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算指警惕必须警惕的东西。不防则露,露则陷于被动。如果不防取胜,常离不开诱攻。
●刘墉最忌自己犯错,所以常以“防身计”去应对一切,做到不为外力所伤,而是心中一片平和。
祸从口出,人人皆知。《菜根谭》中说:“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顺治皇帝也曾经说过:最精妙的表达是不用语言的。考察事情不周密便信口开河,就一定会造成祸害。这就是君子之所以要言语谨慎、不轻易说话的原因。刘墉对说话不周所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感受最深,因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年初,刘墉曾经因泄露嵇璜、曹文埴的去留问题,受到乾隆帝的申斥,以至于本来应该获授的大学士一职落到了王杰头上。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二月,大学士、军机大臣梁国诒因病去世,当时已有两位满大学士,按照惯例大学士的空缺应由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刘墉递补。当时,乾隆帝也曾经与刘墉谈过此事,说大学士嵇璜年老体衰,如果请求休致回籍,“不忍不从。”刘墉便将乾隆帝的话泄露给了嵇璜。乾隆帝认为,这是刘墉觊觎补授大学士的明证,是谋官的丑径,因此大加训斥,在上谕中说:
向来大学士缺出,多按资格,以协办大学士补授。刘墉在尚书中资分较深,而且任协办大学士多年,本应实授予刘墉,只因去年在热河时,及回銮后,曾与军机大臣等论及嵇璜去留问题,因嵇璜已年老,如果他要求退休回籍,朕也不忍心不同意;曹文植现有老亲,如果请求回家养亲,朕也不忍心不同意,只是很惋惜,这不过是平常议论罢了。然见嵇璜精力尚未就衰,在汉大臣中最为老成,而且想把他留下来给朕做伴;部院诸臣一时乏人,曹文植也属于能办事的人,所以朕迟疑不决的心思,军机大臣自不敢以平常议论的话,即行宣露。事隔多时,嵇璜等人也并未有所陈请。
去年冬天,朕召见刘墉时偶曾与之闲论及此,而次日曹文植于陛见时,即有休致请求。朕询问军机大臣,俱称并未向嵇璜等说及,同称系刘墉在懋勤殿所言。朕召见诸臣,君臣之间,原如家人父子,且以刘墉系刘统勋之子,内廷行走之人,并非不可以与闻者,是以对他论及此事。而刘墉随即将此事告诉嵇璜等人,他的意思不过是想让嵇璜知道此情后奏请退休,刘墉即可觊觎补授大学士。似此言语不谨,此时岂可即以刘墉实授,以遂其躁进之私心吗?
现在尚书中,王杰资俸亦深,在内廷行走多年,而且现在大学士,军机处已有满洲二人,也不可无一汉大学士。王杰令补授大学士,所留兵部尚书员缺由彭元瑞补充,礼部尚书一缺由纪昀补授。德保、纪昀俱属中材,让王杰兼礼部事务。
嵇璜是江苏无锡人,对河道治理颇为内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嵇璜和乾隆帝同岁,晚年虽然年老体衰,不能管理具体事务,但乾隆帝却不让他退休,理由是“朕得一做伴老臣,亦属升平盛事”。乾隆帝五十一年嵇璜以精力衰竭,请求卸任养老,乾隆帝仍然不许,并且赐诗说:
愿老何须以老悲?古稀犹此日孜孜;
旰宵未倦依然兴,尔我同庚可不思?
一去已怜一为甚,再随应识再非宜;
汉家灾异三公免,君臣合纲我弗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再次赐诗年已八十高龄的嵇璜说:“还乡未可便从尔,恋阙依然尚悯予。”就这样,嵇璜作为乾隆的同庚老臣,一直在朝中留任,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去世。
嵇璜为官清廉,精通大智若愚糊涂为官处世之道,虽然官至大学士,且诸子也担任地方官,但家中却十分清贫,他的女婿曾做诗感叹:“老屋区区留不得,而今始识相公贫。”然而,和却多次在乾隆帝面前打嵇璜的小报告,以致乾隆帝不时降旨斥责,甚至告诫嵇璜说:“曹操和王莽的行为是人臣不应该效法的。”这就是嵇璜在朝中整天提心吊胆,甘当糊涂官的原因所在。实际上嵇璜还是很有能力的,而且作为一个清官,他对和大肆贪污心里也极为不满,但由于乾隆帝宠信和,嵇璜也只能是虚与委蛇,而不敢公开得罪。
据史书记载,嵇璜的书法,在当时与刘墉一样也非常有名气。一天,和向刘墉求字不成,正好在衙门见到嵇璜,就求他为自己家中堂屋柱子写一副槛联,并为嵇璜准备了写字用的上好宣纸。嵇璜答应以后,回到家中,邀请翰林学士数人到家中饮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他的书僮进来报告说墨已经准备好了,嵇璜喝斥书僮,说有客人,现在不办。众人急忙问何事,嵇璜这才将和请自己书写楹联的事情告诉大家。众人都想一睹嵇璜写字的风采,便请嵇璜当众书写,然而就在嵇璜写好一半的时候,站在旁边的书僮不小心却将墨汁洒在了宣纸上,嵇璜大怒,责骂书僮,直到诸翰林劝解再三才作罢。第二天,嵇璜将已经被弄得污秽不堪的宣纸退还给和,楹联的事也只好作罢。
实际上,书僮将墨洒在宣纸上的事,完全是嵇璜事先安排好的。他邀请众人喝酒,而让书僮将墨汁洒在宣纸上,就是想让众人作证:不是我嵇璜不给你和写,而是没法写。这充分反映了嵇璜大智若愚糊涂之道造诣的精深和他不愿意迎合和的刚正人品。
武则天《臣轨·慎密》中说:嘴巴好比一道关卡,舌头好比射箭的弩机。一句不妥当的话说出去,即使用四匹马拉一辆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可能追回来。嘴巴和舌头犹如一柄双刃剑,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因为话虽然是自己说的,别人既然听到了,你就无法阻止别人去传播,由此所带来的影响你根本没办法控制。刘墉由于说话不慎,而将到手的大学士丢了,就是最好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