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200000074

第74章 风韵独特的饺子文化

饺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吃饺子是中国的一种民间习俗,逢年过节之时更是不可或缺。饺子在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

相传饺子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由于历史、地理、习俗的不同,对饺子的称呼也多有不同,如馄饨、扁食、角子和悖悖等。

饺子史话

据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当时正值冬至,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均已冻伤,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及后人皆模仿制作这种食物。

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如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里,遗有5厘米长的小麦面制作的半月形饺子,这一发现充分说明了在唐代已有吃饺子的习俗。

宋代称饺子为“角子”,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东京汴梁就有水晶角子、煎角子和官府食用的双下驼峰角子。元朝称饺子为“扁食”。如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记载撇列角儿、漪萝角儿等。所有这些“角子”、“角儿”都是今日饺子的前身。

饺子品种从明、清时代开始与日俱增,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这说明饺子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已经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得以普及,它的加工技法也有煮、蒸、煎、炸等多种,其馅料更是多得难以详述。

饺子习俗

据明、清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撰周享,各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当时饺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为节日食品,人们吃饺子已有辞旧迎新、富贵吉祥之意。

大年三十包的饺子更是中国民间过年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三十的饺子还有了许多规矩和习俗。如人们在包饺子时,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而且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等等。

饺子的各种折叠法

波饺:取饺皮一张于掌心,放入适量馅将饺皮对折封口成半圆形,食指稍过拇指前捏,食指微微将饺皮往前推出折,重复折直推至右端顶处放手,这样一只波饺就完成了。

饺:取饺皮一张于掌心,放入适量馅,将饺皮对折并将两侧往里折,将对折的边捏牢,并将两边折起来的口捏牢,右手拇指安捏住右顶端角,将之捏薄,将变薄的顶端往下按,连续向下按捏形成绞边纹直至左端一个蛤形水饺出现了。

元宝饺:取饺皮一张于掌心,放入适量馅,对折成半圆形,捏牢中间将右半边饺皮封口,同样将左半边饺皮也封口,将饺皮封牢,然后把饺子两端向中间弯拢,将两端饺边相互捏牢,使半圆形的边微微向上翘。

中国点心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和数千年的衍化,品种日渐丰富,还融入了很多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了各种派系文化,如京派糕点文化、苏派糕点文化等等。

点心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传说北宋女英雄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时,见将士们日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屡建功勋,很受感动。于是,命令部属烘制各种民间喜爱的糕饼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从此,“点心”一词便出现了,并沿袭至今。

点心史话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点心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文学家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事始》中写道:“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可见,“点心”之名始于唐朝,而且他还称点心为“世俗例”,可见当时的点心以具雏形。此外,他还记载了一件轶事:“按唐郑参为江淮留守,家人备夫人晨撰。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意思是,唐代统辖江苏安徽的官宦郑家,早饭还未开,正在梳妆打扮的郑夫人怕弟弟饿,便叫他吃点点心。这说明唐宋时期的点心已较为普遍。随着唐代甘蔗的广泛栽培和砂糖的大量生产,加上波斯制糖技术的传入,为点心的开发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从此,点心开始进入了的蓬勃发展期。

京式糕点文化

北京糕点的形成与唐代以后饮茶之风有关,因为糕点是重要的佐茶食品。元代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记述了大量的元代茶食,经考证很多都属于点心。可见,北京的饮茶之风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京城糕点业的发展。尤其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各式南味糕点开始出现在北京的街头,市井中也多了“南果铺”一行。随后的满人入京,又带来了满蒙糕点。京式糕点就是在借鉴和融合多种糕点流派的基础之上形成而久负盛名。

清代文献中称糕点为“悖悖”。北京悖悖铺多以斋为名,如金兰斋、桂兴斋、异馥斋、聚庆斋、芙蓉斋等,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浪漫的生活氛围。悖悖铺精制满汉细点,名目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老式的悖悖铺,在旧时北京人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年北京人买悖悖并不单纯为了吃,而是一种民俗和礼节。老百姓供佛祭祖、探亲访友、婚嫁生育所用的糕点几乎完全来自悖悖铺,悖悖铺也就有了做不完的生意。道光二十八年所立《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载,满洲悖悖为“国家供享神抵、祭祀宗庙及内廷殿试、外藩筵宴,又如佛前供素,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其用亦大矣”。

