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7200000001

第1章 人格差异的类型思考

一种时髦的说法是,每一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体都是其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产物,所以,每一个人都与他人有差异。但从实际的角度分析,如果缺乏对所要教育的、所要咨询的和所要理解的每一个体进行详细全面的个案分析,这一独特性观点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保证,其他人的思维精神活动过程与我们相同。实际上,我们所接触的人经常不是按照我们的思考方式思考,不是按照我们评价事物的方式评价,也不对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

本章介绍的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使我们预测特定个体的人的特殊人格差异,并以建设性的方式接触这些人和处理这些差异。简言之,该理论认为,很多貌似偶然的差异实际上并非是偶然的,相反,是心理功能中一些基本和显性差异的逻辑结果。

这些基本的差异涉及到人们使用思维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感知和判断的方式。感知表示意识到物体、人、事情和观点的整个过程。判断表示对所感知的东西作出结论的过程。感知和判断构成人类思维活动的很大部分,并且管辖其绝大部分的外部行为,因为根据定义,感知决定人们在某一环境中所了解到的东西,而判断则决定人们对此所确定采取的行为方式。所以,感知和判断的基本差异导致相应的行为差异,这也就理所当然了。

1.1 感知的两种方式

如同荣格在《人格类型》中指出,人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知方式。一种感知方式是人们所熟悉的感觉型精神活动过程,我们通过五个感官来直接意识到事物。另一种感知方式是直觉,它通过无意识地综合各种想法和联想,而无意识使用这些想法和联想来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因此,这是间接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这些无意识的范围包括从最基本的男性“预感”和女性“直觉”,到最高层的原创艺术和科学发现。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存在是不言自明的。人们通过感官来感知事物,也可以不通过感官来感知事物。该理论认为,这两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为获得人们的注意而竞争,而大多数人从婴儿起,就对两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有所偏好。当偏好的是通过感官来感知事物时,人们会对周围的现实情况感兴趣,而对从某处冒出来的想法无动于衷。当偏好的是通过直觉来感知事物时,人们会对直觉带来的可能性感兴趣,而对现实情况麻木不仁。例如,偏好于通过感官来感知事物的读者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所写的内容上,偏好于通过直觉来感知事物的读者则会在字里行间寻找出相关的可能性。

当儿童在这两种不同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中进行选择,其发展的基本差异就开始了。儿童对自己的心理过程有足够的掌握能力,能够更多地使用所喜好的过程,忽略不太喜好的过程。无论其所偏好的是什么过程,通过感官或通过直觉,他们会更多地使用所喜好的过程,更注意其印象流,并根据该过程所揭示的内容来塑造对周围世界的观点。另外一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则被置于背景,放置在聚焦范围之外。

伴随着不断的实践,所喜好的精神活动过程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和值得信赖。儿童对所喜好的精神活动过程的使用比对不太喜好的过程的使用更成熟。其喜好从过程本身延伸到使用该过程的活动上,他们还会从观察生活的特定方式中发展出一些表面特质。

这样,通过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偏好于通过感官来感知事物的儿童和偏好于通过直觉来感知事物的儿童就朝向不同方向的发展。每一种类型在某一领域相对成熟,在另一领域则幼稚。这两种过程会将其兴趣和活力引导到一些活动中,让其有机会按照所喜好的精神活动过程使用心理思维。这两种过程会获得某些表面特质,它们来自深层的基本喜好。这就是感知或直觉(SN)偏好:S(sensing)表示偏好于通过感官来感知事物,N(intuition)表示偏好于通过直觉来感知事物。

1.2 判断的两种方式

判断的基本差异来自作出结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活动过程。一种判断方式是思考型,就是通过逻辑过程,追求非个人(客观)的发现。另一种判断方式是情感型,就是通过欣赏和领会——这对该精神活动过程而言也是合理的——对事物寄予个人的和主观的价值。

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方式的存在也是不言自明的。大多数人会认为,他们作出决定时有时是通过思考,有时是通过情感,而现实告诉我们,这两种精神活动过程并不总是获得相同结果。该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对某一精神活动过程更喜好和信赖。在判断本书的观点时,首先考虑这些观点是否连贯和有逻辑性的读者就是使用了思考型判断方式。而首先意识到这些观点是否悦耳,是否咄咄逼人,是否给人支持的读者就是使用了情感型判断方式。

