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1100000008

第8章 诗情画意与细腻温婉的情感倾诉——浅读《华杉散文选》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散文易学难工。”这话没有错。可是,在文学界,大部分侍弄文字的人,都以为自己会写散文。其实,这大错特错。散文不容易出精品,评论散文更是难上加难。殊不知在如今的文学理论刊物上,鲜有散文评论,大多是小说评论和诗歌评论,小说评论尤其盛行。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其一是写小说尤其容易出名(散文最难),写小说评论在文坛更吃香,写散文经过数年或者十余年的拼搏未必能够产生广泛影响,评散文显得吃力不讨好;其二是小说有情节和趣味性,非常热闹,读起来又比较轻松,而散文必须平心静气地去读,需要澹定的心境。小说是写给浮躁的人看的,而散文是写给宁静的人读的。小说是对生活或世界间接的表述,而散文却是对人生与生活的直接表达,它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装模作样,散文是与读者娓娓交谈,散文依靠真实深切的感悟作为支撑,散文也是见情见性的文体。过多的诗情画意有时候会帮散文的倒忙。就我的理解,散文这种文体最适合的群体是性情中人。

关于华杉的散文随笔,我读得比较早的是华杉写给雨在风中飘的文艺随笔《柔情如雨在风中飘》。这篇随笔题目起得非常好,镶嵌了李冬梅的网名“雨在风中飘”,而且概括的她的文章风格“柔”;文章对李冬梅的散文作了全面的感性评价,字里行间充满温情,饱含着鼓励与期冀,显示了一个文学前辈对后学的关爱提携之情:

“她的文字清纯如炽,浓烈似火,她感悟青春的多愁善感,手执一颗孤寂的灵魂,历经旋转的岁月沧桑,曾经的她是如此渴望一份美满完整的爱情,并与心中的梦中情人一路同行,共同去感受如诗如梦的季节,让爱的小舟驶向情意无价的港湾……李冬梅用细腻的情笔挥洒着心中宁静的渴望和虚无的奢望,并道出了心中真爱的酣畅淋漓。她用柔情如雨在风中飘的目光在文学的星河勾勒出了最美丽的色彩,她是一个纯情浪漫如诗如画的女孩,犹如百花园中那朵显赫的含笑花,轻抚金黄的希冀,正喜迎着那烈日暴雨的挑战和打击。她曾在不同的起点和终点感受着生命的超然,沐浴着春花秋月的万千柔情。”

由于华杉老师交给我的是他的散文集的电子版本,我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才读完。(我阅读电子文档的速度,连我自己都不敢恭维)在通读了《华杉散文选》之后,我对华杉散文有了一个总体看法:叙事、概述、议论与感叹是华杉散文主要写作模式;诗歌中的意象浸淫在散文中,是华杉散文的又一大特点;气象纷呈是华杉散文的又一个特征;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被灵活地运用到华杉散文之中。

或浓或淡的诗情是华杉散文的第一个显要特征。第四辑《心情留痕》中有两篇文章写得激情飞扬,文采斐然,舞动着灵动的旋律。《守候春天》《春夜听雨》是曼妙婉约的诗章,宛如如歌的行板,在清新灵动的诉说中,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诗情画意。可以想像得到,作者是诗人出身。即使作者在平淡琐细的庸常生活中,在弹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时候,也忘不了来一番诗情画意:

“风儿轻轻,柳丝依依,多么静谧的夜啊!白天工作的劳累,以至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烦恼事,都化为乌有,唯有温柔的爱。爱人埋在作业堆中,我就在一旁织着毛线陪伴着他。有时我笑他:一身青布衣,两手粉笔灰,三餐煮清粥,四方作业堆。他唯恐上当似的,赶快回敬几句:琴棋书画诗酒花,昔日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皆更换,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是平淡无奇,充满单调的色彩,而在这单一乏味的生活中保持一种浪漫心境,实属难能可贵。《我们的生活》是华杉爱情散文中最具“人间烟火”的散文篇章。

华杉老师写得最好的散文,我认为是他的亲情爱情散文部分。华杉的亲情散文随意自如,充满浓情蜜意,细节描写颇有质感。譬如《心中的古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

