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我国企业的经营失败或陷入困境,大多与财务风险的管理不当有关,如“德隆系”因资金链断裂而崩塌,四川长虹2004年因计提巨额坏账准备而亏损,大量航空企业在衍生品交易上遭受重创……。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国内很多企业(特别是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一些企业因此而破产到闭,这更凸显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富有应用价值的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尽管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分别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原计划2009年7月1日实施,后因各种原因推迟),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但人们对于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不够充分,在一些重要的概念、风险管理思路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甚至是走入误区。
比如,什么是风险?风险是否等同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是否既有风险也有机遇?企业如何在经营过程中既管理好风险、又能及时把握住各种机遇?国内大多数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往往强调对风险的控制,而对机遇的发现、发掘和有效管理做得很不够。
再如,企业应该从组合风险(portfolio risk)的角度出发来全面管理风险,通过分析和评估企业各类、各层次的风险大小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的风险管理才会真正有效。有些企业过份强调“现金为王”,而忽视了现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有些企业对成本概念、成本层次存在错误的理解,缺乏成本管理的战略性思路,所以,天天说要挖掘潜力、精益管理、降低成本,却始终降不下来,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的实现。
有鉴于此,我(部分文章是与我的学生合作)根据自己学习和研究各种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框架、规范的心得,以及自己以前在企业任CFO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结合对国内外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总结和研究,在《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9年第一期至第八期上陆续发表了8篇系列文章,专门探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希望对国内广大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财务体系的领导者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本书是在对上述系列文章进行调整、修改、补充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我的另一部著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中,我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及其应用,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可以看作是上部著作的姊妹篇,是我们对企业风险管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结果。
本书的特点
本书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主题明确,体系完整
从大的方面讲,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业务活动(business)和财务活动(finance)。相应地,企业的计划可分为业务计划(business plan)和财务计划(financial plan),风险也可分为业务风险(business risk)和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本书专门讨论非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根据我们的了解,至少国内目前还没有公开出版的、系统地讨论非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专著。如前所述,总结和研究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以便为广大的管理者提供参考或借鉴,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相对于企业的业务经营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要容易一些,也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突出实务,强调效率目标
在本书中我们详细讨论了企业在经营中遭遇到的主要财务风险的管理,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有价证券投资的市场风险,等等。对于每种财务风险的管理,我们不仅讨论管理的思路、原则和方法,也用更多的篇幅来总结国内优秀企业管理这些财务风险的实务经验。这些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必定对我国广大的管理者更具启发性,也更具操作上的可行性。
另外,本书在探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思路与方法时,是将企业资产运行的效率与效果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不少企业的财务工作者,甚至是财务体系领导者(财务副总、CFO、总会计师等),在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过份强调资产的安全、过份强调会计控制,有时仅关注法律法规的遵循而忽视企业资产运营的效率与效果。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明确定义和分类,有利于分析与讨论的深入首先,我们将风险与不确定性作了区分,这也是国内外的主流观点。
其次,我们在风险的定义上,我们采用了COSO对风险的定义,即“风险是不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COSO是全球最领先的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机构。其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受到世界各国的企业、研究机构的高度认可。并且,我们关于风险、财务风险的定义是前后一致的。我们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定义为不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某一财务事件(或财务活动)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对不同种类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对风险作不同分类。例如,现代的《公司理财》课程在讨论资本结构时,一般将风险分为“经营风险”(亦称业务风险、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1;在《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课程相关的教科书中,将企业的全部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财务性(金融性)资产,将企业的全部收益分为经营性收益与财务性企业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经营绩效、揭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已逐渐成为主流方法。我们在本书中将企业的全部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这和《现代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与运用》等课程中的相关概念、相关分类是比较一致的,必将有利于广大财会人员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本书的结构安排
如前所述,对于什么是风险?风险是不是等于不确定性?风险与企业目标是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风险与战略是什么关系?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是不是应该考虑到企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总体思路是什么?等等,管理者们虽然极其重视和关注,但在认识上有太大的差异,因此,本文的第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就专门讨论上述问题。在该篇中我们讨论了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风险管理策略的政策与程序(内控制度)的设计原则与要点等,这是具体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的分析性框架,为后续各篇的讨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从第二篇《货币资金风险管理》开始,我们讨论企业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三篇讨论汇率风险管理,第四篇讨论信用风险管理,第五篇讨论成本风险管理,第六篇讨论全面预算风险管理,第七篇讨论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管理,第八篇讨论企业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
第九篇原希望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但由于收集到的企业并购案例中,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披露得太少,比如说对目标公司是如何估值的?公司在收购对价的安排上考虑了哪些因素?等等。所以,在这一篇中,我也未强求自己将讨论局限在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管理上。无论是国内并购还是海外并购,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企业的CFO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将以前发表过的两篇文章收集在这本书中,希望对国内企业的CFO们有所启发,同时也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探讨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几点说明
本书专门讨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所以,对于哪些风险属于财务风险的讨论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有价证券投资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属于财务风险,基本上是共识,本书对这些财务风险的管理进行了深入讨论。
企业成本上升的风险,严格地说应归属于业务风险。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业务决策来进行,但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我们将财务风险定义为“对企业目标实现有不利影响的某一财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专设一篇来讨论企业成本风险的管理也并非牵强附会。并且,我们在讨论成本风险的管理时,将成本风险细分为成本信息扭曲的风险和成本上升的风险,而成本信息扭曲的风险则主要源自企业的财务系统。
编制财务报告,也是企业的一项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报告若质量达不到要求(目标),也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而国内企业往往容易忽视这一风险。因此,我们专设一篇来讨论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管理。当然,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的性质,对企业目标的影响方式等,与其他的财务风险有明显不同。
企业的计划,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业务计划,二是财务计划(也就是预算)。从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实务看,企业的财务体系在预算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并且,人们往往将预算看作是一个管理工具,而对企业预算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却重视不足,因此,本书特设一篇专门讨论预算风险的管理。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并未完全按照一般的财务风险类别设篇。例如,对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我们是在《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中统一讨论的,在该篇中对有价证券投资的市场风险也有所涉及。之所以这样设篇,主要考虑到这些财务风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是符合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的。
致谢
感谢《财务与会计》杂志社的秦中艮先生、阎秀丽女士和刘莹女士,没有他(她)们策划、组织和督促,我是不能够及时完成我的系列文章的。
感谢我的学生黄燕飞、蒙立竑、台闯、韩燕芬、徐鹏飞等,有些文章是与他(她)们合作而写的,有些文章的资料收集、整理、文字的审校,花费了他(她)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张辉编辑,没有他的辛苦和努力,这本书是不可能这么快与读者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