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并不一定非要从很小的时候就专门去学某个科目,因为孩子太小的时候,有些天赋还未必能显现出来,应当让孩子充分地、快乐地去学他想学的、乐学的东西。
昊昊在上小学前的几年里,对画画儿的兴趣比较浓厚,从在填涂本上涂鸦,到在图画本上临摹,他一直都比较热衷。他最喜欢买各式各样的蜡笔、彩色铅笔,并用这些不同的笔,自己尝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我们并没有让他去接受专门的绘画训练,而是自己买了不少有关画画儿的图书,让他随心所欲地、自由地乱画。通过这种看似茫然的画,昊昊得到了很多潜在的锻炼,从中获得了高自主性和高探索性的训练。
幼儿学画画儿的好处的确很多。首先,画画儿可以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画画儿是孩子观察外部世界最直接的活动,要画出一幅图画,无论是临摹图片,还是参照实物,都需要对所画对象进行观察。如果家长能够加以适当的引导,就能大大地增进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培养孩子完整、细致地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孩子的感觉也会越来越敏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例如,在画苹果的时候,昊昊会问:“苹果为什么是圆形的?为什么是红色的?”这就说明孩子对物品的形状和色彩有了直观的印象,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拿出一个芒果,让孩子去比较苹果和芒果在形状和颜色上的差异,使孩子形成对各种事物探索性的兴趣,并鼓励他自己去发现各种各样物品的特性。
其次,画画儿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各方面的知识。因为孩子每画一张不同的画儿,除了观察绘画对象的形状与颜色、比较不同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外,还可以从绘画对象出发展开联想,从而促进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还是以画苹果为例,当孩子问“苹果为什么是圆形的?为什么是红色的?”时,家长就可以给他讲解苹果是一种水果,是果树结出的果实,并告诉孩子果树是如何生长的、不同的果树会结不同的果实,等等。此外,还可以引导他思考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让孩子对自己身边所看到的、用到的东西进行指认,大的如太阳、月亮,小的如饼干、盘子、灯罩等,并让他了解哪些圆形的物品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能吃的,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等等;关于红色,可以认知的内容就更多了,如红绿灯、红衣服,等等。由此,孩子认知的范围会大大扩展。
再次,画画儿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因为用双手制作一件东西对于发掘孩子潜在的天资与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接触到不同的笔、颜色、纸张等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泥塑、剪纸、折纸等活动时,孩子的手指、手腕等也会被调动起来参与活动,从而促进手部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促进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绘画也使孩子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当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并得到承认和表扬时,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功的喜悦在大人们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画画儿,孩子的天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孩子的动手潜能被挖掘出来,对他将来的职业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影响。有些孩子在绘画中反映出动手潜能不足、动手能力较弱,但想象力丰富,他可能就会走上不同的职业道路。昊昊就不太喜欢做手工,对剪纸、折纸、泥塑这类活动的兴趣不大,但是他对各种物品的认知和联想能力非常强。
最后,画画儿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样的物体、同样的颜料,由于不同孩子的体会和认知是不同的,所以画出来的画儿也是完全不同的。幼儿学画画儿,并不一定需要严格规范的教学,只需要给他提供画笔和画纸,引导他去观察、思考,并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自己手中的笔或其他工具表现出来,最好再加上对自己的画作进行讲解,这就完成了一个从观察、思考到表达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凭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观念和自己的表达而产生的创造性的思维习惯,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具有创造性。
昊昊在上小学以后,对画画儿的兴趣逐渐减弱,我们也就顺其自然,不会认为以前花那么多时间学画画儿,放弃了很可惜。实际上,也并没有浪费,因为从画画儿中得到智力启迪和能力培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通过画画儿,我们发现,昊昊动手能力较弱,但我们并不急于去改变他,想方设法纠正他,因为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他的动手能力稍差,说明他在这个方面的天分不足,那就不必非要让他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短处。我们发现他的想象力较好,表达能力很强,就希望他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在昊昊读小学前,我们从没有给他报读过任何商业性的兴趣班,他都是在玩中学、乐中学。
现在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音乐、学美术等,尤其以女孩学钢琴最为时兴。本来,幼儿学钢琴是一种很好的智力开发,因为孩子通过识谱,不仅能锻炼认知和记忆能力,还能手脑并用,同时优美的乐曲又能陶冶孩子的性情。但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琴,完全是家长自己的意志,甚至是一相情愿,完全不顾及孩子自身的兴趣和天赋,只是盲目攀比或者过度学习。我认识一个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除了上幼儿园外,还参加了四个兴趣班——数学、英语、舞蹈和钢琴。即使每科每周只上一次课,也要花掉一半的课余时间。除了上课外,回家后还要练习,如每天必须要练琴半个小时。我看过这个孩子练琴,她的妈妈坐在她的身边,她对照着乐谱,一边默默地念出音符,一边用手弹琴。我感觉她是在完成家庭作业,弹琴已成为一种任务,而不是乐趣所在。她的妈妈和很多妈妈一样,按照她陪孩子听课时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在旁边进行提醒或指导,但这种指导真的有意义吗?我也曾在陪我儿子去学围棋时出现过这种做法,想着反正他也是从入门学起,那我不是也可以顺便学学下棋,以后还可以督促儿子,甚至和他对弈呢。可是,因为在这个方面我的接受能力比昊昊差太远,他对围棋的悟性比我要好很多,所以我根本就跟不上老师所讲的进度,记不住那些定式,更计算不出每一步的前后关联,所以很快就放弃了。这正说明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即使是大人,也未必就比孩子要学得快、学得好。除非家长自己擅长,否则不应该好为人师,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学、去悟,让孩子尽量不要接受非专业老师的指导,即使是父母也一样。
我们以前有个邻居,她家里有个女儿,这个女孩不爱动,爱吃零食,长得比较胖,学习成绩也不好。大家私底下都在议论,这个孩子将来可怎么办。到这个女孩四年级的时候,她妈妈给她买了一架钢琴,在20世纪80年代,钢琴还是很稀罕的玩意儿,而且价格昂贵。她家买的虽是一架二手钢琴,但也要好几千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结果怎么样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孩子自从有了钢琴以后,就像着了魔似的,天天勤奋地练琴,从早到晚几乎不停歇,我们这些邻居虽然饱受痛苦,却也不好干预。但是,即使不懂音乐,我们也感觉到她的琴声的确有变化,由开始的嘈杂声,慢慢地变得悠扬动听了。果然,两年之后她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几年之后又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个个都感叹,她的爸爸妈妈真的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敢于大胆地做出让她放弃正常的学校教育、专攻音乐的决定。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孩子们从来不缺少天赋,缺的是发现。就这个孩子而言,虽然学音乐的年龄看起来是比较大了,但其实正是因为她年龄稍大,反而有自己的思想,知道该怎么努力,一旦有了方向,就比那些完全被家长赶着、催着往前走的孩子走得好、走得快。所以孩子并不一定非要从很小的时候就专门去学某个科目,因为孩子太小的时候,有些天赋还未必能显现出来,应当让孩子充分地、快乐地去学他想学的、乐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