“我喜欢端一张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听她说前朝后代的故事,而奶奶最津津乐道的则是她少女时代的故事,故事里还常常出现一口美丽的井。井台有几块光滑的青石板砌成,井水清澈明净,恰似一面圆镜,可以照见人影。井旁长有两棵高大的洋槐树,每年春天,都会开出如粉团似的槐花,井台周围于是荡漾着浓郁的甜丝丝的气息。在未出嫁的时日,奶奶的整个生活几乎都泡在了这门前的水井里。她一次次将纤细的小手冻成绯红的嫩姜,一次次用她那削瘦的肩臂闪悠悠地把水挑进村巷深处,一次次偷偷地把石栏缝里那红红的花插到乌黑油亮的发辨上,一次次在井台旁和村里的小姐妹们泼水戏闹……”

《心中的古井》这篇文章真切朴素,娓娓道来,像是与读者面对着面从容自如地“对话”,这“对话”既充满诗情画意,又饱含细腻温婉的情感,清新隽永,余味深长。

第一辑《乡情如歌》中的《怀念风筝》这篇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的笔调,写出了作者天真无邪的童心童趣,读了让人久久无法释怀,它通过细节描写,显示了作者作为小说家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圆熟本领。在这里,小说的情节性与趣味性被作者巧妙浸润其中:

“一天,见邻居家女孩拿只粉色‘蝴蝶’愣愣地站于巷口,半天放不起来,便忙不迭的自告奋勇:‘我来!’小巷狭窄,瓦檐两旁电杆林立,跑步一飞,‘蝴蝶’挂在电线上。女孩要我赔,奔至院内哭诉着告到我母亲跟前。母亲二话没说,掏出钱塞了过去,眼睛却盯着我,眸子里闪烁着意味深长的责怨。晚间临睡,母亲终于揭开铺盖,一声吆喝:‘树要皮,人要脸,我让你放……’拿着裁衣的尺子就要打人。外婆颇为宽大,声言‘讲清道理就行’”

著名评论家阎纲说过:“文学者,情学也。散文者,情之裸美也。”我记得自己不止一次告诫网友或文友:没有深切的感受,千万不能提笔。因为浅层次的感受写成的文章,难免苍白单薄幼稚。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诞生深厚深沉的散文。我认为,《妻啊,好想听你唠叨》是《华杉散文选》爱情散文情感张扬最充分的篇章。

“我工作忙,很少照顾孩子,她抱怨。对于她的抱怨,我是能够理解的,但对于她的唠叨,我却感到厌烦,总想还是在外好,这样可以躲开她的唠叨了……然而,真的要走了,我不知要下多大的决心。‘到了外地,马上打个电话回来。’妻总是这样嘱咐我。每次她默默地给我收拾行装,送我出门,甚至送我上车,那时的她与生气时的她相比,判若两人,好象从来没和我吵过嘴。……夜深人静的时候,妻子瘦弱的模样总在我眼前浮现:‘你不回来还好些。’这是我把东西扔得满屋时她气鼓鼓的声音;‘你要是总在我身边该有多好。’我把她那双冰凉的手放在胸口暖暖时,她深深地叹息道。对于她这些自相矛盾的话,我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再听一百遍也不会厌烦。”

《为妻“壮”行》是《华杉散文选》集中最有人情味的篇章之一。这个时代瞬息万变,昔日的“先进工作者”兼“镇人大代表”、也就是“我”的妻子下岗了。为了生存,“妻”和几个要好的姐妹被迫结伴去南方谋生。为了安慰“妻子”,增加温馨气氛,“我”提议去县城大排档为“她”壮行,考虑到一顿饭要花去“一个礼拜的菜钱”,妻子拒绝了,作者只好买了“10块钱的红葡萄酒”和“20块钱的荤菜”。在料峭春寒的车站,落寞无助的作者“鼻子酸得想哭”,“大巴车早已不见了,灰尘也散尽了,”送行的人们“脸上仍挂着泪……”读到这里,我下意识地联想起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他那篇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背影》。是啊,这篇《为妻“壮”行》颇得《背影》的神韵,简直与《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叙事、概述、议论与感叹是华杉散文主要写作模式。小说家散文擅长叙述的语言,而忽略了注重营造氛围与抒发或浓或淡的情愫。评论家谢有顺说,“小说家长于叙事而不长于抒情,他们的散文更注重经验和事实,更注重自我存在的心灵印痕。”