无论其所偏好的是什么判断方式,儿童会更多地使用所喜好的方式,更信任该方式,更愿意使用该方式。另外一种判断方式则仅得到少量的选择,或被束之高阁。

这样,偏好思考型判断方式的儿童和偏好情感型判断方式的儿童的发展也就向不同方向展开了,即使两种儿童喜欢相同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并且一开始是相同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两类儿童对需要涉及更熟悉的判断方式的活动更感到高兴和有效率。偏好情感型判断方式的儿童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偏好思考型判断方式的儿童更善于事实和观点的组织。他们对生活的个人的或非个人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表面特质。这就是思考和情感(TF)偏好:T(thinking)表示偏好思考型判断精神活动过程,F(feeling)表示偏好情感型判断精神活动过程。

1.3 感知和判断的组合

思考型和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TF)的偏好完全独立于感觉型和直觉型精神活动过程(SN)的偏好。每一类判断精神活动过程都可以与任何一类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组合。这样,就出现了四种组合的精神活动过程:

ST感觉型加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sensing thinking)

SF感觉型加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sensing feeling)

NF直觉型加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intuition feeling)

NT直觉型加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intuition thinking)

上述每一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人格类型,包括兴趣、价值观、需求、心理习惯,及表面特质等从该组合中所自然产生的种种特性。共同喜好的组合将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但每一组合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这些特性来自于喜好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和喜好的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互动。

无论一个人是何种偏好的组合类型,具有同样偏好组合的他人是最容易理解和最容易喜欢的人。他们常会有相同的兴趣,因为具有共同的感知精神活动过程,也会赞成相同事情的轻重缓急,因为具有共同的判断精神活动过程。

而在另一方面,在感知和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两个偏好上都不同的人,则是难以理解和难以把握的人——在每一有争议的问题上,他们总是采取对立的立场。如果这些人仅仅是熟人,那么,问题有争议就无所谓,但是,如果这些人是同事、好朋友,或家庭成员,经常性的冲突则是一种折磨。

很多非建设性的冲突的出现,是因为两种类型的人使用了不同的感知和判断精神活动过程。当这些冲突的原因搞清楚后,事情就会变得不那么令人烦恼,并且更容易得到处理。

若一项工作并不需要人们所具有的感知和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自然组合,而是要求相反的精神活动过程的组合时,在人和其工作之间还会出现更具有破坏性的冲突。

下面几段描述了不同的个性,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到了证实,这些个性来自上述四种感知和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组合方式。

→感觉型加思考型的精神活动过程

具有ST精神活动过程(感觉型加思考型的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主要依赖感官来感知事物,依赖思考来作出判断。所以,其主要兴趣在事实,因为事实可以直接通过感官来获得和证实:听觉、视觉、触觉,计算、估量、衡量。具有感觉型加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通过非个人的分析来就这些事实作出决定,因为他们相信思考,相信因果关系的有条理的逻辑推理,相信从前提到结论。

这样,其人格类型就倾向于讲究实际和事实,在如经济、法律、外科、商业、会计、生产及涉及机器和物质等需对事实进行非个人分析的领域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满足。

→感觉型加情感型的精神活动过程

具有SF精神活动过程(感觉型加情感型的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也是主要依赖感官来感知事物,但依赖情感来作出判断。他们通过个人的热情来作出决定,因为他们的情感会估量事物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与人有关的事实,而不是与事物有关的事实,所以,他们更多是具有社交能力和对人友好的人格类型。在如儿科、护士、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社会工作、商品销售,及需要笑容的服务工作等领域,其个人的热情能够更有效应用在工作环境中,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满足。

→直觉型加情感型的精神活动过程

具有NF精神活动过程(直觉型加情感型的精神活动过程)的人具有与感觉型加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同样的个人热情,因为,他们的相同点是都使用情感于判断精神活动过程中7,但是,具有直觉型加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喜好通过直觉而不是通过感觉来感知事物,所以,其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具体环境。相反,他们关注的是可能性,例如新项目(尚未出现但可能使之出现的事物),或新的真相(尚不为人所知但可能会被发现的事物)。这些新项目或新的真相是由无意识的过程所想象的,然后,作为一种观点被直觉感知,并被感觉为一个灵感。

