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4600000030

第30章 再富也要“穷穷”孩子

有些事似乎是那样让人困惑不解。

广州曾发生一起特殊的绑架案。一女孩被人绑架,罪犯写给女孩母亲恐吓信,说要用10万元来换人。待母亲报公安部门破案后,发现罪犯竟是女孩的亲哥哥,自己的亲生儿子!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还是个孩子啊!平时家里给他的钱够多的了,他山珍海味吃个够,酒吧舞厅玩个够,1万多元的高级玩具眼都不眨说买就买下了,他怎么还要用绑架妹妹的手段要钱呢?!

这位母亲困惑不解。

某地的一位“款爷”,决定要为孙子成长投资,将5万元人民币一下子划入还在念初一的孙子的账上。这下孙子可真是“抖”了起来:起居饮食全由保姆侍奉;提书包,做值日,写作业一律花钱雇同学效劳;同学谁惹他不高兴,票子一场就有人来给他当打手……结果这孩子品学兼劣,差点混到监狱里。“款爷”大出意外:孙子怎么这么没出息?在他身上花的钱还不够多吗?

这位祖父也困惑不解。

这位母亲和这位祖父的困惑不解也许是极端的例子。但让不少家长困惑不解的钱越多孩子越不成器的现象,却是极普遍的。

据某地住宿制学校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总体上看,学生的品学发展状况与学生的家庭富有状况成反比。就是说,除个别情况外,一般说家里给钱少的学生往往品学好,家里给钱多的学生往往反而品学差。该校有两个品学存在问题十分严重的学生,经调查,一个学生的月生活费为六七百,另一个超千元。而该校学生平均生活费为200元左右。于是,有关的学生家长困惑不解:钱没少花,孩子怎么反倒没出息?

其实,这无需困惑不解,这是势所必然,这是我们的家教陷入误区的必然走向。

钱,可以造福,也可以致祸。

单就孩子的教育发展说,钱也有两重性。把孩子养大成人,不能靠喝西北风。吃饭,穿衣,上学,读书,哪一样都要用钱,钱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带来较便利的条件。可是,走向极端,指望以钱代教,以钱育人,以为只要肯花钱,孩子就会发展得好,就陷入了严重的误区。在我国的现代家教中,这个误区是那样危害着孩子:大人们有的用钱当成打开孩子心灵的万能钥匙,有的用钱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爱心,有的用钱来补偿因繁忙而对孩子未尽的养育之责,有的用钱让不大听话的孩子乖巧些,有的用钱来鼓励孩子考出好成绩……到头来让孩子跟成人一起品尝了苦果。

可以说,孩子手上钱太多只能致祸。

因为成人不仅花钱,而且要挣钱,对钱有较全面的认识。可孩子还只是消费者,他们只懂得花钱,不懂得挣钱。所以,中外有远见的家长在给孩子钱的问题上都认真把关。而我们陷入误区的家长们表达爱心的唯一选择,就是金钱上的给予,慷慨地不失时机地给予,甚至是不假思索地狂热地比学赶超地给予。

这里是几个真实的镜头:

——两位家长凑到一起,似乎又找到了知音。甲说:“如今就这一个,不能委屈孩子,挣钱干什么?还不全是他的。”乙说:“是啊,我们小时候,没这条件,现在都有了,该让孩子享受享受。”

——有位家长来学校给孩子送钱,请老师转交,一掏就是几张百元大票。老师表示这样似乎不妥,家长很有大家气度:这点钱,没事,哪次回家比这都给得多。

——开学报到的日子,一位老人塞给孩子一大把票子,恐怕孩子不会花钱似地说:“花,别怕,千万别屈着,想买啥就买啥,听见没有,花没了打电话,家里给你送来。”

……

孩子的父母,还有孩子的祖辈,就是这样用钱来亲手残害着孩子的心灵,还在那里困惑不解。

大人片面地以钱代教,必然使孩子由被动消费很快地变成主动消费,必然使孩子养成消费无度,贪得无厌的心理,养成只会消费不会创造的人格,必然导致品德学业的全面滑坡,导致心灵畸变,到了极点,不仅仅是没出息,还会酿成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去如此,现在如此。

“成由勤俭败由著。”治国如此,育人如此。

用金钱编织的奢侈的安乐窝中养育不出大写的人,困惑不解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走出这个家教的误区吧!

我们应有的选择是:再富也要“穷穷”孩子。您说是不是?

作为孩子的祖辈,如果您认为在理,那么,您手上的钱该怎么给孩子,可要当心呦!

