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西方文艺理论的重要流派,到了70年代已经成为“显学”,它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文艺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中国文学研究当时正与外界隔离,直到80年代,中国学界才开始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概念。随着众多专家、学者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应用,到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也形成一个蔚为大观的学术现象。同时,这现象也引起了更大的纷扰:一些学人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为欣慰激赏,一些学人则感到困惑和疑虑。
本书试图从译介学的视角考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的社会背景、怎样为中国妇女所用以创造新的思想,如何以及在什么样程度上被本土化。也就是说,依据译介学的理论,依次从翻译时目标文本的选择、译者的表述、译介后借鉴者(部分受众)的模仿与建构等方面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被引入、被阐释、被运用、被接受的过程,审视和阐发东西方不同的民族和社会在交流中信息的传播与变化,挖掘这一过程的文化含义。
具体说来,本书的第一部分考察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如何“选择性”地传入中国:西方女性主义流派繁多,相应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有不少的支派,由于各种原因,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不会都有中译本,而翻译时目标文本的选择能反映出接受环境的文化倾向。第二部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译本作一评析,涉及译者的立场和词汇的选择、“女性阅读”与“女性写作”方面关键术语的释义等,译者在这些方面传递的信息和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中国批评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情况,追索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脉络,比较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异同点,分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和未来。
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当成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代表性个案,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属于比较文学范畴的这一课题必然要涉及女性主义这一思潮在西方学界的历史和现状,这将对中国学界正在进行的西方思潮研究有所助益。第二,研究女性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译介与阐释的问题,需要在影响研究的框架下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文学和文学批评加以梳理、分析,最终得出理性的结论,这会拓宽我们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视角。第三,它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其中涉及的一些全球/本土、东方/西方、文学/文化等问题,会加深我们对于中西文学、文化差异和共性的理解。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研究状况述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在中国文学界,尤其是文学批评界成为一个时髦的词,其蓬勃发展,以及其发展中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一些有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文章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另外还有专著出版。
文章按照发表之处可分两类,一是单篇,一是著作中的篇章。前者有谢永新的《译介·批评·建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的发展》(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丛刊》,1996年第3期)、李英翠的《为了世界更美好——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困惑及在中国的影响》(载《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9月第15卷第3期)、赵稀方的《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www。cc。org。cn/zhoukan/guanchayusikao/0105/-3k下载于2002年1月。周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林树明的《中国大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应》(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等。后者有陈晓兰著的《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第六章“交叉与错位: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林树明著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论文集中的同名文章、张岩冰著的《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的《影响:研究女权主义文论在中国》、陈厚成和王宁主编的《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中的专门章节、宋素凤著的《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女性主义批评意识的打造》一节、罗婷等著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也有一定篇幅梳理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总体上看,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译介”的文章在内容上基本雷同。它们谈及中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翻译和评介时,多是列举书目名称、某年或某个年代所发表的此类文章的数量,较少详细提及为什么是这些书被选中翻译为中文的;谈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时,多是对相关名著的主要观点进行复述,较少系统“比较”这一模式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传承与差异之处。
专门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专著也鲜有通过译介学视角考察的,不过有的谈到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译介情况。陈志红著的《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共11.2万字。该书是第一本以时间为序作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纲”,第一次详细地把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著作进行了分类。该书“内容提要”称其详尽地考察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批评模式进入中国后“如何被中国的批评家所借用、改造,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过程”,“是对近20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是一部有较强理论色彩的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史论。”然而,从全局看,该著作关于译介的谈论非常简略。另外,以“反抗性阅读”这个总的框架来概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反抗性阅读”专门指对男性作者作品的阅读,而该著作把原来属于“中国女性作家中心的批评”的内容也装入这个框架了,这可以算是概念上的混淆。仔细阅读,可以发现,主体内容的三部分“建构式——寻找传统”实际上是要“重现妇女文学的历史”;“兼容式——人的发现和女性的发现”,考察那些在女性主义立场上同时接纳了其他视角的作品;“颠覆式:重读与拆解”则是考察《浮出历史地表》对中国五四时期以来的现代女作家的解读。每一部分都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情况,显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其他专著,如于东晔著《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说是“女性视域包括了女性的视域和视域里的女性”,也在第一章谈论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与译介情况”,然后第二、三章就集中女性主义批评话语、创作话语,认为“中国女性的自我表述——女性话语,无论是批评话语还是创作话语,都体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对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异同的比较也有,但需要进一步作系统地分析。
三、创新之处
首先,本书从新视角研究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译介学“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等等”,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译介学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过去已有定论的看法,具有的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作为研究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论文,本书运用了“比较”方法。比较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像与不像、同与不同之时,是在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中西多元文化的交流,是在对它们互照互识的过程中寻求跨文化美学汇通的可能。
最后,本研究有“跨学科”的性质,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各种相关资料,不仅重视现有的专著,同样注意收集期刊文章、社会学研究报告、历史的文献材料等。
四、资料来源
笔者获得研究资料的渠道如下:
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馆藏的著作和期刊等。
2.南京大学图书馆外文书库所藏的著作、文献等。
3.复旦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所藏的相关资料。
4.互联网资源和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光盘数据库Ebsco中、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光盘数据库first search,muse中有关消息、报导、论文等。
5.馆际互借来的资料。
6.日常积累的相关作品、阅读到的相关信息、访谈所获信息,等等,它们在一定的时候成为论文中的佐证。
总的说来,与研究论题相关的资料是丰富而周全的,资料的保证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五、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1.Feminism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女权主义”、一个是“女性主义”。本书标题中选用了后者,书中对“译名”问题有专门的分析。
2.标题中“中国”这一定语,主要指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情况,不包括用汉语写的外国文学评论,也不包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3.正文中的一些人名和书名等采用汉英并列的方式,这样可以方便读者核对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