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家当成自己人的商人,是有道义之人。在华人财富巨人中,李嘉诚在这方面做得极为突出。他时时关心大家,资助大家,把自己对社会的关爱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他在带头复苏香港经济方面,更是从大局考虑,值得称道。
1999年初,李嘉诚在一个集团高层齐集的内部活动上谈到了香港,他认为,香港是“家乡根基所在”,并表示以后将继续以香港为“重要投资基地,谨慎选择优质项目积极拓展”。
据说,在这一年的周年晚宴上,李嘉诚向出席的员工致词,演讲词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讲香港。他对员工说,如果谁能够想出一些对长实集团、对香港都有利的业务,他会很重视,并愿意对此进行详细研究。
李嘉诚形容过去的一年是“多年来未见如此困难的一年”,各行各业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香港将会进入一段经济低迷期。
李嘉诚又说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香港人虽然头脑灵活,适应能力强,但是世界各国也并不示弱,它们的竞争力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不断加强,这一点不可忽视。
李嘉诚提到了美国,他说美国很早以前就把价廉物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竞争优势。大部分美国国民的工作态度变得比原来积极,工作的时候既勤奋又认真,并且有着很强的研究和创新精神。另外,美国的高科技占尽优势,各项生产的增值能力因此大大加强。
接着,李嘉诚又分析了香港的产业结构,从中找到了不足之处。他说,香港在进步,但它的竞争能力却不能够与国外相比,这归根于高昂的生产成本。比如,香港的建筑成本是亚美两洲中最高的;再如货柜码头业务,它的经营成本同样高出了其他亚洲国家。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出现了贬值,竞争力因此会大大增强。李嘉诚认为,为了能够使香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以实现产品增值为突破口。
从李嘉诚的演讲中可以看出,李嘉诚曾表示搁置百亿港元投资的言论是真的,他想通过在港投资改善香港的投资环境,借此增强香港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竞争能力。
1999年1月6日,香港《 南华早报 》报道,香港富商李嘉诚认为香港对投资者不再具有吸引力的言论传开后,中国政府随即表示要采取行动,以便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吸引投资者前来发展业务。
《 南华早报 》引述了中央政治局一名委员的话,说中国总理已经向其智囊团成员下令,要求他们就恢复香港竞争力的课题,拟出一项全面的可实施的计划。
不仅如此,中央政治局还委托香港新华分社,看他们有什么办法或建议来复苏香港的经济。可见,中国政府在当时对香港的重视程度。
当时,在任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向外界表示,北京将全力支持香港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这样对记者说:“我不愿对猜测性的报道做出置评,但我首先要表明的是,中央政府总是竭尽所能地协助我们复苏经济。”
他又说,中国在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了香港。中国的经济在1999年一定会再次稳健增长,同样能给香港带来帮助。
1999年5月,李嘉诚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时的李嘉诚早已是香港的知名人士,担任着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席职位。
接见过程中,领导人赞赏李嘉诚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教育事业以及慈善事业等,赞赏他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很多有利的事情,并希望李嘉诚在今后能够继续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李嘉诚当即表示,虽然香港经济目前表现不好,但他相信很快会得到改善的。
1999年5月23日,李嘉诚向传媒表示,近期港人在内地子女居港权的问题不会影响他的投资信心。他还说,如果回报合理,他将永远将香港作为投资的首选之地。
李嘉诚经典语录:
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