同类推荐
  •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男人有男人的心绪,女人有女人的心思,男女心理千头万绪、幽微奇妙。两性的婚恋世界,交织着心理的磕磕绊绊,充满着心灵的冲突对抗。两性婚恋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困惑不断滋生、心理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能否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将决定恋爱中的男女能否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去梯言—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由心理学入手,从两性心理差异、两性交往心理、择偶心理、爱情心理、婚姻心理、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系统解读婚恋中男女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 心理影响一生

    心理影响一生

    拥有健康、成功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而心理健康则是幸福之本。无论你多么强壮、多么富有、多么渊博、多么伟大,如果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你人生的幸福就会受到影响。而许多原本一无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反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 沟通要懂心理学

    沟通要懂心理学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为你介绍了生活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微妙心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中各种场景,全面实用。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罪犯改造心理学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主要有: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罪犯矫正的心理学思想、罪犯心理转化的动力和机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改造中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动机,转变罪犯的改造态度问题书中还系统介绍了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卡“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在罪犯改造的实践中运用这方法和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中专门介绍了对罪犯的心理进行测评的过程、方法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把读者引入心理学世界。作者将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观点后,笔者还特别配上了或感人、或遗憾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在了解心理学世界时,不仅能够看到心理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还能在故事里重新品味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明明很爱我的你

    明明很爱我的你

    十几年前的一场灭门惨案让苏语歌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同时也遇见了注定纠缠一生的男人。爱和恨让他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可遇见她却让自己手无足措,备受煎熬。究竟爱是不是能让人变得不再是从前的自己呢?
  • tfboys之玫瑰花的星语

    tfboys之玫瑰花的星语

    北大校园开启了一段浪漫的故事,女主会坚持她的爱吗,男主该怎么办
  • 创世封灵师

    创世封灵师

    天地有灵,若要为人所用,则需封灵!或封为本命兵器或封为融灵丹药修行者众,唯封灵师宇内独行!曾经的地球卧底今日的穷苦孤儿魂穿而来,成为世界的钥匙,天定之人,踏上虚荒世界之巅!
  • 天使不再有泪

    天使不再有泪

    是希坦创造了我,但,那只是希坦的一丝厌倦。我没有幸福女神的祝福,但那只是一瞬息的时间罢了。遇见他,凌乱又华丽的色彩再一次的掀起,也预示着……仇恨的来临。
  • 天之坠

    天之坠

    天之坠,地之劫,善恶惑人心,人心定善恶,善恶不分,神魔无别;我非神,人界劫难与我何干,我亦非魔,魔界冤屈我亦不顾。此生逍遥只为兄弟霸天下,只为红颜战今生...
  • 我想做个好孩子

    我想做个好孩子

    王了机灵懂事,就是不会读书。王了的家乡,小孩要脱掉农民这身皮,只有读书一条路。不会读书的王了,以后只能像父母一样在农村摸爬滚打,艰难度日!父母为了生计,无法在乎这种孩子,随他在学校混个毕业证了事。王了不想在学校混日子,同学老师的话语眼光能让王了嗅到歧视嘲讽的呛人味道,但是为了让疼爱他的妈妈放心,王了只能选择难熬漫长的学校生活。最后,孤独的王了被有意亲近他的人骗去抢劫。面对缉拿他的警察,王了吓破了胆的哭声,撕碎了自己做好孩子的梦;揉碎了父母的心,家破了。
  • 入殓鬼师

    入殓鬼师

    作为一名入殓师,我来说说这些年在殡葬学校发生的诡异事件!不顾家人反对的陈东,毅然上了附近的殡葬学校。从此怪事不断,尘封的画室,破旧的厕所,闹鬼的火葬场,住纸人的阴宅。一切的一切,要从开学的前一天说起,打开本书,我将为您讲述作为一名入殓师这些年见到的诡异事件。
  • 散仙不羁

    散仙不羁

    我有一把剑,请君试看。呃···我还有一把剑,要不你再看看?别动,本人就是剑多,信不信我剑死你啊······吊儿郎当混在修真界,求点名,争点利,遇见心动女孩没脾气。你笑我,我不愁,贫道生来好打油!
  • 独醉山水笑秋风

    独醉山水笑秋风

    现代腹黑女——特工医学博士赵梦醒穿越异世,来到玄幻大陆——戊戟大陆,居然自出生之日就天赋异禀,五系灵术同修。居然还可以可以有魔法?这是什么人物设定!老娘居然还是五国追寻的千年一遇的灵阁之主,封公主,赐豪宅,她却不屑一顾,斗亲妈,杀姐妹。为保护美男爹爹,隐藏实力,装傻卖萌求放过。收萌宠,抓灵兽,炼药升级两不误,暗中开店成巨富,更建立情报暗杀组织。灵术演武大赛技压群雄。一朝成名,五国求娶,羽化登仙之际究竟何去何从?谁能融化这两世寒冰,谁能照亮黑暗至灵魂深处的心灵?繁华落尽,只愿独醉山水笑秋风,坐看云起云落,尽享一世安宁......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