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而没有向上的钩脚,为什么故意写成这样呢?
原来“门”字的这种写法宋代就有了。据说南宋偏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殿门烧光。宰相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带钩,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钩脚。
有一个为写“门”字而丧命的故事,更能说明宫殿匾额“门”字不钩脚的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命中书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匾,詹希原所写“门”字,末笔微微带钩,多疑的明太祖朱元璋便大发雷霆说:“我要招贤,你詹希原这厮要闭门,塞我贤路!”遂下令斩之。真是伴君如伴虎!
再来说北京的“正阳门”,“正阳门”就是现在的前门。当年内城有九道门,其中正阳门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门。传说因为皇上自称为真龙天子,所以认为如果“门”字带钩,会刮掉龙鳞,为了避讳,所以在正阳门以及故宫里面所有的“门”字都不钩脚,以示尊崇皇帝的“避讳”。这样,流传至今的“正阳门”上悬挂的匾额,其“门”字也不钩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