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独立性的反面是依赖性,独立性是指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选取决定和行动,既不受外界环境的偶然影响,也不易被周围人们的说三道四所左右,是一个人高度独立的性格特征。在这个社会上,很多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人。当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由于孩子的独立性太差了,所以他们的一切都依赖着家长,包括吃喝等基本的生存,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从依赖走向独立,孩子长成人后,他们脱离了对别人的依靠而自主生活。但是,在生活中常见一些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对外界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离开可依赖的人或集体就茫然不知所措。这些孩子办事缺乏主见,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人云亦云,随大流,别人怎么办,他就跟着怎么跑。这种人对学习、事业和工作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缺乏进取心。依赖性强的人难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难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孩子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生活上过分依赖家长的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上懒惰,课堂上不主动思考,靠老师灌输知识;课后不愿意动脑,遇到难题就不想做了,有时抄袭别人的作业。对集体活动不能献计献策。只是听任安排,甚至不愿意在集体活动中出力,不会做组织者。对前途不考虑,想依靠家长生活一辈子,没有独立的思想。
1.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要强化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要告诉孩子,总有一天孩子要脱离家长而独立地走向社会,家长不会跟孩子过日子的,让孩子有意识地摆脱依从对象,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树立创造生活的决心,在创造和进取中确立自我形象和价值。
(2)要对孩子加强意志锻炼,与惰性作斗争:懒惰是依赖性的温床,人的依赖性很大一部分来自惰性。要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要做生活的强者,敢于面对挫折与失败,不惧怕矛盾,不回避现实,自觉锤炼意志,这也是摒弃依赖性必需的条件。
(3)放手让孩子去做:有的家长非常忙,孩子放学后没人照顾,这并不完全是坏事,最起码,孩子因此就可能很早地独立起来。太重视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中的团体生活,就会压抑孩子自主个性的发展。家长对孩子要尽量地放手,令其独处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孩子有好好思考的机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制造让孩子独自游玩或独自学习、训练的机会,这是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最好方法。
在我国,许多家长为双职工,所以“钥匙儿童”在增加,有很多人认为“钥匙儿童”是可怜的被牺牲者,因为他们回到家之后,看不到一个人影,只好孤独寂寞地面对一切。让小孩子独自关在家里,吃冷饭、看卡通,确实是很可怜,但毫无疑问,这种小孩一定能早日脱离娇生惯养的习性。如果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应该偶尔让孩子当个“钥匙儿童”,在安全方面,家长当然要有防范措施,如把煤气的总开关拧紧,把其他危险的物品放在小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却还有一些相反的现象,许多家长似乎现在已经成为孩子的奴隶,在每年各大学的新生报到处,很多上了年纪的家长奔前跑后,替孩子搬运行李,办理入学手续,而年轻力壮的“当事人”则坐在树阴下看书,听音乐。而在一些小学,有不少家长常跑到学校来替孩子做值日、搞卫生。许多家长代替孩子整理生活和学习用品,一些孩子离开家长就束手无策,只有少数的孩子偶尔做些简单的家务事。这些家长们认为自己付出的越多,子女也就越幸福。实际上,家长替孩子做事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直至无事可做,最后落个什么也不会做。所以,许多家长剥夺了孩子自力更生的机会。
(4)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许多家长常以孩子是否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一个孩子如果事事都听家长的话,则带起来比较轻松,不那么费力,但长期如此,就会丧失个性,失去创造力。特别是个性顺从的孩子,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更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主见的孩子一般比较自信,能够自我表达,不怕别人说闲话,他们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而,与那些循规蹈矩的孩子相比,他们更具有创造性。当然,他们也常使家长、老师感到头疼,觉得他们不听话,常常会别出心裁,难以掌控。所以,只要孩子的主见不是病态的,就有助于个性的伸展,有助于创造性的生发。
(5)家长应尽早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是否能独立,并不是一夜之间的事。独立的个性要从婴儿期开始慢慢地培养。所以,家长要懂得尊重、鼓励和赞美孩子的独立精神。虽然在刚一开始,孩子做事有一定难度,但是独立的孩子有自尊,能忍耐挫折,可以令家长感到骄傲。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刷牙、梳头、上厕所等。孩子该做的事情,家长要看着孩子把事情做好,像自己整理床铺,收拾衣服和玩具等。不要嘲笑孩子。孩子必须花上一段时间才能灵活地运用手脚,才知道要如何照顾自己,帮助做家务事。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不要忘了赞美,赞美可以使孩子愈做愈好。不要强求孩子处理不能应付的事情。有些家长为了训练孩子早日独立,操之过急,孩子不应被送去和邻居的大孩子一起玩耍,也不应被孤单地留在家里。大孩子不会照顾小孩子,也无法对小弟弟、小妹妹的行为负责。如果操之过急,则使孩子饱受挫败,甚至于丧失自信。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千万不要刺激及挖苦孩子,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6)家长应该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让孩子面对困境独立去解决,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俨然是个强有力的保护者。其结果把孩子培养成软弱无能、依附于人的人,这些家长对自己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或信心不足,因此就更加不相信小孩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2.要让孩子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
(1)鼓励孩子: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这是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孩子一会走,就有帮助家长的愿望,2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们还太小,独立活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家长就应鼓励他们试一试,“你自己去倒水喝”。当孩子把水泼在沙发上了,家长不要责怪他们,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沙发重要。这样的失误,随着孩子长大就会避免了。
