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跨入了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工作以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一起抓,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共识和行动纲领。6年来,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的增长都在1倍以上,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2.23倍,利润增长了2.43倍,扣除物价指数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也在2倍左右,经济效益提高明显。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率有进一步提高。同时必须看到,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石油和化学工业依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2000~2006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总的特点是快速和健康。快速表现在增长速度高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健康表现在基本保证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的供应,满足了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化学工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1.石油和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
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化工产品的产量进入了一个相对高速增长期。7年中产量增长超过1倍的产品有天然气(115.3%)、农药(100.1%)、乙烯(100.3%)、精甲醇(283.7%)、油漆(176.1%)、染料(150.1%)、合成树脂及共聚物(134.3%)、合成橡胶(120.8%)、合成纤维聚合物(164.2%,不含单体)、化学纤维(191.8%)、轮胎外胎(256.3%)、塑料(157.6%)、平板玻璃(120.7%)等。其中轮胎外胎和精甲醇都有超过2倍以上的增长。增长最少的是原油,只有12.7%的增长,由此也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 能源“瓶颈”。不过另一方面,2006年我国的原油加工量已经超过3亿吨,比2000年增长了64.97%,除了加工自产原油外,还有40%以上的进口量保证供应,基本满足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2.石油和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2006年1~11月,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8043亿元,同比增长27.5%,据此增速估算,全年销售收入应达到42155亿元。相比2000年的13045亿元,增长了2.23倍。产品产销率基本保持在97%~98%水平,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达到99.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达到99.1%,化学工业为97.6%。化工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2006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仍然比2005年增长了29.4%,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和重庆市分别增长了92%以上。
石油和化学工业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在增长。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30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2155亿元,利润总额从1298亿元增长到4446亿元,应该是我国化学工业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最近6年来化学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销售收入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石油和化学工业效益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经济效益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从全行业的利润总额看,除了2001年有所降低,此后各年都是提高的,而且提高的幅度逐年增大。特别是2004年一年提高了59.3%,2005年也提高了33%。2006年的利润增幅有所减缓,但仍然达到19.9%。
1.经济效益
(1)产品附加值率。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品附加值率基本稳定,略有下降。2000年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品附加值率为33.56%,2001年为33.29%,2002年为32.83%,2003年为32.37%。根据相关资料,2006年的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7.6%,增幅回落7.1个百分点的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知道,2005年的总产值增长率为34.7%,增加值增长率为27.3%。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化学工业的总产值增长率,始终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那么,其结果必然是附加值率逐步下降。当然总体情况的下降并不排除其中具体行业附加值率的提高。
(2)销售利润率。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销售利润率2000~2006年分别为9.88%、8.28%、8.38%、9.55%、10.77%、9.31%和10.55%。2001年是销售利润率比较低的年份,2004年达到最高值,2006年也同样达到两位数。总体上是在波动中逐步提高的。与全部国有和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1年的销售利润率5%和2004年的6%相比,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销售利润率一直是比较高的。
(3)总资产贡献率。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总资产贡献率2000年为14.9%,2003年为16.33%,2004年达到19.22%。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2003年和2004年的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为17.34%和22.23%,其中石油工业更是达到27.7%和31.2%。这是其他工业行业很少能够达到的经济效率指标。