在寻找和追求可能性中,具有直觉型加情感型的精神活动过程的人所具备的个人热情及投入令人难忘。他们既有热情也有见解。他们通常有语言天赋,能够传播所寻找的可能性和其所具备的价值。他们在需要创新精神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工作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满足。在如教育(特别是大学和中学教育),宗教布道,商业广告,不可见商品销售,咨询,临床心理,精神病,写作和大多数研究领域等工作中,他们会出类拔萃。

→直觉型加思考型的精神活动过程

具有NT精神活动过程(直觉型加思考型的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也使用直觉,但是是将直觉与思考共同使用。尽管他们也关注可能性,但使用的是非个人的分析方法。他们经常选择一个理论上的或可实施的可能性,然后将个人因素置于辅助地位。

具有直觉型加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更多的具有逻辑性和机敏性。他们在解决有特殊兴趣的领域中的问题上更容易成功,例如科学研究、电脑、数学、财政的复杂问题,及技术领域中的任何新发展和新实验。

我们可能都遇见过这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感觉型加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他们讲究实际和事实;具有感觉型加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他们具有同情心和友好;具有直觉型加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他们有热情也有见解;具有直觉型加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他们具有逻辑性和机敏性。

持怀疑态度的人会问道,为什么这四种明显不同类型的人在过去会无人注意?我们的回答是,这四种分类曾被不同的调查人员和理论家反复提出过。

弗农(Vernon)在1935年提出了根据不同方法进行的三种分类体系,但它们非常相似。每一分类都反映了感知和判断的组合:瑟斯顿(Thurstone)在1931年根据职业兴趣值的要素分析方法,发现与对商业的兴趣、对人的兴趣、对语言的兴趣和对科学的兴趣对应的四种要素;贡德拉赫与格鲁姆(Gundlach/Gerum)在1931年通过对兴趣相互关联性的研究,推断出五种“主要能力”,即技术的、社会的、创造性的和智力的,加上身体技能的能力;施普兰格尔(Spranger)在1928年从逻辑和直觉分析角度,提出了六种“类型的人”,即经济的人、社会的人、宗教的人、理论的人、美学的人和政治的人。

1.4 外倾和内倾偏好

人们使用感知和判断的另一个基本差异来自其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不同兴趣。根据荣格对该术语及含义的解释,内倾性是对生活的两种互补的态度之一,与其相对的是外倾性。内倾型的人主要兴趣在概念和观点的内部世界上,而外倾的人更关注人和事物的外部世界。所以,一旦条件具备,内倾的人会关注观点的感知和判断,而外倾的人更关注外部环境。

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局限在要么对外部世界或要么对内部世界的关注上。非常内倾的人必要时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周围环境,但他们在进行大脑内部的工作或使用思考时表现最佳。同样,非常外倾的人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观点,但他们在进行外部工作或使用动作时表现最佳。对这两类人来说,这一自然的偏好就如同习惯左手或右手那样自然。

例如,有的读者喜欢将本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他们就是从外倾的角度考虑的。其他读者则更有兴趣于该理论所能够提供的观点,以理解他们自己和普遍人性,他们就是从内倾的角度考虑的。

因为外倾和内倾偏好完全独立于感觉型和直觉型精神活动过程,也独立于思考型和情感型精神活动过程,内倾的人和外倾的人就会具有判断精神活动过程与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四种组合中的任一组合。例如,在具有感觉思考型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中,其内倾感觉思考型的人倾向于将与环境有关的事实和原则进行组织,这一精神活动过程适合于法律和经济。其外倾感觉思考型的人则倾向于对环境本身进行组织,包括任何旁观的闲人,并且让事情取得进展,这一精神活动过程适合于商业和工业。因此,外倾型的人会让事物的进展更快,内倾型的人则使事物进展更有计划性。

在具有直觉情感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中,其内倾直觉情感型的人形成观点的过程更缓慢和更仔细,并寻求永恒的真实性。其外倾直觉情感型的人则渴望交流并且将其灵感付诸实践。如果说外倾型的人所获得的结果更广博,内倾型的人获得的结果则更深邃。

