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预习会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提高我们的听课效率。由此可见,预习会让我们的学习时刻领先一步。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预习方法,从学习之初,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妈妈从桃桃上一年级开始,就经常嘱咐她:“上课之前,一定要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否则你听课效果就会差一些。”
桃桃很听话,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开始按照妈妈的嘱咐进行预习。但她的预习却很简单,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她只是将第二天要上的课读一遍就算了。
但每次上课,桃桃却发现她经常找不到老师讲的内容在哪里。而且,有时候遇到问题,她自己也要想半天,等她想明白了,老师早就讲了许多内容了。
桃桃有些疑惑:“难道妈妈说得不对吗?为什么我预习了却还是听不好课呢?”
这位同学显然没有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预习,有很多同学也和她一样,认为预习只是简单地读一遍书,因为书上的内容老师总是要在上课时讲的,到时候只要认真听课、记笔记就能学会。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对要学的课程事先进行自学准备。这个“准备”包括很多内容,读一遍课文只是其中一项内容。
正确的预习过程应该是,先将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基本内容看一遍,在看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有的问题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弄明白,那就要在此时攻克难题;而有的问题自己一时搞不懂,就可以记录下来,等到第二天听课时再重点听老师讲。如果在课堂上依然没有听明白,那我们就应该在课下及时与老师、同学讨论。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我们的预习才是有效的;只有正确地预习,才能在听课时真正帮我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好方法
第一,认真读一遍课文。
预习虽然不仅仅是读一遍课文,但这读一遍的预习过程却必不可少。例如,在读的过程中,一边读还要一边将不认识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将比较重要的内容标注出来。
除了阅读正文,课后练习、思考题等内容最好也要读一下。因为这些思考题会帮我们明确本课内容重点是什么,这会使我们的预习更有针对性。
第二,预习过程中要经常动笔。
在预习时,我们一定要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对于复杂的字词、句子、难点,要用笔将它们画出来,同时还要给难懂的字词注音、释义,或者标注出难点,等待老师上课时讲解。另外,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理解或感想,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新课文的内容。
第三,根据内容勤思考。
预习也要勤动脑,要用心体会课文内容,并针对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或者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前进行自我解答。这就会避免我们在听课时,被不重要的疑问点绊住,从而错过老师讲课的真正重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预习的内容搜集一些与之有联系的资料,比如学习与桥有关的课文,我们就可以找找关于桥的资料介绍;学习与正方形有关的数学内容,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找找正方形的例子,等等。这样的联想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不过,如果在预习中发现了难题,也没必要死抠它。毕竟预习的关键就是要发现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听课的目标,这会使我们在听课时听得更专心,也更有针对性。
第四,别将预习当成是提前学习。
有的同学因为之前有了预习,于是再上课时就不认真听讲了,老师讲什么他都觉得“这个我知道,我提前学过了”。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预习终究只是凭借自己那点知识与能力去理解一节全新的课程,凭我们的水平可能很难完全将知识都理解吃透并掌握的。所以,预习只是学习的一个开端。即便已经知道了某个定义、词义或者明白了某个定理,我们也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以更详细地了解知识的运用过程,这样我们才能将知识彻底学到手。
小贴士
预习的形式可用4个字概括:读、画、写、记。
读,就是课前预读,阅读新课教材及参考资料,必要时还需要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复习可能涉及的内容。
画,就是阅读时要对课文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进行圈点画线,或者是批注、分段落。
写,就是写预习笔记,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记,就是对新课重点知识进行记忆,比如重要的字词句和段落,重要的概念、定理、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