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赵晓鹏掌打公孙宇
公孙宇打出这道五雷天师符,并没有击中赵晓鹏,而是被赵晓鹏闪过之后打到了旁边的一颗松树上。这一声巨响震得赵晓鹏耳膜嗡嗡作响,再一看身后的一棵焦灼的松树正燃着烈火,倒在雪地之中。
赵晓鹏心里暗叫一声:还好刚才躲了过去,没想到这一片普普通通的黄纸能有这么大的威力,看来这个人就是师傅说的那个天师派的道士了。最近这几天智光长老在闲暇时也和李国明、赵晓鹏讲了一些关于江西龙虎山天师观龙虎宗的符箓法和武学功法等,所以赵晓鹏也多少了解一点正一道的法术。
公孙宇见五雷天师符打空,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怒火,整个人从隐蔽的树林中飞了出来,飞起的速度极快,整个身子都呈一条直线,手持一把深红色桃木剑,直奔赵晓鹏的咽喉刺来。
这把桃木剑并非市面上见到的那种辟邪装饰品,而是经过作法驱练过的,所以整个剑体都闪出幽幽的深红色光蕴,而且剑刃十分锋利,遇物则入。赵晓鹏一看此等情形,心中不敢怠慢。因为刚才一张看似毫不起眼的黄纸都能引发天雷,谁知道这把桃木剑又有何玄机。
赵晓鹏见公孙宇持剑飞身向自己刺来,他身子稍微向右后方一纵,提起左脚用力一扫,正好把刚才那棵燃着火苗的松树踢了起来。霎时一片烟花、雪花、火花交织在一起,整棵松树燃着火苗就照公孙宇飞来。
公孙宇被松树一挡,前方视线受阻,气得用剑一扫将这颗松树划为两截。就在松树被划断的瞬间,公孙宇见看到一排大山般的手掌照着自己的面门就要打来,自己想要再次摆动身子躲避已经来不及。
其实这手掌并没有夸张到如山一样大,只是赵晓鹏脚扫燃松,掌击面门这一套连击打得过于迅捷,当公孙宇看到赵晓鹏的手掌时,赵晓鹏的掌已经到了他的眼前,所以这个时候再看赵晓鹏的手掌就额外的大,除了手掌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别的东西。而且技门行者的眼光毒辣,现在公孙宇似乎都能看清赵晓鹏身上有几个斗。
赵晓鹏这套掌法正是练得炉火纯青的千手观音掌,现在是数十掌其发,一掌连着一掌,前掌与后掌间隔时间极为短暂,而且掌掌出击在相同位置,所以普通人几乎肉眼难以分辨有几掌打来,会将若干掌看似成一掌。
不过公孙宇并非泛泛之辈,他就在赵晓鹏的掌已经近到眼前之时,仍能看出此掌之后还有若干掌一同打来。其实在这里说是看到并不准确,那完全是技门行者在与人过招时的独特感悟而已。
公孙宇虽然不知道什么千手观音掌,但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这将若干掌转瞬之间化为一掌的掌法威力极大,这点公孙宇是心知肚明的。在技门武学之中,习武修道之人不是特别注重力量的强化修炼,但是他从速度和击打次数来弥补力量上的不足。
所谓量变达到质变,高次数的击打有时要比一次性的重击产生的破坏力还要大。例如一头驴子一次性让它承受一捆稻草的重量,它能完美胜任,但是如果一次只加一根稻草,想要把驴子压垮,看似可笑,可快速而无止尽地添加稻草,当达到驴子所能受到最大重量的临界点时,最后一根稻草就足以将驴子压倒。
现在赵晓鹏这套掌法就将技门武学的这套理论完美地施展出来,公孙宇深知其中厉害之处,虽然来不及躲闪,但公孙宇毕竟也是一代奇才,他见此掌避无可避,便将桃木剑轻轻一提,木剑正好横在两人之间,剑背一面正对着赵晓鹏,一面正对着公孙宇。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的动作,足见公孙宇的武学底子十分扎实。也就当公孙宇把桃木剑横在他和赵晓鹏之间时,赵晓鹏的千手观音掌如潮水泛滥一般,汹涌澎湃,接连数十掌转瞬之间打在桃木剑的剑背之上。
桃木剑就像一叶孤舟在狂风暴雨地海面上孤行,被海水冲击得似乎要四分五裂,而且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几乎要将小船打翻压沉。此时公孙宇握着桃木剑的那只手被震得虎口发麻,桃木剑险些跌落在地。
赵晓鹏一口气打了七十余掌,掌势稍缓之后,公孙宇急忙身子向后一纵。赵晓鹏不敢步步紧逼,也把身子向后一纵躲在一处,静看公孙宇这边的态势。再看公孙宇把桃木剑插在腰里,右手的手指不停地来回揉搓,这是因为刚才整个右臂都被震得发麻,现在通过手指间的揉搓刺激可以舒缓血液。
公孙宇一边右手乱搓,一边用左手轻柔自己面颊的额头处。刚才用剑格挡赵晓鹏的进攻时,还没有发觉自己的脸上出现异常,现在紧绷的神经稍微舒缓一下,才感觉到额头上传来隐隐阵痛。