1.5 判断和感知偏好

我们要谈的是最后一种人格类型——即对感知态度和判断态度的选择,它们既作为生活方式,也作为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接触的方法。尽管人们必须使用感知精神活动过程和判断精神活动过程,但两者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人们在感知态度和判断态度之间转换,有时转换是突然出现的,例如,平时对小孩的吵闹持非常宽容的家长突然会觉得吵闹太过分了。

有时,使用感知精神活动过程更好,有时使用判断精神活动过程更好,更多的时候是两者都可行。大多数人会感到某种精神活动过程比另外一种更合适,使用起更得心应手,并在处理外部世界时尽可能多地使用。例如,有的读者此刻会带着开放的心态接受本书的解释,他们至少在眼下是使用了感知。有的读者此刻对本书的解释或同意或不同意,他们使用的就是判断。

在感知和判断这两种态度之间存在一个根本的差异。为了得出一个结论,人们在使用了判断态度的同时必须放弃感知态度。他们接收到的全是事实,其他的都是不相关的和非实质性的。最后就应该得出一个定论。相反,在使用感知态度中,人们放弃判断态度。他们接收的不全是证据,新的情况会出现。得出任何定论都为时过早。

对判断或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偏好,影响到偏好感知精神活动过程和偏好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们。使用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们对生活组织得井井有条,使用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们则随遇而安。两种精神活动过程都有好处。如果当需要时能够在两种精神活动过程中临时转换,它们都能让生活令人满意。

1.6 四种偏好类型的归纳

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人格由四种涉及到对感知和判断使用的偏好构成。每一种偏好都是人类发展路径中的分道口,并且决定一个人将寻求两个呈现对立形式的特征的哪一个。一个人将获得该特征的多少将部分地取决于其灵感和努力,但根据类型理论,人们所寻求的特征的类型是由天赋的偏好所决定的,该偏好在人类发展的路径中确定其分道口。

1.7 通过偏好的实际应用来创造出“人格类型”

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人们通过应用个人对感知和判断的偏好来创造出“人格类型”。由任何偏好所带来的兴趣、价值观、需求和思维习惯等会产生系列明显的特质和潜能。

所以,一个人可以部分地根据四种偏好来描述,例如,外倾直觉思考感知型(ENTP)。每个人自己的类型特征与其他类型的人的特征存在差异。将某些人描述为外倾直觉思考判断型并不妨碍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这些人已经通过选择对外倾直觉思考感知型的偏好而行使了自己的权利。识别并记住人们的类型不仅是对他们自己选择的发展途径的抽象权利的尊重,也是对他们自身的特征和所偏好的、与他人有所差别的具体精神活动过程的尊重。

1.8 主要精神活动过程的作用

识别人们所偏好的感知和判断的精神活动过程比识别哪一种是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容易得多。毫无疑问,船是离不开具有绝对权威的船长来确定航行,并将船安全驶达预定港口的。假如船上的每个人都是船长,都在朝不同的方向操纵船舵,那它将永远无法抵达岸边。

同样,人们在自己的作用中需要某些管辖的力量。他们需要将自己的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发展到能够对生活起支配作用和组织作用的程度。在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中,每个人都是那样做的。

例如,在具有外倾直觉思考型(ENT)偏好的人中,有的会感到直觉比思考更有趣,他们会将直觉置于恰当的位置,然后将思考置于从属位置。他们的直觉要求具有无可争议的位置,任何其他的精神活动过程都无法与之相争。这些人会欣赏、使用和信任直觉。他们的人生会按照最大限度地追求直觉目标的精神活动过程而塑造。由于直觉是一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这些具有外倾直觉思考型偏好的人会以感知的精神活动过程来处理外部世界,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外倾直觉思考感知型(ENTP)的人。

他们只有在不会与直觉发生冲突时,才会求助于判断和思考。即使这样,他们也会根据其发展程度,对判断和思考作有限的使用。外倾直觉思考型偏好的人有时会很好地使用思考来追求直觉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他们却不容许思考颠覆所追求的目标。

