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依智慧催动意修招式
赵晓鹏一听场内裁判说果烈胜利晋级,险些没跌倒,这简直是莫名其妙。此时场内裁判的手是指向赵晓鹏的,而宣布的却是安德烈胜利,整个场面十分尴尬,比前两次安德烈胜利后他还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还要尴尬。
不过这场内裁判反应还算比较机敏,随即改口道:“果烈胜利晋级,啊···啊···前两轮比赛后,连续创下本次比武大会最短时间击败对手记录,今天又一次创下最新记录——被对手最短时间击倒记录。现在我宣布果悲胜利晋级。”
听场内裁判这一说,别说安德烈,就连冈田正一都差点气得吐血。整个罗汉堂的僧众无不惊讶,没想到赵晓鹏这小子有这般伸手,真是名师出高徒,看来智光长老的威名真不是盖的。好在佛门清净地没有赌拳一事,要不然这突然爆冷还不得赔死庄家。也有人埋怨这裁判:心说有这么说话的么,直接说果悲胜利晋级不就完了吗。先把果烈捧到天上,然后再呱唧摔死,这也太损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这位裁判,当时赵晓鹏和安德烈的过招时间太过短促,就算眼睛跟得上,嘴也跟不上。
显然当听说赵晓鹏和安德烈分到一组时,这位裁判还在头脑中彩排了几次宣布比赛结果的台词,所以在吹响比赛的开始哨之后,他急忙又吹响结束哨。如果但凭这敏锐的反应能力,那众人一定误以为此人修为颇深。
不过这位裁判的嘴是太快了,直接把之前头脑想的那套台词说了出来。话说出来后,就算反应过来此话有误,想挽回也是不可能了。只好灵机一动,拿安德烈当垫背,来个先捧后摔。
这位场内裁判已经连续七年任职般若寺比武大会的裁判,并以其兢兢业业、眼疾嘴快的个人魅力在广大僧众之间赢得良好口碑。鉴于前两次比赛在众僧徒心中已经留下较深的负面尴尬形象后,这位场内裁判想今天怎么也要借着安德烈这次比赛进行一番扭转,没想到扭转大劲儿了。
此时山下川雄也惊呆了,刚才赵晓鹏那一招,就算自己伤愈之后和其交手,恐怕也讨不到半点便宜。想起自己的伤,山下川雄就生安德烈的气,心说:师弟啊,师弟,这等人物岂是好惹的!当初劝你不听,害得师兄我险些丧命,今天这一番较量,看你还敢不敢小看支那人。
见赵晓鹏赢了,不仅李国明和王骏风极为高兴,全寺的僧众也都欢呼鼓掌。历次比武大会都是自己人胜出晋级,如今要是让这外国黄毛小子胜出,传出去也让人笑话,偌大的般若寺竟然无人,得靠异族外人来传承法脉。
赵晓鹏也更加得意,殊不知就因为暂时的胜利给日后埋下了祸根。
冈田正一扶起安德烈,和般若寺住持上成下空大和尚施过一礼后,便带着三明弟子离开罗汉堂。
第二场比武是李国明和达摩院首座成观法师的大弟子果觉,果觉的手段李国明是见识过了。果觉的武学修为虽已近技门招修中期速法阶段,但是为人却宽和慈悲,出招之时处处留情,只待取胜即可,绝无伤人害命之心。
李国明心想能和这样的师兄交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难以取胜,但毕竟输了也不至于伤筋断骨。
比赛一开始,李国明就比较客气的一拱手道:“果觉师兄,请!”,以示友好之意。果觉也友善地回应了李国明一句“请”,两人便拉开架势,准备切磋。
李国明这几天一直修炼止观法门,打坐冥想,对于拳法几近生疏。李国明都觉得奇怪,虽然这几天一路拳法也不曾练过,但也不至于把这些路拳法忘得一干二净啊!对于很多其他事李国明倒是记得很清楚,唯独来般若寺练习的这些路拳法都记不住了。
见果觉一记直拳打来,李国明不闪不避,心中霎时一片清灵,好像有种回到久违的故乡一般,此时正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爷爷奶奶身体都好,爸爸出狱了,妈妈也从城里回来了。这种感觉一晃即过,此时果觉的拳已到李国明面门,李国明左手轻微向上一杨,正向果觉手腕点去。
果觉出拳速度极快,但见李国明呆立在原地不动,便在进攻过程中收留几分力道,是以这拳足以把李国明打倒,但不至于伤到李国明大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怎料李国明的左手突然扬起,扬手的速度极快,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慢悠悠地一般。李国明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拢在一起,形成一柄手剑,刚好点在果觉的手腕上。
“哎呀!”果觉一声惨叫,本来向李国明打出去的那拳此时已经是五指摊开,没有一丝力气地耷拉着。见果觉要摔倒在地,李国明急忙侧身将其扶住。
虽然早在智光长老意料之中,但智光长老还是心中一惊,没想到李国明的进步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看台上刚刚见识过赵晓鹏的千手观音掌都未曾惊动分毫的般若寺住持上成下空大和尚,此时轻“啊!”了一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旁边的达摩院首座成德法师、罗汉堂首座成观法师以及本寺其他各院首座等都惊得站了起来。
