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8800000073

第73章 现身时机未到,就要善于藏身

●什么叫妙算?即在出人意料之处大动脑筋,可回避的必须回避,不能回避的则必须化解。凡善妙算者,很少能让对手看透一切。

●李鸿章的妙算之道在于:用眼力观察周围局势变化,不掉入别人的陷阱之中,并且时刻能以“巧”防患于未然,以求旁胜。

有些人在很多场合,过于抛头露面,会得到什么结果呢?自然是一个“败”字。因为历史事实说明,有很多人总希望自己能立即出人头地,所以到处抛头露面,结果却适得其反。李鸿章的信条是:不到万急,不轻易抛头露面,因为嫉恨也能毁人。所以他在时机未到时,善于藏身。李鸿章与人为善,不争什么,全在一“藏”字。管住自己的身心,有一“藏”字,只有藏得远,才能看得清。藏锋之机,极为重要,尖锋需钝,钝能出击不易折。这是曾国藩用面具遮人的敏感反应。藏锋是为了露锋,不露锋无须藏锋。

咸丰十年(1860年)春,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四月初,湘军主要领袖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李鸿章及其兄李瀚章等集会于宿松,每日商谈时局和应付方针。

左宗棠和胡林翼先后走了以后,又传来苏州失守的消息。曾国藩就估计朝廷可能派他去赴援苏州。四月二十八日(1860年6月17日),他接到十九日(6月4日)朝廷发表他署理两江总督,并率部赴援苏州的谕令。就与李鸿章商议陆路分三路进兵,水路还要兴练三支水师。

在运筹中,曾国藩往往举棋不定。五月初十日(6月28日),他上午与李续宜反复讨论湘军对安庆和桐城的围困应不应该撤,怎么也拿不定主意。午饭以后,李鸿章来了,几句话就剖析明白了,于是他给胡林翼写了信,确定对于安庆和桐城的围困,要死死地盯住,无论其他战场如何紧张,这两处也不能放松。曾国藩对李鸿章早就很赏识,自从李鸿章入幕以来,朝夕献策,更深感他是一个思维敏捷,说理透彻,不可多得的人才。

六月二十四日(8月10日),清政府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成为进攻太平军的主帅。

七月初三日(8月19日),曾国藩上奏保举李鸿章,说他“劲气内敛,才大心细”,可以任两淮盐务使实缺。但并不是派他去办理盐务,而是让他去淮阳办理水师,并择地开办船厂,以便用这个水师保护盐场,免得利源落入太平军手中。但后来由于祁门大营危机,曾国藩又奏留李鸿章留营办事。

八月十四日(9月28日),曾国藩派李元度去徽州接办防务。行前,曾国藩对他讲,此去关系重大,务要守住该城,对他提出五戒:戒浮、戒滥、戒私、戒过谦、戒反复。没想到刚刚十天,即二十五日(10月9日),李元度就把徽州丢掉,跑到浙江去了。九月六日(10月19日),曾国藩接到李元度的来信,还是设词为自己开脱的。曾国藩气坏了,认为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此人不足与为善矣。”要求李鸿章再给他拟一道参劾李元度的奏折。

李元度,字次青,是曾国藩的友人。为了表示大公无私,曾国藩准备写折子参劾他。

李鸿章认为,李元度带去的是三千名新兵,去对付太平军主力李侍贤一万人的大军,失败是意中之事,理有可恕;过去与曾国藩又患难相共,情有可原。他劝曾国藩高抬贵手,不要入奏。曾国藩认定要秉公处理,对李鸿章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日内因徽州之败,深恶次青,而又见同人多不明大义,不达事理,抑郁不平,遂不能做一事。”在“同人”之前,原来写的是“少荃”两字,说明他原是要写少荃“不明大义”的。可见对李鸿章的不满。但这一改动又说明,不同意奏劾李元度的不止是李鸿章一个人,还有多人。

对李元度处理意见的分歧导致曾李之间的不睦。李鸿章离开祁门大营,去到南昌他长兄李瀚章那里闲住。

李鸿章对曾国藩的意见不只这一件,还有湘军大营设于祁门的问题。祁门在群山之中,外高内低,是所谓“釜底”,为兵家所忌之地。李鸿章屡次劝说移营,曾国藩迟迟不做决定。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太平军李秀成部进入江西抚州、建昌,省城南昌震动。三十日(1861年4月9日),太平军李侍贤部又攻陷景德镇,祁门处于四面包围。曾国藩对外联络不通,专函李鸿章,速催湘军悍将鲍超进兵景德镇。