(2)不要代替孩子:家长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你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这种劳动中,人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种自我了解是愉快的。一个5岁的小孩栽了一棵玫瑰,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他不仅惊讶地观看自己双手劳动的成果,而且还观看自己本身……”这样,孩子在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己。家长代替孩子做事,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相反,孩子会因失去自己做事的机会而苦恼,他们既尝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他们品尝的是成年人禁止他们干事的悲伤和怨恨,这对孩子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而且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因为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而怨恨自己的家长,因为是家长让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所以,此时的孩子对家长既是依赖,又是痛恨。
(3)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并不是帮助他做事,而是指导他们去克服困难,这种帮助是为了使他们早日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做爸爸的最好只有一只手。”他认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小孩生活,帮助小孩自立,帮助小孩做人。”例如,孩子学着洗碗,家长不必担心他会摔坏碗盘,在旁边监护着,只要教他方法,让他练习,自然就学会了,摔了几个碗又能怎样。家长还可以教孩子自己整理书架、书桌,自己布置房间,有条件就让他单独睡觉。家长还可以教孩子管理经济费用,把零用钱存起来。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具备了自理能力,他就摆脱了成年人的照顾,向自主迈出了一大步。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其独立性的一种表现,儿童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通常,孩子到3~4岁时,已经萌发出自信心和独立性,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这时候,家长应该注意及时鼓励孩子锻炼自理生活的能力。
(1)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不能娇惯,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2)从培养孩子料理生活琐事的能力做起,从小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3)创造条件让孩子独立地解决问题,要不断增加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养成习惯。家长要给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其要达到的目的,并经常检查督促。
(4)给孩子信任,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家长要持信任的态度,尽量不去干涉或禁止。要放手让孩子自由行动,使其充分运用其智力能力,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感受。然后家长再给孩子以鼓励,告诉孩子在做这类事情时,怎样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4.怎样对待孩子顶嘴
对于孩子顶撞,家长要认真仔细地分析,要分析孩子的顶嘴是否有道理,如果是有道理的话,就不要一味地压制。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和学龄前孩子差不多,独立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是比较差的。他们在评价自己和别人时,几乎完全依家长的评价为标准,基本能按家长的意志办事,比较听话。大约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孩子渐渐学会了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把别人的行为当做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这样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开始发展起来。他开始注意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有了自己的看法。当与他内心评价的标准发生矛盾时,他就会产生不满。如果一味地压制,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孩子遇事有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令人高兴的。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应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
(1)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孩子三、四年级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开始发展期,积极地启发诱导,鼓励孩子的独特见解,从小培养他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平时多和孩子接触,多和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家长让孩子干事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要求,避免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3)经常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孩子明白尊重长辈是一种美德,与家长持不同意见是允许的,但应以礼相待,慢慢解释,不能任意顶撞。
5.孩子的自我表现是独立意识的萌芽
两三岁的孩子常常出现“自我表现”行为,不愿大人喂他吃饭,而要自己吃;也不愿妈妈代为穿衣、扣纽扣,而要自己笨手笨脚地穿和扣。这种行为是幼儿意志发展中的自我表现,这在幼儿心理学上叫做“第一反抗期”。孩子的这种反抗行为,是要独立的表示,是一种积极上进的因素,也是孩子长大后意志是否坚强、是否能独立承担任务、是否能做出决断的最早判断标志。因此,家长切不可讨厌孩子的反抗,不可小看这时的“我自己吃”、“我自己做”的表现。应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轻易帮忙,仅给予必要地指导,在孩子吃完饭或扣上纽扣以后,要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和行为技能,减少他的依赖性。
6.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1)爱孩子就要让孩子独立:人们常说,美国家长是在培养子女,而中国家长则是在养育子女;美国培养出来的是勇敢、独立的“大灰狼”,而中国养育出来的是温顺乖巧、不愿离开家长的“小绵羊”。所以,家长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身为家长,你是否对孩子过度呵护,使其养成了过分依赖家长的惰性?身为家长,你是否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使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身为家长,你是否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而使他们面对艰难困苦的免疫力大大降低?