(4)资产负债率。200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7.73%,此后在逐年下降。2003年全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1.5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为49.25%,石油工业为51.49%,化学工业为58.8%;2004年全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1.82%,国有控股企业为47.86%,石油工业为42.68%,下降幅度比较大,化学工业为57.57%,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5)成本利润率。在化工产业中成本利润率的差别比较大,以2000年的水平为例,其行业平均的成本利润率为10.09%,其中石油工业的成本利润率达到19.62%,几乎是整个行业的2倍,特别是国有控股石油工业企业更是高达20.62%。化学工业平均只有7.11%,其中化学矿业4.09%、化肥6.69%、农药4.59%、合成材料8.1%、橡胶制品4.5%。
(6)全员劳动力生产率。2000年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快,几乎每年都以数万元的速度在提高。2000年时只有25.26万元/人·年,2001年提高到28.14万元/人·年,2002年又提高到31.68万元/人·年,2003年进一步提高到40.42万元/人·年,2004年则达到了47.45万元/人·年。
(7)进出口比率。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出口交货值每年都在增长,2000年为1058亿元,2002年为1193亿元,2004年增长到1939亿元,其中的增长主要来自化学工业品,因为石油产品我们是净进口国,出口非常有限。2000年我国石油出口只有356亿元人民币,2004年减少到310亿元;而化学工业品的出口则从702亿元增长到1644亿元。即使如此,我国的化工产品一直是入超。2006年1~11月全行业累计的进出口贸易额为2243.9亿美元,虽然同比降低了5.7个百分点,增幅仍然达到21.5%,但是,由于进口增速达到23.3%,出口增速只有16.9%。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累计逆差达到1049.6亿美元,同比扩大高达27.2%,上升了13.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石油(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我国化学工业品的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弱。仅就化学工业品的进出口比率而言,2006年我国石油以外的化工产品进口达到973.5亿美元,出口只有663.5亿美元,累计贸易逆差比2005年下降64.36亿美元,但仍然有310亿美元。进出口比率为147:100,如果加上石油产品的进口,其比率差距就更大。
2.社会效益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产业力量。石油和化工产业的社会效益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产业要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在加入WTO以后,我国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逐步扩大,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同国际市场接轨。但是石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材料,如果价格直接同国际市场接轨,必然导致我国物价的持续和全面上涨,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过热增长。因此,我国的原油价格长期以来实际上比国际市场价格要低。正是在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国石油和石化产业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全部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证居民生活水平不受价格全面上涨的影响,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在稳定物价方面承受了较多的社会责任。
化学工业的社会效益还体现在支农产品方面。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一直在国家指导下保持较低的价格水平,使农业生产获得了稳定的增长和健康的发展。化学工业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环境效益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发展的效益指标已经不再简单地考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如何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2006年,我国开始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成为衡量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整体上看,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环境效益并不容乐观。根据统计,2006年全国化工行业的能耗总量下降了约5%,但是由于石化行业的能耗上升了8.7%,结果是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能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生产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的小化工无序扩张,是阻碍全行业能耗降低的主要原因。
从环境效益上讲,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是重要的指标。石油和化学工业属于高污染、高排放、高危险产业,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全省化工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全省化工行业废水年排放量已经达到7.75亿吨,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0%,被列为全省“第一排污大户”。为改善这种高污染状况,江苏省专门编制了《江苏省化工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7大类、25种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进行严格控制,允许排放标准比国家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提高20%。
石油和化工行业由于历史欠账、防治污染措施不完善、产业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严重镉污染事件、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贵(阳)新(寨)高速公路液态氨泄漏……在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事故,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治污染措施不完善已经成为2005年以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重要原因。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主要污染物要减排10%,并将该指标纳入“约束性指标”。这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来看,2006年能耗降低4%、污染减排2%的指标已经基本落空。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污染排查结果显示,总投资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其中45%为重大风险源。化工行业所暴露出来的环境欠账和生态安全确实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治理和防范。
