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0500000093

第93章 明代思想界的“异端”

李贽是中国历史上反封建传统、反封建礼教、反权威主义,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对后人反传统权威、反君主专制、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姓林,名载贽。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后为避穆宗讳,易名贽。号卓吾、笃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晋江人。著有《焚书》、《续焚书》、《李氏文集》等。

李贽自幼熟读诗书,但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养成了“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的性格。李贽在12岁就写出《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大大挖苦了一番,一时轰动乡里。青年时期,他考中举人,但因他性格傲慢,耻于官场暗流,所以官职一直很小,生活清贫。51岁时,才得到一个正四品实职——云南姚安知府。姚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他到任后迅速摸清民情,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对民族人士以礼待之,竭以至诚。三年任期中,当地被治理得很好,这令云南巡按御史刘维刮目相看,准备向朝廷举荐他。李贽听后反而躲进滇西鸡足山里,并且要刘维替他交了辞职信,才肯从山里出来。

辞了官的李贽携妻从云南直奔湖北黄安的天台书院,白天讲学论道,夜宿好友耿定理家中,开学授馆,而且他还招收女弟子,这与耿定理的哥哥、刑部左侍郎耿定向的正统观点激烈冲突,双方水火不容,导致耿家人也分成两派。耿定理去世后,李贽就从耿家搬出来。他把妻女送回原籍,迁往麻城,投靠另一位知己周思敬。后来在麻城龙湖芝佛院落发,同友人周友山等知己在青灯古佛下讲学论道。

李贽76岁时回到龙湖,打算终老在此。但耿定向开始向他发难,以一个李贽做梦都想不到的罪名“僧尼宣淫”命人搜捕他,他只好四处躲藏。这时正值好友马经伦被贬后来访,李贽便寄寓在马家,继续从事《续藏书》的著述。但是锦衣卫还是找到了他,他从房中出来对锦衣卫大声道:“是来逮捕我的吧,快给我抬来门板,让我躺上去。”锦衣卫目瞪口呆,只好按吩咐把他抬进监狱。在监狱里,他夺过狱卒为他理发的剃头刀,直刺自己的咽喉。狱卒问他:“痛否?”他以指蘸血写道:“不痛。”狱卒又问:“你为什么自杀呢?”他又写道:“七十老翁何所求!”一位智者就这样离开了。

在思想方面,李贽继承和发展了王艮、何心隐的思想学说。主要著作有《李氏藏书》六十八卷,《李氏焚书》六卷,《初潭集》三十卷,《易因》二卷,《王龙溪先生文录钞》九卷等。

童心说

李贽的“童心说”是王守仁“良知”说的发展,王守仁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他所说的良知只限关于善恶的判断,李贽的“童心”不受这个限制,认为凡人生来就有的能动性,都在“童心”的范围之内。照他所说,人只有根据“童心”说话,所说的话才是真话;根据他的“童心”办事,所办的事才是真事;根据“童心”而生活的人,这个人才是真人。

有关认识论的“生知”说

李贽的认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之上的先验论,主张渊源于佛性的“生知”说。《焚书·答周西岩》一文指出:“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认为人人有生知,人人有佛性。“人皆可以为圣”。李贽以“生知”说反对神化孔子,从认识能力、认识来源的角度来否定认识正确与否要以孔子为标准的传统思想,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以“人人生知”反对“圣人生知”说,其认识论方面的局限和缺陷是不可忽视的。

一些“异端”思想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反对礼教,抨击道学,认为儒学经典六经、《论语》、《孟子》不过是史官臣子对当时政事的赞美之语,并非“万世之至论”。他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不掩饰道德的功利实质。李贽也反对轻视妇女的封建传统。他批判了“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的说法等。

同类推荐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热门推荐
  • 妖者为王

    妖者为王

    一千年前,妖族之王和人间皇女天地大战,死伤无数,最后皇女以自己为契约守护住人类,从此星辰大陆分为人间,妖域两界,互不干扰。一千年后,一位名叫凌霄的重生少年以废柴之名闻名,以天才之名成长。从一个弱小的楚王朝中走出,步步莲华,问鼎两界高峰。(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妖怪百物语

    妖怪百物语

    这是一个幽暗未明,人类和妖怪共处的时代。传说最初的妖怪,被称作“欲”,由人心的欲望长久酝酿而成。“欲”就像一把利刃,刺入心的深处,如同毒药一般蔓延,直至沦为“欲”的祭品,化为妖鬼。每逢夏日的夜晚,由“欲”化为的妖鬼们,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立志净化被“欲”控制的人类和妖怪成为真正巫女而四处游历的人却是个又笨又没用的战五渣!一脸嫌弃的帅气猫妖却总在她需要的时候默默的保护着她。这是一个关于冒险的故事,关于日本百鬼的新谈,关于妖怪传说的百物语!书友交流QQ群:478670123
  •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尘魅道

    红尘魅道

    怨鬼话红尘,红尘不留鬼!这个世上有许多流连人间的恶鬼,但他们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后来降魅团就出现了,他们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 绝域轮回

    绝域轮回

    想要突破自己的他一次次尝试,终究得以重生,却只是个刚出娘胎的婴孩,父母被杀,家族被灭,他该何去何从,且看他如何一步步高升,成就霸业,直捣至尊元界!
  • EXO之归来

    EXO之归来

    讲的是女主被伤透心后归来,本文身心健康,男主是exo,都会有结局
  • 谁知天命

    谁知天命

    “人总是有许多的不得已,而我只是比别人多一些罢了!”情意与美酒,道义和天命,真真是让人难以选择,为了让天下少些苦难,我只好代天授命,收了你们这群魑魅魍魉!
  • 生肖奇缘传

    生肖奇缘传

    十二个少年,十二个生肖,转动命运的轮盘,开始了新的传说.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成长电影》为私人电影典藏系列之一,主要收集了一些经典电影,共收录了100部未成年电影。
  • 玲珑云女之凤来运转

    玲珑云女之凤来运转

    爱情始于人世,相忘于天宫,至此他是无情上神,她是仙山未来的神君。拜他为师,不过是欠了一个人情,哪想他却为她挡了雷劫,经历了种种却只要她出师,不要她了?神魔之战,她化身为魔……本文转自晋江文学城,原文地址:http://www.*****.com/?backend/managernovel.php?novelid=2446941&jsid=13469241_57804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