爱孩子就是让其独立,让其成才,许多家长沉迷于对孩子的盲目宠爱之中,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什么都帮孩子做,殊不知这种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心理,甚至滋生四体不勤的祸根。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具备久经锻炼的独立性格和竞争意识,而且要求人的动手能力要强,这样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所以,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就要开始,家长放手让孩子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活动。小孩长到1岁左右能吃饭时,家长可以将其捆在一个小椅子上,面前摆一张放着食物的小桌子,让其独立用筷子、小勺乃至用小手去大吃大嚼,如果孩子不愿意吃,家长绝不去喂他,也不给零食。饿了的孩子,到下一顿会乖乖地自己吃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独自在围着栏杆的小床上睡觉。
家长要想期望孩子在今后事业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生活,不事事依靠家长。
美国权威儿科博士詹姆斯告诫家长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过分地养,过分地娇,只能培养出拳拳护犊下的“小绵羊”。“小绵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只能一事无成,任人宰割。
(2)提高孩子独立意识的方法:
①提高认识。一个孩子没有独立的意识,将来他很难在社会上生存,甚至连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也很难做好。家长首先在思想上明确,不能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及早培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从孩子断奶后开始。哺乳期的孩子,一切都要妈妈照料,自然形成对妈妈强烈的依赖性。断奶后,孩子逐渐开始学会自己吃饭,并且在心理上逐步萌发独立意识。家长应充分认识这一点,抓住时机促进孩子独立意识的发展。
③科学方法。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从身边的琐事做起。孩子想干的事情不要阻拦,孩子正在干的事情不要伸手帮忙,孩子干错了的事情不要责怪。要激发孩子独立行为的兴趣,要出题目给孩子,要对孩子寄予希望,使他明确知道家长希望他干什么。凡是孩子力所能及而又有兴趣去干的都要让他去干,不论什么事让孩子坚持做完,即使面临着失败,家长也不急于帮助他。这有益于孩子懂得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依赖成年人的。
④不轻易批评。孩子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他心目中的“工作”,或者为了某种“显示”的目的,做了出格的事情,甚至造成了一些“破坏”性结果。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他们。要知道,孩子最初的独立活动尝试,其中常常包含着幼稚的冒失行为。孩子做了错事,家长要态度和蔼,告诉他们今后在做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方法,指出孩子做某件事时的不成功是正常的,不要丧失信心。切记,不要因为不适当的批评而吓退了孩子刚刚表现出的独立意识。
7.独立性的训练
(1)敢于对孩子说“不”: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或做错了事,不能总是顺着他们,要让他明白事理,碰碰钉子,坚决地对他说声“不”。这是孩子生活道路中所必需的“营养品”。一般来说,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都能正确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敢于在孩子面前说“不”。但是,很多家长则不是这样做的,一些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敢拒绝,而一味地满足,而另一些家长则小心翼翼地看着孩子的脸色说“不”,之后不厌其烦地向孩子解释,这样让孩子看到了有可乘之机,于是坚决向家长要求,家长最终经受不了孩子的软磨硬泡,答应了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经常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可使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也可以使孩子具有较好的自制力。
(2)孩子敢于对别人说“不”:还有一种情况,孩子非常懦弱,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不敢对周围人对自己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如有的孩子一个月的伙食费叫班里的同学借光了,而且同学不还,但是孩子在别人借的时候不敢说不借。所以,家长也应培养孩子敢于说“不”,特别是那些性格懦弱,依附顺从的孩子。家长平时应该教育孩子要善于分析别人要求的恰当性。对于他人不合理的要求要敢于说“不”,即使对家长也是如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向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这些要求是家长有意提出的,试探孩子是否敢于说“不”。但此法不可常用,以防产生负效应。平时,家长应及时把握孩子的特点,当发现孩子屈从于他人不合理要求时,要严厉制止。
8.鼓励孩子动手
家长的包办代替,可以使孩子智力发展特别是手的技能发展受到限制,这样就使很大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该年龄会做的事。孩子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操作。动手能力差,反映了孩子智能低下、知识结构欠缺。这是中国孩子“通病”的根源,来自于许多不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家长,在这样家长的教育下,许多孩子长到18岁,啥都不会干。在中国,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心理:为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殊不知,这种“代办”式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试想,事事都抱着对家长依赖心理的孩子会成为一个英才吗?
9.不溺爱孩子
(1)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弄得孩子一点自由都没有。早晨起来一直到晚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得听家长的。上学时,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的大门,放学时又来接,不准孩子在学校多待一会儿,也不准在路上玩,即使做完作业也不许到外面去玩。这样的孩子胆子很小,不敢接触新东西,他们严格遵守家长的禁令,许多家长常用种种恐吓手段让孩子守在自己身旁。告诉孩子外面很乱,不安全。结果孩子觉得“什么地方都不安全”,因此胆小怕事。孩子在10岁左右就已有了自主性,他们的自尊心很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孩子最害怕小伙伴瞧不起自己。但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坚持代管,导致孩子感到压抑和委屈。他们的独立性也受到了压抑,自主性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完全顺从大人的安排,逆来顺受,成为十分听话的好孩子。那么,他们在生活中就会丧失自我,遇到困难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或犹豫不决。
(2)家长应做到不溺爱孩子
①多了解孩子。让孩子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即使孩子的想法有时可能十分幼稚可笑,家长也要耐心地倾听,真诚地理解和同情,而不能嘲笑。
②适度满足孩子自尊和独立的需要。如果孩子要求自己去上学,就应让他自己去,让孩子在独立性上获得自尊。如果你觉得过马路很危险,你可以护送一段,提醒他一些注意的事项。其实,在没有家长护送的情况下,孩子会精神高度集中地走路。
