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0300000012

第12章 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封建社会,当官的不贪不占,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但是封建官吏都能做到这一点却也寥寥无几。而康熙年间的张伯行就是这样一位好官,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

前不久热播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跃龙门》,讲述的是康熙年间震动朝野的江南科考案,揭露了清代康熙朝官场和科场“无官不贪”的腐败。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清官,他的名字叫张伯行。

张伯行,字孝先,号恕斋,晚年又改号敬庵。于清顺治八年(1651)出生,河南仪封人,也就是现在兰考县。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后来,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就是在这里做县委书记的。

张伯行自幼聪敏好学,受先人的影响,品德也很高尚。13岁时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康熙二十年(1681),张伯行中举,四年后殿试三甲八十名,赐进士出身。

授予中书的官职,中书的职责是替皇帝缮写册文和诰敕等文件。

张伯行为官的最大特点是,清正廉洁、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由于政绩突出,屡次得到提升,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他已升到江苏按察使,监察全省的各级大小官员,成了一省的高级官员之一。康熙十分赏识他的清廉和才干,特赐给他“布泽安流”榜,称赞他是“江南第一清官”。

第二年,康熙南巡至江苏,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在举荐的名单中没有张伯行,康熙很不高兴,就对总督、巡抚说:“张伯行为官清廉,已闻名朝野,朕早就听说过。像这样的官员是国家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说完又对张伯行说:“朕知道你是个好官,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将来你定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不辜负朕,不辜负天下百姓。如此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明君,善识英才;如果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康熙当场提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康熙接下来又说:“朕闻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清史稿·张伯行》)

张伯行一上任,就为百姓办了四件好事:第一,请免税赋。当时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闹灾荒,生计尚难,何谈税赋,因此,张伯行上疏请免,得准;第二,调剂粮食。福建人多山多田少,自产粮食不足用,粮价很贵,张伯行请求动用国库的钱到湖广、江西、广东购买粮食,然后平价出售,保证供应;第三,兴建义学。福建百姓祭祀瘟神,张伯行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偶像,建成书院;第四,移风易俗。福建多尼姑,有人卖贫苦人家的女子,以致削发为尼者成百上千,张伯行下令允许这些尼姑还俗,为她们选择配偶,有家境贫穷无法赎回的,由官府出钱赎出。

三年后,张伯行升任江苏巡抚,是全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一到任,就着手整肃社会风气。江苏是大省,来此做官的都是有后台的,所以各级官吏气焰嚣张,相互徇私舞弊,大肆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为此他向全省发布了一份特殊布告,在全省各处张贴,让百姓都知道,家喻户晓。布告全文如下: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事,廉耻实伤;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布告的大意是:一丝绢布,一粒粮食,都关系到我的名节;一厘一毫的钱财,都是百姓的血汗;对百姓宽厚一分,百姓得到的好处就不止是一分;多取百姓一文钱,我的人格就不值一文钱。交际送礼,是没有廉耻的行为,如果是不义之财,就要扪心自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布告总共只有56个字,极其简练,一扫官样文章装腔作势的样子,句句实在,而且针对性强,中心突出,通俗易懂,既阐明了自己的为官宗旨,也在告诫各级官吏。封建社会,当官的不贪不占,不盘剥百姓,就可以说是好官,绝大多数官员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张伯行就能说到做到,成为清廉的典范。

张伯行为一省之最高行政长官,自己率先垂范,一方面,他决不收受一文钱,还经常把自己的积蓄捐出来救济受灾的百姓;一方面,遏制贪官的徇私舞弊行为,只要发现有徇私枉法、贪污舞弊的官员,就马上揭露,向朝廷报告。

江苏六合县的王知县虽然政绩平平,却整日想着如何升官发财,他认真地研究了一番,认为除了要有才能和机遇之外,还要有人提携,要求人就要有“孔方兄”帮忙。当时,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是一省的最高长官。王知县深知:想升官,必须得此人提携,但他对张伯行的清正廉洁有些耳闻,不敢贸然行事,苦思良久,想出一策。

一天,王知县去拜访张伯行,适逢张伯行不在家。

他便对张夫人说:“我这有一幅画,送给张大人,别无他意。”说着便将随身带去的一幅画儿放在桌子上。张夫人急忙摆手说:“您赶快拿走,这可不能收。我如果收下您的礼物,我家老爷回来是要批评我的。”“夫人见笑了,这不是什么礼物,是我画的一幅画儿,想请巡抚大人指教。”王知县解释说,“改日再来拜访。”说完扭头走了。张夫人听王知县这么说,放松了警惕,觉得收下一幅“求教”的画儿,算不了什么问题,便没有执意拒绝。

