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29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08年秋季预测报告

2008年秋季预测报告本章是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的2008年春季预测报告。课题组负责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陈抗教授、中国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李文溥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龚敏教授、卢盛荣助理教授、博士生王燕武、李鑫、王俊海、胡应环。

本报告所用数据若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第1节 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自2000年起,中国经济进入了长达8年的经济增长上行区间。其中,在2003~2007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10%,并于2007年达到11.9%的新高。然而,进入2008年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10.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2003~2007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期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基本维持在5%以下。但是,2008年一季度CPI上涨8%,同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PPI上涨6.9%,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大大高于2007年上半年的3.2%;PPI同比上涨7.6%,也高于1~5月的7.4%,其中,6月份PPI同比增长了8.8%,增速连续6个月创3年来新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回落是暂时的,还是经济下行的开始?通货膨胀是否还将进一步恶化?宏观调控政策将如何应对?这些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

1.中国经济增长“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即“两高一低”的特征基本没有改变,经济靠“出口拉动”增长的特征更为明显。

在最终产品构成中,最终消费所占的份额持续下降,2007年仅为49%,比2003年下降了7.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所占的份额虽呈缓慢下降态势,但依然维持较高水平。2004年最终产出中资本品占43.2%,2007年下降到42.1%。净出口所占的份额大幅度提高:2004年为2.5%,2005年上升到5.4%,2006年大幅提高到7.5%,2007年进一步提高到8.9%。值得注意的是,从最终消费的构成看,居民消费所占的份额持续下降,政府消费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1996年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77.31%,2000年下降到74.54%,2005年为72.8%,2007年进一步下降为72.05%。这一事实说明,2007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需求的拉动。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便是一个预料中的结果。

2.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进口增速持续攀升,净出口顺差增幅下降,外汇储备余额连创新高。

2008年上半年,出口增速的大幅下滑是一个显著特征。出口增长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出现下滑态势,进入2008年,增速大幅下滑;同时,进口增速持续攀升。上半年出口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出口增速下降到17.6%,同比下跌了近10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32亿美元。2008年前6个月净出口增加幅度均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虽然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累计达到18088亿美元,但新增外汇储备的数量已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第1季度商品贸易顺差与FDI实际利用额为688.31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净增加923.97亿美元;到6月,商品贸易顺差与FDI实际利用额累计增加1520.37亿美元,外汇储备净增加1445.4亿美元。

从贸易方式看,2008年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急剧下滑,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快速上升,一般贸易净出口顺差急剧下降。一般贸易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口市场不景气以及人民币快速升值。但一般贸易进口的提高很可能是企业在基于2007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判断而做出的进口决定(合同履行的滞后效应),并非国内市场需求扩大的结果。由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主要是本国企业,因此,出口下降将导致的本土企业收益下降、产品内销对国内最终产品价格的紧缩效应值得特别关注。在一般贸易出口构成中,截至2008年6月,约30%的出口来自外商投资企业,25.4%来自国有企业,集体和其他企业的出口占44.92%。其他企业出口在一般贸易出口中所占的份额2006年第1季度为31%,2008年第2季度提高到了38.4%。这说明外部市场的负面冲击将直接冲击中国本土其他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

在加工贸易方面,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显著下滑。与2007年同期相比,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增速下降最为明显,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增速略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但大幅低于2006年同期水平。除受世界经济影响外,人民币升值应是一个主要原因。受出口下滑影响,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增速也大幅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增速虽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但大幅低于2006年的同期水平。

从进出口的国别地区来看,中国对美国、欧洲及亚洲的出口增速2008年均出现下滑态势,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近两年来持续下滑且幅度最为明显;对欧洲的出口增速2008年前2个季度虽大幅低于上年同期的水平,但略高于2006年同期水平。中国从以上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速2008年第1、第2季度均有所提高,其中从欧洲的进口增速大幅提。

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构成的变化,与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变化密切相关。自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但对欧元和日元却有升有降。自2007年7月起,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基本维持贬值的态势。从人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来看,人民币近期除了对美元有轻微贬值外,对日元、欧元以及英镑都在大幅升值。人民币名义和实际人民币有效汇率自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当月平均)2006年开始持续处于升值态势。汇率的这一变化趋势已开始促使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由美国向欧洲转移,同时,开始扩大了中国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

