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凌晨,寒风料峭,袁淑冻得直哆嗦。画轮车之上,刘劭铁甲戎装,外罩朱衣朝服,与萧斌并肩站立,依仗护卫和平常入朝时一样。刘劭招呼上车,袁淑磨磨蹭蹭不想上去。刘劭狠下心来,使个眼色,侍卫手起刀落,将袁淑斩于奉化门外。
按刘宋皇朝旧制,东宫卫队不准入皇城。刘劭拿出伪诏,对门卫大声道:“奉诏讨贼!”卫队由万春门入宫,张超之等数十人急入云龙门,闯进斋阁,拔刀登上合殿。斋阁是书房,合殿是设在书房后面的卧室。张超之等人闯进合殿时,门前、台阶、窗外值班的卫士睡觉没起床。
大殿内烛火未熄,刘义隆与徐湛之两人又密谈整整一夜,为儿子们操碎了心。刘义隆见张超之等人杀气腾腾手持利刃冲进来,眼见钢刀砍向自己,大惊失色,下意识举起案几去挡。刀锋锐利,案几截为两段,连同刘义隆的五指齐刷刷斩了下来。张超之踏步上前,再补一刀,鲜血迸出,刘义隆一命归天。徐湛之跳将起来,向北窗奔去,手忙脚乱地开窗户,被蜂拥而入的士兵们乱刀砍死。
宫内大乱,刘劭赶到合殿中阁,听说父皇已死,转身去东堂登上皇帝宝座。召中书舍人顾嘏,厉声喝道:“你们和皇上想把我废了,何不早说!”手起一刀,将顾嘏斩杀。江湛此时正在尚书省值班,听到外面一片喧哗嘈杂声,立马明白怎么一回事,太子兵变啦!恨恨叹道:“不听王僧绰的话,以至于此!”赶紧躲藏到一处小屋里,还是没能逃过魔爪,被叛兵杀害。
禁卫将领有的望风投降,有的拼死反击。大内侍卫官卜天与穿着内衣裤冲了出来,一手持弓,一手执刀,招呼部下出战。另一名禁卫军官徐罕道:“殿下入宫,你这是干什么!”卜天与大骂道:“殿下常来,你今天说这话什么意思!你也是贼!”说着,拈箭射向刘劭,几乎射中。叛军上前,一阵乱砍,卜天与断臂而死,禁军军官数人战死。刘劭接着派人去东阁杀潘淑妃和刘义隆生前的亲信,急召始兴王刘浚起兵接应。
刘浚此时正在西州,属官朱法瑜从宫中奔告刘浚说:“台内喧噪,宫门皆闭,道上传言太子谋反,尚不知灾祸变化如何。”虽然早有思想准备,刘浚还是吓了一大跳,忙问:“我们怎么办?”朱法瑜说:“不能贸然行动,殿下旧部都在石头城,我们占据石头城观察形式。” 刘浚没得到刘劭的消息,不知兵变成功与否,情绪烦乱。部将王庆道:“今宫内有变,未知主上安危,凡是臣子,当投袂赴难,凭城自守,非臣节也。”
刘浚和太子一伙,王庆说这话等于白说。刘浚从南门奔往石头城,文武官员一千多人跟去了。南平王刘铄戍守石头城,双方合兵二千多人。此时,杀害刘义隆的凶手张超之赶来,屏退众人,详详细细地将兵变经过叙述一遍。刘浚一身戎服,跨马去投刘劭。朱法瑜劝他,不听,王庆又劝:“太子反逆,天下怨愤。明公但当坚闭石头城。不过三日,凶党自然离散。此事如此明了,你怎么还去呢?”刘浚一心投靠刘劭,喝道:“皇太子有令,你再多说,定斩不饶!”
刘劭一见刘浚,开口便解释:“潘淑妃为乱兵所害。”刘劭心中挺内疚,谁知刘浚竟然平静地回答了一句极为残酷无情的话:“这正是我一直盼望的事。”刘浚是盼望刘劭杀掉父皇登基呢?还是盼望母亲被乱兵杀死呢?我想刘浚说的是第一种意思。史家恨他与刘劭共同谋划杀害君父,故而断章取义挑了这么一句话,来显示刘浚的凶顽不化。北史作者李延寿凭这句话,干脆认为潘淑妃是刘浚养母,生母早死了。要不他怎么能说出如此悖于常理的话。其实,刘浚文学修养不错。刘宏、王僧绰、蔡兴宗等人和他关系都很好,真要四五六不懂,谁理他呀。若是养母,潘淑妃能把天大的秘密告诉他,为了他害死最亲的丈夫?
刘浚,实在是母亲惯出来的,潘淑妃教子无方,包括刘义隆。大儿子、二儿子都不是好人,即便后来登上帝位的三儿子刘骏也不是什么正经人物。
一代杰出的帝王下场如此凄凉,难免不让人心痛。刘义隆没有死在和权臣角争之际,没有死在北伐战争之中,而是死在亲生儿子刀下,成为中国历史记载最详细、最无争议的子弑父的皇权之争的牺牲品。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刘义隆之死,因为北伐战争一再失败,被臣民抛弃了吗?还是因为对于子女过度溺爱而酿成的悲剧呢?
从事后的发展看,尽管北伐屡败,包括北伐将领在内的士庶还是坚定地站在刘义隆一面,有几家父母不溺爱子女。刘义隆的死直接反映出南朝社会最根本的矛盾,高门士族与皇权的矛盾。
刘劭兵变因何能够取得成功?因为东宫兵势力强大,几乎与禁军等同。东宫兵为什么能得到庞大的兵员?因为刘义隆要依靠太子对抗皇族。刘宋宗室权势为何能够威胁皇权?因为东晋南朝士族豪门极为强大。刘宋开国,刘裕吸取东晋皇权旁落,高门士族秉政的教训,任命皇子和皇族出镇地方,刘姓子弟势力膨胀,故而刘义隆加强太子地位制衡宗室力量。
与门阀士族抗争和妥协是南朝的政治主旋律。刘义隆死于抗争,死于骨肉相残,皇族出镇地方的制度一日不除,骨肉残杀一日不绝。江南流传着一句神秘的童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这是南朝皇家真实写照,宋、齐、梁、陈莫能例外。太子刘劭应验上一句,武陵王刘骏应验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