张伯行办完事回到家里,夫人向他叙述了王知县送画一事,张伯行觉得事情有点怪,自己与王知县并没有深交,对方为什么要送画给自己。于是,吩咐夫人把画拿过来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他从夫人手中接过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好像比一般的画儿重。画轴大多是梨木做的,不可能这么重,看来画轴里面定有文章,是不是里面藏有什么东西。夫人在旁边不解地问:“你不看画,盯着画轴看干什么?”张伯行微微一笑:“夫人有所不知,问题就出在画轴里面。”说着,打开了画轴一头的端盖,二人往里一看,吃了一惊,里面装着金灿灿的金条。张伯行把画轴倒过来往桌子边上轻轻地一磕,一根金条沉重地落到地上。

那位送画的王知县见一个多月过去了,没什么反应,便以为大功告成,又来拜访张伯行。张伯行说:“多谢送画,你的画儿画得不错,皴、擦、点、染,浓墨重彩,阴阳虚实,远近疏密等表现手法,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已收下。”王知县一听,自然满心欢喜,清了清嗓子说:“巡抚大人过奖了,请今后多多提携。”张伯行说:“你的画我是收了,但是不能白收。我回赠你一幅字吧。”王知县一听,受宠若惊,连声道谢。

张伯行早已准备好了一幅字,他从书柜里取出一幅字,交到王知县手里。王知县接字在手,觉得分量不轻,掂了掂,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张伯行肯定把自己送的金条又退回来了,心里立刻咚咚地跳个不停,脸色也骤然难看起来。匆匆忙忙地拿着张伯行回赠的字画,灰溜溜地走了。

张伯行同大贪官噶礼的斗争,是他一生中一次最艰难的经历,几乎丧了身家性命。噶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开国功臣何和礼四世孙,何和礼是清太祖的女婿,因此,又是皇亲国戚。噶礼任山西巡抚近10年,在任期间,贪得无厌,横征暴敛,为害一方,屡遭御史劾奏。康熙念其先人之功未加深究,并于四十八年提升噶礼为两江总督。噶礼见自己虽然横行不法,皇帝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升官晋爵,所以更加肆无忌惮,上任数月,就将下辖大小官员换了一遍。新任巡抚张伯行素以清正廉洁著称,不可避免地要与噶礼产生矛盾。

两人的矛盾终于由江南科考案引发开来。康熙五十年(1711),在江南地区举行乡试,正考官是左副都御史左必蕃,副考官是编修赵晋。九月,榜发,舆论顿时大哗,因为榜上有名者多盐商富贾子弟,这些人大多“不通文字”,两江总督噶礼从中索贿受贿50万两白银。士子们忍无可忍,千余人制五路财神像抬入文庙明伦堂,意谓此番乡试“惟财是举”,又有人将贡院门口的匾额“贡院”改成“卖完”,纷纷抗议主考官的舞弊行为。张伯行将此事调查清楚后,立即向朝廷报告。

康熙帝闻听此事后,震怒不已,马上派户部尚书张鹏翮、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同噶礼、张伯行在扬州会审,很快,就搞清了案情真相,有关案犯供认不讳,最要紧的是把噶礼也揭露出来。张鹏翮本是一清官,而且也很欣赏张伯行的为人,正是因有张鹏翮的推荐,张伯行才得以出名。不想此次却陷入两头为难的境地:一面是公理;一面是权势。刚巧自己的儿子、安徽(归两江总督管辖)怀宁县知县张懋诚摊上重案有求于噶礼。权衡一番后,张鹏翮只好倾向于噶礼,欲结案停审。张伯行不答应,欲穷追到底,彻底查清一切有牵连的人。噶礼又气又怕,伙同张鹏翮,想方设法加以阻挠。

张伯行不能容忍噶礼贪赃枉法,便向朝廷上表,控告噶礼也参与了这次乡试的舞弊,接受贿赂,索取白银5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企图利用职权将这次乡试中的舞弊案给隐瞒下来。张伯行请求朝廷解除噶礼的一切职务,进行审查。噶礼也没闲着,积极给张伯行罗织罪名、上报朝廷。康熙帝看了张伯行与噶礼互相揭发的奏折,感到一时难以查清真伪,索性下令解除两人的职务,对两人同时调查。

张鹏翮仍任主审,他继续袒护噶礼,称张伯行所揭发的材料缺乏事实,纯粹是诬陷。康熙帝相信张伯行不会诬陷噶礼,一来,张伯行向来清正自律,不会随便造谣生事;二来,他对噶礼的不法行为早有耳闻,专爱搬弄是非。所以,严厉斥责张鹏翮等人徇私,有意替噶礼掩饰。于是,改派穆和伦等人复审,其结果仍是维护噶礼,否定张伯行。康熙帝开始感到事情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于是,他将二人都解除职务,在事情未弄清之前,一时难以下决心处理。