③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平时应多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这会使孩子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会促进孩子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④鼓励孩子对自己负责。如果孩子在上学前,没有准备好书包,家长不要帮助孩子。如果孩子忘记带作业去,而要求家长给送的时候,不要轻易就去,因为一旦养成了习惯,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做,这样孩子也就养成了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习惯。有时因孩子准备不足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并不是一件坏事,这种惩罚可以使孩子吸取教训,获得经验。要让孩子从亲身经历中获得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0.减少依赖性
有的男孩14~15岁,女孩15~16岁了,还总是离不开妈妈。玩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要妈妈陪着。平时,只要妈妈在,他就寸步不离地缠着妈妈。只要妈妈离开,就感到非常焦虑、心情烦躁,什么也做不下去,严重的甚至到了20多岁也不能离开父母,这样的孩子对妈妈的依赖远远超过其他同龄的孩子。
(1)孩子产生依赖性的原因: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或者妈妈在这个阶段离开了孩子,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一旦再回到家长的身边,则非常害怕自己被家长遗弃,因此与家长寸步不离。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曾提出这种男孩的“恋母情结”,即男孩对妈妈的爱超过了一般的母子感情,带着某种占有欲。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这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妈妈一个人亲热,孩子越依恋她,她越高兴,她不愿意孩子对别人有感情,认为这样就会冲淡对她的感情。妈妈的私心使她不能替孩子的将来着想,其结果造成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妈妈的言行和感情,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呱呱坠地后,妈妈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婴儿时期,妈妈对孩子的搂抱、柔声的呼唤、缠绵的歌声、轻柔的爱抚,这种种良性的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都是极为有利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抚如果依旧如故,这样会人为地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扰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现在很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往往比较容易溺爱孩子。当妈妈听到孩子哭闹时,心中顿然不快,便会百依百顺。这样的结果是,不少孩子就用哭闹的手段来取得妈妈的重视,而妈妈总会以各种抚爱的方式来安慰孩子,如此多次反复,便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心理。
(2)孩子依赖性强的不良后果:孩子过分地依恋妈妈,整日只想围着妈妈转,他的社交圈子和生活面都太窄,对他的智能、合群行为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难以适应社会。
如果孩子没有充分的社会化,孩子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了家长就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与人交往,不会自己做任何的决定。
(3)对于已经形成了依赖的孩子,家长应采取的措施
①让孩子同其他亲人多接触,培养他对其他亲人的感情。家长不妨让孩子比较亲近的亲属来家生活几天,也可以让孩子到他们家中去住几天,适当离开妈妈,清除他的依赖性。
②帮孩子找几个小伙伴,让孩子和小伙伴之间互相串门,在一起玩,可以减轻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③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朋友,使他逐渐地体会到生活中不仅有母子之情,父子之亲,亲人之爱,还有友情。
④不要对孩子做各种像对婴儿那样的亲昵动作,如亲吻、拥抱,过多地抚摸其身体等,要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慢慢长大了。这样也可以逐渐淡化其对妈妈的依恋。
⑤遇到孩子不愉快或哭泣时,不必都用抚爱的方式来安慰他。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引起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或者让他独自尽情地哭上一会儿,不要去理他,他自己会渐渐地安静下来的。
⑥从小养成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有些男孩晚上非要妈妈搂着睡,或者搂着妈妈的脖子,或者摸着妈妈的乳房,否则就不肯入睡。这种孩子往往较瘦弱、胆小、怯懦、爱哭,缺乏独立性。从小养成独睡习惯,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现象。
⑦不必过多地限制孩子自由玩耍。即使是单独同孩子在家,也要尽量让他独立听故事录音、看电视、翻小人书等。孩子的活动多了,注意力就不会只集中在妈妈一人身上了。
11.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许多家长非常喜欢发现孩子的小秘密,所以他们经常翻孩子的书包和抽屉,翻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表现非常地不满意,他们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侵犯了自己的权益。而家长则认为,你是我的孩子,我可以知道你的一切,两代人为了这个闹得不可开交。
家长要认识并做到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许多家长往往对于这一点难以接受。他们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所以许多家长和孩子几乎是一体的,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深入到孩子生活的各个角落中,管学习、管活动、管吃饭、管睡觉,管孩子的一天中的24小时,使孩子没有自己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空间,所以更没有隐私了。这样的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自尊,甚至将来连自己最隐秘的事情都告诉家长,这样一来,孩子也就没有了做人的基本能力,丧失了独立性。
12.合理地拒绝孩子
家长不要所有的事情都答应孩子,否则会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没有规矩。如家长在带孩子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孩子经常是要家长给自己买这买那,如果不买的话,孩子就赖在地上不走。这时家长往往大声地训斥孩子,其结果孩子不是大哭,就是倒地打滚。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要大声训斥,这样孩子是不服的。如果家长轻声细语地讲道理或悄悄地进行批评,孩子却可服气并能接受。也就是说,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轻声细语地同孩子讲道理,这在心理学上是照顾了孩子的接受心理。大人在批评孩子时,首先应避免孩子在他人面前的难堪。家长采用耳语,弯下身子讲话,甚至把孩子叫到僻静处悄悄说话,都体现了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一种保护。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外人面前也避免了尴尬。