3.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但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幅大幅下滑,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显著。

2008年第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上半年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大幅低于2006年同期的水平,基本与2007年同期持平。但是,如果考虑到各类价格指数7%~8%的上涨幅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将有较大回落。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有较大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出现显著下降:除2月外,3~6月投资增速均低于2007年同期的水平。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略快于2007年同期的水平,但低于2006年的水平。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6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完成增速为31.4%,比2007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比2006年6月下降7.2个百分点。此外,纺织业投资增速下降最显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总额、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总额累计增速,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都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

从投资主体来看,从紧的政策已导致中小企业投资速度下滑,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速度也明显下滑。到2008年6月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速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提高3.9个百分点,内资企业仅提高0.5个百分点,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速比上年下降了11.8个百分点,个体经营企业投资增速下降了10.1个百分点。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到2008年6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有61.6%来自于企业自筹资金,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2个百分点;来自国内贷款所占的份额同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为16.75%。

4.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下降,城镇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减弱。

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下降较为明显。在股市、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下,居民的财富效应不断减弱,消费难以明显增长。第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在扣除物价上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之后仅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第2季度消费实际增速也仅提高2.1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实际增长7.56%,大幅低于2006年和2007年同期的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实际增长11.98%,略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2008年上半年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值)增长6.86%,同比下降3.29个百分点,也低于2006年同期的水平。城镇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2006年上半年为70.5%,2008年上半年下降为68.07%。

5.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幅提高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相继下滑;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提高,财政收支顺差也在快速增加。

在货币政策执行方面,M2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07年同期的水平。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控制已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大幅提高。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继续增加,其中财政存款增长迅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相继下滑,其中,对工业贷款增速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中长期类贷款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收入累计增速同比明显提高,国家财政收支顺差也在快速增加。

6.随着居民食品价格指数的下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呈下降趋势;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攀升。

虽然与上年同期比,CPI的涨幅还维持在7%以上的水平,但与上个月相比(上月=100),近3个月以来CPI已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城市或农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另一方面,PPI、企业商品价格总指数持续攀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最为明显。受此影响,生产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大幅提高。但是,耐用消费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并未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生活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今年上半年仅同比上涨4.78%。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同比上涨1.3%,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指数2008年6月仅比5月上涨了0.3%。

7.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高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上涨的压力下,企业投资成本上升,2008年以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以及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第1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3%;上半年,同比增长18.0%。2008年前6个月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2006年、2007年同期水平。到6月,轻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重工业下降2.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下降3.6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下降3个百分点,集体加工企业下降2.5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下降1.3个百分点,股份有限公司下降1.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大幅下滑。2007年5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14%,2008年5月利润增速下降为20.91%,甚至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4.5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下降最为显著,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也大幅下降。与2007年比,工业亏损企业数增速在上升。

上述分析表明,目前经济增长的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长下滑。长期以来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当面临外部需求萎缩时,增长下滑不可避免。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高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上涨的压力下,企业投资成本上升,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当出口随外需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而进一步放缓时,出口行业的产能过剩将进一步抑制投资的增长。在目前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前景趋淡(美国和欧洲)的预期下,放缓人民币升值幅度、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显然有限。为理顺要素价格而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还将进一步抑制制造业的利润增长。由于目前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企业自筹资金,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下滑在将来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维持。因此,目前的经济减速若是由于出口下滑引起的,那么,接下来则可能受到制造业投资放缓的叠加影响。

进一步,经济增长还可能受制于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缓慢增长。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下降,城镇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减弱。考虑到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短期宏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还需要长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战略调整。这意味着,消费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需要短期内将难以快速增长。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将难以继续维持2007年那样的增长速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本轮经济增长进入了下行区间。课题组的判断是,在2008年和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处于一个调整期。U型调整期底部的长度不仅要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景气变化,而且还要取决于宏观政策的调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2节 2008~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CQMM第五期