在具有外倾直觉思考型偏好的人中,有的会感到思考比直觉更吸引人,他们会让思考来主宰人生,而将直觉置于从属位置。思考将确定目标,直觉无非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恰当的手段。既然他们所偏好的精神活动过程是判断精神活动过程,那么,这些具有外倾直觉思考型偏好的人会以判断的精神活动过程来处理外部世界,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外倾直觉思考判断型(ENTJ)的人。

同样,在具有外倾感觉情感型(ESF)偏好的人中,有的会感到情感比感觉更令人满意,他们会让情感主宰人生,将感觉置于从属位置。他们的情感是至高无上的和无可争议的。在与任何其他的精神活动过程发生冲突时,情感都占主导。这些人会按照情感的价值观塑造人生。因为他们对情感的偏好是判断精神活动过程,那么,这些具有外倾感觉情感型偏好的人会以判断精神活动过程来处理外部世界,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外倾感觉情感判断型(ESFJ)的人。

外倾感觉情感判断型的人只有在其感知和感觉与情感一致时,才会重视感知和感觉。即使如此,他们也会根据其发展程度,对其作有限的使用。他们不容许感觉对情感所给出的事物的价值提出任何挑战和怀疑。

在具有外倾感觉情感型偏好的人中,有的则会感到感觉比情感更有成效,他们会将感觉处于主导,将情感置于从属地位。这些人会根据感觉精神活动过程来塑造人生:提供系列的经验,给出有趣的事物以能够看,听,尝或接触。他们许可情感提供帮助,但不许可情感进行干扰。因为他们的偏好感觉是感知精神活动过程,那么,这些具有外倾感觉情感型偏好的人会以感知的态度来处理外部世界,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外倾感觉情感感知型(ESFP)的人。

主导精神活动过程压倒其他精神活动过程,并且塑造个性这一现象,被荣格在实证性研究中证实,并且与外倾和内倾偏好一道,成为了人格类型的基础。

有的人不喜欢主导精神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为自己是共同使用了四种精神活动过程。但是荣格认为,如果真的存在这一平衡,那么其后果就是,所有的精神活动过程都未得到充分发展并且导致“原始心理状态”,因为,如果没有先后顺序,做同一事情的不同精神活动过程会相互干扰。如果一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要达到较高的发展程度,它就需要经常性的专心致志的关注,这意味着其他精神活动过程必须被关闭,发展受到抑制。如果一种判断精神活动过程要达到高度的发展,它就必须有优先权。一种判断精神活动过程和一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可以同时发展,但前提是一种为另一种提供支持。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有效使用某一精神活动过程,任何一种精神活动过程,包括感觉、直觉、思考和情感,都必须有独立的领域和充分发展的机会。

1.9 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的作用

仅有一种精神活动过程是不够的。要获得平衡,人们需充分(而不是等同)发展辅助精神活动过程。辅助精神活动过程不是主要精神活动过程的对立面,而是对其有用的辅助手段。如果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是判断型,辅助精神活动过程就是感知型:感觉和直觉都能对判断提供充分的材料。如果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是感知型,辅助精神活动过程就是判断型:思考或情感都能对目标提供支持。

如果一个人没有发展有用的辅助手段,其缺陷是明显的。一个只有感知而没有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人如同无舵而满风之船。一个只有判断而没有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人,徒有外表空空无物。

辅助精神活动过程除了对主要精神活动过程的主要活动领域进行补充外,还有另外一个职责。它能够承担在外倾和内倾之间,外部和内部世界之间提供充分(不是等同)平衡的作用。无论何种类型,主要精神活动过程都会在让人最感兴趣的世界中被深深地吸引,这种吸引既合适也恰当。他们自己所选择的世界不仅更令人感兴趣,也对其更重要。他们在其中能够做得最好,最能充分发挥水平,并且能对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毫无干扰地专心致志。如果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大量涉及到的是不太重要的事物,那么,人生就会出现错误。普遍而言,不太重要的事物应该留给辅助精神活动过程。

对具有外倾偏好的人来说,主要精神活动过程会关注人类和事物的外部世界,辅助精神活动过程则负责他们的内心世界,否则,具有外倾偏好类型的人会走入极端,并且,在其平衡发展得更好的同伴看来,会是浅薄的。