家长在众人面前大声训斥孩子,一下子让孩子处于受训斥的尴尬处境,即使有的孩子想承认错误,想放弃不恰当的主张,也一下子难以放下面子。所以,出现家长越是训斥,孩子越是坚持自己要求的局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必须学会拒绝孩子。对孩子非分的需求理当拒绝之外,对孩子正当的要求,有时基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者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未必一定要全部满足。但是,拒绝孩子必须讲究方法。孩子虽小,可心里明白,自己所依靠、所依赖的就是家长,轻易、粗暴、简单化地拒绝孩子的需求,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受到损伤,产生不安全、无所适从的感觉。当你准备拒绝孩子的要求时,首先要三思,决定之后就把自己的拒绝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要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让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家长不是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自己的要求过分,或者家里的确有困难。促使孩子做到这一步,自幼明白道理与克己节制,心理承受一定的挫折,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道路亦是大有裨益的。
有些家长当时拒绝了,可是经不住孩子的纠缠,过一会儿又予以满足,这是最失败的做法。这样出尔反尔,定会养成孩子的坏习惯,以为通过死缠硬磨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目的。也有些家长不注意相互之间的通气,爸爸拒绝了,妈妈又同意了,“爸爸不给,妈妈给”。或许父母达成了一致意见,爷爷奶奶却又悄悄地予以满足,当家长提出批评,老人却说这是他自己的积蓄,背后又在孩子面前唠叨。这样不仅会造成孩子心理失衡,误以为父母不疼爱他,还可以使孩子利用家长间意见上的不一致千方百计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些孩子性格倔强,思想上一时想不通,就闹情绪,不吃饭,不理人,这样的话,家长须硬起心肠,不要屈服迁就,可以冷处理,或者想想别的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随后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向孩子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有的家长出于心疼孩子的考虑,孩子一不吃饭就满足孩子的愿望,这实际上是鼓励了孩子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长一不同意就绝食,就扬言自杀,就打滚,强迫家长就范。
适当地拒绝孩子不正当的要求是必要的,掌握一些方法策略同样不可或缺。比如家长在拒绝孩子的同时,一旦答应条件,一定要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必须信守诺言,绝不可敷衍了事,不要以为孩子过后就会遗忘。信守诺言,不仅会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孩子方面,也会感到家长是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再者,家长假若眼光敏锐,注意观察孩子,出乎孩子的预料,主动满足孩子心中渴望而又没有说出来的愿望,更会事半功倍,令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融洽,并逐步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关系。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里的客观条件,适当地加以拒绝,不失时机地予以满足,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庭,都将是极其有益的。
现代家庭教育应特别重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出现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家长越训斥,孩子越要买,家长声音越大,孩子哭得越厉害,这是孩子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哭是对家长大声斥责的抗议。孩子坚持买玩具,其实也不一定是非买不可,而是一时下不了台。所以,采用悄悄教育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这种悄悄地教育方式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表现出家长与孩子友好商讨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结果让孩子感到自己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家长强加于他的。孩子觉得家长的指点、批评是悄悄地进行的,外人听不到,也不可能知道。因此,他听了家长的建议、忠告,甚至是批评,也不觉得丢面子,勇敢地改正自己的错误。采用悄悄教育的方式还能保持家长与孩子亲密的关系。许多家长讲,每次大声训斥或批评孩子之后,都会难受老半天,一方面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生气,另一方面也同自己生气,总有一种后悔不该发火的感觉。这就是家长当众大声训斥伤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亲情的缘故。悄悄话,音调低,让人觉得理性,能让人冷静下来。而且这不同寻常的口吻,让人感觉到对说话人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如果没有听清楚很遗憾,从而引起对说话人的注意,还有,因为低音调,必须全神贯注听,否则听不到,听话人在无形中全神贯注,这样很容易接受说话人的意见。如果背后说,又有意让孩子听见,更显得说话人的真诚,加之能正确评价孩子,孩子更是听得进,效果更好。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不但孩子错误没能改变,反而加深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那可真成了“好心办坏事”。
悄悄教育的前提是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信任。所以,家长在悄悄地批评时,对孩子的评价要准确、实事求是,不可任意缩小夸大,尽量对孩子讲道理,以显示家长的公正,这样孩子才会感到你的真诚,易于接受。否则,虽然声音是小了,但态度仍是专断、命令式的,同样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不能事事都用这种方法,也不是人人都适用这种方法,要因人、因时而异。比如,在大庭广众或当着别人的面孩子犯错误时,发生了重大事情孩子情绪不稳定,这种方法往往有效;特别是那些亲子关系紧张、互相隔阂的家庭,采用悄悄地教育,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13.不要经常说“不”
(1)家长经常说“不”,对孩子的影响: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为某事与家长纠缠不休、无赖行为等不良现象,家长当然可以断然说“不”,可是,如果家长总是说“不”,那就是问题了。孩子会认为不管自己说什么和干什么,家长总说“不”。自己怎么做也不对,因此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这些家长之所以经常对孩子说不,其实质是用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对待孩子,因此对孩子幼稚、笨拙的言行,看成是不适当、不合时宜的,是动了不该动的东西、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违背了家长的“良好”意愿。当然带有某种危险性,是不应该被允许的。这些家长感到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行,总要求孩子按自己的一套去做,稍有偏离自己的意志,越过自己的规矩和成人社会的规范,就会横眉怒对,“不”字就会脱口而出。
经常对孩子说“不”,会给孩子人格的正常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首先,可以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厌烦,于是不愿意听家长说话,最终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不,实际上是给孩子的言行设置较多的限制,这会使孩子束手束脚,不知所措,从而感到焦虑、压抑,使孩子只有很小的心理空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使孩子产生抵触和愤怒情绪,甚至使孩子产生自闭心理、自卑心理。其三,经常对孩子说“不”,会使孩子经常处于家长的保护之下,并产生了对家长的依赖,缺乏独立性,成为长不大的孩子,不能独立地做任何事情,毫无主见。其四,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不,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依样效仿,也喜欢对别人、对家长总是说“不”。
(2)家长经常说“不”的原因
①企图控制孩子。家长这样做的目的,从表面看来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而实际上是要孩子听话,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乖宝宝,对家长言听计从,按自己的预期、设计的方案成长,满足了自己的心愿。
