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地施爱
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周围的人容易产生爱心,对批评和挫折易于接受和承受,不容易产生敌对情绪,其情感能得以健全地发展,也可以使孩子的家庭教育顺利地进行,并使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安全感。
每个人都有被爱、被关怀的需要,但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却是一门学问。
爱的方式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有的家长把爱埋藏在心里,孩子“感觉”不到家长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示”出来。光是把爱放在心里面,孩子根本不知道,当然没有用。还有的家长把对孩子的爱放在嘴上,口口声声告诉孩子“爸爸好喜欢你,妈妈好疼你”,实际在行动上并没有表示,这样的爱孩子还是不会领情的,甚至孩子还会认为家长是虚情假意,反而惹起孩子的反感。
很多家长由于不能恰当地对孩子表现出爱,使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爱,以后他们也学不会如何关心其他人。所以,家长要学习一些爱孩子、关怀孩子的艺术。
(1)要敏锐地觉察孩子的需要,立刻发出回应:孩子的需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需要精神上的关怀。有许多家长,非常慷慨地向孩子倾泻他的感情,如天气一变化,就为孩子购买衣服,一有时令水果马上买回家让孩子尝鲜,星期天不忘带他上街看电影、吃冰淇淋。这样的爱有点片面,其实,许多孩子不一定要物质上的满足,而希望与家长精神上的交流,如希望与家长一块儿聊聊天或者听自己唱几首心爱的歌。家长的回应,不管主动或被动,都要针对他的需要,孩子才会觉得你真的懂得他,真的是在替他着想,当然会觉得你是爱他、关怀他。家长不要奉承孩子、迎合孩子、将就孩子,回应孩子的需要和宠孩子是两回事。如果一个孩子所显露的喜怒哀乐和需求,都能立刻得到回应,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是值得人家爱的,这样的孩子可以建立自尊、自信。从及时的回应中,孩子满足了被爱、被关怀的需求,觉得温暖。那么,他所看见的世界,将是人间善良、光明的一面。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觉得有必要将温情和关爱分给别人。
(2)对孩子发出回应时,要考虑孩子的气质:在家长发出回应之前,当然要先收到孩子的信息。如果孩子是含蓄的,那么孩子的反应是微弱的,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敏感一些,敏锐地感到孩子的内心。经常与孩子交谈,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
(3)有时候关怀要在私底下表达: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来询问孩子的心事,如果发现孩子的脸色不好,则应把孩子叫到一边悄悄问孩子,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还是在学校受了委屈?如果一个孩子被爱、被关怀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就有两方面的收获。首先,人是有感情的,孩子能从谁那儿得到爱、得到关怀,就对谁有感情;与谁的感情越深,他就越听从对方的教导和指示。感觉自己充分被父母所爱、所关怀的孩子,家长必定可以顺利地辅导他完成社会化过程,培养成一个独立的、有坚定的人生信念的人。其次,假如一个孩子没有人关怀,没有人关心孩子的疾苦;有了痛苦无人分担,快乐无人分享,孩子就一定会以为自己没有人喜欢。这时的孩子自尊心很脆弱,也看不起自己,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冰冷、黑暗的、冷漠和无情的,人生是绝望的。因为感觉不到被爱、被重视,他缺乏安全感,不敢相信别人,当然交不到朋友。孩子当然不会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
2.同情心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而且我们自己也时刻受到别人的关爱。因此,应该随时准备着把别人的帮助转为对别人的关心。这种关心与同情,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现在有的孩子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希望有回报,甚至是要求即刻回报,这样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的失败。家长要教育孩子同情他人不要期求回报,告诉孩子对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有要求回报这种功利主义思想是得不到真正友谊的。同情他人的孩子一般都不会霸道,更能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的痛苦等。因而这些孩子更能得到同伴和大人的喜爱,在学校和日后的工作中成功的机会多,长大后更能发展与配偶、孩子、朋友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如何同情不幸者、帮助弱小者,不做横行霸道的小霸王,也不当恃强凌弱的小无赖。要告诉孩子,中国人崇尚“不畏强暴,同情弱者”。这是人性最美好的感情。在这方面,除了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相应事情进行教育外,还可以通过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和家长一起照顾生病的亲人或年迈的祖辈,帮助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家长不仅要以满腔的爱心对待孩子,还要教会孩子爱别人,要教育孩子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同伴、爱家庭、爱学校等。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只知接受别人的爱心,而从不知道要以同样的爱心对待别人,那他长大以后就不会施爱,或者只会麻木地接受别人的爱心,根本谈不上去爱别人。这样的孩子将来只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他自己最终也会被家庭和社会所厌弃。
(1)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方法:要给孩子表达这种情感的机会,家长还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明白如何表达这种情感。比如,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工作很忙很累,自己在家里玩耍不能影响家长的休息;要关心家长的健康;尊敬年迈的爷爷、奶奶,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同伴一起游戏时能和睦相处,互助友爱;愿意为邻居、同伴做好事等。