李鸿章趁机劝曾国藩放弃祁门,另移他处,但他不是直接劝说,而是迂回。他专函胡林翼请其代劝。胡于三月十二日(4月21日)致函曾,说道:李鸿章“之议颇识时务”,左宗棠建议移驻九江也是把握了形势,但您未必采纳,如果能在湖口或东流设立大营,联络南北两岸则功效必大。

后来又经曾国藩的亲弟曾国荃来信相劝,曾国藩这才于三月二十六日(5月5日)离开祁门,四月初一日(5月10日),曾到达位于长江边的东流。这里可西溯武汉,东下安庆,联络诸军十分方便。

曾国藩在北京时,就患了皮肤病,身生疮癣。现在驻扎于东流,虽是江边,仍然燥热难当,痛痒不止,手不停地挠,几乎无以存活。更兼身边没有李鸿章这样的得力助手,居然感到难以做事了。清夜深思,他虽然仍不能同意李鸿章的意见,但觉得李鸿章能以个人进退来坚持自己的立场,确属性格刚毅,难能可贵。五月十八日(6月25日),他专函李鸿章,劈头写道:“阁下久不来营,颇不可解。”接着剖析说,以公事论,鸿章仍是淮阳水师的长官,以私事论,鸿章离开祁门时并没有说不再回来;最后说到自己的身体情况,“鄙人遍身热毒,内外交病,诸事废搁,不奏事者已五十日矣”!情词恳切地请李鸿章速来相助。

面对这样真挚的邀请,又是老师困难时期,李鸿章再也无法推辞了。

六月六日(7月13日),李鸿章来到东流大营,重入曾幕。下午,他们谈了很多;晚饭后,曾国藩将手上的药洗了洗,又与李鸿章谈了起来,直谈到二更末。这一夜曾国藩因与李鸿章之间消除嫌隙、无话不谈而兴奋得不能成眠。

他们连日长谈,大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一般的师生情感,可以说是无话不说的诤友。二十八日(8月4日),李鸿章来到曾国藩的后院,一边乘凉,一边长谈,至二更三点才散。他甚至说到了曾国藩的缺点是“懦缓”,办事总是多谋少断,不能大刀阔斧。

有时,曾国藩不便出面处理的事情,就让李鸿章去处理。例如鲍超从九江率军前来,这么重要的事情他避而不见,让李鸿章去接见。因为他不满意鲍超不分轻重缓急跑到这里来。

八月初一日(9月5日),曾国藩得知安庆攻克。初五日(9月9日),他同李鸿章一起乘船去安庆犒师。此间正值咸丰帝驾崩消息传来,即在安庆大营设立灵殿,安排文武官员们祭奠。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更是每天长谈,他们的思想是相通的,共同忧虑着时局的安危。

十五日(9月19日),李鸿章得到元配夫人周氏去世的消息,回到江西料理丧事。直到九月二十四日(10月27日)重回安庆。此后,他们继续关注着朝局变化。当他们得知北京发生宫廷政变的消息,咸丰帝临终任命的赞襄政务王大臣肃顺等八人被推翻,政权由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掌握。他们共同感到“皇太后英明果断,为自古帝王所仅见”,因而“相与钦悚久之”。

前后数载,进进出出,李鸿章坐幕曾府,历练品性,静观时局,时有用兵,不轻易抛头露面,终悟出藏身玄机,使其终生受用不尽。

主静藏身,不露声色,意适神恬,宁静致远,这是“藏身”的根本所在。《庄子》中指出“穷亦乐,通亦乐”。所谓“穷”是指无路可走;“通”是指发达顺遂。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境遇,不去强求,才能过着自由安乐的生活。这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无论顺境或是逆境,人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贫穷时能藏宝贵之锋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菜根谭》中指出:“人生减省一分,但超脱一分。”在人生旅程中,如果什么事都减省一些,便能超越尘世的羁绊。一旦超脱尘世,精神会更空灵。简言之,即一个人不要太贪心。另有人说:“比如,减少交际应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减少口舌,可以少受责难;减少判断,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减少智慧,可以保全本真;不去减省而一味增加的人,可谓作茧自缚。”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均有不得不做的倾向。其实,只要减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这里也想插一手,那里也要兼顾,就不得不动脑筋,过度地使用智慧,容易产生奸邪欺诈。所以,只要凡事稍微减省些,便能回复本来的人性,即藏锋而静,返朴归真。

所以,人千万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侵蚀,就无法超脱红尘,而为欲望所吞灭。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的目的,才会活得快乐。

人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而自豪、幸福;人不情愿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人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当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人、散淡者。

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身处顺境要藏锋,身处逆境也要藏锋,这才是聪明人所应采取的生活态度。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人脉学:找到你生命中的贵人