②心理上离不开。许多家长对孩子管得过多过宽,事无巨细,与其说是孩子的需要,不如说是家长自己的需要。伴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孩子迫切地希望离开家长的保护,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家长在心理上还离不开孩子,希望孩子还像以前那样依赖自己,所以他们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停地指导孩子,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总想干涉他们的言行,对孩子总是放不开。
(3)经常对孩子说“不”是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不懂得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孩子的言行不理解,因而对孩子的行为总是说“不”。如孩子在一个时期里非常喜欢到处画,在墙壁上、在书上到处乱画。如果家长只是简单地不让孩子画,则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应当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让孩子尽情地画。
14.锻炼孩子独立性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蹒跚学步到迅速成长为一个有自主性、有自己的爱好、会玩耍的独立个体。他们的独立性不断提高,他们有时不接受家长对自己的完全控制,有时他们要表现自己,愿意努力自己做事,这些表明孩子正在成长。另外,孩子由于对一些事物了解得很肤浅,并且生理上也没有成熟,他们常常不能成功地做他们想做的事。因此,他们经常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感到不愉快、烦躁、懊恼。家长应让孩子独立尝试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
孩子在活动中所受的挫折可能来自他周围的成人、同伴、他们的玩具,甚至自己。有时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里的整洁等原因而不得不限制他们的活动,这种限制可能在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感到气愤。家长应当让孩子在限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如给孩子一个有围栏的比较大的空间。对其提出要求,要注意对他们的要求要温和,力图使孩子理解,让他们在接受限制时的挫折感尽量降低。
幼小的孩子还不能随心所欲支配他们周围的东西,这常给他们带来挫折,他们也不断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但是,如果孩子遭受的挫折太多,则会使他失去信心和兴趣,不再坚持尝试,或者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所以,家长要注意锻炼孩子的这种能力,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爱好,能让他们独立操作又开动脑筋的玩具,这样的玩具才有助于孩子的发展。一开始不要太难玩的玩具,防止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当孩子逐渐长大,可以自由地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也可能感受到同伴带来的挫折感。由于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不能很好地体谅别人的感受,还不善于与人交往,如果遭到同伴的粗暴对待或拒绝,孩子就会产生挫折感从而感到失望。与同伴的游戏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与周围的小朋友玩,有的家长认为一些孩子的档次太低,而有的家长则害怕孩子受到欺负,而不愿意孩子与其他人玩。其实,家长应当知道,孩子正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的,如果担心孩子在和同伴玩耍时遭受挫折,家长就限制孩子的活动,将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受欺负,则保护在孩子的左右,看到孩子和同伴起了冲突,立刻怒气冲冲地找人家兴师问罪,这种做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他们学会独立地去解决问题。有一个孩子20多岁了,在外面受到了欺负后,还需要家长去帮助解决,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失败。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同伴交流,以及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当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态度和做法,要帮助他们从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感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些孩子在这个时期处理得不好,最终将会令孩子感到沮丧和自卑。对许多活动都回避、退缩,将给他们的人格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应当尽量鼓励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尽可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地去应付这些事情。这对孩子以后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5.家长的不同教育方式对孩子独立性的影响
一个有独立性的人不是别人操纵的傀儡,他们不会屈从于人,随波逐流,他们强调自己的独立性,看重自己的感觉,具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喜欢说三道四,或者随意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如果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爱护好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家长在孩子个性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家长的性格和平日的言行举止对成长中孩子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其二,家长对孩子采取何种教养方式。由于家长采取的方式不同,会对孩子个性的发展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
(1)专制型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家长将绝对服从视为一种美德,他们觉得孩子是不成熟的,常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做家长的没必要向他们解释,认为这样做有助于确立自己的权威。但在压制孩子不同看法的同时,并未真正消除孩子的看法。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不满,在这种教育方法下教育的孩子,由于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检验自己的想法,或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没有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因此他们可能缺少自信、独立性、创造性和责任心,道德感也不够成熟,也显得缺乏灵活性。
(2)放任型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他们既不干涉孩子的行为,也不给予孩子必要的教育帮助。这样家长往往曲解或放弃了做家长的责任,而且有的家长可能自己也把握不了自己,或者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于这样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天性聪明,且具有自律性,那么家长的放任不管,还不至于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碰到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且缺乏自律性,放任不管,孩子就很可能成为不良少年。这样的家长往往有时心太软,不忍心让孩子吃苦。在这种方式教育下的孩子,一旦独自踏上社会,离开了家长的百般呵护,他们就没有能力独自生活,加上性格比较脆弱,一旦碰上了一些挫折,就会因缺乏承受能力,做出极端的行为。