场内裁判见果觉倒在李国明怀里,以为果觉是不小心滑倒,便上前询问果觉是否有事。果觉摇了摇头表示没事,便使尽全身力气想要挣脱着站起来,怎奈全身瘫软不能移动分毫。见果觉接连用力想要站起来都未能成功,场内裁判只好宣布李国明胜利晋级。
观看比武的这些僧众大多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人说这果觉也太废物了,就被这下子轻轻点了一下手腕子就不行了。也有人说,好汉架不住三泼稀屎,果觉可能是昨天晚上吃东西吃坏肚子了,所以今天才两脚发软。
只有少数有着极高技门武学修为的大德才知道李国明刚才那一招的厉害,达摩院首座成德法师手心直冒冷汗,暗叫一声:还好果觉你平时宅心仁厚,种得无量善根,若非如此,今天哪还有命在。
成观法师这么说并非迷信,是因为李国明刚才那一剑指乃是技门意修阶段才能催动的招式,至于是意修阶段的无人相、无我相还是无法相阶段,在场僧众哪里有人能够区分出来。
现在正值末法时期,法弱魔强,若在西汉东晋、隋唐一代尚有人达到技门觉修阶段,后到明清之时,若有人能达技门意修后期无法相阶段实不多见。纵观当今佛门武学行者,若能步入意修初期无人相阶段已寥寥无几。
今天在场的这些僧众有几位大德已经突破招修后期通法阶段,但还未步入意修阶段,处于停滞在招修与意修之间的过渡期,须知意修阶段与招修阶段其境界相差乃是百千万亿倍之天地之悬。佛门武学修炼一法,其层级之间的晋升,所对应的境界相差之悬殊无法想象,拳法境界不知速法境界举足下足之处。
招修三阶段拳法、速法、通法的晋升相对容易一些,等到了步入意修阶段,从无人相、无我相一直到无法相,这几个层级之间的晋升非此一生即能成办。若非往昔修福慧,焉能此生成道业。至于觉修阶段现代佛门行者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李国明刚才回想起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祥和画面时,内心极度平静自在,充满说不出的温馨舒畅。这种感觉并非偶然获得,乃是这几天静修冥想所得。止观法门在于止息妄念,观照自性。这种修行方法是开启般若智慧的最佳途径,而技门一法正是全由智慧催发。
若不是借助止观法门的修行功效,仅凭李国明尚未到达技门招修中期速法阶段的修为,想要胜果觉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佛门武学修为极高之人,必然精通佛法经藏典籍,两者才能相得益彰,这便是众多习武之人探寻佛典的原因。但是依智慧提升技门修为,依慈悲提升力门修为却少有人知,需在佛门经典中求。
释迦牟尼佛当年夜睹明星,开悟证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众生若能放下妄念,便证得无上佛果;若能放下分别,便证得大乘菩萨果;若能放下执着,便能证得小乘阿罗汉果。
人执着的东西太多,所有的执着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最最贪爱的东西,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等,都是人最为执着的,另一类是当某种原因导致人失去最最贪爱的东西而产生的恨。
一旦有恨能够使人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如果修习技门武学的人被仇恨所控便入魔门。恨可以使人产生能量,爱同样可以使人产生能量,若要使自己的能量与整个法界能量对接,就必须放下爱和恨,即不思恶、不思善。
刚才李国明心中所催动的正是爱的力量,他的面前已经无有对手,只有内心深处所期盼的最美好景象。这种境界显然是意修初期的无人相阶段,若能把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一面清除,才能进入到无我相的阶段。由此可知到了意修阶段,若再想提升武学修为是多么困难。
招修阶段无论是拳法、速法还是通法,只要靠努力就可以达到,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凡是能够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就不是困难的事。
达到意修初期无人相修为的技门行者,可称为是心中无敌,此时出招收招皆是顺其自然,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假使刚才果觉在出招时不收回几成功力,必然会顷刻毙命,此意正应度众就是度己之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