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操纵基因重组分子获得成功而荣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保罗·伯格(美国,1926~),生物化学家,1926年6月30日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1929年,美国爆发有史以来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衰退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伯格家周围大多是来自欧洲的犹太移民,因为当时的种族主义还很严重,虽然他们拼命工作,但生活仍然清贫,而且还受到一些美国白人的歧视。懂事后的保罗·伯格逐渐产生了改变家庭现状的想法,决定以后要成为收入稳定、受人尊敬的医生。
1943年,17岁的伯格从林肯中学毕业后,考入纽约城市学院,但不久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舰艇海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伯格进入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生物化学。1948年,伯格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后继续留校深造,3年后再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2年至1959年,伯格先后任职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1959年后任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直至离休。
1960年,伯格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提出,可否用人工方法将外界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来实现基因重组,以达到变异生命体种属性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瑞士日内瓦大学微生物遗传学家W。阿尔伯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在细胞体内存在“限制性内切酶”的细菌酶,它对生命遗传物质DNA有切割降解作用,并于1968年成功合成第一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Ⅰ型酶。197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微生物遗传学家H。O。史密斯在阿尔伯理论指导下成功分离具有更好识别能力和准确切割能力的HindⅡ型酶。史密斯的同事D。内森斯用HindⅡ型酶实现了DNA切割。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实现DNA重组技术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几乎与此同时,伯格也独立取得了与阿尔伯等人相同的结果,正当同事们为伯格欢呼时,阿尔伯等人的研究成果已见诸报端。这项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耗费了伯格10年心血,但稍晚于阿尔伯。果然,后来197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了阿尔伯、史密斯、内森斯三人,伯格与之擦肩而过。伯格并未为此沮丧,因为从事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奖,更何况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和完成DNA切割只是实现了生命重组的第一步。
1971年,伯格发现被切割的DNA在切断处会产生附着性的尾端,尾端不同的DNA连在一起就可实现基因重组。他利用“分子剪刀”(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具有剪切功能,形象称之为“分子剪刀”)将一种病毒的DNA打开,并将其连接到另一个也经过剪切的DNA分子上,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例基因重组。
伯格的研究成果立刻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他是世界上首位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科学家,这不仅仅是因为实现了原本不相关的DNA组合在一起,而且意味着人类可能制造出全新的生命,这标志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伯格也因此荣获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