    三天读懂人脉学:找到你生命中的贵人

    最实用的人脉教科书,人脉开发、人脉沟通、人脉经营、人脉维护、人脉利用、人脉陷阱,教你读懂中国式人脉,赢得设计出来的人脉,打造人脉存折,巩固人脉圈,学会六度人脉。
  • 营销之道

    营销之道

    本书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

    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

    每一个男人,无论地位的高低,无论财富的多寡,都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征服世界的梦想,从而成为女人眼中的唯一。征服欲,是男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男人要想征服女人就必须先征服世界。征服世界,征服女人,男人们的征服运动在这里即将拉开帷幕……
  • 有一种真情叫关爱

    有一种真情叫关爱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让世界充满爱;真爱自在心中;人生的路上需要关爱;关爱是真诚的付出;人类需要关爱的阳光等。
  • 慧眼看透人心

    慧眼看透人心

    人是复杂予盾的综合体,但也是信息之源,观察可以为我们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提供依据。用一副好眼光去识人,察人于微,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看出一个人来。这说明识人之道还是有迹可寻的,能够洞察一个人的内心而取得先机的确是一种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频繁。而要想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了解别人的真实心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人,洞察他深藏不露的内心玄机,并采取相应的交往方法,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建立人脉、成就事业必备的生存技能。
热门推荐
  • 帝王的驭妻法则:宠妃成灾

    帝王的驭妻法则:宠妃成灾

    她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可以离宫去过自己想要的恣意潇洒生活,他却翩然出现,“好歹也睡过,怎么不打招呼就走?”“我怕你会哭,所以不用送了啦,后会无期。”她挥手道别,才转身就听到他的声音再度传来,“来人,此女带走宫中宝物,给朕拿下。”“卧槽,我拿你什么宝物了?”“朕的种,算不算宝物?”
  • tfboys之心之所恋

    tfboys之心之所恋

    tfboys青春年少,遇见了同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孩,她的手,将会与谁共牵?
  • 最强暗恋

    最强暗恋

    从小我就追随着林墨的脚步,直到我意识到,他有了属于他的她,我才打算渐渐放弃林墨是我的整个青春的全部……
  • 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天使

    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天使

    她是我的命,不管她在世人眼中是什么,在我眼中她只是我的爱人!我要守护她一生!他是我的寄生体,他是我的爱人,我一生中的唯一!别人伤他一寸,我要让他痛不欲生,此生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让你的时间富裕起来

    让你的时间富裕起来

    本书主要教育青年同志如何充分利用时间,不浪费时间,达到合理分配时间、科学分配精力之目的。书中提出时间管理概念,教给管理时间的方法。并指出要合理规划时间,忙要忙在点子上,同时提出科学规划时间的方法,指出如何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并指出让学习变得轻松起来的办法。
  • 白身修罗

    白身修罗

    修罗大陆,人人以五帝命身为荣,拥有金木水火土五色命身之一的人常常让人羡慕。叶天拥有一个金色命身的老爹,却没能遗传到他的优良基因,以至于老爹死后,连他金身所化金丹都保护不住,还让人打落五帝山。垂死之际,鲜血浸透五帝封印,一粒白丹意外飞出,被他吞服掉。白丹是最普通的命身所凝聚,可这一粒白丹却不同凡响,叶天的机遇从此改变,以一白色命身修至修罗之境。九天之上,连五帝都要臣服。
  • 亲亲小嫂子

    亲亲小嫂子

    曾经被爱所伤的冰块男vs天真无邪的可爱女一场商业界的悬案将他们两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神经大条,迷迷糊糊,莽莽撞撞,所到之处必然是一串又一串的麻烦。可是,偏偏他竟然爱上了帮她解决麻烦。他怎么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这么喜欢犯贱?他保持一贯的冷酷,但是总是一次次被他逼得怒火中烧,可是这丫头竟然有胆对他眨眨大眼,一脸纯情无辜相。纵然他爱得无法自拔,却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告诉他,“这个丫头,是他的小嫂子,即使她的未婚夫已经去天堂报道。”他该拿她怎么办啊?各位亲们,喜欢要多多收藏哦~~小的一定多努力,每天争取多次更~~O(∩_∩)O~
  • 禁修仙令

    禁修仙令

    顾城携着前世才智,转生来到了这个禁止修仙的世界,凡修仙者,皆为罪犯!这里,有修仙者……有捕抓修仙者的武侠……有修仙者出没地带,也有大自然域……一心要成为武侠的顾城为了重塑身体,不得不成为修仙者,要破‘禁修仙令’……--------------凡修仙者,九死一生,要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盗版中有大量错误,一切以本站内容为实
  • 大涅槃经

    大涅槃经

    道,天下之大道哉,岂有人力能改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将一手湮灭此道!”——拂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