一、模型外生变量的假设

1.石油价格的变化。

根据美国能源署2008年8月12日《能源展望》的预测,2008年第4季度国际原油价格(西德克萨斯中介价,WTI)将由2008年一季度的每桶97.94美元,上升到128.00美元;2009年第1季度继续升至128.33美元,然后逐季度小幅下降,预计第2~4季度分别为125.00美元、122.00美元、119.00美元。此外,炼油厂平均采购成本价(RAC)口径的国际原油价格将由2008年第1季度的每桶91.16美元,逐季度上升,第2~4季度分别为116.89美元、119.67美元、122.00美元;2009年第1季度达到最高——122.83美元,然后逐季度小幅下降,第2~4季度分别为119.50美元、116.50美元、113.50美元。

2.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

预计2008年和2009年人民币将维持持续升值的态势,但对美元升值幅度将减弱。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升值8.1%、2.1%,到2008年第4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维持在6.91的水平,到2009年第4季度,预计每1美元可兑换6.64元人民币。

3.货币政策取向。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共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由年初的6.12%提高到7.47%,上调了1.35个百分点。到了2008年,由于世界经济放缓,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上半年贷款基准利率没有调整。假定2008年下半年仍维持原有的贷款基准利率水平,2009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不利影响将进一步加重,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放缓带来的负面冲击,可能将迫使央行降低利率,以防止经济波动过大。假定2009年将有两次降息,幅度也分别为0.18和0.27个百分点。

4.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

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国际原油价格高居不下的影响,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放缓。假定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2.2%下降到2008年的1.5%、2009年的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2007年的2.7%上升到2008年的3.7%,而后又降到2009年的2.6%;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2.7%下降到2008年的1.7%、2009年的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2007年的1.8%上升到3.7%,而后下降到2.9%。

二、2008~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一)GDP增长率预测

2008年,宏观调控将坚持稳健偏紧的政策取向,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行政性措施,从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等多方面调整要素价格水平,着力控制投资增速反弹;宏观调控还将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加快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形势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模型预测,2008年下半年GDP增长率将继续回落,其中,第3季度GDP增长率将下降至9.59%,第3季度下降至9.31%。进入2009年,GDP增速还可能进一步出现小幅下降,全年保持在9.66%的水平。其中第1季度将为9.73%;第2季度上升至9.94%,第3季度回落至9.54%后,第4季度再次回升至9.50%。

(二)主要价格指数变化预测

2007年,由于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同比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一直超过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模型预测,2008年、2009年价格水平仍将继续维持高位的态势,但是,价格指数的增幅将逐步趋缓。预计2008年GDP平减指数将上涨约8.90%,其中,第3季度的涨幅最高达9.64%,而后出现下降,至第4季度为8.75%。CPI涨幅预计将高达7.18%,高出2007年价格上涨水平约2.38个百分点;4个季度的走势呈现一路下滑态势,分别为8.12%、7.88%、6.61%、6.17%。进入2009年,各类价格指数的涨幅走势将进一步回落:GDP平减指数涨幅为7.08%,CPI为4.68%,投资价格指数为6.61%。

(三)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增长率预测

1.进出口及外汇储备增长率预测。

2007年我国出口增长25.7%,进口增长20.8%,贸易顺差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是三大需求中增速最快的。模型预测,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尽管2008年出口仍将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将比2007年减缓,与2007年同期相比,以人民币、按不变价计算的出口增长速度将下降8.32个百分点,为10.90%;以美元、按现价计算的出口增长速度将下降3.22个百分点,为22.48%。预测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将继续显现。2008年以人民币、按不变价计算,进口增速将上升至13.68%,同比上升0.50个百分点;以美元、按现价计算,进口增速下降得稍微慢一点为33.76%,同比上升13.00个百分点。预测结果表明,由于人民币升值,以人民币计算的国外产品价格相对降低,这增加了对国外原料、能源等初级产品及设备进口的需求,导致进口增速上升,而出口增速下降。在此情况下,2008年净出口增长速度将首次出现负增长,为-18.67%;同时,2008年,外汇储备增长率预计为36.00%,与2007年相比下降6.01个百分点,其中,第3季度增长35.19%,第4季度增长33.87%,增长速度呈逐渐下降趋势。预计该下降趋势在2009年将得到延续,2009年第4个季度的外汇储备增长率分别为29.65%、27.17%、24.07%和22.02%,全年增长率预计为25.51%。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