4.煤化工的效益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以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的下游产业面临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煤化工作为替代能源和材料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一时间,以“煤变油”为主要技术选择路线的煤化工成为一个产业性的亮点。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准备上马的煤化工大大小小上百个。仅就主要项目的设计产能看,可生产油品3529万吨,烯烃756万吨,甲醇4288万吨,二甲醚663万吨,总投资为6657亿元。此外还有众多未统计的合成氨、尿素、电石、乙炔等煤化工项目。
关于煤制油的技术开发问题,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技术可行性,但是,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呢?以煤制油为核心的煤化工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的要求都很高。煤变油过程中往往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投资巨大,规模经济要求高,年产100万吨油品的投资就需要100亿元,吨油产能的固定资本占有量上万元;即使能够达到500万吨的规模经济要求,总投资也要达到250亿元,吨油产能也占有5000元的固定资本。加上投资建设周期至少要5年,这期间的财务费用和国际油品市场的变化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应该说项目风险是相当大的。
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看,煤制油还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风险,社会的外部性成本很高。由于煤的碳含量高,氢含量低(仅有5%),煤制油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原油工艺的7~10倍,势必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煤制油在我国还存在水资源的制约。大型煤化工项目用水量巨大,年产150万吨油品的间接液化工厂,需要原水供应量为每天5.5万立方米。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地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总体上,煤制油存在着投资、成本、技术、环境和水资源的五大风险。各地一哄而上发展如此多的煤化工项目,暴露出一种投资建设的无序状态。国家发改委2006年7月13日发布《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示各级主管部门,不应批准年产规模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这对于各地盲目上马“煤变油”的热潮,也许能够形成有效的遏制。
三、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1.市场环境的新变化
2001~2005年是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随着我国化工产品贸易额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化工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化工产品的贸易逆差仍然在继续扩大。2006年1~8月,出口增速与2005年同期相比回落32.9个百分点。即使如此,我国的化工产品仍然不断遭受反倾销的困扰。不仅欧美发达国家,包括印度、东南亚、中东欧、南美等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对我国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起诉。截至2005年底,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已经有130余种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和仲裁,2006年上半年又有21种产品遭到欧盟、美国、韩国、印度等国立案调查,化工产品已经成为遭遇海外反倾销的重灾区。业内人士据此提出警告:我国化工出口贸易已经进入摩擦高发期。仅就化工产品而言,虽然我国一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但是,国际贸易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变,而且竞争的非关税壁垒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满,国际市场环境的压力自然会进一步增大。尤其是中国化工产业,石油化工在国际原材料市场和油田开采方面虽然竞争的灵活度似乎更大了,同时美俄等大国和国际石油巨头出于对中国的战略性防范,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国企”身份又成为一种进入的制度性壁垒,从而频遭“所有权歧视”。同时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已有的合作开采项目,也往往受到当地武装分子袭扰,给海外作业的中国员工和项目设施带来安全隐患。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中国石油化工业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持续宽幅波动的趋势,7月份一度高达每桶78.8美元。虽然此后有所回落,11月份一度回落到58.8美元,年底仍然在60美元以上的水平。总体上看,国际油价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敏感的神经系统,围绕油价和油气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大国之间博弈的焦点。我国作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化工产业对国际原材料的依赖,从而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过渡期满,成品油批发市场开始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我国石油和化工市场的全面开放。在过去的5年中,国际石油和化工巨头采取渗透、合资、收购等灵活多变的策略,在华投资发展迅猛。外商投资的重点集中在中下游的高附加值、深加工等领域。他们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规模优势和终端营销经验都将在未来占据主导优势。中国化工企业仅仅凭借低成本战略是难以取胜的。加上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使得国内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2.技术竞争的升级
向技术进步要效益越来越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多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引进技术来支撑,因此虽然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成套技术很少,出口产品大多是低档的初级原料,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且是以高能耗和环境重污染为代价。