对具有内倾偏好的人来说,参与两种世界的选择要少得多。外部世界是被动地展现到他们面前,而无论他们是否喜欢。他们的主要精神活动过程会关注思维的内部世界,辅助精神活动过程则负责他们的外部世界。事实上,主要精神活动过程会对辅助精神活动过程这样说,“出去,注意那些不可避免的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叫我来做这些事”。

因为可以预见的结果是,具有内倾偏好的人不到不得已是不会使用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来关注外部世界的。如果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即最成熟和最认真的精神活动过程被使用在外部世界,那将迫使他们转向力所不及的外倾性,并且影响其隐私和安详。

具有内倾偏好的人与外部世界交往的成功依赖于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如果其辅助精神活动过程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外部的生活会是笨拙的,事故频发的和不舒适的。对于未能充分发展其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的具有内倾偏好的人来说,他们受到的惩罚会比具有同样弱点的外倾偏好的人更明显。

1.10识别具有内倾偏好的人的主要

精神活动过程的困难性

对具有外倾偏好的人来说,其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就是外倾的,这不仅是可见的,还是明显的。他们将心理上最信赖、最熟练和最成熟的精神活动过程用来针对外部世界。所以,这一方面通常被表现出来,被他人识别,即使是在随意的接触中。

对具有内倾偏好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他们的主要精神活动过程习惯性地坚持是内倾的:当其必须面对外部世界时,他们会使用辅助精神活动过程。除非与内倾的人关系非常亲密,或者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感兴趣(或许这是接近他们的最好精神活动过程),人们很难进入具有内倾偏好的人的内心世界。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内倾的人展示给外部世界的某一面,但那最可能是辅助精神活动过程。那是他次要擅长的精神活动过程。

结果会是一个谬论。对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是判断型的具有内倾偏好的人来说,包括思考型和情感型,他们的行为不会像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人那样是外倾的。他们所展现在外部的是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的感知特征,他们的外部生活也主要是感知精神活动过程。而他们的内部判断特征直到有对其内心世界重要的事情出现才会显现出来。那一时刻,他们会明确无误地显示判断特征。

同样,对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是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具有内倾偏好的人来说,包括感觉和直觉,他们的行为不会像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人那样是外倾的。他们所展现在外部的是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的判断特征,他们的外部生活也主要是判断精神活动过程。

更直观地解释这一差异的方法是将主要精神活动过程看作是“将军”,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看作是“助手”。在具有外倾偏好的人中,将军总是出头露面。其他人首先拜见将军,向他商谈正事,并且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官方的正式答复。助手则恭恭敬敬地站得很远,或躲藏在帐篷中。在具有内倾偏好的人中,将军呆在帐篷中就重大事情进行决策。助手则在外边替他挡驾,或者,他在帐篷里协助将军,但会走出帐篷查看外边的动静。其他人首先见到的是助手,和他商谈正事。只有在事关重大(或亲朋好友),其他人才能走进帐篷拜见将军。

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呆在帐篷中,且职务远远超过助手的将军,他们会误认为助手就是掌管一切的。这是一个遗憾的错误。它不仅会导致对具有内倾偏好的人的能力的低估,还会对他的愿望、计划和观点产生误解。这些重要内部信息的唯一来源只有将军本人。

所以,与具有内倾偏好的人接触时最值得谨慎的,是不要在初步接触后就认为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任何涉及到具有内倾偏好的人的决定,都应该完完全全地告诉他们。如果事关重大,将军会走出帐篷并展示新的决策,这时,所作的决定才有可能不会出错。

1.11识别主要精神活动过程

从人格偏好类型的四个字母中推断其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有三种方法。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必须是对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偏好(根据第二个字母)或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偏好(根据第三个字母)。

判断和感知(JP)偏好可以用来确定主要精神活动过程,但必须与具有内倾偏好的人和具有外倾偏好的人区别使用。判断和感知(JP)偏好仅反映了处理外部世界的方法。正如前面所示,具有外倾偏好的人的主要精神活动过程更多是针对外部世界的,所以,其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在判断和感知偏好中反映出来。如果具有外倾偏好的人的类型是以J结尾,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就是判断型的,包括思考型和情感型。如果是以P结尾,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就是感知型的,包括感觉和直觉。