华杉曾批评她夫人的文章“立意不新,构思不巧,待我改来改去,又是语言不准确,结尾太平淡”。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华杉对自己散文的追求: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准确,结尾要新颖。由此,我推断出华杉的散文非常注重结构的巧,立意的新。我想,这大约是华杉写小说的惯性思维使然吧。

另外,华杉某些散文的匠气太重。譬如《读书解闷》这篇文章引用了近十个作家语录,稍微带有“掉书呆子”的迹象。政治抒情等应景之作在华杉散文中占有大量的篇章,极大地折煞了华杉散文的灵性。

在这里,我又要大言不惭地对华杉老师的散文提些意见:华杉的散文应该在结构上回归传统,在意识上打破传统,积极营造散文的氛围(即散文的“气场”),在抒情表达与意绪张扬方面作重点突破,方能达到更深广的境界。

(原载黄冈市文联《江山文艺》2009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快活馋

    快活馋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秦战天下

    秦战天下

    说我暴君也好,说我战争狂也罢,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将在大秦铁骑下颤抖,帝国龙旗将会插遍每一个角落……
  • 异世纵横之天尊归来

    异世纵横之天尊归来

    他,为了报灭族之仇与敌人同归于尽,死后灵魂穿越到异界,接受了一段来自自己的传承,看主角如何在异世如何重回巅峰,笑看众生。
  • 夺爱100天,权少的头号新欢

    夺爱100天,权少的头号新欢

    第一次求他,她正值人生最绝望之际,放低了尊严,含泪相求。第二次求他,她给他跪下了。“求求你,放过我们的孩子。”因为,他逼她堕胎。共处了那么久,床上的温情脉脉,那些甜言蜜语,他能转眼冷脸,这个男人,真是冷情冷心,冷到,让她绝望。消失四年,她如重生,再见,她冷笑一声,恶意攻击。“真不好意思,我与你,不算太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海不做灰姑娘

    上海不做灰姑娘

    她一直把他当成弟弟,而他却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没有女人味总拿他当小孩儿的笨女人,两个在感情上都很幼稚和笨拙的人,一点一滴中有着青春中纯纯的美好。
  • 新编雷峰塔奇传

    新编雷峰塔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

    本书重点介绍了食品工程的基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理论部分,共16章,分别介绍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采样和样品制备、pH与可滴定酸度、水分测定、灰分分析、矿物质的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测定、膳食纤维的测定、脂类的测定、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测定、维生素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农兽药残留分析、热分析和流变学分析及现代仪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下篇为实验部分,共15个实验,主要介绍了对应上篇所述成分的测定。本书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等相关食品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各类食品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朦柯文学社

    朦柯文学社

    终极檬柯短篇,中篇小说大集合,为作者们加油吧
  • 黎明神光

    黎明神光

    抽其神魂,夺其神灵,将之弃之人间,但神运依在。爱妄想,爱幻想,有梦想。“我将以超级职业者的身份惩罚你们,颤抖吧,叹服吧,跪下赎罪吧,这将是你们最后的机会。”黎明浮在天空俯视着森森发抖的恶徒们,他如同天神下凡,如同光明的使者。黎明吃着冰糖葫芦,妄想着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上古世纪,上古大陆,英雄与神的大战。
  • 大唐辟邪司1:长安惊变

    大唐辟邪司1:长安惊变

    铁牢重犯凭借一根悬空绳索离奇失踪?古寺壁画幻化出一群地狱使者四处杀人?阁楼盆栽竟能吐出蛛丝将人活活缠死?相府内的花、草、人、畜也都一一变成杀人利器?长安城内一时诡案迭起,危机四伏。破案天才袁昇临危受命,抽丝剥茧,力挽狂澜。殊不知……解得开诡案背后的千丝万缕,却逃不出宿命布下的天罗地网;真相被揭开的刹那,血洗长安的计划才真正开始!
  • 三生三世桃花劫之挥情示爱

    三生三世桃花劫之挥情示爱

    “师徒之爱,有违伦常”昔日的空霆教已不复存在,龙惊凤因爱生恨,血流成河。“十七的约定”两个背负宿命的人,在模糊的记忆力找寻彼此的影子。他曾经默默地爱过她,所以想再她失去记忆的时候重新开始...她和他自小青梅竹马,以为是彼此的唯一,可是他却始终把她当做妹妹...她愿与他生死相随,可总是觉得自己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过客...而他为了她甘愿放弃自由,任由姐姐将自己变成一代魔君...爱有很多方式,让我们相聚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