(2)对孩子寄予希望:家长必须要求孩子对某些事负起责任。孩子到2岁就可以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甚至帮助家长干些简单的家务,如摆饭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干的家务及所负的责任应该逐渐增加,且不应该附带任何奖赏或许诺。孩子帮助家长干家务,这也是帮助他人的一个方面,是应该干的事。同时,也使孩子在助人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
(3)提高孩子的责任心:纵容孩子的家长,为孩子整理床铺或替他做家庭作业,都是轻而易举便能做到的。然而,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自己就应该具备更多的责任心。纵容娇惯对孩子危害极大。
3.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要从小开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培养同情心的萌芽:孩子在一二岁时,尚未形成“自我”概念,对自身感觉和他人的感觉不能区分;其感觉、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还很不完善。所以,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别的孩子摔了一跤,哭了起来,你的孩子也会瘪瘪嘴,露出痛苦的表情,甚至也会哭起来。对这种现象,家长绝不能取笑,更不该责怪。因为孩子虽因年幼分不清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痛苦,但这却是孩子日后产生同情心的重要心理基础。假如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苦痛,同情心也就不可能产生了。
(2)培养孩子对花草、小动物的关心和保护:年幼的孩子认为小猫小狗、小花小草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和灵魂的,也是知冷知热、通人性的。因此,他们往往对小动物和小生物表示关怀,甚至把它们当人一样和它们嘀嘀咕咕地说话。家长应该肯定、支持孩子对这些小生命的关心和爱护,并借此告诫孩子不要去攀摘花草,欺负小动物。孩子们对动、植物的这种仁爱之心,会有助于他们同情心的形成。一些孩子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就比较残酷。每当一看到昆虫,就想把它撕烂、掐死;在街上遇到小狗、小猫,不但不爱护,不表示喜欢,反而拿石头砸,并且以此为乐。在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时,也有比较明显的暴力倾向。对此,家长要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建立同情心和爱心。家长不妨以比较生动的方式对他说:“宝宝!你掐小虫它也会痛的!下次不要这样了。”或者说:“妈妈这么爱你,你也应该疼爱小狗狗啊!”这样孩子就比较能接受。家长还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情和爱护动、植物。
一些较为残酷的孩子,是由于娇惯使孩子变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则是有敌对情绪而借机发泄,有的孩子是为了显示自己“勇敢”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动机,循循善诱,并且以身作则,如帮助孩子饲养小动物,以培养他们的爱心,这样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感情丰富的人。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也只有让孩子长期生活在祥和、温暖的家庭才是最基本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即使家长不教他如何爱人、爱小动物,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会成为感情丰富的、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3)引导孩子同情、关心小朋友:有时,周围邻居的小孩不当心碰痛了,孩子见状却哈哈大笑,家长不要责怪孩子“幸灾乐祸”,孩子是被邻居小孩突如其来的表情动作惹笑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当赶紧说:“哎哟,某某小朋友碰痛了,真可怜啊!上回你不当心撞在桌角上不是也很痛吗?”孩子联想到自己的痛苦经验,会止住笑的。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去关心那个碰痛的小朋友,问问他还痛不痛。如果邻居小孩跌倒了,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把他扶起来。经过几次类似的行动之后,孩子一般对小朋友的苦痛就会比较同情、关心了。
(4)启发孩子关心、体贴成年人: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有了病痛,家长要启发孩子做出相应的关心举动。如问寒问暖,给他们讲讲话、解解闷啊,或者递个水果、拿药片、端杯水,问候一下等。
(5)及时鼓励:对于孩子富有同情心的行为和表现,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同情心日益稳固和加强。
4.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心并非一朝一夕得来的,必须靠家长平日悉心训练,才能培养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1)电视、报刊等传媒常有一些节目或专栏报道有残疾或生病孩子的生活状况,并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节目或文章,家长应注意这类节目或报道,陪同孩子一起观看、阅读,让他们了解残疾人的痛苦,也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事后可以启发孩子进一步替对方设想,并更了解对方的困难。
(2)在家里让孩子饲养一些小动物,可以在日常对小动物的照顾中培养同情心。
(3)家长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本身富有爱心,肯帮助人,如扶盲人过马路,让座给伤残人,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会效仿。孩子做了帮助别人的行为,当然要加以赞许。
(4)人必须有被爱的经验,才懂得把爱和别人分享,并去爱别人。家长给予孩子充分关怀及爱心,孩子身心得到平衡发展及成长,才懂得关怀及体谅别人。
(5)鼓励孩子多参与社区活动和学校中的集体生活,并多为同学和社会服务,热爱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学会了解及关怀别人。
