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即用火烧锅,以汤导热,涮食物,在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历史趣闻,还形成了独特的火锅文化。
在古代, 火锅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得名为“古董羹”,是中国独创的美食。火锅历史悠久,种类也是花色纷呈,百锅千味,是民间不可多得的美味。
火锅史话
火锅的历史十分久远,烹制方法十分简单,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韩诗外传》记载,古代举行祭祀或庆典时要“击钟列鼎”而食,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是火锅的萌芽。据《魏书》记载,三国时代的曹丕时期,已经出现了用铜所制的火锅,当时并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食逐渐多起来。最初流行于中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人类饮食活动增加,烹饪随之有了很快发展,火锅得到了丰富和改良,流行地域不断扩大。诗人白居易喜欢邀友至家吟诗赋词,他有一首诗云:“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明清时期,火锅开始盛行,重视内容,也注重形式,火锅花样不断翻新,尤其是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
名人的火锅轶事
中国古代很多名人都有一些关于火锅的趣事。如元世祖忽必烈就喜欢吃火锅。有一年冬天,在行军之中他忽然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便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熟,加上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并赐名为“涮羊肉”。
明代文学家杨慎自小与火锅结缘,他的火锅对联也被传为佳话。当时他随父亲共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对下联,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其父就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听后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
清代乾隆皇帝酷爱火锅,他在嘉庆元年正月摆设的“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近代文化名流胡适对故乡徽州的火锅情有独钟,他在家宴请客人吃饭时,大多由夫人精心烹制徽州火锅来招待客人。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在一篇题为《胡适先生二三事》的回忆短文中,就描写了徽州火锅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适对徽州火锅的偏爱之情。
火锅的文化意义
火锅不仅是独特的饮食方式,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火锅体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火锅还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所蕴涵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民俗风情上,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酣畅的淋漓场景,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火锅来源于民间,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是其他食品望尘莫及的。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还是文人骚客、商贾农工都乐食此味。
火锅的种类
中国火锅的种类很多,分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按燃料可以分为碳火锅、电火锅、酒精火锅等;按火锅结构可以分为大锅、单人单锅(小火锅);按口味可以分为鸳鸯火锅、半辣半鲜锅、全辣锅、全鲜锅;按锅体的制作材料可以分为铜火锅、不锈钢火锅、陶瓷火锅。按地区特色可以分为重庆毛肚火锅、四川麻辣火锅、广东海鲜打边炉、广东钙骨打边炉、香港牛肉打边炉、上海什锦暖锅、江浙菊花暖锅、杭州三鲜暖锅、北京羊肉涮锅、云南滇味火锅、湘西狗肉火锅、湖北野味火锅、东北白肉火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