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既是现实社会的产物,又是未来社会的预兆。人才的风范和精神面貌,引领着社会的整体面貌。人才素质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无论我们设计了什么样的先进制度,无论我们设计了多么严密的法律和举措,如果一旦遇到素质低下的干部和具体实施的人,一切都会落空。实际上,人才素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部分。
“素质”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名词,已经延续20多年了。
大、中、小学校强调素质教育,也有20多年了。但是,人才素质的概念和内涵到底是什么?人才素质的结构到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至今还是不甚了了。天天讲人才素质,如果连人才的概念和内涵都不清楚,势必影响素质教育的进行,势必影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因此,科学界定人才素质的概念和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人才素质概念的新界定
近些年来,从教育界到社会各界,从国外到国内,包括各种文化层面的人,都在谈论人才素质,素质教育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人才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概念。但是,人们普遍谈论的人才素质,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界定。这种情况影响了人才素质教育的进展。例如,一些中、小学校的负责人,在天天口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实际上把素质教育变成了重点抓一些学生的拉琴、唱歌、绘画、体育训练等等。更加可笑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领导人到基层学校视察素质教育状况的时候,也只是强调检查学校的这些拉琴、唱歌之类的事情。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吗?如此抓素质教育,实际上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本来要义。基本上离开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另外,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之中,人才素质的概念和内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现在的素质概念,与传统工具书中的概念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近年来学者们对人才素质概念的探讨,使这一概念不断深化,一个接近当代最新水平的“人才素质”概念正在形成。
现在的工具书没有向我们提供一个现代意义的人才素质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版)没有给我们提供理想的人才素质概念。其中的“素质”条目,只是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人才素质的理解水平。它把“素质”解释为“素养”;“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的“先天的特点”。第一种解释只是由一个单词换成另一个单词,没有展开的内容;后两种解释都是讲“先天的”、“本来的”性质,还是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的概念上。这显然不能概括今天人们理解的人才素质的含义。
《辞海》作为一部内容更加详尽的工具书,也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理想的人才素质概念。《辞海》,包括1999年版本的新版《辞海》,其中的“素质”条目,篇幅很大,包容丰富,但它的内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对许多重大的词条频频作出修改的新版《辞海》,反而在“素质”这一真正应该与时俱进的概念上没有作出应有的修改。它对“素质”的表述是这样的:素质是“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这只是延续了20世纪50年代关于素质的陈旧概念。当然,它同时又承认,“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这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本条目的定性概括,承认了后天的因素“社会实践”对素质形成的作用,人的“素质”就不是单纯的“先天”的东西了。这算是有了一些新意。但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辞海》仍然没有给出回答。况且,这一概念有自相矛盾之嫌,需要进一步完善。
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对人才素质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推进了素质概念的现代化。通过学者的探讨,人才素质的概念不断清晰起来。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在阐述人才“素质”的概念时,引用了美国物理学家劳厄的一句话素质就是把所学的具体知识全部忘掉之后还能剩下来的东西“这个很不规范的界定却有着深刻的、准确的内涵:第一,素质不等于知识。知识可以忘光,而素质却是无法忘掉的东西。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光盘、音像制品,而素质的载体却只能是人本身,特别是人的头脑。杨先生举例说,一个总是考100分的学生,却拿着一段导线问老师,哪一端为负极、哪一端为正极。因此,杨先生认为:看来有知识而没有基本的素质是不行的!”他显然把知识与素质两个概念分开了。第二,知识可以转化为素质。那些在头脑中忘不了的东西,那些属于素质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之中来的,是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之中来的。第三,回答了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素质。那些被人掌握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就转化为素质了。这就是劳厄对素质概念不规范表述的实际意义。杨先生还谈到了素质的基本特征之一:稳定性。他举例说,在江苏省镇江市,有一个焦山公园,里面有清朝怪才郑板桥的故居。在这个故居的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删繁就简三秋树“下联是”领异标新二月花“杨先生说,上联”删繁就简三秋树“说的就是素质的形象。”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这种树叶可以说是经过考验的,可以面对寒冷的深秋。经不起考验的树叶早在第一秋、第二秋就掉了,怎么能到深秋呢?这正是我们作学问的道理。“整棵树上不坚定的叶子都被气候”删掉“了,只剩下了那些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部分了。从整体上看,这棵大树被”删繁就简“了。这棵经过”删繁就简了的大树,留下来的就是其稳定的部分,这棵大树剩余的部分就象征着稳定性。素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不会由于外界的某些变化,而轻易地得到或失去。杨先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极为重视,他对素质概念的理解,虽然不是正面阐述,但仍然对人们有生动的启迪作用。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也曾对人才素质的概念作过深刻的探讨,较早地打开了素质的现代内涵。他提出:“素质‘的概念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我建议请理论家们去讨论。