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及现状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及现状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美元如何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以及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的研究。李伏安等通过分析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演变,剖析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及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他们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格局,使得英国不得不同意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运作机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随后的牙买加协定其实质是美元的汇率波动根据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际金融协调的手段,可采取多种汇率制度。虽然多种汇率制度增强了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能力,但是也将国际货币体系带人了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之中。这种无秩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就成了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根源。次贷危机的爆发彻底暴露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动摇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邵鹏斌对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一战前的完全工业化也为美元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马歇尔计划成为推动美元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重要力量。他将美元国际化的原因归结为五个方面:第一,美国的经济实力是美元国际化的基本前提;第二,贸易输出是美元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第三,持续对他国货币的打压使美元的主导地位长期保持;第四,欧洲市场化使美元国际化路线得到长期推广;第五,本国利益驱使美元的推广路线长期坚持。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趋势
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不受约束的体系,无凌驾于各国货币政策主权之上的国际货币契约来约束储备国的货币发行行为,因此应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张兰从契约经济学视角对国际货币制度的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她认为国际货币制度是一种国家间通货兑换的契约,在国际货币发行纪律约束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无体系的体系,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市场约束力量不断减弱,因此市场约束机制对于一国境内的货币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货币制度的未来设计中,应通过多级国际本位货币竞争来提供这种市场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债权人的利益。909黄范章认为,除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之外,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选择好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这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周小川曾提出建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建议得到“金砖四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第二,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形成有力的而又具有一致性的跨国监管合作机制;第三,充分发挥G20创立的“金融稳定论坛”及“金融稳定委员会”等新机制的作用。
沈晗耀等也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模式角度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协议,一直延续着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元这一国际货币体系里唯一的核心货币模式,将逐渐被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所代替。911他认为基于局部金本位制的二元货币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国际货币体系中储备货币流通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有助于货币政策调控中内外冲突问题的解决,增强储备货币的稳定性,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应按照局部金本位制度下的二元货币体系方式重新构建国际货币体系,并使之适应实体经济格局。同时他认为应从建立世界货币组织、实施金本位、发行世界公币、缔结国际公约等几个方面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并从提高透明度、定期对国际货币的含金量和汇率进行评估和发布、建立国际清算中心、对会员国提供贷款、稳定经济等几个方面改善国际货币组织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中的监督管理职能。
① 刘国光:《新中国六十年感言》,载《百年潮》2009年第10期。
② 卫兴华、侯为民:《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0期。
③ 杨承训:《论“市场调节、调节市场”双导向机制——新中国60年的成功探索》,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8期。
④ 文魁、徐怀礼:《新中国经济60年发展主脉》,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⑤ 黄泰岩:《历史长河中的新中国六十年》,载《群言》,2009年10期。
⑥ 葛扬:《基于六十年整体视角的计划经济模式历史评价》,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⑦ 张宇:《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年第1期。
⑧ 何自力、乔晓楠、李菁:《中国模式与未来道路探索》,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⑨ 朱可辛:《发展中的“中国模式”》,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⑩ 李炳炎、向刚:《“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与基本经验》,载《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1 张建君:《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探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6期。
12 程恩富、王中保:《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辨析》,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13 梁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14 林岗:《中国的经济改革道路:实质、意义和前景》,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5 李炳炎,向刚:《“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与基本经验》,载《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6 张宇:《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年第1期。
17 刘志明:《“中国模式”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15期。
18 漆思:《改革三十年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与发展共识》,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19 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载《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
20 施雪华:《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载《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
21 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18期。
22 邱耕田:《当务之急是注重科学发展,不要忙于谈论“中国模式”》,载《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
23 夏业良:《“国进民退”下的国家经济风险》,载《绿叶》2009年第8期。
24 陈志武:《“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载《商务周刊》2009年10月5日(211期)。
25 张鸣:《“国进民退”是一条死胡同》,载《炎黄春秋》2009年第9期。
26 许小年:《“国进民退”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载《商周刊》2009年10月26日。
27 何伟:《“国进民退”五定位》,载《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11月25日。
28 熊剑锋:《民间智库:“国进民退”蕴含较大风险》,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0月28日。
29 许可新:《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部分行业已出现“国进民退”》,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9月23日。
