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不仅突出了满族菜点特殊风味,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技艺。满汉全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满汉全席是中国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满汉全席的特点是筵宴规模大,进餐程序复杂,用料珍贵,菜点丰富,料理方法兼取满汉,又有满汉大席和烧烤席之称。满汉全席由于菜品数量很大,一餐往往不能胜食,而要分作几餐,甚至分作几天用,进食的程序也很讲究隆重。
满汉全席的起源
清入关之前,满清贵族的宴席非常简单。一般宴会只是在露天空地上铺上兽皮,大家围拢一起席地而餐。如《满文老档》记:“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皇帝出席的国宴也不过设十几桌、几十桌,也是牛、羊、猪等兽肉。清入关之后,皇家的饮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六部九卿中专门设置了光禄寺卿,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并很快在继承满族传统饮食方式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原南菜(主要是苏杭菜)和北菜(山东菜)的特色,建立了较为丰富的宫廷饮食。
以后清代的筵宴开始形成定制,廷宴分为满席、汉席、奠笼、诵经供品四大类。满席分为六等,头三等是用于帝、后、妃嫔死后的奠筵,后三等主要用于三大节朝贺宴、皇帝大婚宴、赐宴各国进贡来使及下嫁外藩的公主、郡主、衍圣公来朝等。汉席分三等,主要用于临雍宴、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宴以及实录、会典等书开馆编纂日和告成日赐宴等。一等汉席肉馔鹅、鱼、鸡、鸭、猪肉等23碗,果食8碗,蒸食2碗,蔬食4碗。以后江南的官场菜开始把满席和汉席之精华集于一席,创制了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由此可见,满汉全席其实并非源于宫廷,而是源于扬州的官场菜。
满汉全席的发展历程
满汉全席自扬州出现以后,随着饮食市场的发展,很快由官场步入民间,开始有了“满汉大席”之称。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载,苏州酒楼开办满汉大席,市场之中也卖有满汉大莱。据《清稗类钞》载,“烧烤席俗称满汉大席,筵席中之无上上品也。烤,以火干之也。于燕窝、鱼翅诸珍错外,必用烧猪、烧方,皆以全体烧之。酒三巡,则进烧猪,膳夫、仆人皆衣礼服而入。膳夫奉以侍,仆人解所佩之小刀脔割之,盛于器,屈膝,献首座之专客。专客起箸,筵座者始从而尝之,典至隆也。次者用烧方。方者,豚肉一方,非全体,然较之仅有烧鸭者,犹贵重也。”
满汉全席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受其他宴席的影响,因此有人称其为“一百有八品的全羊席和全鳝席”,可见这种宴席的形式极大地影响了满汉大席,以至于后来的满汉全席也发展为108道菜的名目,甚至还有多达200余品的满汉席。此后,满汉全席还传播到许多城市。如《粤菜存真》中就记录了广州、四川两地的满汉全席谱,民国时期的《全席谱》中录有太原满汉全席,沈阳、大连、天津、开封、台湾、香港也都陆续有了各具特点的满汉全席。后来满汉全席就成为大型豪华宴席之总称。
满汉全席的六种宴席
蒙古亲藩宴:清代皇帝招待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清朝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
廷臣宴:每年正月十六日举行,由皇帝亲点大臣参加。皇帝借此施恩来拢络属臣,同时也是臣民们功禄的象征。
万寿宴:清朝帝王的寿诞宴。后
王公,文武百官都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更为隆重。
千
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的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如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宴,与宴者三千人。后人称谓千
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是皇帝招待使臣的宴席。
节令宴: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
宴。如元日宴、端午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