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至今,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以相机抉择性成分为主的货币政策。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这种货币政策策略的局限性日趋明显,需要做出适时调整。
1 、向以规则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转型。卞志村等认为封闭经济下的货币政策如果实现向规则型操作转型,产出增长的方差改善程度为17.27%,通货膨胀的方差改善程度为15.87%。在开放经济下同样的货币政策转型将使产出增长的波动方差改善程度为74.94%,通货膨胀的波动方差改善程度为43.55%,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率的波动方差改善程度为86.64%。由此推论,越开放的经济体越需要规则型的货币政策,规则型货币政策不仅能够减小实际经济的波动,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而且能大大减少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实现内外部经济的稳定均衡。因此,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货币政策应该由当前以相机抉择为主向以规则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转型。
2 、长短期政策相结合的策略。张纯威通过长、短两种视角的实证分析发现,实施短期以稳定汇率为核心、重视价格型政策运用和长期以调控央行国外资产为核心、重视规模型政策运用的协同策略,是摆脱货币政策困境、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基于不同状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协同策略:内外失衡严重情况下以稳定汇率为核心,更加重视价格型政策运用;长远来看以调控央行国外资产为核心,更加重视规模型政策运用;保持货币供给适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