5.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现在的孩子都在众多的亲人关怀下成长,从一生下来,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中心,所以很多的孩子习惯于在别人关怀下成长,而不会关心别人。但是,学会关心是一个人立足这个社会上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不会关心别人,就不会获得友谊,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1)怎样才是关心他人:
①心中有他人,也就是不自私,不能一事当前只想自己,不想或少想别人,遇事替别人做打算。
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体谅他人的处境,不伤害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要想到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会怎样。这样才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③要有一颗善良、同情的心,善解人意。尤其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同情,给予帮助。
(2)孩子如何体现关心他人:
①对家长有孝心,要让孩子知道,孝敬家长是每一个孩子的义务,家长为孩子的成长耗费心血,家长应对孩子有所要求,孩子也应以孝心报答家长养育之恩。
②要尊重老师,这是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很好的美德。尊敬老师就是尊重人类的劳动,尊重历史,要知道是老师以知识和经验赢得后人的尊敬和拥戴的。
③对同学有诚心,也就是真诚地对待同学和朋友,待人接物诚实守信,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欢迎。以诚待人是人际关系的基石,离开真诚、友善,任何“关心”的表现都会显得虚伪和做作。
④要把爱心献给社会和人民,要让孩子懂得每个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爱亲朋好友到爱人民,继而爱整个社会,爱大自然,爱人类,关心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这是一个作为社会人逐步成长、成熟的过程,每个孩子都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社会化过程。
(3)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关心他人:
①启发孩子。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家长可以通过说理提高孩子对行为是非的认识,使他们分清善恶、是非,并指导他们的行为,推动孩子行动。例如,有的孩子经常抢小朋友的玩具,家长可以告诉他这样不对,不应当欺负其他小朋友。
②发现孩子。发现孩子关心别人的萌芽,并给予鼓励,这样可以使孩子关心他人的行为固定下来。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有时孩子是无意识地或是在成年人的暗示下帮助他人,就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激发孩子继续关心他人的愿望。经过不断训练,使其无意识的行动,变为有意识的行为,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情感上体验到关心他人的乐趣。
③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非常大。在家庭里成年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对老人的尊敬,家长同邻居的和睦相处,与家人相互之间的关心和帮助,都会引起孩子仿效,逐步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④影响孩子。利用文艺作品影响孩子。故事、图书、电视、电影等文艺性强的作品,是直接教育孩子的手段,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家长可常利用好的文艺作品,给孩子讲(看)些有关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内容,引导孩子学习。
6.消除孩子的敌意
有的孩子总是对人心怀敌意,对每个人都怒目相视,有的家长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知怎么办,有的家长曾安慰孩子,也有的处罚孩子,或者把孩子赶回房间里去,但这样做的效果是不好的。一些满怀敌意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朋友或家长又抓、又咬、又打,甚至拿起东西来打别人。不管是自己或是别人的衣服或玩具,会蓄意破坏,他们对人怀着轻蔑和不信任的态度。
(1)孩子产生敌意的原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家庭教养所引起的,有的孩子会仿效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老是嘲笑或处罚孩子,或是家长双方互相讽刺虐待,孩子就会模仿,对别人产生敌意。一些忌妒心很强的孩子,认定自己没用,会把敌意发泄在别人身上,尤其是那些被家长钟爱和娇宠的孩子身上。有的孩子在不高兴时就用脚踢他的家长。一些家长无可奈何,每当孩子要特别的食物、玩具、衣服、点心或娱乐时,无不照办。所以,孩子更感到家长的软弱。有的孩子在家长离婚后,发现爸爸再也不会供给他食物和衣服时,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因而会对爸爸怀恨在心,而将怒气发泄在妈妈和小伙伴的身上。还有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爱,他觉得受到忽视也会产生对周围人的敌意。
(2)家长对于具有敌意的孩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要放任孩子破坏东西或出手打人。要孩子修好被他破坏的东西,或是让孩子帮忙干家务活儿来补偿弄坏的东西。如果孩子打了别人,一定要他道歉,甚至帮对方做一些事以示歉意。
②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不要用一些极端的或者是暴力的手段来对付孩子,如避免残酷地责备或处罚孩子;不要背后说配偶、亲戚或是邻居的坏话,也不要威胁他人。
③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出气筒。当家里有不如意的事情时,家长不要嘲弄、排斥或是责备心存敌意的孩子。
④帮助孩子找出敌意的原因。多观察和倾听,找出孩子的心结所在,并解释别人会如此做的理由,以化解孩子的敌意。然后改变教养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以友善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和处理事情,用仁爱之心对待周围人,时间一长,孩子就不会再有忌妒的心理,就会感到自己也会被人所喜爱。
