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6200000012

第12章 妈妈,我不要你老

一般来说,小孩子很难认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有意识地让他懂得孝顺父母也是必要的。

在昊昊三岁多的某一天,他突然来问我:“妈妈,为什么外婆的脸上有皱纹,你的脸上没有呢?”我说:“外婆是老年人,人老了,当然会有皱纹了。”这时,他突然哭了起来,说:“妈妈,我不要你老!”他哭得很伤心。我一愣,却又笑了,聪明的孩子知道了“老”的概念。我跟他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从小到大,从幼芽到结果,从嫩嫩的到老老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担心啦。”他那时还小,可能也没有真正明白“老”的含义,但这也说明了他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是很强的。

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忙碌的现代女性,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我有时候会既羡慕又抱怨地对丈夫说:“你们男人虽然也辛苦,但你们的辛苦主要是在工作方面,只需要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但女人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特别是30岁上下的时候,除了工作压力外,还要操心丈夫、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很多时候,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会觉得很累。”我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这时细心的昊昊就会用他的小手来抚平我眉心的皱纹。当我已经很疲倦但还在电脑前工作的时候,他就会用一对小拳头在我的肩头轻轻地锤打。从生理上说,这种轻轻的敲击并不能明显地缓解疲劳,但在心理上,我会为他的体贴、关心感到欣慰和自豪,身体的疲劳似乎也就缓解了不少。出于保护孩子,不想他锤累小手,我每次总是在他才锤了几下之后就说:“好了,好了,妈妈不累了。”他却不解地问:“为什么每次我才刚刚开始锤,你就说不累了?”我就开玩笑地说:“因为你的小手有神奇的魔力啊!”他看看自己的手,还是不明白:“我不相信!”

很多时候,父母全身心地为孩子操劳,孩子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一旦“伺候”得不好,还生出怨言。这就是因为没有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他无法将心比心的缘故。虽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也是我们到了中年以后才真正体会到的,一般来说,小孩子很难认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有意识地让他懂得孝顺父母也是必要的。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广州兴起读《新三字经》,幼儿园也教小朋友们背《新三字经》,昊昊由于记忆力比较强,背《新三字经》也是琅琅上口。趁此机会,我们就给他讲《新三字经》中的一些有关孝顺的故事,比如小黄香的故事。黄香是东汉时期的人,他九岁丧母之后,对父亲非常孝顺,在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此外,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汉文帝刘恒的,他在母亲卧病三年期间,常常衣不解带地服侍在床前,他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而且这些人都是有作为的人,汉文帝与汉景帝在位时都励精图治,注重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使得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些故事让昊昊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孝敬父母的观念并树立了立志成才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应当鼓励孩子独立,但也要教育孩子关爱他人。有一次,昊昊与表弟玩耍时,发生争执。我们教育他说:“你是哥哥,要爱护弟弟,应该让着他。”可他说:“你常常说每一个人都要尊老爱幼,弟弟应该先尊敬我,我才能爱护他。你们光是叫我让弟弟、爱弟弟,不叫他尊重我、让我,这不公平!”看来,在他的心目中,平等的位置还是很高的。于是,我说:“你说得也对,哥哥和弟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但是你的年龄要大一些,学的知识和懂的道理要比他多,所以在他还不懂某些道理的时候,你让让他也是应该的。”我还告诉他,尊老爱幼最主要是对那些弱小者给予同情和帮助,要有爱心,对于各种不同的行为和言论要包容、忍让。从此之后,昊昊再也没有和弟弟发生过纠纷,而且他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也很融洽。

也许是受这些话的影响,有一天,我和他一起送一位来我家做客的老同学,在楼下不远的地方,我们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孩独自在玩路边的泥沙。昊昊边走边对我说:“那个小孩肯定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我们赶紧把他领回家吧。”我说:“不会的,他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可能就在附近的地方。”他不同意我的说法:“我看清楚了,周围没有别人,肯定是孤儿,赶紧去把他带回家吧。”等我们把同学送走,回到宿舍楼下时,已经没有了那个小孩的身影。昊昊说:“哎呀,他肯定是被坏人绑走了,他会怎么样啊,会出大事的。”看着他那么担忧那个孩子的情况,我虽然觉得好笑,但也感到这个孩子是很有爱心的。

昊昊从四岁多开始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后,他也成了该剧的忠实观众。有一天,电视剧演到诸葛亮病逝,蜀国举国同悲,包括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在内的人们都痛哭流涕、悲痛不已。昊昊看了这一段剧情以后,问我:“妈妈,死是什么意思?人人都会死吗?我也会死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我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只好含含糊糊地搪塞。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不想死。”天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想到这么大一个问题?我安慰他说:“你还这么小,那是很遥远的事情,先不要去想它。”过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到了答案,他说:“妈妈,我知道了。人死了是可以升入天堂的,不要怕啊。”他还反过来安慰我。生活中的确无时无处都有知识和思想的火花,只有不断思索,才能不断得到充实。物质上是这样,精神上更是这样。

同类推荐
  • 放飞心灵的风筝

    放飞心灵的风筝

    土地,蓝天白云覆盖的土地,我们身躯亲近的土地,在平常情况下,有谁会更多地关注呢?即使关注又有谁会倾其全心呢?一般的人~大概很少有。
  •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晏几道、晏殊二人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两人的传奇人生。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 老家故事

    老家故事

    本书是刘黎丽的散文集,包括:我为什么要写刘庄、满子大叔的罗曼史、孤儿小本的情债、梅姨与三个男人、能人老才、阿花的爱情、女贼癸嫂......
热门推荐
  • 大学生活好

    大学生活好

    若干年后回味起大学,除了要感谢他们的不杀之恩,还能想起其他的一些事情,记一个逗比宿舍的日常~
  • 末日屠户

    末日屠户

    开篇求收藏与推荐,每日最少更新两章及以上,值得大家支持与期待。这是一个大背景下男人的故事……男人没有读多少书,喜欢扎金花,人也普普通通。他喜欢玩刀,在游戏中一生与刀相伴,谱写那让人汗颜的乐章。这个故事中的男人,一把刀孤单地打着江山,恩惠无数人却心地坦荡,知者折服。人生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很显然,这是一个最终比境界的故事,它发生在一个虚拟的游戏中……
  • 查理九世之不堪的友谊

    查理九世之不堪的友谊

    友谊,终归有破碎的那一天,可是,我承受的已经够多,又为何,一定要这样,恨,滔天的恨,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不明白,我做错了什么?
  • 风心剑士

    风心剑士

    风心剑道,心势斩刺冲旋退,风切气爆幻刃雨,影弧风步诡刃刺,剑闪风弧无尽路……
  • 异次元征服世界

    异次元征服世界

    一个鬼吏和苗还有年糕之间的软萌日常?你可以把本文当成日式泡面剧~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品味谈吃

    品味谈吃

    本书介绍了饮食的基本知识,对食料和品味尤其注重,趣味和知识性都很强。
  • 武侠纪实

    武侠纪实

    是想领略古时大好河山、还是行侠仗义笑傲江湖、或是一统江湖指点江山。这里不止满足你的武侠梦还可以满足你环游世界的梦想。武侠纪实帮你完成。
  •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
  • 战矛

    战矛

    现在是2100年,这里是没有地球的太阳系,故乡的毁灭让人类有了竭斯底里的借口,而一个世纪的时间则让人们接受了原本畸形的观念。这是一只狐狸复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