发费用进行绩效评价,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政府部门如何制定研发投入政策,从而增强研发活动对经济的贡献,长期以来一直是企业界、理论界及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二、选题原因
随着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支出越来越大,这也引起了企业界和学者们对此项费用所产生效果的普遍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研究成果层出不穷。David Aboody和 Baruch Lev(2001)发表的《美国化工产业生产力研发报告》一文中揭示,研发费用与未来收益之间具有相关性。而 Orace Johnson(1976)《R&;D支出的等量收益》一文中揭示,研发费用与期后销售、收益和行业销售份额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2001版会计准则没有强制披露此项费用,由于数据难以取得,我国会计理论界采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此问题非常罕见。即使有一些实证研究,也是由于没有取得数据而采用了间接证明的方法,如薛云奎、王志台(2001)。所幸的是,我国2006年版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期末必须披露研发费用,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一批公司在海外上市,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与国际接轨,披露此项费用,使得从事此项研究的时机渐趋成熟。
研发活动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源泉,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企业对研发费用绩效评价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从国内企业实施研发费用绩效评价的情况来看,由于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基本上还未涉及研发费用绩效评价这方面的工作。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企业已成为研发活动的投资主体,从而使研发活动的意义更为重大。那么,现实中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现状如何?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质量如何?绩效如何?是否存在当年投入数年后产出有效的滞后期问题?如果存在,普遍来看又是几年?这些都是本文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通过恰当而科学的对研发费用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总结其效益及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研发投资政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并使企业认识到研发活动创造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