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口总数约8210万人(其中730万为外国人)。除俄罗斯联邦(14800万人)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了英国与北爱尔兰(5900万人)、法国(5860万人)和意大利(5750万人)。按面积计算,德国小于法国(544000平方公里)和西班牙(506000平方公里)。德国拥有居民将近8210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30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比利时、荷兰和英国。
德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德国统一后人口迅速增加的柏林地区目前有居民430多万人。在城乡结合部,没有明确界线的莱茵河和鲁尔河畔工业区,人口超过1100万——大约每平方公里1100人。
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区是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兹等大城市所在的莱茵——美因地区、曼海姆和路德维希港所在的莱茵——内卡河流域的工业地区、以斯图加特为中心的经济区以及不来梅、德累斯顿、汉堡、科隆、莱比锡、慕尼黑和纽伦堡/菲尔特等城市的附属区。此外,也有人口十分稀少的地区,例如北德低地的草原和沼泽地区、艾弗尔、巴伐利亚林区、上法耳茨、勃兰登堡边境地区以及梅克伦堡——前波莫瑞的大部分。德国西部比东部人口密度大得多。在东部,不到德国居民总数五分之一(1530万人)的人口生活在大约30%的土地面积上。人口在30万以上的20个城市中有4个位于德国东部。
联邦共和国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82个大城市里(居民10万人以上的城市)。这大约为2500万人。而大多数人住在农村和小城市里;将近640万人在2000人以下的居民点居住。5050万人生活在居民为2000至10万人的小城镇里。1998年德国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仅为10.5胎/1000人,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外来移民的结果。大约1300万左右被驱逐和逃亡的德国人从过去德国的东部省份和东欧来到今天德国的领土上。
(一)
日耳曼民族的形成。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的日耳曼人。大约在3000年前,日耳曼人即已居住在今天的北欧诸国,包括丹麦、威悉河和奥得河之间的北德平原,波罗的海海滨和沿海岛屿。因此,今天的英国、丹麦和北欧诸国均属日耳曼民族。但今天人们却把“日耳曼”一词专留给德国。从公元3世纪起,日耳曼部落开始结成部落联盟,其中较大的有法兰克、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盎格鲁一萨克森等。这些部落联盟为日耳曼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4世纪,由于受到匈奴人和其他外族的入侵,日耳曼人纷纷逃离居住地。成群结队地涌向南部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和帝国境内奴隶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西罗马帝国寿终正寝。史称日耳曼人南移为民族大迁徙。
日耳曼各部落联盟在原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起许多王国;当时的欧洲几乎成了日耳曼人的天下。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中,最主要的是盎格鲁——萨克森王国和法兰克王国。前者成为今天英国人的祖先。后者成为今天德国人的祖先。法兰克王国(481—911年)经历了两个朝代。即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911年)。
统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于870年分裂成3部分:以莱茵河为界,西部为西法兰克王国;东部为东法兰克王国;南部为意大利王国;这3部分成为现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民族国家的雏形。公元911年。加洛林王朝最后一任君主驾崩,东法兰克王朝公爵推选法兰克人部落的康拉德公爵为国王。从这时起,东法兰克王国被视作德意志国家。有些史学家把911年视作德意志史的开端。东法兰克王国内佛里斯兰、萨克森、洛林、法兰克、施瓦本、巴伐利亚等部落公国组成。大致包括今日的荷兰、德国的中部和西部、瑞士和奥地利。919年,萨克森公爵海因里希一世取得政权。建立萨克森王朝。德国多数史书把919年萨克森王朝的建立视为德意志史的开端。
(二)
日耳曼人、德意志人、德国人。从严格意义上划分,919年前由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以及民族大迁徒时由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领土上建立的许多王国,应称为日耳曼王国或日耳曼国家,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应称为日耳曼人。919年后建立的王国、帝国或邦国应称为德意志,其居民应称为德意志人,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民族国家随之而诞生。从这时起,建立的帝国、共和国应称为德国,它的国民应称为德国人。1867年,奥地利从德意志分出去,成立奥匈帝国。此后的奥地利人不能称作德国人,但仍可称为德意志人。1945年后的奥地利人不能再称作德意志人。
今天的德意志民族统称日尔曼人,他们是由法兰克人、萨克森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等这些古老的日尔曼部族经过近千年的共同生长而形成的,其各自的传统、风俗和方言延续至今。由此,在德国,人们被分为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莱茵兰人,黑森人、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威斯特法伦人等。人们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也有一些固定的看法,比如,梅克伦堡人沉默寡言、莱茵兰人豪放开朗、威斯特法伦人老成持重、施瓦本人省吃俭用、萨克森人勤劳机灵等等。他们不仅在性格上有差异,就是在建筑和居住区的风格、日常习惯、服装以及饮食上也都保留了各自突出的特点。
在德国还居住着少数的丹麦人、吉普赛人和索布族人,索布族是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居住在劳齐茨山区,他们是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随着6世纪的民族大迁移移居到易北河和萨勒河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有一个索布学研究所,专门从事这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研究。
(三)
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在德国大约有730万外国人,即平均约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外国人。多年来,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土耳其人是在德国外国人中最大的群体,大约有210.7万人。其次是从今天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来的,约有72.1万人。生活在德国的来自波黑地区的约有28.14万人,来自克罗地亚的约20.66万人。大约60.8万意大利人、36.3万希腊人、18.5万奥地利人、13.2万西班牙人、13.2万葡萄牙人、11.5万英国人、11.3万荷兰人和10.4万法国人构成了来自欧盟国家的最大的居民群体。约有28.3万波兰人、9.5万罗马尼亚人和11万美国人生活在德国。
此外还有来自原苏联的5.05万人、匈牙利5.2万人、摩洛哥8.4万人、突尼斯2.55万人、加纳2.2万人、巴西1.96万人、阿富汗6.65万人、中国3.67万人、印度3.6万人、伊朗11.4万人、黎巴嫩5.6万人、巴基斯坦3.8万人、斯里兰卡6万人和越南8.8万人。
几乎将近一半的外国人在德国至少生活了10年,30%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0年或更长时间。在这里居留了至少10年的外国人中,大约90万人年龄在25岁以下;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是在这里出生的。但是,根据德国的法律,外国人很难加入德国籍。长期以来,在德国的外籍人已不仅仅是客人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德国居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德国人相处的十分融洽。
近几十年来,外国人对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德国的企业中大约有200万名外籍雇员,每年支付的税款和社会保险金多达900亿马克,而他们得到的只有160亿马克的社会保险金。可以说德国的财政支出的不少部分是由这些外籍雇员和企业家分担的。目前,在德国的一些世界性大企业中,外籍雇员都占相当的比例,如西门子,它的外籍雇员就占到40%。
对于外籍雇员和外籍企业家对德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德国政府和德国人民都表示感谢。但是近年来,特别是东西德统一后,随着经济的恶化、失业人数的增加,大量难民的涌入,德国还将继续限制外国人的移居,并且1973年颁布的停止从非欧盟国家招聘雇员的规定继续有效,非法入境和就业要受到惩罚。自2000年1月1日起,德国开始实行新的《国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