⑤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当孩子认为自己没用时,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闪光点,家长要每天找机会称赞他,和孩子一起工作,一起玩耍,孩子的想法渐渐就会改变。
⑥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交往。孩子需要与周围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同年龄、同性别的玩伴,否则的话,会造成孩子不善社交,一旦入学之后,在同学中仍然像个两岁大的孩子。其他同学会因为孩子不成熟而不跟他说话或不跟他玩,孩子遭受别人的拒绝之后,终其一生都会对他人怀有敌意。所以,从小让孩子与小伙伴接触是改善孩子敌意的好方法。
7.爱心合适的表现
(1)不恰当的爱,反而使孩子感受不到爱:一些家长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在孩子的教养方式上格外地注意,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爱。有的家长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变坏,所以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由于对孩子成才的希望过切,或担心孩子走向歪路,从而恨铁不成钢,以至于这种爱心常使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表现得过于激烈、偏颇,以指责、斥骂甚至以打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表现给孩子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在家长发火的那一瞬间,他们觉得家长充满了敌意,而无丝毫爱的温暖,这种感觉会将他们推向抵制的边缘,所考虑的是如何防御、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孩子还会感到自己的自尊是受到损伤的,家长对此非常苦恼。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家长说话的内容、语气语调、教育孩子的方式,并没有足够地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与关心。家长在此时往往以先入为主的观点、审查般的态度来武断的评价,可能导致孩子对家长的出发点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在家长眼里一点儿地位都没有,没一点儿值得家长欣赏的,他们就是看不惯自己,就是想批评自己,从而导致亲子之间发生不愉快,使孩子在情感上疏远家长。还有的家长小的时候没吃没喝的,受了不少苦,所以决心不让孩子再受自己所受的苦,因此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极大的物质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这就是爱,而孩子则认为自己每天物质上的享受是每个人应该享受的,所以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爱。
(2)家长的正确做法:在家庭生活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对孩子的爱:
①无条件的爱。一定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表现好了就被爱,如果表现不好,就不被爱。
②要表示自己的爱。家长的爱不应掩藏得太深,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爱他的。许多爱并不是通过物质来体现的,如对孩子的夸奖、赞赏和欣赏,同自己的孩子握手、击掌、拥抱和亲吻等。正是这种爱的方式,留给孩子的是一种慰藉、一种亲情、一种鼓励,是一种传递爱、情感和鼓励的特殊教育语言,可以给孩子以莫大的鼓舞,让孩子变得勇敢和坚强。有时一个微笑的爱抚动作胜过一大堆苦口婆心的话语。
由于我国的国情,一些家长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认为自己是家长,是权威,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一定的威严,说话也像是在训话,从不与孩子交流沟通,更不用说其他的身体接触。认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只有被服从和服从的关系,而没有爱与被爱的关系。如果孩子服从家长,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不孝。这致使孩子终日惴惴不安,唯恐自己出错,沦为不孝。这样的生存环境很难培养出有爱心、乐观进取的孩子。
另外,有些家长担心对孩子示爱会惯坏孩子,令孩子不再惧怕家长,从而无法无天、无法管教。其实,这些家长混淆了真爱与溺爱的区别。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必须是真爱。心理学家弗罗姆就说过:“关切和责任感是真爱的组成部分。”真正的爱会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使孩子更愿意听从和接受家长的教导;而溺爱,即无原则的、过度的爱,则会导致家长担心的那种后果。
③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许多孩子努力表现得更乖一些、更顺从一些,就是希望得到家长的爱,哪怕是家长的微笑、称赞也好,可这些家长虽然喜在心上,却从不表现在嘴上或行动上,令孩子非常失望,行为的力量也没有了,甚至“破罐子破摔”,故意捣乱,以引起家长的注意。家长越生气,他们越高兴,甚至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这些孩子还经常怀疑,家长是不是不爱自己,有时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家长亲生的。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如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寻找爱的归属。
专家提示:
在缺乏爱意表达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爱的能力是低下的,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感受爱的能力低下,当周围人是好意甚至中性意思的时候他们往往理解成恶意。而爱的能力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爱的能力低下的孩子不仅将来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不好,而且与他们的配偶和孩子也不能很好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