有一天,康熙向太后请安时,遇见前来探亲的噶礼的母亲,顺便问起噶、张为何发生矛盾,以至互相攻击到如此厉害。噶礼的母亲,忠厚贤惠,如实反映儿子贪赃枉法,并说张伯行所奏皆属实,解除他的职务,确属冤枉。康熙帝顿时醒悟,愤恨地说:“天下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儿子,连母亲都以儿子的行为可耻,他的罪行真是罪不容诛啊!”

康熙帝马上召集诸大臣和各部门官员,严厉训斥张鹏翮执法不公,诬陷好人。他说:“伯行为官清廉,噶礼的品行,朕是不能信任的,如果没有伯行,江南百姓几近都要受到噶礼的残害。朕几次派人审理此案,都不能得到真情。你们要明白朕保全清官之意,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无事了。”然后下旨,将审理此案不公的官员、知情不报的官员立即交有关部门处理,恢复张伯行的职务,将噶礼罢官。

一年后,噶礼的母亲上都察院控告噶礼忤逆不孝,噶礼丧心病狂,竟然下令厨师下毒药想把母亲毒死。按律,噶礼应被籍没全家,妻子同罪,皆应斩首。康熙最后下旨,赐噶礼上吊自尽。据清代野史记载,噶礼竟贿赂监绞官,在他上吊后尚未气绝时将他取下入棺。等到半夜,噶礼在棺材中待不住了,便坐起来问监绞官:“人都走完了吗,我可以出来了。”周围的人无不大惊,掀开棺材盖,噶礼从中坐起。因噶礼亲信不在左右,监绞官恐事情泄露,一斧将噶礼劈倒,下令将其尸首连棺材一起焚化。

张伯行恢复职务的消息迅速传遍江南,人们无不欢呼,举着“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的条幅跪拜在龙亭前,欢呼万岁,纷纷向康熙帝“谢恩”,表示愿意各减自己的一年寿命,都加给康熙帝,增寿“万万岁”,表达感激之情。

§§第四篇 奸臣纵奸术

奸臣之奸就像钻进大树根部的蛀虫,自内而外地腐蚀着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若不将蛀虫挖出,总有一天这株大树会轰然倒塌。奸臣就是钻进朝廷权力中枢的蛀虫,能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但是奸臣在祸国殃民的同时,肯定有其后台和靠山,这个后台和靠山往往就是皇帝。

同类推荐
  • 我的春秋我做主

    我的春秋我做主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明确无误的前提,那就是史书必须给人以阅读的兴趣,或者说勇气。我从不妄加揣测每位读者的素养和偏好,但既然大家都说群众路线才是文艺的生命所在,那我相信,《我的春秋我做主》这篇文字,至少没有脱离顶层的召唤和底层的呼唤。如果您不吝第一次点击打开它,您一定能感受到我扑面而来的诚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也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争霸为主线,用通俗亲和的文体,用有血有肉的笔触,讲述春秋时期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希望您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它。
  • 战國

    战國

    元辉迷失于黑洞之中,一头撞进了日本战国时代。他一直将日本视为国之旧敌,对这个乱世怀揣着好奇心。他面对着曾为预料的巨变——热血英豪的气魄,发人深省的鬼谋,惊天动地的会战,一切将他卷入了史诗之中。
  • 马家三兄弟

    马家三兄弟

    东汉末年,群雄相争。马家三兄弟跟随董卓从西凉进入关中,演绎了他们自己的故事。
  • 大唐一字并肩王

    大唐一字并肩王

    “什么,现在是贞观十六年?”李慎满脸难以置信地喊了起来。“什么,我当今太子李承乾……”“什么我谋反失败了,被李二陛下打入天牢之中。”…………李慎彻底不淡定了,看来得想办法逃出这皇宫之中才行,按照历史记载李承乾这基友,好像被流放出去没有多久就嗝屁了……
  • 盛世千娇