进入21世纪之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经不仅仅限于生产加工,而且纷纷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针对中国和亚洲市场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试生产应用,把技术研发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包括陶氏、巴斯夫、杜邦、BP、拜尔、德固赛、东丽、帝斯曼、伊士曼化学、罗地亚、罗门哈斯、浪盛、霍尔尼、宝洁、汉高、汽巴精化、米其林、普利司通、韩国轮胎、锦湖轮胎、辉瑞、罗氏、欧莱雅、雅诗兰黛、日本花王等全球著名的化学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40多个。跨国公司的这些研发中心,投资多、规模大、规格高,有的是全球研发中心,有的是亚太地区中心。这些研发机构的研究领域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日用化工、电子化工等所有领域。中国化工企业在技术方面本就没有竞争优势可言,在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并大力投入技术研发的时候,如何应对新一轮的技术竞争,是国内企业必须正视的根本问题。
节能降耗是化工技术竞争的主要方面。由于能源和环境的约束,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在能耗和环保方面都面临新的技术瓶颈。我国化工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强度不够,产品品种单一,综合利用水平低,从而造成单位产值的能耗高。以味精为例,我国2005年的味精占世界总产量的75.6%,比1999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是,这种发展的直接代价是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2005年我国味精总产量为136万吨,消耗粮食约360万吨,用水1.9亿立方米,用电13.6亿千瓦时。如果生产企业能够从每吨平均粮耗2.7吨降到2.3吨,就能够节约粮食54万吨;从每吨水耗140立方米降到80立方米,就能节水1.2亿立方米;从每吨耗电1000千瓦时降到700千瓦时,就能节电4亿千瓦时;从每吨煤耗1.87吨降到1.13吨,则可节约标准煤100万吨。而这样的技术指标在国际上并不是最高的。
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技术要求。中国要走出化工产品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价格竞争的阶段,就必须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未来市场的竞争取决于研发能力、资本实力和市场控制力,跨国公司在中国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意在保持竞争力。中国化工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要想根本改变竞争中的被动地位,就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为此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重视产学研的“无缝对接”,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3.资源的严重约束
首先是石油对化学工业构成双重约束。一方面是作为能源的约束,重化工业是能耗大户,石油化工本身对于能源的需求就是巨大的,在我国原油进口达到全部需求量46%的今天,石油对化学工业自然构成严重的约束。另一方面是作为原材料的约束,石化工业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产业,从原油加工到乙烯、苯,再到中游的聚酯等一直到化纤原料和各类精细化工产品,无论产业链多长,都需要上游的石油作为原料。石化工业会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而加大成本,从而削减利润。只有不断通过技术进步,优化化工产品生产的路径和方法,提高产品品质、性能和产量,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才能从根本上走出粗放的局面。
其次是水资源的约束。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不均匀。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其中北京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1/7、世界平均的1/30.各地工业的发展还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河流被污染,70%的城市河道不能饮用,50%的城市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水资源和水质的承载能力已经对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约束。化学工业作为用水大户和水污染大户,我国每吨化学品的排水量为国际先进水平的2~4倍。我国生产1吨乙烯的耗水量约6.1吨,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3~6倍。我国合成氨的吨耗水量平均达到58立方米,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5倍。在污水排放方面,我国每加工1吨原油的排污水量是国际先进水平的5~6倍。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是我国化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之一。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发展循环水应用技术是必然的选择。首先要做好凝结水的回收,经过简单处理,力争达到锅炉给水标准。据统计,节约1吨新鲜水可节省1.3~3.5元,节约1吨锅炉给水可节省7~20元。更需要强调的是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一般石油化学企业所用新鲜水中,补充循环水用量占总新鲜水用量的60%~80%,如何降低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石化企业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只有2.0~3.0,国际上的一般水平为5.0~8.0.如果通过技术改进提高到5.0~7.0,就能够节水20%~40%,不仅减少废水排放,而且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最后一个环节是加强污水处理,尽可能减少排放,降低污染,如果能够做到零排放,那么在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就能够双双获益。水不同于能源,能源可以通过进口解决,水则很难通过进口解决。
此外还有煤炭资源的约束。我国虽然是煤炭资源大国,但是人均占有量并不高。煤化工项目不仅污染严重,也是煤炭消耗大户,各地纷纷上马煤化工项目,实际上也同样存在资源不足,价格上涨、利润摊薄的风险,甚至有可能造成生产就亏损的情况。因此是需要慎重选择的。