(3)引导型的教育方式:这类家长既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又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和约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给予孩子指导时,家长不是硬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是尽量向孩子说明这样做的理由。要知道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在认知和社会性方面都已接近成熟。这种以满足孩子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愉快为目的的指导,通常是容易为孩子所接受的。家长不要试图代替孩子去做出生活的选择,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看法,让孩子自己去做出他们的选择,家长可以提出忠告。有时,家长也会拒绝或阻止孩子不恰当的要求和行为,但会说明其理由,而绝不会简单地诉诸家长的权威。这种家长充满爱心,且又不失理智,并能够巧妙地将理智和情感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家长对孩子也是严格的,但严格不意味着专制。他们是民主的,他们对如何教养孩子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标准,但他们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引导型的教育方法的好处:①为孩子的自主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因为家长从来不是规定孩子该怎样做,而是告诉他们怎样做比较妥当。②尊重和关爱孩子,而不是对孩子表示拒绝和冷淡,因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③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因而不会使孩子变得缺乏责任感。
16.两种不同家教的结果
(1)把孩子视为风筝:家长将孩子看作一个被动者,一个由家长牵引操控的“物体”,所以孩子的一切行动,都得向家长汇报。许多家长,查看孩子的信件,询问孩子与同学、朋友通电话的内容,而不管孩子本身是否愿意。这样的家长,还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梦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为孩子设计好了一切,却不问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否感到快乐。这类家长,对孩子往往缺乏了解和理解,总是想自己如何帮助孩子成才。家长帮孩子安排一切,这样孩子就成了机器人。
(2)把孩子看作有待放飞的鹰:家长认为孩子并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是积极主动的,有着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愿望。家长注重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引导和磨炼孩子,并且知道孩子总有一天要离自己而去,去独立地闯荡自己的事业,去过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不会畏惧独立生活,而是将独立看做一种挑战、机遇和自然而然的事。这样的家长在生活上着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不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则让孩子自己负责,从不给予过多的干涉和压力。在这种宽松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进取心,学习成绩也不会差。
17.该放手时就放手
例1:
一个中学生,家庭中三代人就这么一个男孩,爷爷、奶奶,还有妈妈,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孩子长这么大了,在家里没有洗过一双袜子,没扫过地。虽然爸爸经常说孩子这些不足,也要求孩子在学习的空余时间里做些家务,这个孩子也答应了,可就是懒得做。再加上爷爷、奶奶、妈妈老迁就他,孩子一耍赖就不做了。所以,孩子的责任心很差。
例2:
有一个女孩,从小就被家人宠惯,现在已经16岁了,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找个伴,上下学要和别人一起走,买东西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做作业也总想问别人,有人陪心里才踏实。毫无自己的主见,有时候,明知他人错了,也会随声附和,就怕一语失和,好友从此离自己而去。
(1)该放手时就放手,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关键: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所以把孩子紧紧地控制在手中,这样的孩子即使到了二、三十岁也不能自己独立地干任何事情。作为家长,当孩子的选择与自己的愿望不同时,如选择所修专业、择友、择业等,不应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即使你的选择看来更有道理,更合理,也只能作为孩子的参考。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逐渐成熟起来。特别是当孩子已上了大学,或者已进入了成年阶段,更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自己的选择,一心只是按照家长的旨意行事,那么他必然是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而其内心也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家长要时刻告诉孩子幸福不能给予,只能自己去赢得。才智也不是谁能够给予的,只能经经自己的磨炼才能获得。
一个生活中处处依赖家长的孩子,如果不能在踏上社会后做一些补救,那么很可能难以适应婚后的生活。有的时候他们不会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更糟的是,他还会常常有意无意地拿妻子或丈夫与自己的家长做比较,觉得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会看不惯对方而产生矛盾。而那些从小就培养起独立性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中会如鱼得水,他们喜欢新的环境,为这种新的自由所激励。他们心中充满了新的构想和新的计划,他们的创造性也开始显露,他们的兴趣也日益变得广泛。对他们来说,独立并不意味着痛苦和冒险,而是有了磨炼自己和一展身手的机会。
其实,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并没什么坏处,相反可以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而对孩子过于照顾的家长,他们认为自己有很多的爱心,他们自以为是在帮助孩子,爱护孩子,使孩子能够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缺乏应付现实社会中所会遭遇的种种挑战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到那时,你可能会为此而懊恼不已,孩子也会怨恨你。
(2)不让孩子撒娇:孩子的独立性差,并不是由孩子本身造成的,而更多的是由家长不适当的养育方式造成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必须建立一个不让孩子撒娇的环境。
①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或随意答应孩子的要求。一些家长,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往往会随意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如到了商店里,孩子吵着买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认为家长满足自己的要求是应该的,养成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不顾别人的感受。
②不要因为孩子哭,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哭,常常并不是因为弄疼了,或不舒服,而更多的是通过哭来提要求。如果做家长的怕孩子哭,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常规武器”频频使用。因为只有哭才能满足要求,所以孩子为达到目的常常哭闹,而家长的行为则是奖励了孩子的哭闹。
③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一部分。许多家长,往往将孩子看做是自己的一部分,并且暗中喜欢孩子依赖自己,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家长自己的需要,他们希望一辈子照顾孩子,满足自己对孩子依恋的心理。