    盛世千娇

    莺歌燕舞,煮酒温香,道不尽的鼎盛辉煌。题名金榜,指点江山,说不尽的天下兴亡。点烽烟为墨,执铁骨作笔,为盛世续写华章!
热门推荐
  • 酒精魔方

    酒精魔方

    如果爱情变得混沌不堪了,如果现实在眼前发展得乱七八糟,如果信心被恶意击打得体无完肤。尴尬的聚会,欢欣的聚会,离别的聚会。一起都好,什么都好,亲爱的如果你还那么在意情感,那么喜欢疼痛的话。你一定不会介意再陪我喝下一杯吧。就这一杯吧,我所有的记忆宝藏,都将混进浓烈的酒里面。它不是白兰地不是威士忌不是朗姆酒不是白酒不是黄酒不是桃红的香槟。但它又是他们全部的凝结。喝吧,安心地醉吧,就当那杯里是我为心酸流下的眼泪而饮下它吧。只要你能喜欢,我还会爱你,如同这酒一样,无论还将多么曲折,它已经在你嘴边了。
  • 金钱至上

    金钱至上

    心愿事务所的招牌: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委托人能付出委托事件所需要的相应价格,那么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神也杀给你看。
  • 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

    一个专科毕业的医学生,每次都为考试伤透脑筋。每次准备考试都会令他变得焦躁不安,甚至和挚爱的女友吵架。就在女友生气回家的情况下,一个意外的访客改变了他的生活。在默默的成长中,他发现自己努力获得的成绩,不能代表自己的成功。生命中还有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需要的不是对命运一味的抗争,而是去带动。有时候很多人说,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去适应。当这句话一次次被重复之后,他相信了,直到有一天,他幡然醒悟。其实这根本不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需要的坚持正确的做下去,可是这样做会是怎么样的呢?
  • 天河帝尊

    天河帝尊

    穿越过去,却背负了血仇。决然复仇时却又逢世界异变……且看莫天河如何凭着他与生俱来的神秘琥珀珠子,打出地球,对战星空种族……
  • 极度领悟

    极度领悟

    为心下一场雨,让智慧在思想中闪现光芒。有一位哲人说过: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话既是名言又是真理,作为寻求成功的阅读者,应为心画一张地图,让我们的心智,在这片广袤的绿洲上任意驰骋。读《极度领悟》可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到极深的人生道理和处世哲学,可以说“极度领悟”是一部难得的,极有价值的,可以让我们透悟人生真谛的好书!她的好不在于文字的华丽,故事的精彩绝仑,而在于她能在深浅平仄中,处处为你指点迷津,让我们在深思中,领悟其中的精髓。
  • 我的生活不是梦幻

    我的生活不是梦幻

    现实,就是现实。即使追梦。梦境就是梦境,即使压抑。一个柔弱女生最寻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曾认为自己敏感,曾认为自己多情,曾认为自己怪异,现实的镜子给自己的是什么?最终的梦最终能否成为现实?仅此献给那些追梦,跌倒在路途中摔倒的人…………
  • 梵音落尘

    梵音落尘

    她曾是天上的梵音仙子,王母娘娘最疼爱的小女儿,因与人类结合相爱,王母娘娘大发雷霆,派三万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剃仙骨,扔天牢,清记忆,无难不受,而他,却始终没有陪在她身边……后,王母娘娘痛心地将失去记忆的她打下凡,并对各大神仙表明,三生三世之后自会将她接上天庭。然而,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 复制之神

    复制之神

    以前我会用我的刀杀人,现在我还会用你的刀杀你!
  • 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本书是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的其中一本《艺术综合》的配套习题集,由姚杰主编,全书版面字数约18万字。本配套习题集,内容包括“答题技巧”;“历年真题”;“真题解析”;“模拟试题”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答题技巧”主要涉及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简答题的答题技巧;第二部分“历年真题”部分选取历年来考试真题,但只有真题没有解析,请同学们先自己做题;第三部分“真题解析”对第二编的真题分别做解析,并予以了点评和拓展等工作,拓展部分告诉同学们这题衍生开来还需要注意那些方面;第四篇“模拟试题”是自编的一些模拟试题可供同学们在临考前进行模拟考试。
  • 离雪歌惊鸿

    离雪歌惊鸿

    伊祁玄离:世说天下归一,皇者天命,我应命孤寂而生,为命而自幼经受血雨腥风,数次生死徘徊命悬一线,多次蚀骨伤痛新伤不断,方得这河山万里,独尊江山。我以为这一路踏血走来早已无情无欲,高堂华丽心暗哀,却不想,只是没能遇见你。地老天荒,沧海桑田,我曾对此嗤之以鼻,到头来却是要困你一生一世,超越时空的变幻,直到不得不合眼。龙奕焕:执念一但种下,便是和着血肉粘融入心的,伴着我痛,伴着我哭,却不会再伴着我笑。我希望你能好,哪怕是用我的轮回我的几世残命也毫不犹豫,但只怕全身血干了,力竭了,倒地不再起,都换不来你的一时平安。qq:132326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