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田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头都磕出了血,但他浑然不在意,只要能活命,怎么都行。
苏少爷问藏锋:“大哥,你说怎么处置?这种人平日里嚣张惯了,不给点教训,都敢骑到太岁头上了。”
藏锋思考片刻,问道:“你有办法把他办掉吗?我的意思是这样一个人,如果手中有了权力,不知会危害多少人。”
苏少爷说道:“这是小事,而且苏家有个规矩是不能吃亏。”
藏锋摆摆手,说道:“出了人命不好。”
苏少爷说道:“既然大哥你这么说了,那就交给我吧。”然后吩咐下人将藏锋抬入轿中。
藏锋想到还有话没说完,便掀起帘子,指着胡长兵对苏家少爷说道:“是他救了我。”
王老头说过人生来平等,所以即便是乞丐也有生存的权利,坏人如蔡田这般着实该死,但他不愿杀人,也许是因为他从未杀过人的缘故。总之,他不想任何人死,尤其是因他而死。
“我明白,这里交给我。”苏家少爷拍拍肉嘟嘟胸脯说道,然后又对着胡长兵满意地说道,“你不错,以后跟着我混吧。”
随后,轿起,藏锋也昏睡过去。但昏迷之前,他听到拳打脚踢的声音······
后来城门守卫再也没有蔡田及其打藏锋的几个卫兵的身影。坊间流传,那天蔡田被打成残疾,甚至城门口民众也有参与,自此以后城门口再没有打骂乞丐的现象,这是后话。
当藏锋醒来,全身已无酸痛感,脸上的瘀肿也消失不见,就像自己从未受过伤一般。他很好奇自己服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但这种疑惑只是一闪而过,便被胖子的大呼小叫打断了。
藏锋认识他,苏家小少爷。
此时苏胖少爷正抱着藏锋兴奋的乱叫,什么终于醒了,我终于有伴了之类的话,搞得藏锋一脸茫然。
没过多久,藏锋身边便围满了人,人们好奇地看着他,有的人在一旁窃窃私语,还有几个小姑娘躲着人群后面露出几个脑袋,偷偷地看着他,被藏锋看到后,又立马躲在人群后面。
此时,人群自然分开,走进来一个中年男人,男人挺着将军肚,但偏偏看起来很有风度,他温和地对着藏锋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不仅是对着藏锋说,同时也是向大家宣布:“我是苏然的父亲,苏靖!苏家的主人,以后这就是你家!”
以后这就是你家!有家,真好!
但藏锋有太多的问题要问。苏靖也知道藏锋有许多疑惑,所以他说完这句话后,便将人散去,连苏小胖子也不例外。
待屋中只有苏靖藏锋二人后,苏靖缓缓地说道:“藏锋,含而不漏,方能厚积薄发,真是个有意思的名字。”
藏锋迟疑片刻,郑重地向苏靖鞠了一躬,说道:“谢谢你们救了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苏靖将藏锋扶起,然后从旁边拿出两封信,一封是藏锋的介绍信,一封似是家书,他将这两封信递给藏锋,说道:“这两封信,你先看看。”
藏锋看过信,两封信出自同一人,署名皆为苏然,其中那封介绍信是老头走时留给他的,他一直以为苏家是老头认识的人,但没想到写信的人竟然是苏然,心中万般疑惑,于是他问道:“苏然是谁?”
苏靖听到藏锋这般疑问,不由一愣,但他还是耐心地说道:“在你来京之前,苏然修书给我,说会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京,让我们照看一下。京都来往的人很多,虽然像你这样独自上京的人不算多,但也不在少数。如果你不拿出那封信,我们也不确定是你,所以能碰到你也算是运气。至于苏然,你竟然不知道他,这有点意思。更有趣的是,他却知道你。现在看起来,我都对你的来历感兴趣了。”
藏锋问道:“苏然很有名吗?”
苏靖说道:“苏家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也算个中世家,而他比苏家有名气,你说他有不有名?我不管苏然怎么认识的你,但看得出来,他很欣赏你。他欣赏你,苏家也一样欣赏你。他待你如子侄,苏家也视你如己出。所以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
藏锋又躬身一拜,说道:“真的谢谢你们,但来京时,老头说我成年了,长大了。长大了就要靠自己,再说老头临走时留下了不少银两,足够我开销了。”
苏靖看到藏锋坚持,也不再挽留,不过让藏锋多留几日。藏锋最终同意了。
虽然他喜欢苏家,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里有苏家小胖的热情好客,对他像兄弟一样;苏家家主也向他展露了善意与亲和。但独立如他,不会将自己变成一个包袱,从一个地方放到另一个地方,麻烦别人。
第二日,藏锋早早起来,经过简单的洗漱后,便开始研墨,润笔,书写,以前老头在的时候会督促他练笔,如今一个人才发现其实自己早就喜欢上这种习惯。藏锋沉静地写着,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他没有忘记老头最后一节课的内容,他在练笔力。
写了不知道多久,藏锋觉得被人拍了一下,他蹙眉转身,看到一脸笑意的苏家小胖。在苏家一日,藏锋便听闻了苏小胖的大名,苏小胖名叫苏西山,是苏靖的次子,颇得苏靖宠爱,是京都有名的小霸王。
苏西山道:“藏锋大哥,听我爹说,你不愿住在我家?”