4.环境成为硬指标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资源消耗高、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三废”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究竟如何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全行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对转变增长方式,走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还没有摆到重要的位置,整个行业还表现出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优化,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倾向,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短期内根本改善排放标准还很不现实,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还远未完善。三是由于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环境政策引导与评价体系不能配套。五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导致环境成本有增无减。
专栏12-1
轮胎工业应提高子午化率和翻新率
2006年轮胎行业迈出了三大步。第一,产品结构调整见成效。前三季度轮胎的子午化率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全年可望达到58%~60%,斜交胎产量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出口形势乐观,1~8月份,我国内资企业出口轮胎2800万条,同比增长13%,出口交货值达143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价格有所提高。同时内资企业出口交货量和交货值均大于外资企业。第三,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虽然面对原材料涨价等困难,国内企业并未出现大面积亏损,而且内资企业的竞争力还有所提高。1~8月份,内资企业全钢子午胎市场占有率达到73.4%,行业竞争态势有所改观。
我国轮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产能增长过快,橡胶价格大幅度上涨,出口轮胎频遭反倾销,市场无序竞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我国轮胎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投资的子午胎项目多达70多个,半钢子午胎项目34个,总投资已超过400亿元。此外还有许多正在扩建的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全钢胎产量将超过7000万条,半钢胎年产量将超过3.3亿条,斜交胎约9000万条。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全钢胎需求量(包括内需和出口)约5400万条,半钢胎约2.2亿条,市场风险加大。不仅如此,由于产能增长过快,使天然胶等原材料更加紧缺,这也是促使天然胶价格上涨、轮胎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确保产业安全,一方面要坚决制止低档次、低水平、高能耗、高污染的小轮胎项目盲目上马,防止大型企业无限扩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限制斜交胎的发展,鼓励提高子午化率。特别要鼓励具有自主创新、技术专利和品牌的子午胎的发展,例如,国内尚处空白的巨型子午胎、高性能轿车子午胎,以及无内胎、低噪声、低滚动阻力、承载能力强、可多次翻新的载重子午胎。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循环经济的创新之路,提高轮胎的翻新率是轮胎业发展的正确选择。轮胎翻新对于节约橡胶资源、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消耗大国,国内天然橡胶资源量仅为6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67%,天然橡胶价格的暴涨严重影响了轮胎行业的生产。翻新轮胎既可以节约橡胶资源,又可以节约能源。按照制造每公斤轮胎耗电1.2千瓦时计算,每条轮胎平均40公斤,年翻新量30万条,每年就可节约电力1440万千瓦时,节约原材料12000吨。一条轮胎翻新一次,寿命相当于一条新胎行驶里程的80%,二次翻新相当于60%以上。这对于缓解橡胶供应短缺、节约资源和降低废旧轮胎的垃圾处理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符合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和资源、具有重要环境贡献的轮胎翻新业,国家应当在宏观政策的指导方面,在税收优惠方面,给予合理的优惠,鼓励发展轮胎翻新,提高旧轮胎的翻新率。
资料来源:根据路元丽:《提高子午化率仍是轮胎工业主要任务》,载《中国化工信息》,2006(49)和欧阳洪利:《推动轮胎翻新产业健康发展》,载《中国化工信息》,2006(37)改写。
专栏12—2
自主创新是我国农药行业的唯一出路
目前我国有农药生产企业2600家,农药生产总量超过100万吨(折100%),这些中国企业生产的数量庞大的农药,有多少是真正的“中国创造”呢?我国研制投产的200多个农药品种,基本上是仿制的品种。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有十多种。受资金、技术的限制,农药自主研发比较困难。据介绍,开发一个农药新品种并实现工业化生产,1970年以前平均要筛选7400个化合物,花费500万~800万美元;进入21世纪后要筛选2万~3万个化合物,历时8~10年,费用高达8000万~1亿美元。巨额的开发费用使得研究者对农药研发望而却步,因此,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和核心技术。
我国农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农药品种少。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的农药有500多种,我国仅能生产170多种,在品种方面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②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造成企业间的无序竞争。③出口量增价减。目前我国农药出口企业有1800多家,出口各种规格的农药2905个品种,但真正在国外实现注册登记、拥有品牌的不到90个。我国的农药大多是“贴牌”销售,以大包装发货,然后由进口商加工销售。由于缺乏品牌,我国农药进口产品与出口产品的价格差一直在每吨2000美元左右,出口农药的整体价格始终维持在成本的水平上。④农药残留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是全球水果、蔬菜、茶叶和中草药生产大国,但产品却长期无法大量出口。农药残留是一大“硬伤”。要突破技术壁垒,必须研发超高活性、超低剂量、超高效率、低毒、低残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
加入WTO的5年保护期已过,农药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仿制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如何加大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品种,是关系农药行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日本和韩国企业也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从而获得成功。他们当初的技术基础还没有中国雄厚,现在已经成为新农药技术和产品的出口国。日本和韩国在开发新农药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农药行业借鉴。
资料来源:摘自张为农:《自主创新是我国农药生产的惟一出路》,载《中国化工信息》,2006(23)。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