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盖房子出售,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对此,霍英东反复问自己:“先出售,后建筑不行吗?”
正是由于霍英东这一顿悟,使他摆脱了束缚,迈上了由一介平民变为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
霍英东是中国香港立信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办人。在香港居民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高招。
霍英东还有另一个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朝鲜停战以后,霍英东慧眼独具,他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点,认准了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毅然将其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资到房地产市场。1954年,他着手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他每日忙于拆旧楼、建新楼,又买又卖,大展宏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决定性的一页”!
如果说霍英东早年经营航运业是他创业初期练兵的话,那么他过人的经营理念则在经营房地产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以前的房地产业,他都是先花一笔钱购地建房,建成一座楼宇后再逐层出售,或按房收租。而现在霍英东则“变了个戏法”,即预先把将要建筑的楼宇分层出售,再用收上来的资金建筑楼宇,来了一个先售后建。这一先一后的颠倒,使他得以用少量资金办了大事情。原来只能兴建一幢楼房的资金,他可以用来建筑几幢楼房,甚至更多。同时,他又能有较雄厚的资金购置好地皮,采购先进的建筑机械,从而提高建房质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更具竞争力的是,他的楼宇位置比同行的更优越而价格却比同行的更低廉。而且,有时他还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使更多的人能买得起房。
霍英东开创了大楼预售的先河。为了推广先出售后建筑的“戏法”,霍英东率先采用了小册子及广告等形式广为宣传。他说:“我们开展各种宣传,以便更多的有余钱的人来买。譬如来港定居或投资的华侨、侨眷,劳累了半生略有积蓄的职员,赌博暴发户,做其他小生意胀满荷包的商贩,都可以来投资房地产。谁不想自己有房住?只有众多的人关心它、了解它、参与它,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霍英东的广告效果颇为不错。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在短短几年里所营建、出售的高楼大厦就布满了香港、九龙地区,打破了香港房地产买卖的纪录。这个既不是建筑工程师出身,又非房地产经营老手的水上“穷光蛋”,用不长的时间便成了赫赫有名的楼宇住宅建筑大王、资产逾亿万的大富豪。现在,霍英东名下的公司有60余家,大部分经营房地产生意,或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由他担任会长的香港地产建筑商会,经营着香港70%的建筑生意。
剑桥哲语
人要想成就大事,首先得学会思考,思考自己,向自己提问题,养成善于自我提问的习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心到的结果,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会思考,是剑桥大学教授教给他的学子们的重要人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养成“非思不问”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