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舰的侵略,吴淞口两江总督府衙内喧声震天,大家在围绕如何对付英军激烈争论。七十多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主张赶紧做好准备,以防洋人打过来。
“洋人来了,我们也不能打。”总督牛鉴怪声怪气地说,“关天培和洋人打得多激烈,虎门还不是失守了。”
陈化成见牛鉴是个贪生怕死的卖国贼,知道再劝他也没什么用了,便气愤地离开总督官邸,决心以死保卫吴淞口。
英军先后攻陷了厦门、镇海和宁波,尽管军民英勇抵抗,但官员贪生怕死,以致英军长驱直入,英军的残酷掠夺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陈化成临危受命,面对英军已经逼近吴淞口的紧急形势,他亲自驻守西炮台,准备拼命一搏。
陈化成刚回到炮台,就听江面上传来了隆隆的炮声。他向远处一望,只见无数只英国军舰正朝炮台扑来。“马上准备,打跑洋鬼子。”陈化成一边下命令,一边和炮手们调准大炮,瞄向远方江面。
英国军舰越来越近,就连桅杆上的米字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陈化成下令放炮。炮弹所至,一片火海,英军的军旗尽皆折损,舰体也缓缓沉进江里。
这时候东炮台的清兵深受鼓舞,也朝洋鬼子猛烈的开起火来。炮弹雨点般地打向敌舰,璞鼎查不得不下令英国舰队迅速后撤。
牛鉴正要准备溜走,听说陈化成打退了洋人的进攻,也顿时来了精神。想趁机抢点功劳。他钻进八抬大轿,领着人急急忙忙地朝炮台奔来。
牛鉴赶来,正好赶上英军的第二轮进攻,炮弹如雨点般降落,竟把牛鉴的轿子掀去了一半儿,牛鉴吓得屁滚尿流,不顾一切钻入人群跑了,士兵见长官如此模样,也纷纷逃散。
镇守东炮台的清兵看见总督大人只顾自己逃命,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逃下了炮台。西炮台的一些清兵一见这情景转身想溜。陈化成愤怒地挥刀砍死了其中一个,然后大声吼道:“谁敢逃跑,这就是下场!”
清兵们镇定下来,但劣质的炮弹根本无法攻击英军;很多炮弹根本打不响,英军乘机从背后反扑。
陈化成见前后都是敌人,便鼓励士兵们说:“弟兄们,皇上把炮交给了我们。如果我们活着,炮台却丢了,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和乡亲父老们呢!今天,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在炮台上。”说着,他推开一名牺牲了的炮手,瞄准了一艘扑来的英舰,拉燃了大炮。但这颗炮弹品质极劣,不但没打出去,反而把自己炸伤了,陈化成通身上下都成了紫红色。
这时候,后面扑来的洋鬼子已经冲上了炮台。陈化成不顾自身的伤痛,挥舞着大刀与敌人拼杀起来。他一连劈死了三个洋鬼子,在他正在扑向第四个时,一颗炮弹突然在他面前爆炸了。这位七十多岁的老英雄壮烈牺牲。
清兵们见陈化成死得如此壮烈,群情激慨、义愤填膺,决心为陈化成报仇。最后,将士们全部英勇牺牲。鲜红的血水染红了炮台,也染红了炮台周围的江面。
吴淞口被攻克后,英军烧杀抢掠,像魔鬼一样疯狂吮吸着中国土地的一滴滴鲜血,英军的魔爪一直伸到了南京城下。
在北京享福的道光听说洋人都打到南京了,吓得差点儿要了命。可是这个昏庸的皇帝,不但不竭尽全力去同侵略者决战,相反却派耆英等人去和洋人和谈。
在敌人大炮的威胁下,耆英等人全部答应了洋鬼子的无理要求,从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赔偿英国各种损失二千一百万元。同时,英国人正式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胡作非为的权利。这样,这次鸦片战争就以英国人的胜利结束。从此,中国开始沦为洋人的半殖民地。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百姓的生活道路陷入了更深的泥泞中,沉重的屈辱和负担都转到了国民身上,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起义的焰火如青蛇吐芯时隐时现,就等着一声呐喊,熊熊燃烧。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终于一触即发,太平军迅速占领半壁江山,战火一度烧到北京城,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