30 曲瑞雪、张文魁:《“国进民退”实质是市场扭曲》,载《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11月30日。
31 笑蜀:《以市场的名义去市场化值得警惕》,载《南方周末》2009年7月23日。
32 吴敬琏:《货币超发与“国进民退”不可轻视》,载《中国企业家》2009年10月26日。
33 乔新生:《中国的改革需要自己的理论——谈对“国进民退”现象的新思考》,载《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10月29日。
34 冯冬宁:《新一轮国进民退孰是孰非》,载《鲁中晨报》2009年10月26日。
35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中国经济不存在“国进民退”》,载《证券日报》2009年11月25日。
36 刘伟:《审视国资进退需要辩证视野》,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1月2日。
37 王东京:《质疑所谓“国进民退”》,载《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24日。
38 杨凌:《要慎下“国进民退”结论》,载《证劵日报》2009年11月25日。
39 王伟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载《光明日报》2009年5月12日。
40 卫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41 洪银兴:《虚拟经济及其引发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1期。
42 张雷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3 吴易风:《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载《中华魂》2009年第9期。
44 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期。
45 吴敬琏:《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6 林毅夫:《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载《财经界》第3期。
47 杨圣明:《金融危机暴出实体经济的软肋》,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10日。
48 吕红娟、何炼成:《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9 张维迎:《危机中的选择》,载《中国税务》2009年第6期。
50 杨承训:《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51 刘国光:《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载《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5期。
52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53 逄锦聚:《世界金融危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
54 何干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危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
55 陈享光、袁辉:《金融资本的积累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6 杨斌:《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安全》,载《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2期。
57 文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8 樊纲:《扩大内需关键在于解决收入结构失调》,载《经济参考报》,2009年7月8日。
59 迟福林:《扩大内需的关键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载《人民日报》2009年7月15日。
60 宋晓梧:《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载《中国财经报》2009年11月17日。
61 杨承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过三道坎》,载《中国改革报》2009年12月21日。
62 贺强:《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与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运行区间的思考》,载《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1期。
63 张玉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载《党政干部文摘》,2009年第2期。
64 卢中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65 陈志武:《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为什么”》,载《国际融资》,2009年通知8期。
66 杨圣明:《关于我国国民总收入分配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第3期。
67 安体富,蒋震:《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68 曾国安、李少伟、胡晶晶:《国民收入分配应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载《光明日报》2009年2月12日。
69 王中汝:《实现公平分配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0期。
70 黄泰岩:《初次分配制度变动的发展方式解释》,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71 刘煜辉:《提高收入还需改进初次分配》,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2月17日。
72 张卓元:《中国理论经济学60年的重大进展》,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第3期。
73 卫兴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21日。
74 杨承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75 程恩富:《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6 裴小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建设经济学》,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77 林木西:《新形势下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1期。
78 孟捷:《危机与机遇:再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3期。
79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80 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81 朱玲、金成武:《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与金融危机应对》,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82 樊纲、魏强、刘鹏:《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83 陈享光:《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问题研究》,载《学习论坛》2009年第9期。
84 张连城、周明生:《内外失衡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85 董直庆、蔡玉程、谢加贞:《CPI和PPI周期协动效应——基于频带分析方法的实证检验》,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86 肖争艳、安德燕、易娅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影响我国CPI吗——基于BVAR模型的分析》,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87 陈彦斌、唐诗磊、李杜:《货币供应量能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吗?》,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88 杨继生:《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89 张鹏、柳欣:《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90 戴国强、张建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基于ARDL的技术分析》,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11期。
91 杨子晖:《中国输出了“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92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93 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94 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95 刘飞、王德发:《国际R&D溢出、国内R&D和真实经济增长——基于技术扩散模型的一个实证》,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96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97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98 周先波、李钜威、杨逢利:《关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非参数估计的分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99 黄赜琳、朱保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事实的经验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100 陈师、赵磊:《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与投资专有技术变迁》,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101 王少平、胡进:《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102 瞿强:《经济波动:附加信用的结构性解释》,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