具有内倾偏好的人则恰恰相反,其主要精神活动过程不在判断和感知偏好中反映出来,因为他们在处理外部世界时用的不是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具有内倾偏好的人的人格类型中的字母J或P仅表示辅助精神活动过程而非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如果是以J结尾,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就是感知型的,包括感觉和直觉,如果是以P结尾,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就是判断型的,包括思考和感觉。

同类推荐
  • 我的羊皮卷枕边书

    我的羊皮卷枕边书

    年青人不应是一个爱的能力缺失的群体。他们知道爱的本质,也享受爱的温暖,既是给爱的主角,又是受爱的主角……年青的朋友们,别放下手中的这本非羊皮做的《羊皮卷》,这是属于你们的《羊皮卷》。不要认为冯雪钰编著的《我的羊皮卷枕边书》这本书离你的生活太远,你需要的生活不是“三点一线”,你的生活需要多姿多彩。况且,当你脱离学校和家长的庇护后,你该怎样独自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所以,年青的朋友们,每当夜阑人静,每当一切都收拾停当,窝在床头,拾起一册,随手而翻,你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获得非常丰厚的精神食粮。相信《我的羊皮卷枕边书》会让你豁然开朗;让你相信成功就在你身边。
  • 每天一节哈佛情商课

    每天一节哈佛情商课

    哈佛作为一座名校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哈佛学子更是可以凭借一张哈佛的毕业证而身价百倍,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哈佛人都生来就是天才,也并不是每一个哈佛人都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这座百年名校用它镌刻在图书馆上的校训告诉我们——时间、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人际关系才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的大脑总是在反复、重复地积累经验,情商就是在这慢慢积累的经验中产生的。如果你学会了怎样审视和了解自己,学会了怎样激励和鼓舞自己,学会了怎样管理和控制情绪,你将不会再无助地听任消极情绪的摆布,你将从容地面对痛苦、忧虑、愤怒和恐惧等各种情绪,而且,你还会发现自己能轻而易举地驾驭它们。一旦驾驭了它们,也就驾驭一切。
  • 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辑录了最震撼心灵、情感跌宕的动人故事,让人既喜欢,又心酸落泪。让您的内心在一次次感动中充实,让您的灵魂在一次次感动中升华!
  • 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

    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

    时下,对于小女人而言,幸福已经不单是好孩子、好老、公、好家庭,因为她们已经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于是她们的幸福所包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就是要告诉女人,想要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包括你自身见识的高度、涵养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衡量人和事的尺度、看问题的角度、追寻目标的速度、内心的温度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女人们如果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张弛、进退有度,那么幸福自然也就不会远了。
  • 女人心灵圣经

    女人心灵圣经

    西方人崇尚《圣经》,因为它如同一部知人心的天书,帮助人们解烦恼,去忧愁,教导人们如何宽心。《女人心灵圣经》虽然不能与它媲美,但它会帮助现代女性们彻底释放心灵,找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点……
热门推荐
  • 良田喜事:家有娇妻福满园

    良田喜事:家有娇妻福满园

    意外穿成农家女,父亲嫌弃,后娘算计,为了给自己儿子娶媳妇,竟将自己换给了山中的猎户为妻,换取一头野猪为聘。林峰,高大健壮,沉默寡言,面似恶鬼,据说只要搬出林峰的名字,夜啼的孩童都会瞬间禁声。穷,咱不怕,既来之则安之,身在宝山岂会饿死。相公,咱们一起携手奔小康。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指点江山:老身要逆袭

    指点江山:老身要逆袭

    一朝穿越吓人,怎奈这一副枯藤老树皮的面容下竟然是这般乾坤!使绊子的,玩坑的,靠边靠边!看老身如何完美逆袭,玩转这大好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真沉浮录

    修真沉浮录

    长生众皆妒,难知成道苦。一条仙凡路,望穿修士目。玄道无量处,修尽不得顾。万物分实虚,苍生有沉浮。唯有心无骛,方得真一驻。且看顾宣因为青梅竹马恋人的悔婚,而无意中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修真世界,在历遍万世沉浮,尝尽人生苦甜后,终于如愿悟得真一之路,原来是那最美之初。
  • 狂女追夫:魔帝束手就被擒