苏式糕点文化

苏式糕点的起源于隋唐年间,此时的苏州物产丰富,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成为江南的繁华都会,为苏州糕点行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到了唐代,苏式糕点开始进入了兴旺、发达时期。宋代时,苏式糕点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糕点帮式,品种甚多,已有炙、烙、炸、蒸制法,并已形成商品生产,又有茶食(糕点)店铺供应。历代骚人墨客在赞美苏州风光的同时,也对精巧可口的苏式糕点赞美不已。白居易、杜甫、苏东坡、陆游等著名文学家和诗人都对苏式糕点怀有特别的感情。明、清时期,苏州工商业的农业生产全国领先,为糕点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这时的苏式糕点更是飞速发展,品种已达130余种。

传统的“京八件”

“京八件”是京式糕点中的上品,原是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北式糕点中的一个系列品种。“京八件”是外地人的称呼,北京人只直呼为“大八件”、“小八件”或“细八件”。何为八件?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这原本不是一种糕点的名称。在传统市场上,大八件是指八块糕点配搭一组为一斤,小八件是以八块糕点配搭一组为半斤,最早是为上供预备的。供桌上八个盘子,每盘一样,每样二两,按16两一斤的旧制,恰好一斤。

同类推荐
  •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漂灭,从源远流传说故事到充满争议的古老文明兴起与崩解,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神秘的不解之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档案文献,配合大量精彩图片,重读消失的文明。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的樱花爱恋

    复仇公主的樱花爱恋

    她暗夜紫忧;她暗夜紫若;她恋梦晴;他北辰溪;他陌夜;他冷旭傲
  • 符箓生涯

    符箓生涯

    一个意外来到异界的地球大学生郭博鑫,却是带着令人羡慕的魔法装备和逆天级的运气和天赋,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一本魔法书和几块符箓。生性飘逸闲散的他将会在异界这片天空下发生什么事儿呢!敬请期待!!!!小编在此声明:各位亲爱的读者推荐收藏的越多,小编更新的就越快哦!
  • 位面永恒之路

    位面永恒之路

    梦想的天梯摆在眼前,少年是否能够证得永恒之路?
  • 兰开山上

    兰开山上

    她是灵兰山上的兰花仙,守护整个山上的植灵;他是蓬莱岛的岛主,因幼弱被寄养在灵兰山上。终有一天,她才明白重来世间她是来还心的;终有一天,他才发现只因为有她才是真正有了生机。
  • 岁月劫

    岁月劫

    天地书岁月写大道篇章轮回海,三千界数不尽波澜画卷道不尽英雄豪杰至尊生,诸神灭前路不见穹苍茫茫葬尽悲和欢苍生死,万古劫风云乱苍宇暗谁主沉浮来把轮回掌?
  • 烈焚尘世

    烈焚尘世

    少年烈尘,本是南月国晓天城烈家大公子!因家族弟子不满他无修为,在一次出门游玩,将他打落山崖!后来,烈尘偶然间得到一个神秘人的帮助!并在这个人的帮助下,一步步登向修炼之途的顶峰......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剑魂之盛宠魔妃

    剑魂之盛宠魔妃

    上古凶器横空出世,天外来魂借体重生。这冥冥中有何联系?清新俊逸,他是正道护使:百媚妖娆,她是魔道魔头。谁又知,他与她是同人?善恶本在一念之间,为何要将其划分如此清明?那些所谓正修又与魔修有何不同?前世,他与她悲剧落幕;今世,定要破了前世的局!(结局HE)***“相传七夕剑乃拜剑阁之物,是由心爱人的血骨炼成!”“血染乃上古四大凶器之一,若论煞气当属其为最,单论实力却以其为最末,为何?那是因——血染无魂!”“凌月,你身为正道护使却与魔修为伍,该论何罪!你背叛了你的师门,背叛了天下正修,背叛了东域的亿万生灵。今日,我便替你师门除了你这孽徒!还天下人一个交代,也免了你日后残害忠良!“
  • 都市之次元里的传说

    都市之次元里的传说

    在各种各样的时空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还是七次元,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如今时空一不小心混乱了你去拯救吧骚年,某创世神留言。
  • 琉之玉

    琉之玉

    在丧尸的世界苦苦挣扎求生,被渣男害死,重活一世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包括她自己,很多事情都超过了她的认知,她又该怎么办……魔界魔皇与她结契,以灵体共生,借她之身恢复魔体。无缘无故出现的管家自称魂契剑修,还告诉她,本是仙界仙尊……遭人暗算无意中通过琉之玉回到过去,仙界,魔界轮番走了一趟……她一脚将他踢开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不是想要杀了我吗?”,某男拦腰抱住她“云儿乖不要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