④不要随意向孩子道歉。一些家长习惯把孩子的一些问题归于自己,甚至孩子摔了跤,或者是在吃饭时噎住了,也会对孩子说:“都怪妈妈,是妈妈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家长把孩子应该自我负责的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孩子就不可能养成自我负责的态度。其实,家长只要告诉孩子“小心”就可以了。
⑤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整理自己的玩具、图画书,放碗筷,自己拆开食品的包装袋等;稍大点可以让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床铺,洗碗、煮饭、扫地、拖地等。这样做,有利于孩子懂得作为家庭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需要尽自己的义务。
(3)家长可以采取的措施
①培养孩子的主见。不要让孩子将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孤芳自赏,也不是人云亦云随风而动,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主见。这种独立性只有在交往中、在社会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越是具有独立性的孩子,越能在群体中表现自如,他不会为他人所左右,但也不会惧怕与人交往。
②去除依赖性。对于孩子来说,追求独立和继续依赖家长的动机,以及家长鼓励和妨碍他们独立,这两者可能都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常会导致孩子矛盾和犹豫不决的心理。要知道家长并不能给予孩子一切,尤其是自主和独立的权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选择朋友的自由,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管头管脚,而是自己平时的言传身教。所以,家长不应脱离孩子本身的性格、智能和兴趣,去为其设计某种理想的人生道路,每个孩子只能以自身的条件为出发点,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走自己的路。
③增强适应性。那些适应性差,问题很多的孩子,家长对其的敌意、拒绝和忽视,往往多于接受、爱和信赖。一个经常受到家长冷落和责骂,得不到温暖的孩子,很可能会从别处寻求安慰,也就很容易为图谋不轨的人所诱惑。
④松严适当。管束过严,对孩子毫无自由可言的教育,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张弛有度。从小被宠爱惯了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其害处还不明显,一旦进入青春期,问题就凸显了出来。青春期教育的失败者往往是从小被娇惯的孩子。对于事事都得由家长照料或代劳的孩子,一旦要他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简直不堪负担。他从小被关在人造的温室中,是家人的关注焦点,是被宠爱的对象,可是当他发现自己现在不再受人宠爱,不再是人们的关注焦点时,就会觉得生活欺骗了他。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他在倒退,一些以前不起眼的孩子都超过了他,而他迟迟不能适应新环境。他会显得像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不知道如何发展自己,会胆小如鼠,一事无成,到头来,还会责备家长没教育好他。
⑤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过度地替孩子拿主意,实际上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家长选择是成功的,那么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不会有一种因自我实现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而一旦失败,孩子在心里可能会留下无奈和怨恨。让孩子自己选择,并非是推卸家长的责任,而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勇于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他们可能因此而失败,但他们也由此而逐渐成熟和独立起来。要让孩子学会选择,就应给他们机会,而且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只有通过亲自厉炼,才能逐渐成熟起来。在孩子选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指导,晓以利弊,这样孩子会做出慎重的选择,同时也会感激家长对自己的理解。
18.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要让你的孩子成人后在社会上能立足,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少家长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并以为自己为孩子创造了一切条件,不让自己的孩子为今后的生活担忧。然而,事实上家长不可能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且人的健全人格,并不能由家长遗传给孩子,只有通过孩子自己的亲身厉炼,才能培养起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对孩子所表达的想法、愿望,以及采取的行动,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鼓励,不要讽刺、讥笑。
(3)尊重孩子的见解、情感和意志,并鼓励孩子尊重自己的见解、情感和意志。
(4)鼓励孩子要为家长争气,为家庭争光,鼓励孩子满足自己的独立、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9.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少家长认为爱自己的孩子,就是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孩子需要什么就满足他,不管自己多辛苦也不愿让孩子自己动手。结果将孩子惯得什么事情也不会做,或者懒得做。
还有的家长,也知道要让孩子锻炼锻炼,但是,一旦看到孩子做得不好,就会抢过来自己做,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有时候,家长在孩子有什么事不会做时,总要赶上前来帮他做。不给孩子留-点自我摸索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样的结果,往往弄得孩子自己也索然无味。
20.不要“越俎代庖”
孩子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有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孩子和家长,当孩子竭力思考着一时没回答出的问题时,孩子的家长会不断地在旁提醒着孩子,或者抢着帮孩子回答。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妥当。当孩子努力想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时,实际上是在开动脑筋,而家长的善意提醒,甚至回答,只会中断孩子的思考,是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思考的。这种情况出现得越多,越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孩子的玩具买来后,他们总想自己摸索一番,做家长的,不必要求孩子“按图索骥”照着说明书玩,可以让孩子先脱开说明书,自己想出新的玩法。碰到孩子有疑难,也不必完全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稍许指点一下即可。这样可以逐渐养成孩子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专家提示:
独立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经过磨炼形成的。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加以培养。人们都知道,家长不能伴随孩子一辈子,孩子的路应让孩子自己去走!
每一个做家长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将来的一切都离不开自身的奋斗。对孩子的教育绝不可“等长大了再说”,要从摇篮中抓起,给孩子自我服务、自我锻炼的机会,即便是吃奶的时候,也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捧着奶瓶吮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