2007年按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为12.09%,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1%。模型预测,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08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降至11.78%,回落0.31个百分点;2009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继续回落,为8.86%,比2008年下降2.92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为25.69%,2009年则会大幅下降至19.21%,比2008年下降6.48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2008年下半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在第2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后,第3、第4季度有所反弹,分别为12.94%和14.63%。2009年4个季度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分别为5.06%、11.88、7.83%和9.01%。4个季度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第1季度出现大幅回落后,又呈现逐季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5.03%、16.28%、18.51%和23.72%。

各主要资金来源增长速度都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显现,其中国内信贷的增速将为12.54%,同比下降4.98个百分点,企业自筹的增速为23.19%,同比下降8.35个百分点,其他资金来源增速为2.61%,同比下降30.61个百分点。2009年国内信贷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为24.82%,企业自筹资金增速仍然保持下降趋势,为15.08%,其他资金来源增速则将出现小幅反弹,为12.00%。

3.消费增长率的变化预测。

模型预测,2008年按不变价计算的居民消费总额增长为8.49%,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00%。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下降至15.72%,居民消费总额增速也将下降至7.78%。分季度来看,2008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逐季下滑,尤其是第4季度会有明显下降,第3、4季度增长率分别为17.12%和13.12%。进入2009年,第4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6.95%、15.24%、15.27%和15.44%。可比价居民总消费增长率分别为8.88%、7.33%、7.35%和7.54%,走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基本一致。

4.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预测。

2008年,货币供应量(M2)增速预计为16.5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第3季度增长16.77%,第4季度增长16.06%。2009年第1季度增长15.46%,第2季度增长15.82%,第3、4季度增速将有所反弹,分别为16.15%和16.54%,全年M2增速将为16.01%。

注:CON_D_C为不变价居民消费总额,RETAIL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3节 政策模拟与分析

一、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变化分析

1.外生条件变化假定。

(1)欧元区在滞涨威胁的压力下放松银根,导致GDP增长速度高于预期。假定欧元区2008年、2009年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为2.0%和1.6%。

(2)美元对欧元的汇价止跌微升。假定从2008年第4季度起美元对欧元开始升值。

(3)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对欧元微升。假定从2008年第3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对欧元开始升值。

2.传导机制分析。

根据CQMM的模型设定,人民币、美元与欧元之间双边汇率不同变化关系的宏观传导机制。在上述政策模拟的外生条件假定下,欧元区在滞胀威胁的压力下放松银根,通货膨胀上升,美元对欧元止跌微升,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对欧元微升,导致中国对美国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对欧盟进口价格指数的下降,从而推动中国对美国双边实际汇率的上升、对欧盟双边实际汇率的下降,继而使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上升、对欧盟出口下降,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的变动具体又通过对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总出口和净出口。净出口的变动直接影响了GDP的变化。

3.CQMM的分析结果。

根据CQMM的模拟结果,在新的外生假定下,对美国的出口会有所上升。2008年第4季度对美国的出口将增加1.05个百分点,2009年4个季度分别增加1.80个、2.62个、3.49个和4.39个百分点。对欧元区的出口会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2008年第4季度出口下降0.38个百分点,2009年4个季度分别下降0.29个、0.35个、0.40个和0.45个百分点。

按贸易方式分类看,在新的假定下,加工贸易出口会有所增加,2008年第4季度增加0.53个百分点,2009年4个季度分别增加1.02个、1.5个、2.01个和2.5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所受影响不大,2008年第4季度会增加0.02个百分点,2009年4个季度分别增加0.28个、0.45个、0.64个和0.83个百分点。

预计2008年第3季度净出口增加1.27个百分点,第4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2009年4个季度分别增加7.1个、10.15个、12.74个和12.77个百分点。

注:EXP_US_0表示基准假定下中国向美国出口额,EXP_US_1表示政策模拟结果。

注:EXP_EU_0表示基准假定下中国向欧盟出口额,EXP_EU_1表示政策模拟结果。

注:EX_PROC_0表示基准假定下的加工贸易出口,EX_PROC_1表示政策模拟结果。

注:EXP_ORDIN_0表示基准假定下的一般贸易出口,EXP_ORDIN_1表示政策模拟结果。

注:NEX_US_0表示基准假定下的净出口,NEX_US_1表示政策模拟结果。

综上所述,在新的外生条件假定下,出口总额将上升,其中,对美国出口将上升,但对EU出口微降。一般出口差别不大,上升主要在加工出口。进口总额变化不大,一般进口差别不大,加工进口有所上升。净出口明显上升。即美元对欧元或美元对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中国GDP比基线预报结果分别上升0.1%、0.5%。