    狂女追夫:魔帝束手就被擒

    以前:“国师大人,宝宝饿了。”某女可怜兮兮的对某男说道,某男高冷的回道“我还有剩下的辟谷丹。”某女继续说道“国师大人,宝宝累了。”得到的只是冷冰冰的“那你就在这休息吧,我先走了。”某女,,,,,现在:“娘子,你饿不饿?渴不渴?”某男狗腿的说,“离我远点,宝宝不饿而且不渴。”某男环上某女的腰,继续不怕死的说道“娘子,你累不累?要不坐为夫怀里吧。”某女,,,说好的高冷呢?国师大人你在逗我吗?————简介无能,但是宠文是绝对的,(女追男)而且1v1【也许会更的很慢,但是不会弃坑!!!】
  • 天使恶魔你是我的女人

    天使恶魔你是我的女人

    她,上天掉下来的天使,有着皎好容颜,却个性刁蛮。他,一个富家大少,风流倜儅,游尽万般花丛。他遇见她。她撞见她。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 如果分离是结局

    如果分离是结局

    十年前的夏天,西瓜,蒲扇,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十年后的今天,心里满满的都是回忆。关于三藏的女儿国之旅,我只记得飘雪,垂泪,悲剧。他爱她吗?爱,因为戏水鸳鸯前“若有来世”的诺言,因为乘马离去前默默回眸的一眼。可动心又如何?她和江山,他依是无法随心摒弃。前生若不是如来,摘下红尘也可哀。友人曾问我:“若你是她,该如何?”我笑笑,说:“能如何?结局已定。”但是,如果分离是结局,我仍希望曾经相爱。
  • 无限求生

    无限求生

    全球连续四天出现超自然现象,直到了第五天,拉开了末世纪元。当旧秩序被破坏,人性释放,我,将建立新的秩序,属于我的国度!
  • 本仙来了:鬼王你好贱

    本仙来了:鬼王你好贱

    刁蛮任性的神女苏碧潇,因闯下大祸被天帝罚下凡助云长上仙加固血煞封印。却不料玄女转世的白若水竟意外死掉了,为了加固血煞封印,苏碧潇被迫穿越到了白若水身上。又会发生什么呢?是废材又怎样!照样打怪升级撩汉!带你逆天!带你飞!带你撩汉!带你嗨!是丑八怪又怎样!咱们丑的有逼格!带你逆天!带你飞!带你撩汉!带你嗨!发狗粮啦~【冷冷的狗粮在脸上胡乱的拍】某男:“丑八怪,你信不信我能不碰到你就亲到你!骗你我是狗。”某女:“本仙才不会信呢!”某男:“那就试试?”某女:“试就试,本仙倒要看看你是怎么不碰到我,就亲到我的。”啵~~~某男听完就往某女脸上猛亲一口。某女:“你!竟敢对本仙如此无礼!”某男:“汪!”
  • 爱不释手,总裁的刁蛮妻

    爱不释手,总裁的刁蛮妻

    三年前的婚礼,他不只逃婚,而且一句话让他成了整个小区的一个笑话,家庭的耻辱,甚至害的她的姐姐也嫁不出去。宁小可发誓,这辈子要是让她再见到那个杀千刀的,她非剁了他不可。*********转眼再见,他是丰城阔少,她是暴发户的女儿。他陪着朋友来家里相亲,她帮着姐姐做馄饨应付相亲。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她愤怒的看向他。某男邪魅开口:“你们认错人了,我是景桁的哥哥景琛。”某女:“……”************渣男“哥哥”大方表示,要帮宁小可收拾那个杀千刀的,而且立即执行,某女瞬间惊呆了。好吧,有人帮忙自己收拾渣男,何乐而不为。绑了揍一顿,可以!玩玩涂鸦,也可以!只要是想玩的,没什么不可以!宁小可觉得自己的日子简直是爽翻天了,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前男友“哥哥”是感恩戴德,涕泪涟涟。景少悠悠开口:“亲爱的,既然那么感动,嫁给我可好!”某女眯眯眼:“等我虐够景桁了再说,明天我要……”某男泪:“……”他们同仇敌忾,臭味相投,齐心合力收拾“景桁”,查清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可是后来的后来,宁小可才发现,某景少给她挖了个坑,而且是很大很大一个坑,让她跳进去就再爬不出来了,而这个坑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