公孙宇这伸手一摸才发觉,原来自己的额头出现了一道深坑,这道深坑是连皮带肉一起凹陷下去的,而且凹进去的皮肉现在已经烂成一段,用手一摸之时还能挂带出一丝丝模糊的肉末。
这一摸不打紧,本来隐隐的疼痛此时已经变成一阵阵钻心地刺痛,痛得公孙宇额头上的汗直往外冒,汗水流进伤口里,又使那阵阵地钻心刺痛增加数倍,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本来公孙宇还打算趁着赵晓鹏收招之际,自己再施展一下自己多年所学的正一符箓,力争在今夜除掉赵晓鹏,可是眼下公孙宇额头疼得都要哭爹喊娘,哪里还有心情继续斗下去。
见公孙宇一个转身消失在雪夜之中,赵晓鹏并没有追赶。公孙宇一边走一边心里记恨,心想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居然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要是以后传将出去,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可就丢大人了。
奔行了半个多小时,见赵晓鹏并没有追赶,公孙宇这才松下一口气,从包里掏出一面小镜子照了照自己的额头,这才清楚的看到额头之上像是长出了一只眼睛。这是因为当时赵晓鹏击打的掌数过多,而且力道也不轻,使得公孙宇的桃木剑直接贴至面门,剑脊则深深陷进额头上的皮肉之中。
一般宝剑上的剑脊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公孙宇这把剑并不是由金属打造而成,它的剑脊凸起的特多大。现在公孙宇额头上的这道伤口已经伤至骨头,已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骨裂,这也是导致公孙宇感觉到钻心刺痛的原因所在。
后来公孙宇伤口恢复之后,结在他额头的那道疤痕就像是一只眼睛,这一显著特征使得公孙宇在修道界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三眼道长。
赵晓鹏本想在雪夜美景下,好好习练一番技门武学,现在突遇天师派道士袭击,此时也无情继续在寺外逗留,一转身回了般若寺。到了般若寺,赵晓鹏并没有直接回禅房,而是直接找智光长老。
“师傅,刚才在寺外我遇到了那晚袭击我和果慈的人了,他就一道黄色的纸条就能引发天雷,还好弟子躲得快,这才有命回来。不过那个人也没捡到便宜,弟子用千手观音掌将其打伤,等他负伤逃走后,弟子这才回来向师傅您禀告此事。”
“嗯!”智光长老听完赵晓鹏的话之后,微微睁开半闭不闭的双眼,过了许久才道:“那人可是一身道士装束。”
“嗯,那人确实像个道士,而且他使用的那把桃木剑十分锋利,只是轻轻一剑就把松树划为两截。”
在得到赵晓鹏这番答复后,智光长老心中更加肯定此人一定是江西龙虎山天师观的人。之前他老人家只是猜测,现在证据确凿,能够利用一张符箓催动雷电的力量,除了天师派还有何人。
见智光长老一脸严峻,赵晓鹏知道此次招惹的人大有来头,但自己也实在是莫名其妙,这个道士到底是为了什么接二连三地对自己下此毒手。现在智光长老考虑的更为长远,这不仅是赵晓鹏和那个道士的个人恩怨,还有可能引起天师观与般若寺的纷争,乃至挑起佛道两教的矛盾。
不过眼下还是要小心为妙,智光长老叮嘱赵晓鹏最近没事千万不要和李国明走出般若寺,如果有急事需要向他禀告方可。赵晓鹏点头称“是”。
等到赵晓鹏回到禅房和李国明讲起刚才发生的事时,李国明先是一阵惊讶,随即又埋怨赵晓鹏为何不乘胜追击,将那个道士生擒活捉,带进般若寺由住持及各位长老审讯。如果当时李国明在场,就算追到市中心他也要把那个道士追上,只是赵晓鹏为人处事谨小慎微,在明显处于上风的优势下,他还是选择了回寺和师傅商量对策。
一向深居简出的智光长老,如今为了自己爱徒之事,便召集般若寺内的一些高僧大德及住持方丈上成下空大和尚在禅堂开会,就连和智光长老素有隔阂的罗汉堂首座成观法师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处理般若寺和天师观的矛盾,大家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大张旗鼓地去江西龙虎山天师观,和那些老道当面理论;也有人提议暗中调查本寺弟子接二连三被天师观门徒偷袭之事。经过了一下午的讨论,成空大和尚将寺内众高僧的意见进行综合整理,最终定下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