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兰上五年级了,她对语文学习很有自己的一套。
每次上新课前的头一个晚上,她都会先读一遍课文,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
在读第一遍课文时,她总是边读边查字典,为不认识的生字标注好拼音,并在练习本上写几遍。如果是成语,她就在下面标上一条红线,以示提醒。同时,她还借助查词典将不懂的词弄明白,并在书的空白处记录下词义。
解决完字词问题后,她会再读一遍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的内容,看看每节都讲了什么,每段的思想大意又是什么,整篇课文如何分段。最后,她还要认真看一遍课后练习,并根据练习仔细思考课文内容,有时候她还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记录下来,留到课上解决。
就这样,她的语文预习进行得十分有序、有理,效果也极好。在其他一些同学看起来很难学的语文,在她这里自然没有问题了。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科目不同,那么预习的方法便也不尽相同。虽然像通读课文、找出重点这样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科目,但各个科目还是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与规律的。所以,如果能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预习,预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就拿语文来说,语文课更偏重于文字表述,而且整个课程是由一篇又一篇互相没有关联的文章组成的。语文课的知识重点,就在于字、词、句、段落,在于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以及词句的语法、意义之上。
从语文的这些独有特点出发,我们就能找到更为合理的语文预习法。
好方法
第一,在课前通读课文。
语文复习的时间可以安排在上课前一天,因为语文课文一般文字较多,如果太早预习,我们可能记不住太多的文字。而课前的预习,则会保证我们的记忆更为清晰。所以,在上新课前一天,应将第二天要学的课文通读一遍,最好是朗读。因为朗读可以训练自己的发音、断句能力,还能通过语气的变化来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二,及时解决字词问题。
朗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解决。如果书上没有注解,可以借助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去查一查。
查字词时,应该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和意思去判断字词的准确含义。因为有些字词不只有一个意思,不同的语境下,它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古文、诗词中,有些字所代表的意思也许会与现代含义大相径庭。还有些字是多音字,当弄明白它在文章中发的音后,我们也可以将它的其他读音标注出来,这也算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如果字典、词典解释的比较简单,我们依然不明白某个字或词在句子、文中的意思,那就将其特别标记出来,等到上课时再认真听讲。
第三,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还要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看看整篇文章都讲了些什么。如果感到写得好或者自己特别有想法的地方,也可以画出来,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书的空白处。等到听课时,再根据老师的讲解,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妥当。
对于古文、诗词,找一找其作者、朝代等资料,能帮助我们了解古文、诗词的写作背景,这会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根据课后题抓住课文的重点。
课后练习中的问题,都是与课文有关的,甚至有一些题目还会暗示课文的重点内容。而且,语文的课后题中,还可能会有一些对课文难点的提示或者一些发散性思考。所以,我们也不要放过课后题,要借助这些内容,打开自己的思路,以便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小贴士
“语文”一词的历史并不算长。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后开办了新学堂,当时有“国文”课,传授的是历代古文。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由于当时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所以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改设“国语”,教材选用的多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内容。中学依然设置国文课,但其中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等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无奈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编写被迫中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他的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
至此,“语文”成为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