藏锋放下笔,说道:“不是不愿意,是不想麻烦你们。”
苏西山拍了拍胸前的肥肉,豪气地说道:“说什么麻烦。以后你就是我哥哥,你不知道大哥来信说会来个年纪相仿的哥哥,我有多高兴。在这家里,天天被这些小姑娘围着,烦也烦死了,正好你来了,以后搭个伴,咱们兄弟二人,打遍京都无敌手。”
藏锋自嘲道:“在城门口,我都被打成那样,说打遍京都,不是在取笑我嘛。”
苏西山歪着头一想也是,不过还是固执地说道:“大哥说你行,你肯定有过人之处。算了,不提这些,你刚来京都,我带你转转去。”
随后藏锋便被苏西山生拉硬扯的拉了出去。
二人结伴而行,穿行在京都街道。京都街道宽阔,但往来人群极多,走在马路上也有拥挤之感。街上小吃商铺鳞次栉比,新鲜事物琳琅满目,但藏锋来不及一一看过,硬是被苏西山拽到了楼顶。
登上楼顶,苏西山颇为豪气地说道:“此楼为望月楼,乃京都第一高楼。”
藏锋立于楼中,俯视着四周,周围房屋亭阁皆矮于望月楼半身,往西望去,便是密集的建筑群。苏西山顺着藏锋的目光,说道:“望月楼西段,是京都高官群居之地,我家也在那里。看到中间那最醒目的建筑没?巍峨壮阔,气势雄浑,正是帝王所居之地,大唐皇宫。”
藏锋看了眼皇宫,便收回目光,皇宫之壮美,瞬间便定格在他脑中,只是他人微位轻,却不敢奢望太多,于是他对着苏西山说道:“我来京都,便想入兰亭,只是不知兰亭在哪?”
苏西山侃侃而谈:“说到兰亭,便不得不提及过往。史料记载,京都北部有一山,名为会稽,山边有一亭,曰兰亭。泉从山间流出,汇涌成溪,溪水绕亭而下,穿过山间云雾汇聚成河。此河本无名,因书圣王羲之在此写下传世名作《兰亭序》名闻千古,后人为纪念书圣便将此河命名为羲之河。羲之河流向自北向南,穿过京都城,滋养着京都的土地,因此京都人又把羲之河视作母亲河。”
藏锋沿着羲之河逆流而望,河床由窄渐宽,河水由急变缓。河水的尽头由于被山雾所断,仿佛凭空从天上飞泻而下,再往上就是重重山雾,他只能看到这里,而传闻中的兰亭,却不知何处。
苏西山说道:“别看了,兰亭不现人间,隐于雾中,但传闻,这个亭子就是兰亭书院的入口。兰亭,明明处在世间,却又隔绝于世,这在京都三岁小孩都知道。这世间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入兰亭,那便是通过兰亭试炼,成为兰亭子弟。”
然后苏西山指着一块空旷之地。此地为兰亭墨海,被羲之河横穿,河畔两岸,杨柳依依,树下石桌成列,桌上好似摆放着什么东西,由于相隔较远,二人无法看清。但此处人如秋蚁,密密麻麻。
藏锋说道:“我们过去看看。”
顺着望月楼沿北走稍许,二人便来到兰亭墨海。苏西山说道:“这兰亭墨海名曰海,取广阔浩大之意,此处可容纳万人,是兰亭试炼之所。呆在兰亭墨海的人很多,有的人呆了一辈子。”
藏锋瞪大了眼睛,吃惊道:“一辈子?”
苏西山微微嘲讽道:“你以为兰亭书院很好进?每年慕名来此的人数以万计,但能入兰亭的又有几人?一两人算多的,很多年兰亭根本都不招人,不招他们,便代表看上不他们。有的人为了进兰亭,除了吃住就在这呆着,生生耗去大半辈子,甚至都有老死在这里的。”
藏锋抬眼望去,人头攒动,其中确实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由问道:“京都书院众多,为什么偏偏要去兰亭?”
苏西山说道:“天下书院芸芸,但兰亭只有一个。很多人便是因为心中执念,非去兰亭不可。那你为什么非要去兰亭呢?”
藏锋默然,说道:“老头让我去,我自然要去。你呢?如果考不进兰亭怎么办?”
苏西山脸上第一次展现出强大的自信,他凝视着北方远处的云雾,那是兰亭书院的入口,说道:“因为我姓苏,所以我必须进兰亭,也一定会进兰亭。”
藏锋看到他的自信,脸上也浮现出一缕阳光,说道:“好,我们争取一起考进!”
苏西山看着藏锋像看见白痴一样,然后觉得他是真的无知,便无奈地说道:“就你现在这状况,进兰亭的概率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