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出色的父母,必须要有三心:一是爱心,二是耐心,三是恒心。
昊昊小的时候有一张婴儿床,但在一岁以后,他就很少再睡婴儿床了,多数是跟我们一起睡。到他三岁多的时候,我们专门买了一张儿童床给他,要求他以后自己单独睡觉。他对此十分不理解,难以接受。他问:“我为什么不可以跟妈妈一起睡?”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独立地睡觉了。”他说:“那爸爸比我还大,他怎么就可以跟妈妈一起睡呢?”还没有等我想出回答的话来,他又说:“我是不是从今以后一直都要一个人睡觉了?”我开玩笑地说:“等你长大了,跟别人结婚了,就有人和你一起睡了。”不料他听了这话后说:“那我长大了以后要跟你结婚,那样我就可以天天都跟你一起睡觉了。”
昊昊的小床和我们的大床放在同一个房间,这样做既是为了让他独立,又不会让他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他多数时候是自己睡小床,但有时候就会跟爸爸讨价还价,叫爸爸让他睡大床。要是遇到爸爸出差了,他就特别高兴,俨然自己成了家里的男主人。我个人觉得,是否让孩子单独睡,要考虑现在独生子女的情况。以前的家庭,一般都是兄弟姐妹住在一个房间里,互相可以做伴,不会感到孤独。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各有自己的房间,可以相互对比,总不能都去跟父母一起睡觉,所以这在以前几乎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参照物只有父母,所以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就一定要独处。
按照教育专家所说,孩子独立睡觉确有好处,如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让大人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等,而我们的做法是不勉为其难。我认为,孩子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到昊昊六岁的时候,我们搬了家,昊昊有了自己的小房间、自己的小床和小书桌,他也就自然而然地适应了。
所有的孩子在低龄阶段都或多或少会有恋母或恋父情结,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需要精神上的依恋和安全感。在我们家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都能够开诚布公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昊昊爸爸的性子比较急,有时候处理问题有点粗暴,也曾对不听话的昊昊动过手。有一次,爸爸批评昊昊,昊昊反驳,惹得爸爸生气而打了他一巴掌。我事后一方面批评他爸爸,不应该动手打人,应该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我也告诉昊昊,在爸爸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火上浇油。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爸爸的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方式和方法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硬碰硬。还有一次,爸爸批评了昊昊,昊昊表面上接受了批评,心里却并不服气,对我说:“爸爸不好,妈妈,你和他离婚吧。”我知道他这是气话,就故意说:“好啊,那我另外找一个人来做你的爸爸。”听了这话,他说:“唉,还是算了吧。”
相对而言,我比较谦和、有耐心,所以昊昊和我更亲近一些。从小到大,他基本上有什么都会跟我说,学校的事情、自己的想法、结交的朋友等,不会对我刻意隐瞒。在高中的时候,昊昊班里开过一次专题班会,讨论如何多与家长沟通。有家长抱怨,他们的孩子回到家里后,除了与家人同桌吃饭时说几句话以外,其他时间都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上网、看书、做作业,爸爸妈妈想和他们多说几句话都很不容易,想了解他们的情况更是困难。还有一些孩子,表面上很听话,但实际在心理上对父母筑起了一道屏障——他们的抽屉上了锁,似乎隐藏着很多小秘密。而爸爸妈妈担心他们交友不慎或受到不良影响,特别想窥探这些秘密,甚至使用了一些特工才用得上的手段。这反而使孩子倍加防范,不仅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加深了他们对人的不信任感,更不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而在我们家里是没有秘密的,也没有上锁的抽屉。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家共同参与和商议,无论大人、孩子,都可以就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一致的,但在现实中经常是夫妻两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分歧,甚至唱反调。比如,妈妈要孩子背唐诗,爸爸则要孩子做算术;妈妈要孩子做点家务,爸爸则拉着孩子一起玩游戏;妈妈说孩子考试差不多就行了,爸爸则要求孩子争第一;妈妈希望孩子学钢琴,爸爸则要孩子去打排球,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有人提出,让夫妻两人去参加亲子教育培训班,通过学习达成共识。我觉得这不太现实,一是现在并没有很多这一类的培训班,二是很多家长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成年人,他们的很多想法和思维已经基本定型,很难改变。所以,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夫妻两人分清主次、分工合作。夫妻两人应静下心来认真讨论一下,看看谁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优势,比如谁更有时间、精力,谁更愿意去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谁对孩子的了解更多一些。
我个人认为,想成为出色的父母,必须要有三心:一是爱心,二是耐心,三是恒心。每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爱心的,但什么是真正的爱呢?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要什么给什么,一味放任纵容,那是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严厉训斥、百般要求,按照自己的经验或自己曾经的梦想去塑造孩子的未来,而不注重孩子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这也不是真正的爱。所以爱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发掘孩子的天分,让孩子充分展示其个性。有一次,我问一个妈妈:“你觉得你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她回答说:“我觉得他没有什么特点,样样都很一般。”其实,这说明这个妈妈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去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我们很早就认识到,昊昊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并不是超常儿童。他的优点是性格开朗、接受能力强、善于沟通与表达、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但他也有自己的弱项,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不适合做手工类的、技术性的事情,这在他后来的成长中得到了验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要看做父母的能不能发现和引导,没有愚笨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挖掘孩子聪明才智的父母。
孩子的成长是“三分养、七分育”。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需要付出的不仅有金钱和精力,还应有耐心和恒心。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认真严谨、细致入微、不急不躁,小到孩子的吃喝拉撒,大到读书做人,都要从对孩子负责的角度出发,尽量做到最好。这不仅体现在处理日常事物中,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且这种生活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昊昊因为某件事情着急、发脾气时,我一般默不作声、镇定自若,在他平静下来后,他就会说:“唉,我怎么又发火了?你怎么就能够那么冷静呢?我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以后也要注意,不要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
如果说耐心还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话,那么恒心就是最难的了。当父母有恒心的时候,孩子也会相应地懂得坚持。如果父母和孩子真的能够每天读半小时书并坚持几年的话,那对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恒心一定会是非常有效的。如果真的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话,孩子和父母都会从中得到极大的收获。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在昊昊读小学以前,我只要在家里,几乎每天都会在他临睡之前留出半个小时给他讲故事,或者读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而且每一本书都会从头到尾读完。其中,比较大部头的是《动物图谱》、《大百科全书》、《笑话大全》。当然也会根据他的兴趣和年龄,对那些不适合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上小学以后,只要做完了作业后还有时间,他就会在睡觉前读书。几年下来,昊昊不仅知识面很广,而且语言能力很强,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相当流畅,这都是因为通过读书,他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接受了语言训练。昊昊爸爸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特别能坚持、有恒心,只要是他决定做的事情,他就会不折不扣地去做,甚至做到极端。这些品性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使他从小就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恒心、有韧性,不轻言放弃。昊昊就具有这样的个性,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或者感兴趣的事情,他就会穷追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不是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