二、CPI与PPI关系分析

PPI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有较强的同向变动特征。PPI基本随着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投资的扩张或紧缩直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高增长必然使PPI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上升通道中。如果把PPI的季度数据换算为2000年第2季度为基期的序列,从2004年第2季度开始PPI已经开始不断攀升。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的上涨更是抬高了PPI的上涨幅度。

另一方面,以2000年第2季度为基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基本上在同一时期开始不断上涨。值得注意的是,PPI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超过了CPI。2008年以来,受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价格的上涨导致CPI大幅上涨,但其涨幅依然没有超过PPI的涨幅。可以认为,PPI持续超过CPI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特征。由于CPI反应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上的价格变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所导致的竞争加剧是抑制CPI过快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事实上,2008年上半年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当月)同比上涨1.3%;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指数2008年6月仅比5月上涨了0.3%。从商品零售价格来看,食品、燃料以及建筑材料、五金电料等零售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两位数,其他商品涨幅都不大,有的甚至还同比有所下降。然而,可以肯定的是,PPI持续超过CPI将成为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PPI对CPI的传导机制如何?放开能源价格,理顺相对价格会对CPI产生如何影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CPI和PPI两个变量的VAR模型,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外生变量,来分析PPI对CPI的传导机制。

对PPI和CPI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表明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且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下:

CPI16.5117+0.8493(0.0985)PPI

括号内为标准差。上式表明CPI与PPI之间在长期存在线性均衡相关关系,PPI的变化在长期可能会传递到CPI。为了分析短期影响关系,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样本期间1997年第1季度至2007年第4季度。根据VAR模型中的滞后期选择标准选择3期滞后。

CPI 0.2035(1.3806)——0.0824(——0.3419)ΔCPI(——1)——0.8133(——5.4061)ΔCPI(——2)——0.3031(1.8056)ΔCPI(——3)

+0.0508(0.4794)ΔPPI(——1)+0.0460(0.4657)ΔPPI(——2)+0.0619(0.6953)ΔPPI(——3)+6.5839(2.9944)PYRD-6.5533(——2.8701)

括号内为t值,PYRD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R20.6060.由于上式中滞后PPI项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因此,我们难以确定短期PPI对CPI的传递效应。从三项系数的总和来看,PPI对CPI的传递在15%左右。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由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短期内难以快速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考虑到出口企业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而有可能转而寻求国内市场的因素,CPI将保持回落的态势。CQMM的预期表明,PPI在2008年将维持在8.9%的水平,随着出口增速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2009年PPI将可能下降为6.61%。2008年CPI将维持在7.18%的水平,2009年有可能下降到4.68%。由于资源、劳动力、环境等涨价因素的存在,PPI预见还将继续高于CPI,但两者的差距有可能不断缩小。

第4节 政策评价与展望

课题组的政策建议如下:

在经历了2003~200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在本年度进入了回落调整期。最近,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宏观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尽管这一调整有一定必要,但是,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过大幅度调整,仍应维持适度从紧的基调。其原因是: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回落就目前而言,尚不能视为本轮经济增长下行区间的开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通过微调,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三年内保持在9.5%~10%这一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近的实际增长,是有益的。

这一考虑的根本着眼点是促进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的调整。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在外部需求旺盛情况下,进行我们所期待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不太可能的,只有在外部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地维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辅之以必要的结构性政策,方能形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压力。我们认为:

(1)在相对价格关系不合理情况下,资源配置的优化、高效使用从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尽快调整近年来形成的相对价格扭曲。通过理顺要素价格,迫使部分高消耗、高污染、环境代价大的企业退出。理顺要素价格,有可能形成通胀压力,因此,需要一个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控制因理顺要素价格可能导致的通胀。