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培养过程,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可不可以作为我们所说的’素质?”他首先向人们提出了探索“素质”新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指出了这是一个“难题”,需要专家们讨论,指出了探讨素质概念的难度。这说明,旧的“素质”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人们的需要了。周远清对素质概念的阐述,推进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他的贡献在于:第一,提出“能力”是素质概念中的本体性的内容,这一点比较准确。第二,提出“做人”是素质的本体内容之一。这不但纠正了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而且把极为丰富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引进到“素质”的概念之中。“做人”涵盖了思想觉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知行统一等相关内容。这就增加了现代“素质”概念的容量。第三,这里谈到的知识,与能力并提,可以理解为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的那部分知识,或是处于稳定、潜存、长期起作用的状态的那部分知识。简单地把知识作为素质,是不准确的。第四,正面提出了素质的概念,为后来者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德育专家周之良对人才素质的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讨。他提出:“什么叫素质?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生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讲‘素质’是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潜能。素质是长期起作用的。”综观周之良教授关于素质的概括,有几个新贡献:第一,把新、旧“素质”的概念进行了区别和衔接,指出了由旧的素质概念到新的素质概念,是一个“泛化”的过程。这对于旧的“素质”概念是一种扬弃。这样,就把先天的生理的旧概念,提升到现代的思想层面。第二,把“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确定为素质的本体内容,这是很准确的。第三,把“潜能”作为与“基本品质”同义的内容,既指明了“能力”是素质的本体内容,又揭示了素质的“潜在”性质。第四,指明了人才素质的功能性——“长期起作用”。
学者们的探讨,从各个角度入手,越来越接近真理,越来越汇聚了素质内涵的全面内容。在多年大量的酝酿和探讨的基础上,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对“人才素质”概念作出新的概括。我认为,人才素质的概念应该具有几个条件:第一,能够说明新旧素质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概括素质的全面内容。第三,描述素质的基本特征。第四,简明而严谨,具有一定的美感。
根据上述原则,我把人才素质的概念概括为以下内容:人才素质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它是稳定的、潜在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观念。
这个概括比较简洁,第一句交代了新旧素质概念的联系,把素质概念更新的过程交代清楚了。既要承认先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加强调素质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途径。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不能否定。之后的三个定语交代了素质的三大基本特征。第一,人才素质具有稳定性。素质不因外界的任何变化而突然失去或获得。它是稳定的,它的发展和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指这种情况。人的素质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人才素质具有潜在性。中国人自古就懂得这个道理。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为什么“人不可貌相”呢?就是因为人才的素质状况不是从表象上能够看清楚的。在北京大学一次新生开学报到的过程中,一位新生在问路的过程之中竟然把鼎鼎大名的“大师”、“国宝”级教授季羡林先生,当成一个“扫楼梯的老头”。看来,连大学者季羡林先生的素质也是潜在的。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人们对陌生面孔的判断,往往是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就是素质的潜在性。第三,素质具有功能性。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决定了他在一切场合所作所为的特点和水平。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因此,要提高社会发展的效率,要改变社会风气,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注重人才素质的功能性,改善个人的素质状况。
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观念这三个“基本”的内涵概括了素质的三个方面的本体内容。其中,把基本品质和基本能力作为素质,已经有不少学者论证,认同率较高,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把观念作为素质概念的内容,是我的主张。这样做的考虑有如下理由:第一,观念与品质、能力一样具有稳定、潜在、长期起作用的特征。第二,观念对于品质、能力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居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层面。它不但属于素质的内容,而且在整个素质的结构之中,起到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是最高层面的素质内容。实际上是属于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
(2)21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素质结构
21世纪的社会处在新科技革命不断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家主权在竞争中面临挑战,各国社会利益调整频繁剧烈,物欲膨胀,精神低迷,社会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人类社会对21世纪的要求是更加可靠的和平与发展,是国际交往中的平等与主权,是物质的富足、精神的振奋、政治的清明。整个社会需要按照社会发展自身的规律和谐发展,全面进步。在目前的世界潮流和社会风气下,这种理想状态的实现,需要人们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尤其需要人才的全面素质的发展。这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性工程。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面向21世纪的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以下六个方面,即: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文化科学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这些基本的素质,既是人才自身成长的目标,又是社会对人才进行教育的目标。