(2)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要素成本(土地、原料、人工)上涨的压迫下,部分规模以下企业将面临较大困难,这一困难从促使既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合和转型看,并非坏事,相反,它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和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继续保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一是,龙头大企业逐步转向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发展品牌,通过向品牌经营、营销经营等产业链的高端部分移动,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最后实现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经营;二是,部分规模以下企业退出,从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国外贴牌生产的比例、低附加值生产的比例;三是,留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厂家转化,围绕行业内大型企业,形成金字塔式的外包加工体系,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认为,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将逐步改变国内的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调整两高一低的既有格局。为了促进这一调整,财政政策应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一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的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二是,增加对企业创新活动、品牌经营的资助,促进企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型。三是,通过理顺价格关系,逐步减少对高能耗产品与高能耗消费行为的财政补贴。

同类推荐
  •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经济开始全面复兴,迄今已进入了稳步增长的第7个年头。俄政府不但提前偿还了经济转轨期间所拖欠的大部分外债,而且还取得了自1999年到2005年GDP累计增长率超过50%的佳绩,外汇储备更是在2006年3月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跃居全球第5位。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固然与普京总统的正确领导,俄罗斯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同时也应当看到,俄罗斯人民是在对改革之初造成经济混乱的休克疗法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之后,扬长避短,才最终找到了适合民族经济复兴的道路。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
  •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本书介绍了成功经营者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即做生意善动偏脑筋、做生意弱势时多方借力、竞争有道方能脱颖而出、找到财富的另一个落点、只赚一部分人的钱、摸透心理便没有做不成的生意等等。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本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 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

    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

    以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投资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制造业投资规模、结构和效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书在简要回顾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后,详细阐述了继续加强制造业投资的客观必然性;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和检验,定量研究了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制造业投资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热门推荐
  • 霸道王爷之皇上,快回家

    霸道王爷之皇上,快回家

    再次转世,前生孽缘。沧桑离歌,时光穿梭。花开花落亦无声,弦起一支逍遥曲。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土匪,你别这样

    土匪,你别这样

    经过一系列的生与死的考验,一连串血与火的跌宕,身份尤为悬殊的男女两人,进入感情的碰撞,擦出爱情的火花。
  • 留下你的名字

    留下你的名字

    你还记得我吗,没关系,只要你记住我的名字就好了,我就是那个一直爱着你的混血吸血鬼,南浅忆,我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释瞳·L·奥路斯,千万别忘了我,不然我会很伤心的。再见了,我的一切;再见了,我永远的北深临。
  • 无限之生死考验

    无限之生死考验

    如果一个本来平凡的你,穿越到了这里,能活下去吗,我只想死的不那么平凡。死的有意义,而活下去!
  • 钰染笙箫

    钰染笙箫

    三百年前,仙魔大战,死伤无数。最终,魔君叶冥被笙箫阁上神顾钰斩于浮生剑下,魔界大败。三百年后,魔界公主叶初染,褪去魔胎,化身为人,以孤女身份接近顾钰。一番死缠烂打之后,顾钰终于破了万年之例,收她为徒。原以为,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殊不知,他早已洞悉一切。恩怨纠葛,多年以后,又是谁先丢了心,失了魂,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 驱魔少年:诛神羽翼

    驱魔少年:诛神羽翼

    一朝醒来,穿入驱魔世界。一夕之间,开启时空异能。破碎时空里飘来的名刀“彼方”。少女执刀而立,长发风扬间,硕大恶魔寸寸碎裂。亚连:薰,你是天生的人形滚刀肉吗?李娜莉:薰,你怎么把“彼方”当菜刀使?拉比:那个……薰……你把恶魔砍光了,那我干嘛?薰似笑非笑:菜刀是刀,彼方也是刀神田优:……简介无能,作者亲妈,女主穿越水货,金手指大开,只虐身不虐心,本文属拆cp欢脱文,不喜勿拍。{墨墨喜欢看评论,看评论啊看评论,求评~!}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永翼

    永翼

    异界之人兰斯洛,入驻永恒之塔,将会在亚特雷亚大陆掀起怎样的风波?背负血海深仇的同时又要担起救世之责的卡洛琳又会谱写怎样的传奇故事?爱情,憎恨与责任接踵而来....耐人寻味的和平谈判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天之密?十二主神,五大龙帝,实力上到底是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还是另有隐情?欲知详情,一切尽在《永翼》。(本书跟永恒之塔剧情没多大关系...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