关于人才的全面素质的构成,目前众说不一。根据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六大方面基本上概括了人才素质的全貌。在这六大素质中,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具有统率性质,制约着其他四项素质的发展水平和状况,是素质的高层次内容和建设重点。因此,研究和考察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建设,就抓住了人才素质建设中的最核心内容。
在一般情況下,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是可以并提的,称作“思想政治素质”。这是由于政治素质与思想素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严格说来,政治素质与思想素质各有自己的内涵。政治素质是指通过言论、行为表现出来的素质,属于立场和态度问题;而思想素质则是指更深层次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在性质上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本书将在总体探讨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性之后,分别探讨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
可以说,只有具备了以上六个方面的素质,才可以称做适应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成功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昭示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3)全面推进人才素质建设的途径
为了21世纪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就要为人才全面素质的建设开辟有效的途径。这些途径应该包括以下诸方面。
净化人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在一个不正之风盛行或腐败风气流行的社会环境中,很难对人才进行健康有效的素质教育。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净化,才能使社会的主导理论与社会现实取得一致,才能使人才认同社会主旋律,进而产生严格的律己的动力。同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到人才素质建设的事业之中。
强调有效的教育和灌输。人不能自发产生科学的思想体系。在这一前提下,要相信教育的社会功能,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多种新的途径,把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和公开的大规模教育相结合,使教育和灌输既具有深入的渗透力,又具有规模的舆论效力。过去存在的问题说明,不是教育和灌输不必要,而是方法陈旧、无效。教育和灌输不能一暴十寒,也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常常是这样:要么把教育和灌输丢到九霄云外或忽冷忽热,要么就在“不抓不行”的时候简单从事,用老办法搪塞和应付。这样的工作如果有效,那就奇怪了。
强化和改进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大、中、小学校教育阶段是青年人才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校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对各级教育的投入,使各类学校的负责人从“化缘”和“谋钱”的忙碌中解放出来,真正集中精力去考虑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需求。这就需要让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和干部来领导和管理学校。否则,在“唯钱是瞻”的氛围中,许多学校越来越由善于钻营或谋取赞助经费、赢利创收的人物所把持。这样的人物成为学校的核心,就会把大、中、小学校变成“创收赢利”的场所,顶多把素质教育变成唱歌、弹琴、画画之类的可笑的局面。办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当重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使教师成为没有后顾之忧的青年素质的培育者,成为学生最尊重的人,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校的本职就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从小抓好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打好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和创新的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提供人才参加实践锻炼的途径。提供人才接触人民群众的机会,使他们自觉经受一定程度的社会磨练和磨难教育,增强意志和体魄,提高生命力。引导人才正确认识社会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增强思想观念的免疫力。提供人才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现在的大学生实践环节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效果并不明显,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水平。原因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生的社会实践遇到了新问题。比如学生下乡支援生产劳动,应该到哪里去?去支援哪一家的生产劳动?去帮助公有制的单位还是私有制的单位?支援劳动要不要讲报酬?假如付酬,有没有合理的、既定的标准?这些问题目前都是需要探索的。所以,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一般谈不上有多大的实际效果,有的甚至变成了游山玩水。当然,游山玩水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不能成为主要的内容。因为,它失去了原初设计的目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取得真正的效果,就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同时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业务专长结合起来,把接受社会教育与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作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持久进行下去。
建立提高人才素质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多方协作,举办促进人才素质教育的活动。学校和社会团体应开展人才普遍参与的素质达标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运作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应重点表彰和奖励人才素质教育的先进集体,而不应变成鼓吹个别所谓“天才”的炒作。首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标准要认真讨论,使之科学规范。条件成熟的时候,应把人才素质达标活动逐渐正规化、制度化,使达标评价状况成为人才发展和选拔的一个重要条件。
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介入和支持人才素质的培养工作。应当建立关心人才素质培养的广泛、系统的基层组织,加大工作力度。文化教育界和行政干部离退休人员,潜存着不可估量的引导和关照人才成长的教育力量。关心人才素质建设应当成为“老有所为”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倡导代际联系和沟通,形成社会的代际和谐。政府部门也应采取措施,鼓励公、私企业积极参与人才素质教育事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